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一個地方適合用來發呆,那麼就是瀘沽湖。四周青山環抱,如海一般的湖,水天一色,清澈如鏡。不時有豬槽船緩緩滑行而過,水天之間飄來摩梭山歌,如說人間有世外桃源,想來也不過如此。
瀘沽湖為川滇兩省界湖,位於雲南寧蒗縣永寧鄉和四川鹽源縣左側的萬山叢中,面積50多平方公里,海拔2690米,素有“高原明珠”之稱。湖中有5個全島、3個半島和1個海堤連島;各島亭亭玉立,形態各異,林木蔥鬱,翠綠如畫。湖的西北面,是摩梭人為之崇拜而人格化的格姆山,即格姆女神;湖的東南,與草海連接,這裡牧草豐盛,牛羊肥美,淺海處茂密的蘆葦隨風盪漾,簇簇蘆花迎風招展。湖畔,木摞房舍,炊煙裊裊,阡陌縱橫,田園萬頃,納西族摩梭人便在這裡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瀘沽湖最好去處
去瀘沽湖,最好在3個半島——黑瓦吾島、裡無比島、裡格島挑一處住所,房間要推窗見湖景,好看山看水看雲,聽風聲、鳥鳴、山歌,靜靜地坐在湖邊發呆,讓時間慢下來,安頓浮躁的心境。
此時,過往的人生像電影鏡頭一樣滑過,你會突然發現,以往的糾結不見了,心底變得出奇的平靜,生命充滿本真與感恩。這好比是一次人生的排毒,好重新投入新生活。接下來建議嘗試一下轉湖,估算好時間,從駐地出發,沿湖行走,從不同角度觀察湖水,從朝陽升起到夕陽西下,瀘沽湖都有不同的美,特別是光線下的湖水,如碎金一般,呈現出夢般的平靜與祥和。
摩梭人的篝火晚會
瀘沽湖是女兒國,湖畔的摩梭村寨,每晚都舉行篝火晚會。傳說摩梭人會跳72種舞蹈,現在最為流行的就是甲搓舞,意思是“美好的時辰”。
夜幕降臨,星星陸續探頭,摩梭人的篝火晚會開始了。盛裝的姑娘們在火光中揚起快活的臉,清亮亮的嗓音穿過煙霧,迴盪在星空下的庭院裡;英俊的小夥子們,圍著火堆載歌載舞,神采飛揚。和一群陌生人在星空下盡情地舞蹈,爽爽的哦。瘋狂過後,找一個酒吧的臺階坐下,聽著酒吧裡傳出的吉他聲,湖水輕拍岸邊,看繁星璀璨,星空與湖水遙遙相望,一樣的晶瑩靈動,一樣的若即若離。
轉湖
體驗瀘沽湖的美,徒步轉湖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可以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從多個角度與瀘沽湖進行親密接觸,細細體驗瀘沽湖的美景,還省錢,當然,就是消耗體力和時間。轉湖一圈,行程約70公里;順時針方向走,建議早7時前出發(晚19時後天黑),因為瀘沽湖早晨的景色最佳。
瀘沽湖特色景點
小落水摩梭母系部落:格姆女神山下的小落水村,是摩梭部落最古老的村寨之一。古老的民居建築,原生態摩梭民風民俗,至今保存完整,為遊人體驗摩梭風情的基地。
草海:15000畝草海,是鑲嵌在瀘沽湖東面的翡翠。37種水生植物,42種珍禽異鳥,再加之11種魚、蝦、貝、螺、蛙,構成罕見的生物大觀園。草海內蘆葦如牆,水路錯綜,紅衣白裙的摩梭姑娘划著豬槽船出沒其中,悠揚的“啊哈吧啦”民歌在水草叢中迴盪。
走婚橋:生活在“母系家庭”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這座橫跨草海、連接兩岸村落的木橋,長達300餘米,為“走婚”的“阿夏”提供了便捷的通道,為“天下第一愛情鵲橋”。
扎窩洛碼頭:草海摩梭部落村寨,地處草海邊沿深水區,村內有大型摩梭歌舞場所,湖邊有餐飲住宿場館和水路碼頭。在此登舟,經過草海,進入“亮海”(瀘沽湖深水域),直達博凹島(王妃島),沿博凹湖灣在洛窪村上岸,是瀘沽湖最具特色的遊湖線路。
洛窪堡:摩梭洛窪部落村寨臨湖的半島山包。建有望海亭一座。登上洛窪堡,左看“草海”綠波翠,右看“亮海”碧浪連天,瀘沽湖秀色盡收眼底。
博凹灣:洛窪半島至博凹半島之間的湖灣,是瀘沽湖最優美的湖灣之一。湖灣水域,生長著成片的菠葉海菜(瀘沽湖獨有的水生植物),潔白的小花浮在晶瑩的水面上,宛如滿天星斗。湖灣山坡,山花似錦,青松翠柏,亭亭如蓋。無論是水路盪舟,或是旱路騎馬,在博凹灣中,都會獲得身入瑤池仙境的感受。 情人樹:博凹半島的山坡上,有兩棵青松長至半中時陡地左彎右橫,兩樹相連,交織一起,形如拱門,構成天地靈氣的奇觀。古詩云:“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摩梭女兒國的“阿夏”情侶樹,是人間愛情的天證。如詩如畫的博凹半島,是天下情人最為流連的地方。
博凹島(王妃島):與博凹半島相應的博凹島,末代左所土司在上面修建了一所豪華的別宮,用來安置來自雅安的漢族夫人肖淑明。16歲的肖淑明,在這個島上消磨了她的整個青春年華。如今,江山依舊,人事全非,徘徊在島上的廢墟間,令人感慨良多。
小草海:後龍山下,摩梭阿窪部落村寨間的溼地,約1000畝,水草茂密,魚蝦豐碩,是平壩區水鳥的棲宿地。每年秋冬,百鳥翔集,人行水邊,鳥雀不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村寨群落中的一塊淨地。
鴨子埡口:小草海上的山嶺中段,山勢中斷,形成一半月形埡口。秋冬時節,“亮海”中的水鳥,成群地飛越埡口到小草海中棲宿。以前,黃昏時分,當地鄉民常在埡口橫布一張魚網,短時便可捕捉野鴨十餘隻。此種行為,現已禁止。
祭神臺:建於鳥覺山頂。樓臺亭廊,工藝精美。摩梭人以女為大,稱瀘沽湖為“謝納咪”(母海),尊崇格姆女神。祭神臺下,母海碧波萬頃,格姆女神山拔海而起,高聳入雲。摩梭“轉海節”、“轉山節”期間,摩梭人舉家前來,在此祭拜母海神山。作為景點,祭神臺是觀賞湖光山色的勝地。
鳥覺湖灣:瀘沽湖最優美的湖灣之一,一灣湛藍的湖光,一灣幽靜的叢林,一灣嶙峋的山石,構成鳥覺湖灣與眾不同的特色。而灣中的一片石灘,鋪積著無數色澤金黃、紋理如畫的精美石片,堪與南京“雨花石”媲美,系瀘沽湖一絕。
轉山古道:鳥覺山屬後龍山脈,茂林中隱藏著摩梭人“轉山”的古道。古道翻越後龍山脊,可經博凹湖灣,到洛窪摩梭部落村寨。“鳥覺—洛窪”轉山古道,是遊山看水的黃金線路。
後龍山:後龍山是鍥入瀘沽湖心的一個長島,逶迤長達4公里。後龍是摩梭神話傳說中的男山神,他與格姆女神是一對至愛情侶。他倆化為山島,白天隔海想望,晚上“走婚”共度良宵。沿後龍山脊的轉山古道觀光,左看“草海”、右看“亮海”,景觀豐富,妙語如珠。“上山看海,下海看山”,後龍山兼得觀山看海之妙。
窪垮湖灣:瀘沽湖最優美的湖灣之一。這裡地域開闊,橫面的女神山,秀美的安娜俄島,還有十里沙岸,都在湖灣畫圖中,此處的碼頭景象十分特別,數十條色彩鮮亮的遊船,不是停靠岸邊,而是隨意漂浮在水中,彷彿完全是為了點綴景緻,確實構成了賞心悅目的畫面。經過湖灣的沿湖公路通往雲南麗江,因此,窪垮湖灣就成為旅遊團隊的驛站。
情人灘:窪垮湖灣的十里沙岸,楊柳依依,環境優美。黃昏時分,雙雙情侶攜手漫步,縱是無語,也盡得溫柔。
情人堡:窪垮湖灣岸上山脈,其形狀酷似屈膝仰臥的睡美人。摩梭村寨成年兒女,常邀約到山間互表衷情。“哪裡去,哪裡去,走婚去!情人堡,情人堡,看星星!”——是當地青年中廣為流傳的順口溜。
達祖湖灣:達祖湖灣的特別地位,除了位居女神仙下,懷抱安娜俄島的景觀價值外,還在於湖灣擁有一個完整而純粹的納西村。納西族歷史悠久,納西文化博大深厚,進納西村體驗納西風情,在唱罷“瀘沽湖情歌”之後再唱“納西姑娘花花色”,感受又不同。
安娜俄島:達祖湖灣中的安娜俄島,是瀘沽湖的一顆珍珠。小島林木蔥蘢,島岸怪石玲瓏。沿曲徑登上島巔,前年,大半個瀘沽湖盡收眼底;後觀,巍巍女神山高聳雲間。從納西村划船到安娜俄島只需15分鐘,如果旅程時間緊促,那麼,安娜俄島之遊,在一兩個小時裡,也能領略到母海神山的情韻。如果時間充裕,在島上觀山看水之餘,就地野炊,品嚐湖魚的鮮美,同時與納西姑娘或摩梭姑娘對歌,將是終生難以忘懷的快樂之旅。
格姆女神山:格姆女神山海拔3754.7米,是瀘沽湖四周最高的山峰。從達祖納西村後的轉山古道,經柏香林,可到頂端女神廟、女神洞。在摩梭神話傳說中,此山是格姆女神的化身。瀘沽湖形如半月,只有登臨女神山才可窺見瀘沽湖全景。轉山節期間,摩梭人都要上女神山祭祀女神。從山頭到腳,轉山的隊伍形成一條條色彩絢麗的長龍,“女神歌”響徹雲天。中國名山成千上百,格姆女神山以“天人合一”別具風采。
瀘源崖:瀘沽湖總容積在19.53億立方米,超過雲南滇池。湖水補給除雨量和泉水外,主要在於瀘沽湖自身的地下水。瀘源崖就是瀘沽湖地下水的出水口所在地。此處石崖如削,景觀獨特。坐在崖下的石礁上,遐想天工造物的神奇與和諧,定會湧起許多關於天地人和的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