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如何長胎不長肉?

  懷孕後,除了肚子越來越大,準媽媽身體的其他部位似乎也跟著發胖了。準媽媽也跟著苦惱起來,為什麼懷孕後體重飛漲,沒被寶寶“吸收”,卻反成了自己身上多餘的贅肉了呢?

  擔心產後很難恢復苗條身材,擔心孕後期出現“橘皮”……孕期到底如何吃才能保證“長胎不長肉”呢?

孕婦如何長胎不長肉

一.偏重or偏輕?孕期體重增加多少最合適?

  孕期體重是衡量孕婦和胎兒營養狀況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標,增重過少,預示胎兒發育不良;增重過多,又會增加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的發病率。

 孕前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的女性,孕期體重增加以7~8kg為宜,孕中期開始每週體重增加控制在300g以內;

 孕前體重正常(標準體重的±10%)的女性,孕期體重增加以12kg為宜,孕中期開始每週體重增加400g;[“標準體重”的計算公式:孕前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

 孕前體重低於標準體重的10%的女性,孕期體重增加的目標為14~15kg,孕中期開始每週體重增加500g。雙胞胎可增加18kg左右,每週增加約650g。

孕婦如何長胎不長肉

  從孕中期開始,特別是孕20周後,孕婦應監測自己的體重變化,每週至少稱一次自己的體重。特別提醒,女性在確定自己懷孕後,一定要準確稱量自己的基礎體重。

孕婦如何長胎不長肉

二.孕期如何才能長胎不長肉?

1.補營養別盲目,分清各階段所需營養

  孕期補充營養是必需的,但不同妊娠期營養補充的側重點不同。

(1)妊娠初期(0-3個月)

營養關鍵:葉酸、維生素B2、B6、鐵、鋅等

  在懷孕早期,胎兒的器官發育特別需要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葉酸、鐵、鋅。

  葉酸:妊娠的頭4周是胎兒神經管分化和形成的時期,葉酸缺乏可導致胎兒神經管畸形。

  B族:0~3個月孕媽可能出現妊娠反應,如:頭暈、噁心、嘔吐、嗜睡、食慾不振等。孕婦可食用適量的維生素B1、B6以緩解早孕反應。

  鐵:懷孕後,孕婦對鐵的需求會大幅增加。。

  VE:研究發現,VE可促進孕酮的作用,減少流產。

(2)妊娠中晚期(4~10個月)

營養關鍵:鐵、鈣、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A、DHA

  妊娠中、晚期,胎寶寶進入生長髮育較快的時期,特別是骨骼和大腦,需要補充大量的蛋白質和鈣、鐵還有各種維生素。

  鈣:從孕中期開始,孕婦每天至少攝入250毫升奶及補充300mg鈣。

  DHA:孕20周之後,每天攝入200~300mgDHA,可促進胎兒大腦發育。

  鐵:孕中期開始,攝取充足的鐵質,可以防止孕晚期貧血的發生,還可以滿足胎兒鐵儲備的需要。同時,注意搭配攝入維生素C令補鐵效果事半功倍。

  另外,孕媽咪還需適當增加維生素A的攝入,以滿足胎兒生長髮育、胎兒肝臟貯存及母親泌乳的需要。也應增加戶外活動,多晒太陽,增加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的吸收。

孕婦如何長胎不長肉

2.根據各階段所需營養,合理安排膳食

  要做到長胎不長肉,必須要合理地飲食,並且進行合理的鍛鍊。

(1)孕早期(0~3個月)

  控制體重飲食重點:由於早孕反應帶來的噁心、嘔吐、食慾不佳,此階段對營養的要求不是十分的嚴格,以能進食為首要原則。

  攝入利於胎寶寶神經發育、增強含鋅食物的飲食,需攝入足夠蛋白質、B族維生素、葉酸、鋅、維 生素A等,每天補充2杯牛奶、1個雞蛋及適量新鮮蔬菜水果。

(2)孕中期(4~6個月)

  控制體重的飲食要點:食物品種及數量都應增加,千萬不要因孕早期體重沒增加而不加節制地進食。

  每日穀類400~500克(穀類適當選擇雜糧如小米、玉米、麥片)。豆製品50克,肉禽蛋魚100~150克,動物肝及動物血(每週1~2次,每次50~100克),蔬菜500克(深色蔬菜佔一半以上),牛奶250ml。

  多食用蝦皮、海帶、紫菜等含鈣、碘豐富的食物,還應增加戶外活動如散步等,多晒太陽,增加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吸收。

(3)孕晚期(7~9個月)

  控制體重的飲食要點:這個階段對優質蛋白質、能量、維生素礦物質的需要明顯增加。

  穀類400~500克,肉禽蛋魚增至150~200克,每週2次動物肝或動物血,蔬菜500克(深色蔬菜佔一半以上),牛奶500ml。儘量攝入適量的食物,保證適宜的體重增長。

孕婦如何長胎不長肉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