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體溫計原理?

體溫計是一種水銀溫度計。它的上部是一根玻璃管,下端是一個玻璃泡。在泡裡和管的下端裝有純淨的水銀,管上標有溫度的刻度。由於人體溫度最高不超過42℃,最低不低於35℃,所以體溫表的刻度是35℃到42℃,每個小格代表0.1℃。

電子體溫計原理

為什麼用後要甩才能使水銀柱下降?

“試表”時,體溫計下端的玻璃泡和人體接觸,因為人體溫度比體溫表溫度高,玻璃泡中的水銀受到從身體傳來的熱的作用,體積膨脹,就沿著玻璃細管上升,直到水銀溫度和人體溫度相同為止。

體溫計的構造很特殊,在玻璃泡和細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當體溫計離開人體後,水銀變冷收縮,水銀柱就在縮口處斷開,

上面的水銀退不回來,所以體溫計離開人體後還能繼續顯示人體溫度。所以用後要甩才能使水銀柱下降

體溫計為什麼是三稜的?

在讀數時,由於玻璃無色。水銀灰呈銀白色,但水銀柱極細,顏色極難觀察到,這就造成了讀數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體溫計上部做成截面為三角形、圓柱面的柱體。這樣,利用三稜柱的側面把從水銀柱反射出來的光線在玻璃與空氣的交界處發生折射,並且放大,便於讀數。

電學感測裝置轉換原理是怎樣的?

壓力感測器:利用某些晶體當其一個方向受壓變形時,在與受力方向垂直的兩端會產生一個與之對應的電壓的現象(壓電效應)將受力變形轉換成電壓;或利用受力後電阻阻值會發生改變的壓敏電阻,將受力轉換成電路上電阻阻值變化,從而得到相應電訊號。如電子秤上使用的感測器。

光感測器:利用所謂光敏器件如光電池(受光照後在輸出端可提供一定電流)或光敏電阻、光敏二極體及三極體(受光照後內阻發生改變)將光訊號轉換成電訊號。如紅外線報警器使用的感測器。

溫度感測器:利用熱敏電阻(溫度改變電阻阻值改變)或半導體材料構成的PN接面在不同溫度下導通效能改變可造成溫度變送器,如用於電子體溫計即是該型別的感測器,但對100度以上的溫度來說,半導體溫度感測器不宜使用,工廠常用是熱電偶感測器,利用不同的兩種金屬線或片連線起來,組成一個所謂“熱電偶”,當接點溫度上升時兩種金屬之間會產生一個電勢(熱電勢),測量該電勢,可得知接點溫度,所以熱電偶也是一種溫度感測器。

位移感測器:當位移引起構成一個電容器的兩電極的位置或電極間介質位置的改變;或者位移引起兩相鄰線圈的位置(偶合程度)改變時,檢測電容量的變化或線圈上電感量、互感量的變化,就反映出位移的情況。

震動感測器:當然可以利用壓電效應來檢測震動,但也可以利用電磁感應,讓震動傳給一線圈,使其在一磁場內作切割磁力線運動,將震動變為電訊號(電磁送話器);將震動傳給一個電容器的電極,使電容量隨震動發生改變,從而得到電訊號(駐極體話筒-手機等上使用的微型話筒)這些都屬震動感測器。

磁場感測器:某些材料有一個現象,當某一方向穿過材料的磁力線發生改變(即磁場強度發生改變)時,沿與磁力線垂直的方向上會產生一個電壓,這種現象稱為霍爾效應,利用該效應,可以製成對磁場敏感的感測器。

簡單來講,體溫計上部長的一段為三稜柱體,玻璃層厚。中間為細管。下部較短,為水銀泡,泡內裝滿水銀。上、下兩部之間經一彎曲的、非常細的通道直接連通。

因此, 這樣的設計使得體溫計離開身體以後,即便溫度下降,但讀數仍然保持其最高溫度的示數(在非常細的通道內形成真空),並不隨外界溫度下降而下降(只隨上升而上升,具體原因見參考文獻,這裡不便贅述)

也就是說,體溫計在沒有外力甩動(利用離心力)的情況下,讀數是會上升不會下降,因此每次使用前都要甩掉讀數,以保證測量準確 。

電子, 溫度, 玻璃, 水銀, 體溫計,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