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

一、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定義與分類

(一)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定義

汽車零部件在通常情況下是指除汽車機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機架也可以算是部件,不過與零部件不是同一個概念。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單個元件;部件指實現某個動作(或:功能)的零件組合。部件可以是一個零件,也可以是多個零件的組合體。在這個組合體中,有一個零件是主要的,它實現既定的動作(或:功能),其他的零件只起到連線、緊固、導向等輔助作用。

報告所分析的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主要是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中的汽車零件及配件製造,指機動車輛及其車身的各種零配件的製造,行業程式碼為3660。

(二)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主要產品分類

汽車一般由發動機、底盤、車身和電氣裝置四個基本部分組成,因此汽車零部件都是從這四個部分中出來的。按零部件的性質分類,可分為發動機系統、動力系統、傳動系統、懸掛系統、制動系統、電氣系統及其他(一般用品、裝載工具等)等。

圖表1:汽車零部件主要產品表

二、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一)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相關政策彙總

由於每輛汽車需要的汽車零部件達到1萬個左右,而這些零部件又涉及到不同的行業和領域,在技術標準、生產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目前,國家對汽車零部件製造業還缺少統一的法律規範以及相關政策,關於汽車零部件製造業相關的政策主要分佈於其相關產業的國家政策當中。

圖表1: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的主要政策彙總表

三、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產業鏈分析

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的上下游產業主要是指其相關的供應和需求產業。上游主要是汽車零部件的原材料的供應產業,而下游則是對汽車零部件有需求的產業,包括汽車前裝市場和汽車後市場。

上游對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影響主要在成本方面,原材料(包括鋼材、鋁材、塑料、橡膠等)的價格的變動直接關係到汽車零部件產品的製造成本。下游對汽車零部件的影響主要在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產品的更新換代日益加快,這就要求汽車零部件行業加快技術創新,提供市場需求的產品;否則就會面臨著供給需求脫節困境,造成結構失衡和產品積壓。

圖表1:汽車零部件製造業產業鏈圖

四、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在國內,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也實現了較快發展。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211.68萬輛和2198.41萬輛,同比增長14.76%和13.87%,連續四年居世界首位。2013年,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7097億元,同比增長21.69%。

目前,世界排名前20的著名汽車零配件公司大多數已在中國設立合資或獨資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外資在中國汽配市場已經佔到6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些企業僅把中國作為其製造基地,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外方手裡,如汽車電子和發動機關鍵零部件,外資控制的汽車零配件企業佔到70%以上。

最新資料及具體內容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5-202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五、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五力競爭模型分析

(一)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汽車零部件上游原材料供貨商常常會利用自己的壟斷或寡頭地位擠壓零部件企業。對於零部件企業尤其是二三級的零部件生產商(這些主要就是中小型企業)而言,其上游供貨商一般就是大型的工業原材料企業。如鋼材、有色金屬的生產商,與他們相比,中小零部件企業的議價能力和談判能力幾乎為零。面對其提價、不及時供貨,零部件企業毫無辦法,議價能力較弱。

(二)購買商議價能力分析

汽車零配件的下游市場是主機廠,主機廠利用自身強勢地位,為了自身利益而壓縮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空間。比如當銷量下滑企業需要減縮成本時,主機廠首先採用的措施就是壓低零部件採購價格。另外,很多中小企業在承擔本該是主機廠負擔的責任。

面臨成本上升和銷量下滑,主機廠在在努力壓縮成本,這主要是通過減少內部開支、裁員、壓低原材料採購價格來實現。而低價收購將是最有效果的控制成本的方法。而面對強勢的主機廠,大部分零部件企業不具有討價的能力。於是零部件生產企業就陷入了上下游的雙重擠壓,利潤空間被無限壓縮。

很多主機廠現在都要求零部件企業周邊建立第三方庫存。主機廠的理由是為了降低其倉庫佔用和管理成本,為了適當響應市場變化。而這些第三方庫存大多數都和主機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就是這樣的庫存機構,其管理也是非常混亂的。甚至不能為在其倉庫儲存零部件的企業提供庫存清單.主機廠的不負責任還表現在訂單的頻繁變更。主機廠可以因為自身生產計劃、市場情況的變動而變更本已下達的生產訂單,甚至一些零部件企業反應其一個月接到的訂單變更單達30多張,且每張有多達幾十個產品,變更內容含交付時間、交付數量、產品品種等各種專案。這無疑加重了零部件企業的生產成本,影響其交貨速度與質量。頻繁的變更訂單暴露的是主機廠生產管理上的不到位,但是這個責任卻一直在由零部件企業承擔。

(三)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在中國汽車零配件產業大發展的同時,在一些高檔零配件產品上還處於市場空白的狀態。由於長期處於滯後狀態,零配件產業的基礎仍然較差,其中80%的汽車零配件技術還掌握在外資品牌手中,特別是在高階發動機、電子技術等核心技術領域幾近空白,滿足汽車生產高速發展的需要緊張。汽車零配件的關稅將逐年下降,國外技術含量高、質優價廉的配件有可能成為國內廠家的首選目標,進口產品時國內產業構成的潛在威脅。

(四)行業潛在進入者分析

在國際汽車形勢整體萎靡的情況下,國際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巨頭紛紛瞄準中國市場,來分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一杯羹。中國汽車國內零部件行業總體技術水平低,產品附加值低,擋禦外來風險能力弱。因此汽車零配件行業新進入者的威脅較高。

(五)行業現有企業競爭分析

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內部競爭非常激烈,主要是受到外資企業的威脅,中國國內企業技術水平低,配套能力弱,在近年來,國內一些重要零部件龍頭企業陸續被外資收購,外資資本滲透已經從大型企業轉向一些中小零部件企業,外資大量入侵正在威脅自主品牌發展,自主汽車零部件企業遭遇嚴重生存威脅。

據統計,外資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已佔60%的份額。其中在轎車零部件行業的專家估計達到80%,而在汽車電子等高新技術產品以及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領域,外資控制的市場份額則高達90%。現在跨國公司不僅僅滿足於在高階市場的呼風喚雨,更是將觸角延伸至低端市場,使得自主零部件企業失去最後賴以生存的領地,進而完成對零部件行業的全面佔領。

汽車, 行業, 零部件, 前景, 現狀及,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