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除收養關係,解除收養關係的途徑是什麼??

收養關係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收養法第27條規定:“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係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係。 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其第28條還規定:“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係的,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係的登記。”

對於如何解除收養關係,我國收養法規定,當事人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係也可

對於如何解除收養關係,我國收養法規定,當事人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係也可以起訴到法院解除收養關係。解除收養關係之協議解除:收養的協議解除是指養父母與養子女雙方同意,終止他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的法律行為。1、協議解除的條件協議解除的條件只有一個,就是雙方當事人有終止收養的合意,即養父母、養子女雙方都同意解除收養關係。但同意的意思表示要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為之。根據《收養法》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如果被收養人為10週歲以下,無民事行為能力,則完全由其送養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作出收養終止的意思表示;如果被收養人為10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則由作為法定代理人的送養人和被收養人共同作出收養終止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說解除收養要徵得養子女本人的同意;如果被收養人已經成年,就由養子女自己作出收養終止的意思表示。當事人雙方終止收養的合意,除了雙方都同意終止收養關係外,雙方還應就收養解除後的財產問題達成共識。協商不成的,可通過訴訟程式解決。2、協議解除的程式根據《收養法》第28條規定:“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係的,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係的登記。”可見,協議解除的程式也實行單一的登記制。並根據《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第9條 、第10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持身份證、戶籍證明、收養登記證和解除收養關係的書面協議,共同到被收養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收養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解除收養關係的登記。收養登記機關應當自申請的次日起30天內進行審查,符合收養法規定的,要予以解除登記,收回收養登記證,發給解除收養關係證明。解除收養關係之法定解除:收養的法定解除是指在一方要求解除收養關係,而另一方不同意的情況下,根據法律規定的理由將收養關係予以解除的法律行為。1、法定解除的條件①一方要求解除收養關係,另一方不同意,這是法定解除的前提條件。如果雙方都同意解除收養關係,不管出於什麼理由都屬於協議解除。②收養人不履行撫養義務,有虐待、遺棄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我國《收養法》第26條第2款規定 :“收養人不履行撫養義務,有虐待、遺棄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送養人有權要求解除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收養關係。送養人、收養人達不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收養關係成立後,養父母與養子女間形成擬製的血親關係,與生父母子女關係一樣,養父母必須承擔撫養、教育養子女的義務。如果養父母對未成年的養子女有虐待、遺棄行為,送養人有權要求解除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收養關係。③養父母與成年的養子女關係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的。我國《收養法》第27條規定:“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係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係。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養子女成年後,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與養父母之間的關係惡化,雙方無法再繼續共同生活,養父母或養子女任何一方都可以要求解除收養關係。2、法定解除的程式法定解除的程式,即訴訟解除程式,是指當事人(收養人、送養人、已成年的被收養人)通過訴訟,解除其收養關係的程式。人民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應著重審查當事人要求解除收養關係的真實原因,聽取年滿10週歲以上被收養人的意見,本著維護收養當事人的權益和有利於未成年被收養人撫養、教育、成長的原則,妥善處理糾紛。對於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應及時裁決,以解除當事人的收養關係,避免其他糾紛的產生。收養法對收養人單方解除收養關係是有限制的。在被收養人成年以前,除非送養人要求或同意,否則,收養關係不得解除。當然,法律對送養人要求解除收養關係,也不會聽之任之。一般只有當收養人不履行撫養義務,有虐待、遺棄等侵害未成年的養子女的行為時 , 法律才會支援送養人的解除收養關係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在處理這類案件時,可對當事人進行調解,幫助他們達成解除收養關係的協議;經過調解,當事人願意和好的,應准予他們維持收養關係;調解無效時,應當及時作出判決。收養關係自准予解除收養的調解書或判決書生效之日趣解除。解除收養關係的途徑有兩種,協議解除和去法院訴訟解除。但在現實的解除收養關係時,由於各人收養時的情況各不相同,因此諮詢專業的婚姻律師還是很有必要的,律師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為您提供切實可行的法律服務。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