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初中時期學壞是一件讓家長很頭疼的事情,孩子學壞肯能導致厭學,因此老師也不會喜歡他,他也會逐漸對自己喪失信心。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該怎麼辦呢?現在,我也來分享一些經驗。
工具/原料
一段時間
鼓勵和耐心
方法/步驟
通常情況下孩子學壞是因為家長忽略了對孩子的細心觀察和教育,一旦發現孩子學壞,首先要通過對老師和孩子同學的訪問,獲知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交往等情況,儘量詳細一些,才能找到更準確的癥結。
不要直接把孩子的缺點和他學壞的事實指出來,反而從現在開始更加關愛他,經常問他喜歡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儘量滿足他的要求並做陪伴。
只要孩子有空,就儘量帶他在身邊,比如週末時候帶他去他所喜歡的遊樂場或者山川濱湖,要有耐心,不要把自己當家長,放下望子成龍的心態,要把自己當他的好朋友。
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保持童心,讓他覺得跟你的距離不是父子間的距離,讓他覺得跟你在一起很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漸漸地,他就會把心裡話對你訴說。
不管他傾訴的對與錯,先贊同他的觀點,然後再進行疏導和教育。教育的時候不要太嚴肅,主要目的是要讓他懂得道理,每次說的不要太多,他只能慢慢接受,家長不能急於求成。
生活中常常蘊含很多哲理,帶他做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遊戲,藉此點化他,讓他從中悟透一些道理。
每當他有進步,總是對他進行認可和鼓勵,讓孩子對自己重新樹立信心,懂得自立自強的道理。
逐漸把孩子的壞習慣改掉一部分後,可以尋找一些具有教育意義而又輕鬆有趣的電影或書籍送給孩子,並與他探討觀後感或讀後感。對他的觀點予以認同,然後再糾正。
儘量為孩子多騰出時間,視孩子改變情況延長或減短,最主要的是讓孩子養成一種好的行為習慣,讓這種行為習慣成型。
注意事項
不可野蠻斥責孩子
不可將大人思想強加於他
在輕鬆的氛圍裡慢慢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