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動物實驗時我們必須進行分組,分組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實驗的資料,從而影響到實驗的結果和結論。
1.分組原理
進行動物實驗時,需要將選擇好的實驗動物按研究的需要分成若干組。
動物分組應按隨機分配的原則,使每隻動物都有同等機會被分配到各個實驗組與對照組中去,以避免各組之間的差別,影響實驗結果,特別是進行準確的統計檢驗,必須在隨機分組的基礎上進行。
按實驗週期長短、實驗型別及統計學要求確定每組動物數量。一般情況齧齒類大小鼠每組10-20只,雌雄各半即可滿足統計學分析要求。
慢性實驗或需要定期處死動物進行檢驗的實驗,就要求選較多的動物,以補足動物自然死亡和認為處死所喪失的數量,確保實驗結束時有合乎統計學要求的動物數量存在。
2.分組步驟
確定實驗總組數和總動物數。完整實驗的對照組應包括陰性對照組,陽性對照組,模型對照組,賦形劑對照組等;實驗組包括不同的處理因素或不同的劑量等。
分組方法:在實驗動物年齡,體重較為均一時,可用隨機數目表法;
當動物在年齡,體重相差較大時,應採用隨機組法分組,使差異隨機分佈到各組。
具體步驟:1)先確定實驗組數;2)將動物稱重,按動物的體重輕重順序編號;3)用隨機化工具,將動物隨機分配至處理組及對照組做實驗觀察。
3.實踐案例
用記號筆進行隨機編1-25號。
按編號稱重,記錄每隻小鼠體重。
按動物體重順序依次重新編號。
共分為5個組,分別是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給藥組(低劑量),給藥組(中劑量),給藥組(高劑量),每組10只。第一區組1,2,3,4,5;第二區組6,7,8,9,10,依次類推。
在隨機數表上任意指定一個點抄錄數字,抄錄的數字個數等於區組數減1並以橫向的順序抄錄數字,如5個區組就抄錄4個數字。以後的區組按順序依次抄錄數字。
每個區組的隨機數字除以5,得到的餘數可為0,1,2,3和4.餘數1分配到A組;餘數2分配到B組;餘數3分配到C組;餘數4分配到D組;餘數0分配到E組。如2個編號的餘數相同,後一個編號的分配依次後退1組。區組第5個數字為填補餘缺,組內缺那組就填入哪組。
把上表整理,則各組動物編號為:(見下表),並用苦味酸重新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