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班主任一年多來,很多次我都抱怨自己為什麼要當班主任。每天有許多做不完的事。有時要做警察,核對學生的戶口;有時要做會計,收費用,有時班上發生打架等事件,又要做法官去判案、斷案。有時又要像他們的父母,關心他們的冷暖。但更多的時候,我又慶幸自己當了班主任。因為只有當了班主任,你才能真正走近學生,才能體會到與學生共處的樂趣和幸福。
班主任面對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種興趣愛好的學生群體。班主任的一句極平常的鼓勵,往往會成為一個學生一生追求的目標;一番入情入理的個別談話,也許就能攻克多年不化的“頑石”。因此,作為班主任不僅要對學生的現狀有全面的瞭解,而且要細心觀察到他們情緒上的變化,把握他們的情感走向,做好引導、教育的工作,即把握教育的契機,進行適時教育。
記得任09級一個班的班主任時,開學第一天,班上有個學生叫唐小雙(化名),當時因為他在我講話的時候插嘴,我批評了他幾句,他當時就和我頂嘴。雖然不是惡意的頂嘴,但是對我這個新班主任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當時我想:“一個初一的學生,膽子竟然這麼大,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和老師頂撞,”我很生氣。但我沒有和他正面發生衝突。因為我對他不是太瞭解,如果當時和他發生衝突的話,萬一這孩子脾氣比較犟,於己於他都不是太好。所以當時我就叫他下課後去辦公室找我。
下課後他很準時的來了,我仔細打量了他,他穿的衣服比較樸素,而且衣服不乾淨。我首先問他父母在哪裡工作,問到母親時,他眼睛裡流露出了一種莫名的傷痛。頓時我感覺這個問題有點敏感,我馬上想另轉話題時,他開口了。他說他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沒見過他的媽媽,他和在這裡打工的爸爸生活在一起。聽完後我明白了,可能就是由於家庭不完整引起的自卑心理,導致了他心靈世界的荒漠,讓他看上去跟其他同學有所不同。一個正值少年的小孩,正是享受母愛的時候,卻因為母親的去世而變成讓所有人都同情的孩子。這樣一個孩子,從小便沒有對於母親的任何記憶,因為他當時才一兩歲,根本不記事,所以他怎麼會知道母愛到底是什麼。瞭解以上這些情況後,我感覺到他需要我給他一份特殊的關愛,對於他的頂撞,讓我再也氣不起來了!我覺得我要做些什麼幫助這個孩子。
在以後的相處中,我就特別留心這個從小失去母愛的孩子。接下來,他又相繼地出現了一些違規的事。九月十六日下午地理課看雜誌,被我巡視時發現。校運動會,同學不小心被其他班的同學撞了一下,他替同學出頭,打了人。十月十日檢查各科作業,有多科作業他沒能完成。十月二十一日早上被我發現有抄作業現象。十月二十八日數學作業又沒能完成……才一、兩個月的時間,他犯的錯誤就不少了。針對這類學生,我想我不能一味地去責罵他,應該認真分析問題找到正確的教育方法。
通過分析,我認為引起該學生教育困難的原因有:①環境因素。單親家庭沒能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小就沒有人好好教育,缺乏母親的關愛,繼而便使他們喪失學習興趣,引起教育困難。 ②心理因素。學習動機缺乏,對自身沒有高的目標要求。
我覺得改變這類孩子的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善待他們,關注他們,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為他們設想,引導他們“迴歸”常態。於是我做了他的知心朋友,瞭解他的內心世界。幫助他認識自我,悅納自我,調節自我,發展自我和完善自我。讓他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共處,學會負責。
首先,真情投入,讓他感受別樣的愛。
平時,我經常留心他。利用空閒時間找他談話。告訴他:“母親的去世是不可挽回的,現在你應該好好學習,不能讓辛苦的父親操心。”平時作業上有什麼不明白的或是做錯的,我都會幫他講解,直到他懂為止。利用自己的真情,讓他感受到老師的關心。用情感關懷的態度,親切溫和的語氣,尊重理解的氛圍,此時,他便可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最可信賴的人,這樣我們的感情才能得到交流,他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
其次,更多的鼓勵,增強他的自信心。
當選班委時,因為新接手這個班級,對學生不熟悉,所以我就讓學生們自己毛遂自薦。當我提到衛生委員時,他便自告奮勇地舉手了。一個人生來不是什麼都會的,能力是靠後天鍛鍊的。為了不挫傷他的銳氣,鼓勵他認真學習,我當時就同意了。通過後來的考察,發現他能力還是比較好的。最重要的是非常有集體榮譽感。慢慢地,他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實踐證明,每一個成長的孩子渴望被父母肯定,被老師肯定,被社會肯定。只要能針對孩子的優點去誇他、肯定他,他必然會變得更好。通過我們之間的交流我深深的認識到,即使一個幼小的孩童也會有極強的自尊心,尤其是長期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帶有很強的自卑感,自尊也極其脆弱,他們往往被周圍孩子們的小群體冷落,幼小的心靈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懷疑和抵觸。我們都知道情感教育要從培養“換位思考”開始。具備“換位思考”的人,能夠在認知自我情緒的基礎上,體會他人的情緒,並進而將自我情緒傳達給他人。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應該多鼓勵他,不能打消他的積極性。應該讓他樹立自信,快樂成長。 最後,找到他的優點讓它閃光。
十月二十九日下午第三節是班會課,我把一些事情說完後,就讓學生們自己上講臺談談自己的理想、對身邊的事情的感受等。當時班上鴉雀無聲,沒人敢做第一人。這時,唐小雙舉手並大步走到講臺前,向大家講了這樣一件事:他說他在家裡上網,看到網上有人請人寫作文做作業,請其他同學發表意見。同學們各抒己見後,唐小雙總結到,這個做法不對,別人雖然幫你寫了作文做了作業,但這畢竟不是自己的思考。當時我坐在下面,感覺以前只知道他確實犯了不少錯,卻沒有看到他的優點。他有思想,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如果不是母親去世,他現在可能是一個很優秀的男孩子。但現在也不遲啊。相信通過正確的教育與引導,再加上他自己的資歷,相信他一定能成功。事後,我對他在班會課上的表現,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並教育他:“一個人要自立、自強,要有思想、有報負。只要自己以後努力拼搏,改掉以前的一些不良習慣,重新做起,相信你一定會成功。”這件事後,他的學習勁頭更足了。
回想剛開始時,我對他傾注了許多,但他還是一味地犯錯。我動搖過。因此那時他一犯錯,我就責罵他,因為我對他失去了信心。但我發現,我越批評他,他越逆反。有時甚至上課不聽講。後來我還是改變了策略,在悉心教導他的基礎上,不停地發現他的閃光點,比如經常在上課的時候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主動給他在全班發言的機會。實踐證明,老師應該更多的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甚至可以做適當的誇大,而不是更多的在集體中批評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否則只會造成一個惡性的迴圈,越自卑越逆反,越逆反越愛犯錯誤,越犯錯誤越受到批評,越受到批評越自卑。
在三個月多的時間裡,這個孩子樹立了較強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其他同學的尊重,變得有自信了,由於有比其他孩子更強的自尊心,所以他更懂得珍惜這種進步,在學習和紀律方面做得比其他同學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