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陽臺滴水線
工具/原料
工具
角網
方法/步驟
準備角網
1、基層處理:一般滴水線(槽)做在窗過樑下口,若混凝土表面很光滑應對其表面進行“毛化處理”:一是“鑿毛”,即用鏨子剔毛,剔去光面,使其粗糙不平。另一種方法是“甩毛”,即在清理乾淨的混凝土表面上用機械噴塗或用笤帚甩上一層1:1稀粥狀水泥砂漿(內摻適量建築膠)使之凝固在混凝土表面,用手掰不動為止。
2、貼上滴水線(槽):按照事先彈好的位置線,採用摻膠砂漿將滴水線(槽)貼上好,視現場情況,約50~80cm佈一個貼上點,小於2m的窗洞口布2~3點,大於2m的窗洞口布3~5點。
3、滴水線(槽)施工應與建築外沿抹灰同時進行,當外牆抹灰進行到窗洞口或陽臺底口時,先完成洞口外大牆面抹灰,然後翻尺板,將尺板夾於已抹好的大牆面上,尺板坡口朝裡,下邊線與事先貼上好的滴水線(槽)找水平,然後抹視窗部位。
4、如做不出臺滴水線(槽)(一般在外窗上口),底面灰一直抹到窗邊,如採用鋼、木窗,將窗邊封堵嚴密即可,如採用鋁合金或塑鋼窗應在窗邊留下5mm左右凹槽,以便封堵密封膠;如做突出底口的滴水線(槽)(一般在陽臺或雨罩的底口),在底口灰抹到一抹子寬(約8~10cm)時,從外牆向內5cm左右的位置,比著尺板切齊,然後鐵抹子壓光,裡面的小陽角用陽角鎦子鎦直、壓光。
5、截水處理:為防止滴水“尿牆”,滴水線(槽)不可通到牆邊,應在離牆5cm的地方截斷,使滴水既不流進視窗(陽臺上),又不能流到牆面上。6、在底口抹灰達到一定強度(終凝後),用小開刀或溼毛巾將槽內砂漿清理乾淨。注意在處理槽內小面時,應保持槽內稜角,不可勾抹成圓弧狀。
(二) 結構施工時,留出滴水線(槽)在全現澆工程中,提倡在結構施工時留出滴水線(槽),具體做法是:在結構施工階段採用定型洞口模板,計算好滴水線(槽)的位置將滴水線(槽)與門窗洞口一併澆築,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模板設計時,應計算好滴水線(槽)的大小位置,使滴水線(槽)上下整齊一致。2、滴水線(槽)厚度計算也很重要,既不能減少了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也不能“吃”進窗洞口。3、洞口模板安裝就位人員操作時要精心,洞口模板的位置、標高要準確。有可靠固定措施。4、做好成品保護工作,尤其在拆模初期,混凝土強度較低,定要做好保護工作,以免到裝修後期,滴水線(槽)損壞過多,影響裝修質量。
(三) 滴水線做法在施工中,有些部位如:女兒牆小沿、通風口蓋板,或突出牆面腰線等部位,這些部位的上沿一般都做泛水,坡度不小於1:6,下口通常採用滴水線(俗稱鷹嘴)的做法(其體部位應參照施工圖紙或與設計單位協商)。滴水線的施工應與牆面抹灰同時完成,突出底面至少10mm。要求做到順直一致、四周交圈。做法如下:1、基層處理:將殘存的砂漿、汙垢、灰塵清掃乾淨,用水潤溼,“甩毛”或“鑿毛”。2、吊垂直、找水平:邊角部位應吊垂直,底口應在同一水平線上,這些部位應提前彈墨線或拉通線控制。3、施工時應先完成上面及底面抹灰,然後將尺板夾於抹好的底面上,尺板坡口朝外,用事先彈好的水平線找水平,使之在同一水平線上,並且四周交圈,然後完成側面抹灰,這樣底口就形成了形似“鷹嘴”的滴水線。4、拆下尺板後,再將滴水線壓光、餾直,保證觀感質量。5、滴水線也可在結構施工時做出,在女兒牆小沿支模時,用ф50的架子管做底模,裡口用木條墊平,外口利用架子管本身形狀澆築成“鷹嘴”,拆模後再抹灰修整
注意事項
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