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迷霧:真有機油能“包治百病”嗎??

面對著車齡和里程的不斷增加,很多車主都想做個高品質的保養,希望車子跑起來能像剛買來時那麼的輕快。但是車況因人而異、因車而異,所以最好要有些針對性的保養方案才行。但這樣的保養方式,要求維修技師很懂車,也很懂機油,實現的難度非常大。

現實中,很多修理廠和4S店為了省事兒,都只推薦客戶使用同一款機油,一般是原廠推薦的機油,或原廠機油的升級版。從技術的角度來說,這樣做也是可以的,因為只要機油的效能足夠強悍,就能夠應對車輛的不同訴求。在一瓶足夠優秀的機油麵前,缺乏個性化的保養,同樣也能是個高品質的好保養。

那如何挑選這樣的機油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樣的機油必須符合哪些性質?

1.效能必須出色,質量必須穩定。

我們知道,機油都是由基礎油和新增劑組成的,兩者都關乎機油產品的最終效能。所以,一家公司對於基礎油和新增劑的研究深度和研發能力,深刻地影響了最終產品的效能。

對於一家小規模的機油廠商,你大可以找美孚、BP這樣的石油巨頭購買各種檔次的基礎油。然後再找一家新增劑生產商,更具“針對性”地研發一個新增劑包。

然而,如果機油廠家沒有自己的研發能力,即便買到高質量基礎油和新增劑,來做出一個達標的配方,實際應用也不一定能達到期望值,因為最終產品輸出終端還在發動機製造商和車主上。況且,對基礎油的研究,這些小廠無法和基礎油的研發者、生產者相提並論。也就是說,其實真正的核心技術還是在石油巨頭的手裡攥著。

而以負責任的態度去研發一款基礎油,哪怕對於這些石油巨頭來說,依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次跟機油專家美孚潤博士聊到,美孚潤滑油在調配上採用的平衡配方理念,研發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臺架測試和實車測試,其中耗費的成本、時間和研發資源,都是小廠牌無法想象的。

同樣的,新增劑包的自主研發也不是容易的過程。一邊要面對不斷改進中的基礎油配方,另一邊又要不斷研究各種車輛的發動機,跟上發動機廠商研發、調教的步調,以及使用者的駕駛習慣。更何況各種環保法規也快速迭代,機油和新增劑配方也要隨它聯動一下。

所以,真正品質穩定的高效能機油,往往還是石油巨頭旗下的品牌,比如BP、道達爾和美孚等巨擘旗下的潤滑油公司。

2.適應性廣泛,各種環境、各種溫度都能使用。

同在中國,海南穿著短袖,東北已經裹上了厚棉衣,一場自駕遊就穿越了三個季節。不同地區的使用環境差別很大,因此機油的使用溫度範圍必須夠大。又因為自然環境的高溫環境,相對於發動機來說還是小兒科的,普通機油都能輕鬆應對,所以我們需要考慮的主要是機油的低溫流動性。

這兩天,很多地方都已經入冬了。對於北方車主來說,此時必須挑選一款0W或5W標號的機油才能安心駕駛。不過即便是0W-XX標號的機油,傾點溫度也就-35℃,在部分極寒地區,氣溫突破-35℃也很輕鬆。這時候就必須找一款低溫流動性超級厲害的機油了。

比如網上有很多低溫試驗的視訊,直接把機油凍到-40℃,然後把它們倒出來,什麼?倒不出來?

.必須能清潔發動機油泥。

保養不善的車輛上了年紀後,各種毛病都會逐漸產生,維修成本非常高。單就發動機而言,這些車輛一定是油泥深厚,積重難返。這些油泥還會產生惡性迴圈:有油泥沉積的發動機產生新油泥的速度,要比普通發動機快很多,而且是越來越快。

機油中的高分子有機物,在不完全燃燒後會形成膠質分子。這些分子會抱團沉積在發動機內部,逐漸聚合成大團膠質分子,並最終演化為油泥。因為膠質分子的特性,一個油泥分子能夠迅速吸引周圍尚不成氣候的膠質分子,迅速地拉起大隊人馬,構成“危害安定團結”的大團油泥。

一款好機油必須是能買到的。

這句話看上去有點兒問題:生產出來卻買不到,這是在做生意嗎?!

買到正宗的好機油,是一次靠譜保養的先決條件。但想買瓶正宗機油,真的很難啊!

最近幾年來,機油市場一直受到假機油的威脅。無論品牌大小均有不法商販仿冒,大家都受傷很深。在淘寶上無數的機油賣家中,相當一部分的貨源不正宗。

養車, 機油, 迷霧, 包治百病,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