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按摩手法

方法/步驟

第一節 概論

一、手法的基本概念

用手或肢體其它部位,以各種不同的特定技巧及技能在體表進行操作,從而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一種物理療法,稱為按摩手法。其形式有多種,包括用手指、手掌、腕部、肘部以及肢體其他部位直接在患者體表操作,故統稱為手法。由於操作的形式、刺激的強度、力量、時間的長短以及活動肢體方式的不同,逐漸形成了動作和操作方法不同的各種基本手法。

從各種按摩手法的基本動作來看,其源於人類的日常活動,如椎、拿、按、壓、摩、擦、揉、捏等,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動作。然而這只是簡單的隨意動作,它沒有一定的技術要求,不必講究動作規範,所以不能與按摩手法相提並論,按摩手法是身體保健、美容及治療疾病的手段,是一項專門的傳統的基本技能。運用手法的熟練程度及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按摩手法,對保健、美容及臨床治療效果有直接影響。

按摩手法是指用手或肢體的其他部分,按照各種特定的技巧動作,在體表某些部位或穴位或反射區上迸行操作,使之對機體產生良性調節作用,從而達到保健、美容,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技術動作。是一項專門的基本技能,因此要研究它的技巧,就是說,作為手法,不是一般的、簡單的隨意動作,而是有一定規範和技術要求的技巧動作。按摩保健、治病主要是靠手法技巧,而不是粗暴的蠻力。《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在談到手法時說:“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手法也。”因此嚴格地說,不講究技巧的簡單動作不能稱之為“法”。有些人認為按摩治病只要有力氣就行,甚至認為力量越大越好,因此在保健、治療時動作生硬粗暴,把患者搞得痛苦不堪,這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明朝張介賓對此早就提出過嚴肅的批評,他批評當時有些按摩醫生:專用剛強手法,極力困人,開人關節,走人元氣,莫此為甚,患者亦以謂法所當然,即有不堪,勉強忍受,多見強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適以增害,若用此輩者,不可不為知慎。由此可見,古人對按摩手法巧妙用力操作非常重視的,這在按摩事業發展迅速的今天,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這裡必須說明,強調手法技巧並不是說手法操作時不需用力,更不是否定“力”的作用,而是說“力”的運用必須與手法技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臨床實踐證明,突然而猛烈的手法常帶有危險性,被按摩者往往難以忍受而產生恐懼感,所以僅在必要的、有限的範圍內使用。而緩和的穩柔的手法就不致產生危險,被按摩者樂於接受,有一種安全感。

二、手法的基本要求

熟練的手法技術應該必須具備: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五方面的基本要求。

1、持久 所謂持久是指手法的運用要有耐久力,保證手法能夠嚴格地按照技術要求和操作規範持續操作足夠的時間。保持動作和力量的連貫性,不能斷斷續續。從而保證對機體刺激作用的連續性。

2、有力 所謂有力是指手法操作必須具備一定的力量,才能達到有效的刺激作用,這種力量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應根據個人體質和部位等不同情況而增減。手法必須具備的力量,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單純的力量,是手法技巧與力量的有機結合。切忌動作生硬粗暴,強拉硬板,以及蠻力、暴力。不講手法技巧,會給機體造成不良後果。

3、均勻 所謂均勻是指手法動作要有節奏性和平穩性,包括動作的幅度、速度和壓力三方面,在操作過程中應保持相對一致,幅度不可時大時小,速度快慢適中,壓力不可時輕時重。

4、柔和 所謂柔和是指手法動作穩健靈活和用力緩和,用力不要粗暴生硬,使手法輕而不浮,重而不滯,被施手法者感到舒適,樂於接受。正如《醫宗金鑑》所說“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為手法”。柔和並不是柔弱無力,是柔而有韌力且手法動作連貫自然的變化。

5、深透 所謂深透是指手法動作的刺激效應不只是停留在體表,而應深透到機體深處的筋脈骨肉,甚至臟腑之中,有得氣感。深透實際是手法技巧綜合作用的結果,手法只有具備了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才能達到深透,使手法的刺激效應傳之於內,達到保健、美容、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這“十字”基本功是密切聯絡、相輔相成、互相滲透的。持久柔和的手法能逐漸降低肌肉組織的緊張度,使手法剌激效應逐漸滲透到組織深部,均勻協調靈活的手法動作,使手法更趨柔和和舒適。而力量與技巧相結合,使手法既有力深透,又柔和靈活,達到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手法操作時力量是基礎,技巧是關鍵,二者同時兼顧,方能達到最佳境界。缺一不可。體力充沛,能使手法技術得到充分發揮,運用起來得心應手。反之,如果體力不足,即使手法技術掌握得很好,但運用起來難免有力不從心之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使手法持久有力,均勻柔和,達到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的程度,必須要經過一定時期的手法訓練和臨床實踐,才能由生而熟,熟而生巧,乃至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做到《醫宗金鑑》所說:“一旦臨證,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

按摩手法的種類很多,手法的名稱,亦不統一,有的手法動作相似,但名稱不同,有的名稱相同,而手法的動作卻不一樣,有將兩種手法複合在一起命名,還有的以手法外形而命名,有的以手法的作用命名。日前尚未完全統一,我們為了便於對手法的學習和研究,採取以手法的動作形態作為手法的命名原則。

三、手法的分類

按摩手法見於文字的至今約有110餘種,實際在臨床應用中由於流派的不同,一般常用的不過三十幾種。這些手法在應用中有其一定的規律,臨床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1、垂直用力,如按、壓、點、掐、一指禪推、滾、踩蹺等法,都是由上往下施加不同的力。

2、平面用力,如摩、擦、平推、直推等法,都是在體表作上下、左右、前後或盤旋往返施力。當然在平面施力時也有往下的壓力,但在施術時是有明顯側重的。

3、對稱合力,如拿、捏、擰、擠、搓、捻等手法,都是雙手(或兩指)同時相對施力。其中拿、捏、擰、扯等法還有上提的力,如提拿、提捏等。

4、對抗用力、如拔伸、牽引、斜扳等法,都是做相反方向用力。

5、旋轉、屈伸運動關節,則是屬於被動運動性質,如搖、扳、背、脊柱旋轉等法,這些手法都是綜合動作。它在完成一種手法的過程中,包含了幾種動作,因而施力方向也是多方面,而且是隨著動作的變化而變化。

基本手法1

一、一指禪推法類

“一指禪”是指佛教禪宗派的用語,意為萬物歸一。一指禪推法類手法的動作,就是要運用手臂各部位的協調動作,使動力集中於拇特,以防治疾病,具有較強的技巧性。因此,要掌握好一指禪推法類手法,必須經過長期刻苦的訓練。本類手法包括一指禪推法,纏法,一指禪偏峰推法,屈指推法,推揉法,推摩法(掌摩法,椎揉法…),其中以一指禪推法為代表手法,其他則為一指禪推法的變化形式。

1、一指禪推法

術者用拇指著力於治療部位,運用腕部的往返擺動,使所產生的功力持續作用於經絡穴位上,稱為一指禪推法。一指禪推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手法的形式可能與佛門有關。日前流傳的一指禪推法,根據師承相傳的脈絡,可返溯到160餘年前,即清咸豐年間,由河南李鑑臣先生所傳授。一指禪推法是“一指禪推拿流派”中的主要手法。具有接觸面積小,刺激柔和深透的特點。操作時循守“推穴位,走經絡”的原則。擅長於內婦科疾病和關節痠痛的治療。

[手法要領] 術者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並蓋住拳眼(使拇指對著食指笫二節處),用拇指端或羅紋面著力於治療部位。沉肩、垂肘、懸腕,運用腕部的往返擺動,帶動拇指間關節的屈伸運動,使所產生的力輕重交替,持續不斷地作用於治療部位。頻率每分鐘120~160次(圖)。

[適用部位] 全身各部經絡穴位。

[功效] 舒筋通絡,調和營衛,行氣活血,健脾和胃,調節臟腑功能。

[主治] 頭痛、失眠、腹瀉、便祕、胃脘痛、痛經、關節痠痛等病。

[練習方法] 可分兩個階段。即先在米袋上練習,目的是鍛鍊指力和掌握一指禪推法的手法要領。在此基礎上,可進人第二階段練習,即在人體上操作訓練.目的是使手法能適應人體各個不同部位的需要而靈活變化運用。

2、纏法

一指禪推法的頒率加快到每分鐘200次以上,稱為纏法,纏法由一指禪推法發展而來。推拿前輩將其應用稱為“心動勁”,“小步子”,意指操作時術者集全身之精、氣、神於拇指,做快速、小幅度、纏綿不絕的操作。

[手法要領] 術者以食、中、無名、小指作自然屈曲呈半握拳狀,用拇指端著力於治療部位。沉肩、垂肘、懸腕,運用腕部小幅度的往返擺動,帶動拇指間關節做快速的屈伸活動。頻率每分鐘200~250次。

[適用部位] 咽喉部及瘡痛、癤腫處。

[功效] 清利咽喉,宣肺開音,活血祛瘀,消散託毒。

[主治] 咽喉腫痛、聲音嘶啞、乳癰、髮際瘡等外科癰腫,瘡癤疾患等。

3、一指禪偏峰推法

以拇指橈側緣著力,做一指禪椎法,稱為一指禪偏峰推法。一指禪偏峰推法又稱偏峰推法,為一指禪推法的臨床變化應用,其刺激較一指禪推法更為柔和。

[手法要領] 術者用拇指橈側偏峰(相當於少商穴處)著力於治療部位,其餘四指自然分開伸直,腕關節改鬆、呈微屈或自然伸直狀,沉肩垂肘、以四指和腕關節做主動擺動,帶動拇指間關節的小幅度屈伸活動。頻率每分鐘120~160次。

[適用部位] 頭面部,頸項部,胸腹部和脅肋部。

[功效]疏通經絡,安神明目,寬胸理氣,健脾和胃。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面癱、眼疾、感冒、頸項痠痛等症。

4、屈指推法

以拇指指間關節背側著力,做一指禪推法,稱為屈指推法。又稱跪推法。為一指禪推法的臨床變化應用。具有著力穩健、剛勁有力的特點。

[手法要領] 術者拇指屈曲、用拇指指間關節橈側或背側著力於治療部位,其餘四指呈握空拳狀,然後沉肩、垂肘、懸腕,以腕部做主動橫向擺動,使所產生的動力持續不斷地作用於治療部位。操作時食指橈側或食、中兩指的指背,輕附於體表,以起支援依託作用。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二、 摩擦類手法

摩擦類手法是以與肌膚表面摩擦的方式作用於機體各部位的一類手法,主要有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掃散法等。摩擦的形態各式各樣,有些手法呈單方向直線移動,有些則呈往返直線移動,還有些成環形移動或弧形移動。

(一)、推法

推法是最早使用的按摩手法之一,在《內經》中就有記載,也是目前普遍應用的一種手法。推法是醫者用手或其他部位著力於患者的一定部位上,作單方向的直線(或弧線)移動。

[手法分類]

1、拇指推法 用拇指指面著力,其餘四指分開助力,沿經絡循行路線或與肌纖維平行方向作直線或弧線推進(圖)。

2、掌推法 用單掌或雙掌同時著力,以掌根部為重點在機體的某些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移動(圖)。

3、拳推法 手握拳以食、中、無名、小指四指的近側指間關節突起部著力,做與肌纖維方向平行的緩慢準進(圖4-3)。

4、肘推法 屈肘,以尺骨鷹嘴突起部(即肘尖部)著力,做與肌纖維平行方向的推進。

5、食中指推法 食中二指羅紋面在治療部位做單方向的直線推動,多用於小兒推拿,推時需蘸蔥薑汁、蛋清等,隨推隨蘸,頻率為150~200次/分鐘(圖4-5)。

6、旋推法 用拇指羅紋面在小兒治療部位做順時針方向螺旋形推動,操作時要配合選用介質,速度為200次/分鐘。

7、指背關節推法 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屈曲,用第二指背關節面著力,在施治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推進。

8、大魚際推法 用大魚際面著力,在施術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移動。

[動作要領]推法操作時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推進時向下的壓力應均勻穩健適中,以不使治療部位面板出現摺疊為宜。要沿蓋線推進,不可歪斜,推動速度要緩慢,力量要由輕到重,可浮於面板,可深及筋骨臟腑,動作要協調一致。

[作用機制]推法具有疏經通絡,理筋活血,消瘀散結,緩解肌肉痙攣,消積導滯,調和營衛,舒展滋潤肌膚,減少皺紋等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推法能加強血液和淋巴液迴圈,提高神經的興奮性,增強肌膚的彈性及面板的光澤,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二)、摩法

摩法是撫摩之意,屬最輕柔的一種手法,是用手掌或多指指面附著於一定部位,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做環形有節律地撫摩。

[手法分類]

1、掌摩法 手掌自然伸直,將手掌平放於治療部位上,全掌著力由前臂帶動手掌做環旋撫摩

2、多指摩法 手指併攏,掌指關節自然仲直,腕關節微屈,將食、中、無名、小指的指面附著在治療部位,由前臂帶動做迴旋撫摩。

3、拇指摩法 用拇指的指腹緊貼於機體某些部位或穴位上進行迴旋撫摩,可單手操作也可雙手同時操作,當雙手操作時注意動作要協調,著力要一致。

[動作要領]操作時,肘關節微屈,腕關節放鬆,指掌自然伸直,緊貼體表的一定部位上,連動前臂做緩和協調的環形撫摩,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均可。頻率在60~120次/分鐘。摩法刺激輕柔緩和,正如《石室祕錄》說:“摩法不宜急,不宜緩,不宜輕,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

[作用機制]摩法具有行氣活血,散瘀消腫,理氣和中,消積導蹄,散寒止痛,除皺美容等作用。現代醫學認為摩法能改善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功能,提高區域性面板溫度,加強新陳代謝,促進衰老細胞的脫落,調節臟腑功能,加速血液和淋巴液的迴圈。

(三)、擦法

擦法是臨床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手法,是內功按摩學派陶主要手法。它是用指腹或手掌面部著力於一定部位或穴位或反射區上進行左右快速往返移動。

[手法分類]

1、拇指擦法 用拇指指腹著力於體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或反射區上做快速的往返移動。

2、多指擦法 多指指腹著力於所施術部位上進行快速往返移動。

3、大小魚際擦法 用大魚際或小魚際面著力於肌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做快速往返移動。

4、掌擦法 全手掌著力於肌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或反射區上進行快速往返移動。

[動作要領]擦法在操作時腕關節自然伸直,使前臂與手接近相平,手指也自然伸開,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以肩關節為支點,上臂主動運動帶動手掌做前後或左右或上下,快速往返移動,用力要穩而均勻,動作要連貫自然,頻率為200次/分鐘以上,使之產生熱量逐漸透達深層組織。切忌用力太大,避免將面板擦破,或用力太輕,不易擦熱,還不應使操作部位的面板產生褶折。

[作用機制]擦法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清腫止痛,健脾和胃,祛風除溼,益氣養血,扶正祛邪,健身美容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擦法能提高區域性面板溫度,改善血流、淋巴液的迴圈,加速新陳代謝,清潔面板,使面板增加光澤和彈性,使瘢痕組織軟化;能改善汗腺與皮脂腺的分泌功能,能消耗分解多餘的皮下脂肪,從而有效的防治肥胖,達到減肥之目的。

(四)、掃散法

掃散法是專用於頭面部及頸項部以及小兒上下肢的特殊手法。

[手法分類]

1、指掃散法 被術者坐位,術者站在被術者前方,一手扶住患者頭部,另一手拇指伸直,其餘四指併攏微屈,拇指橈側面緊貼一側額角髮際處,其餘四指置於同側耳後高骨,使食指與耳上緣平齊。拇指在額角髮際至耳上方範圍內做快速的單方向推動,同時其餘四指指端在耳後至乳突(翳風穴)範圍內做快速單方向推動。

2、小魚際掃散法 小魚際貼附在施術部位進行快速單方向的移動。

[動作要領]操作時用力宜輕不宜重,可直接接觸肌膚施術手法。用力要均勻,頻率要適中,腕關節要挺直,不要做主動擺動,應以肘關節的主動屈伸帶動手掌做快速的掃散動作。

[作用機制]掃散法具有安神鎮痛,降低血壓及血脂,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滋潤肌膚,減少皺紋等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掃散法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迴圈,清除衰老的上皮細胞,增強面板的彈性和光澤。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五)、搓法

用多指指腹或手掌面著力於一定部位或穴位或反射區上做往返快速地搓動。

[手法分類]

1、拇指搓法 用拇指指腹著力於一定穴位上或反射區上做直線往返的快速搓動。

2、掌搓法 用小魚際或掌面著力於一定部位做單掌直線快速往返快速搓動。

3、多指搓法 用多指指面著力於一定部位上做直線往返的快速搓動。

4、雙掌抱搓法 用雙手掌抱住肢體做上下往返快速搓動(圖)。

[動作要領]搓法操作時,搓動要快,用力方向要一致,適當掌握壓力以及接觸面積,搓動連貫,不應有間歇,力求使被搓動的部位出現熱感為佳。雙手抱搓時,雙手來回搓動的頻率宜快,開始時由慢逐漸加快,待結束手法時再由快逐漸減慢,搓動幅度要均勻適中,上下移動的速度宜緩慢,頻率要快,動作要協調靈活。

[作用機制]搓法具有溫經通絡,祛風散寒,調和營衛,壯陽補虛,消除疲勞等作用。現代醫學認為,搓法能加速血液迴圈,增加區域性面板的溫度,使肌膚富有光澤和彈性,以利保健與美容。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六)、抹法

抹法屬一指禪按摩派手法,目前廣泛應用於醫療、保健與美容。

[手法分類]

1、拇指分抹法 用雙手拇指指腹著力,同時吸附於一定部位上,做直線或弧線的移動(圖)。

2、多指抹法 用雙手多指指端著力,緊貼於肌膚表面,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的移動。

3、指背抹法 多指緊握拳,第二指關節展平緊貼於肌膚表面,做左右往返推動,且緩慢自然的自上而下操作。

[動作要領]抹法在操作時,用力要由輕到重,均勻緩和,做到輕而不浮,重而不滯,不可太重以免動作澀滯損傷面板,為防止抹破面板,在施術時可塗潤滑劑。使用該手法後,力求感覺深透,瞬間酸脹,爾後感到舒服神爽。

[作用機制]抹法具有調和陰陽,宣通經絡,開竅鎮靜,醒腦明目,提神除皺,助於消化,和中理氣等作用。現代醫學認為,抹法能促使血管擴張,加強血液迴圈,改善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和體液迴圈,從而達到健身、美容、祛病療疾的功效。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保健按摩概論、手法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