神奇的推拿(簡介)?

揉一揉,按一按,也可以保健,養生。

方法/步驟

推拿,中醫指用手在人體上按經絡、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進行治療。推拿又有“按蹺”、“蹺引”、“案杌”諸稱號。推拿,為一種非藥物的自然療法、物理療法。通常是指醫者運用自己的雙手作用於病患的體表、受傷的部位、不適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體運用推、拿、按、摩、揉、捏、點、拍等形式多樣的手法,以期達到疏通經絡、推行氣血、扶傷止痛、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的療效。

發展

推拿療法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遠古時期。先民們在生存競爭中遇到意外損傷時,由於用手按撫體表患處而感到疼痛減輕或緩解,從而逐漸發現其特殊的治療作用,並在長期實踐的過程中形成了這一獨特療法。據《素問·異法方宜論》載述:按蹻之法出自中國中州地區,這是因為該地區生活安逸,環境潮溼,民眾“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的緣故。

戰國名醫扁鵲在搶救虢太子“屍厥”暴疾時,曾成功地運用了推拿等治療方法,這是有關本療法醫治例項的最早文獻記載。中國第一部推拿專著《黃帝岐伯按摩經》十卷,也成書於秦漢時期。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有《金匱要略》中介紹了前胸按壓搶救心跳,呼吸驟停的心肺復甦術和膏摩治療方法;《肘後備急方》有爪掐人中治療暈厥患者的急救法。

隋唐時期設立了按摩專科,有按摩博士、按摩師、按摩工等職別,並在太醫署展開了有組織的教學活動。

宋金元時期,推拿運用的範圍更加廣泛,如宋代醫生龐安時“為人治病十愈八九……有民家婦孕將產,七日而子不下,百術無所效……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自為上下按摩,孕者覺胃腸微痛,呻吟間生一男子”,運用了按摩法催產。在宋代陳直的《養老奉親書》中提出了老年人經常擦湧泉穴,可使晚年步履輕便,精神飽滿。

推拿作用

1、疏通經絡

《黃帝內經》裡說:“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說明按摩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如按揉足三裡,推脾經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按摩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迴圈及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調各組織、器官間的功能,使機能的新陳代謝水平有所提高。

2、調和氣血

明代養生家羅洪在《萬壽仙書》裡說:“按摩法能疏通毛竅,能運旋榮衛”。這裡的運旋榮衛,就是調和氣血之意。因為按摩就是以柔軟、輕和之力,循經絡、按穴位,施術於人體,通過經絡的傳導來調節全身,藉以調和營衛氣血,增強機體健康。現代醫學認為,推拿手法的機械刺激,通過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以提高區域性組織的溫度,促使毛細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和淋巴迴圈,使血液粘滯性減低,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減輕心臟負擔,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如小兒痢疾,經推拿時症狀減輕或消失;小兒肺部有乾溼性羅音時,按揉小橫紋。掌心橫紋有效。有人曾在同齡組兒童中並列對照組進行保健推拿,經推拿的兒童組,發病率下降,身高、體重、食慾等皆高於對照組。以上臨床實踐及其他動物實驗皆證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熱、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也正是由於按摩能夠疏通經絡。使氣血周流、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所以按摩後可感到肌肉放鬆、關節靈活,使人精神振奮,消除疲勞,對保證身體健康有重要作用。

禁忌人群

各種急性傳染病,急性骨髓炎,結核性關節炎,傳染性面板病,面板溼疹,水火燙傷,面板潰瘍,腫瘤,以及各種瘡瘍等症患者。此外,婦女經期,懷孕五個月以上的孕婦,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膿性腹膜炎、急性闌尾炎患者。某些久病過分虛弱的、素有嚴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齡體弱的患者,都是禁忌按摩的。

1、推拿療法的禁忌症,指不適宜推拿或在某種情況下,手法可能使病情加重惡化的情況。

2、診斷不明的急性脊髓損傷或伴有脊髓症狀的患者,在未排除脊椎骨折時切忌推拿。出現腦脊髓症狀時須排除蛛網膜下腔出血,這也是推拿禁忌症。

3、各種骨折、骨關節結核、骨髓炎、骨腫瘤、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患者,推拿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腫瘤擴散轉移或炎症發展擴散。因此也屬於推拿禁忌症。

4、嚴重的心、肺、肝、腎功能衰竭的病人或身體過於虛弱者,由於不承受強刺激,因此一般不宜接受推拿治療。應該採取措施,及時搶救。

5、各種急性傳染病、急性腹膜炎包括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者,禁忌推拿治療。應考慮手術剖腹探查。

6、有出血傾向或有血液病的患者,推拿可能引起區域性皮下出血,故不宜推拿治療。

7、避免在有面板損傷的部位施手法。但在有褥瘡的周圍施輕手法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可使缺血性壞死的創面逐漸癒合。這是70年代在治療外傷性截癱患者時的意外發現。

8、妊娠3個月以上的婦女的腹部、臀部、腰骶部,為防流產,不宜在這些部位施手法。

9、精神病患者或精神過度緊張時不宜推拿治療。

注意事項

僅供參考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