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述小孩子常見疾病的發展演變及經方治療?

今天的話題是小孩子的病:小孩多動、抽動、鼻炎、咳嗽、哮喘、面板病、面癱、癲癇病……身心同調,任何疾病如果從這兩方面入手,往往會收效迅速。下面從中醫的角度分析一下小孩們常見疾病的發展演變及經方治療

方法/步驟

小孩子疾病的產生原因,先天的攜帶、後天的護理、生病後的治療等這幾方面因素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這個問題前面探討過。朋友們說現在我知道了孩子生病的原因了,能不能把疾病的發展演變和治療再說清楚一點兒。為了孩子們的健康,今天我也不保守了。

傷寒論六經經方辯證,本是不分大人、孩子,不會像醫院那樣分科室,中醫講究的是一個體系論、整體的調理。今天為了大家好理解,我才特意把小孩子的問題拿出來的。

要講傷寒論經方,先得簡單的給大家講講六經。經方講究六經辯證,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三陰經在小孩子的疾病上我們不講,除了那些先天就有很大的疾病的孩子,其他的小孩子疾病基本都在三陽層面。

太陽經走身體的後背,凡是身體的後側從腳後跟到後腦勺的病基本都可以定位為太陽病。太陽經功能是什麼?主外不主裡,好比邊防戰士一樣,保護治安,保護人體外圍,外邊風寒不能侵犯人體,太陽經的工作就是這個,保護人的外圍。太陽經是人體最外的第一道防線,太陽經不受風寒,人體是不會感受外邪的。

中醫講述小孩子常見疾病的發展演變及經方治療

大家關心的可能是有哪些疾病是屬於太陽病,這裡主要講小孩子的疾病,其它的會刪略一些。平常的感冒、流清鼻涕、流眼淚、眼睛的疾患、感冒、頭疼、怕冷、有點發燒、鼻鳴、乾嘔、怕風等都屬於太陽病。最容易讓我們忽視的問題就是孩子們身上會常年揹著太陽風、太陽寒水,表症一直攜帶著,而症狀不那麼明顯。有很多孩子不愛吃飯,胃口差,其實都是表未解開,常年攜帶病邪,為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埋下了疾患。這其中的原因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有家長們每次感冒後錯誤治療方式的原因。

太陽病的代表方是桂枝湯、麻黃湯。有汗桂枝湯、無汗麻黃湯,可以簡單的理解,桂枝湯治療表層的,稍微深一層的寒邪用麻黃湯。太陽表證經常會攜帶在孩子身上,如果我們懂得其中的道理,桂枝湯經常給孩子服用,寒邪就沒有機會入侵體內。桂枝湯就像身體的銅牆鐵壁、像患者的棉襖。看看桂枝湯的成分,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共五味藥,補天補地,作用可是非常的大,治療的範圍也是非常的廣。它是傷寒論開篇第一方,傷寒論113方,81方有桂枝。可見桂枝湯的重要性。不會用桂枝湯,別說你是經方醫生。現實是你可以看看周圍,幾乎沒幾個人會用桂枝湯。這不得不讓人反思,中醫何以沒落到今天,偽中醫大行其道,也是大家為什麼會對中醫也抱有懷疑態度的原因。扯的有點兒遠,繼續。

中醫講述小孩子常見疾病的發展演變及經方治療

太陽經的病邪不解會傳給陽明經和少陽經。

陽明經走於前,凡是身體前面的疾病,從腳到臉上,都可以算是陽明病。陽明分為陽明表證、陽明經證、陽明腑證。二陽陽明主內,幹什麼呢?三頓飯做飯燒飯,全靠陽明經料理,人三頓能吃能喝,就靠陽明經。中醫離不開人體經絡、臟腑。陽明胃上通於喉嚨,和食管相系。胃臟是半月牙形,拐彎處就叫胃底,幽門,幽門下是十二指腸。下面是小腸、大腸。大腸胃手陽明經,它與手太陰肺經有表裡之稱。肺為華蓋,最為上。外邪一來,很容易先犯肺。

好多小孩子的疾病由太陽病轉到陽明病了了,這叫二陽並病。還有一種就是二陽合病,就是太陽病和陽明病同時都有。陽明胃是陽中之陽,它的本性是熱,一旦受了外感,化寒少,化熱多。陽明經熱不解,化腑症化內熱,先病陽明,後病大腸。宿食糟粕沒有及時排出體外化沼氣為毒,毒熱聚集在大腸。這種內熱大可以使孩子孩子多動、脾氣大、胃熱多食則胖、放臭屁、大便幹、面板過敏、發高燒、孩子尿床、抽動、癲癇等。陽明本身就熱,再受外邪,更容易化熱,這裡重點講講熱病。當然臨床中要辯證,並不是說所有孩子都是熱病。

中醫講述小孩子常見疾病的發展演變及經方治療

常見的小孩子疾病大都在這個層面上,鼻炎、咽炎、咳嗽、哮喘、面板病、面癱、肺炎、肥胖、尿床、多動、抽動、癲癇等等等等,基本都是二陽轉病陽明經上,或者二陽合病。

咳嗽、喘、悶、肺心病、都是二陽合併證。表不解,裡不和,邪不離開手太陰肺。從你開始咳嗽那天起就是葛根湯證,懂得六經辯證可以用葛根湯治療二陽合併感冒。小孩長期咳嗽加上喘,那就用葛根湯,加知母石膏細辛,喘咳立刻停止;若是身無汗而喘用麻杏石甘湯;無汗,內熱不大,喘,小青龍湯加石膏杏仁。這種咳喘久了,能出現雞鳴聲,那是射干麻黃湯,加石膏杏仁。高燒不治,小孩子昏厥,脖子僵硬西醫說是大腦炎,那就是大劑量的白虎承氣湯同用,要是處理不好就會留下後遺症。要是表證無汗,葛根湯加上,有汗而喘大腸無內熱是麻杏石甘湯。

鄰居家的一個小孩子感冒鼻炎犯了,晚上孩子不能躺下,甚至要站起來才能呼吸,孩子很是受罪。那天在院裡碰上我,說孩子的鼻炎經常犯,每次孩子都很難受,去醫院洗鼻子大人看著都心疼,這幾年只要一感冒鼻炎就犯。我問了孩子的情況,小孩子12歲、有點兒瘦、面色有點黃、大便略微乾燥、嗓子有時候會不舒服,胃口有點差、鼻子不透氣、沒有黃鼻涕、清鼻涕也不多,這幾年都沒有發燒等。根據媽媽的敘述,我定位孩子為二陽合併症,脾胃有點兒虛,稍有內熱。以葛根湯打頭,加上半夏瀉心湯,2付4天。“中藥可苦,能用?”媽媽連連點頭,只要病能好,怎麼都行。第二天一大早,這位媽媽就高興的打來電話:“中醫真是神了,你太厲害了。昨天下午4點給孩子喝上,晚上7點孩子就說鼻子透氣了,一晚上安睡。”一旦辯證準確,中醫的效果很快,立竿見影。

有多少孩子的身體平常一直攜帶著感冒病毒,有的化寒、有的化內熱、化臟腑大腸熱。一旦再受外感,裡熱外寒,感冒又來了,老病新病一起發作。媽媽們大都沒有常識,治療方式上有誤,本該發汗,你給孩子身體再輸入涼涼的藥物,怎麼能好;本身體裡有熱,光清表熱也不行。吃西藥看似好了病,感冒邪氣都潛伏在體內。

再講一個孩子面板病的醫案,小女孩8歲,最近感冒了,咳嗽一週了、面板癢了快半個月了,晚上厲害。大便略微幹,平常一天一次,感冒了2天大便一次、乾燥。吃抗過敏藥就不癢了,一停藥又癢。媽媽說孩子哭著不吃中藥。我說這樣吧,去藥店買那個風寒感冒顆粒加麻仁丸,媽媽第二天又來電話:“孩子不吃麻仁丸,這可怎麼好?”“時下有賣那個“隨便果”的口味不錯,你可以吃上兩粒試試。吃感冒藥時可以就著熱粥,身上微微的小汗一身。”孩子吃了隨便果,和風寒感冒顆粒。拉了兩泡大便,咳嗽、面板過敏當天而愈。治病我們要明白其中的醫理,而不是拿著方子去找病,問這病吃什麼藥,這方子治什麼病。要全面問診,綜合調理,這也不難理解力為什麼治療癌症和感冒的思路是一樣的。治病就像排兵佈陣、得運籌帷幄,考慮大局觀。

一個7歲小男孩抽動兩年,眨眼睛、嗓子吭吭、孩子有鼻炎史、尿床史。葛根湯加白虎湯加半夏散,3付六天而愈。後以葛根湯、桂枝湯保養一段時間,告別抽動。

少陽病走於人體兩側,胸脅、兩側脖子、扁桃體腫大、耳朵、兩側頭疼等都屬於太陽病。小柴胡顆粒是少陽病的代表方。少陽是膽,抽動症的孩子好多有少陽病,膽小、怕黑、抑鬱等。肝膽互為表裡。肝氣不舒,好多多動、抽動、抑鬱的孩子也跟家長的教養有關,孩子肝氣不舒、肺氣不暢,沒法呼吸,肝陽上亢。柴胡龍骨牡蠣湯解表清熱,治療肝陽上亢的抽動效果很好。三經同病最終歸為一經,最後是大承氣湯。癲癇病兒童、多動症、抽動症的兒童很多有大承氣湯症。

臨床上不能拿著方子去找病,一定要六經辯證,辨出在哪條經絡,辨出老病新病、表證裡熱。該解表的解表,該清熱的清熱,該扶胃氣扶胃氣。

大的治療方向是三陽開泰,何謂三陽開泰?解表發汗為一泰、清利小便為二泰、暢通大便為三泰。身體疾病的出口,我們要知道,面板、大便、小便這三個通道。在表的疾病,發發汗就能解,桂枝、麻黃、葛根湯、小青龍湯。茵陳五苓散、茵陳蒿利小便;有陽明經熱的用白虎湯,陽明俯熱的用大小承氣湯。表證、裡證、大腸熱一去,邪氣無處可藏,疾病哪有不愈之理。

我治療疾病和他們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會講解病怎麼來的,這樣好了病後才會預防和保健,讓孩子們從小有個健康的體魄;也希望媽媽們把養生保健的常識傳承給孩子。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在此祝願孩子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謝謝大家。

江華

疾病, 孩子, 小孩子, 常見疾病,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