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體出血是眼外傷或視網膜血管性疾病造成視力危害的一種常見併發症,哪些方法可以治療玻璃體出血呢?下面為你介紹!
步驟/方法
藥物治療。
如玻璃體尿激酶注射,能啟用血塊中的纖維蛋白溶解酶原,使血塊溶解破碎,還可增加眼部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促進血液吸收,尿激酶也可採用球結膜下或球旁註射。中藥治療也有一定價值,出血早期予涼血止血,病情穩定後活血化瘀散結。
卵磷脂絡合碘片與舒血寧二者聯合應用也可以治療玻璃體出血,其治療方法是卵磷脂絡合碘片300g口服,每日3次;舒血寧l6mL加入250mL靜滴。兩者合用可明顯提高有效率,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物理療法。
曾有報告用超聲波治療玻璃體出血,但實驗表明,完全劑量的超聲波無加速血液吸收的作用。Coleman等認為,超聲波能促進玻璃體膜的吸收。氬鐳射也曾試用於擊射玻璃體內的凝血塊,可使血塊氣化、鬆解離解,紅細胞破裂,巨噬細胞活力增強,血液的吸收加速。但可能僅適用於有明顯的凝血塊而且周圍介質透明的病例。
手術治療。
玻璃體切除術最適宜於眼外傷(如挫傷、裂傷、穿孔傷或破裂傷)引起的玻璃體出血病例。
1.眼外傷性玻璃體出血的早期玻璃體切除術 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傷後1~2周內手術較為適宜,此期切除眼的血塊和炎性產物,能避免血液對創傷修復過程的過度刺激,減少眼內纖維組織增生和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發生的機會,視力恢復的可能性較大。
2.術中或術後出血的處理 有報告說明在灌注液中加入凝血酶能降低出血的發生率。6-氨基已酸對預防術後出血有一定作用。少量術後玻璃體出血可不作特殊處理,一般能很快吸收;較多時,可採用灌吸法或氣液交換將血塊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