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液晶顯示器的建議?

由於LCD具有功耗低,電磁輻射低,可視面積大等等優秀的特點,加上面板製造流水線的效率和良品越來越高,價格越來越低,LCD已經開始真正的走入尋常人家,代替了CRT顯示器,但是關於液晶顯示器的選購,很多人其實很迷糊,因為市場上充斥的LCD的諸多型號和牌子眼花繚亂,實在難以下手. 這裡就簡單的說下幾個需要注意的方面,純屬填鴨之作,高手就不需要繼續往下看了。 1:質保+售後服務 這個是關鍵,很多人買LCD的時候只考慮到了顯示器如何如何,牌子如何如何,但是卻總沒有考慮到相對應的售後服務如何,質保的時間如何,這個是應該值得批評的.無論一款多好的顯示器,即使是諸如藝卓,飯山等等最專業顯示器的製造商,也不能保證它的顯示器用個幾年沒有一點問題或者不會出一點故障,何況是民用顯示器呢? 民用顯示器的很多廠商為了博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不斷的通過降價來吸引消費者,但是有人想過降價的同時可能帶來的是什麼嘛?那就是不斷的改進面板省工用料達到節能成本的目的,這個時候的很多LCD的品質時候就值得懷疑了。所以在這裡的話,對於選購LCD的朋友,在買LCD之前,請詳細的瞭解和諮詢你準備選擇的牌子所得到的質保條件如何?就我瞭解的幾個主流牌子來說,售後保障服務做得最好的應該是AOC和長城了,2者皆提供了3年全免費維修,7天包退,(1)3個月包換的政策,比之三星,LG等等只保第一年,後二年皆有償維修來得好得多,當然了,這個售後服務等等只是一個選擇的優先條件而已。 2:引數 關於LCD的引數和術語很多,買主時常被JS左一句對比度如何如何高,色彩如何如何好,響應時間如何快等等玩意被忽悠得摸不到丈二頭腦,這裡我就簡單說一下,高深的我也不懂。 第一個,響應時間響應時間分為黑白,灰階二種,分別代表的是LCD從黑色換到白色,白色最終轉換回黑色的一個過程.而灰階響應則是RGB(紅綠藍)的灰度光暗的轉換,這個條件特別適合玩遊戲中的種種渲染場景變換等等所以說這裡灰階響應才是真正值得大家參考的引數,就現在市場上的主流顯示器來說,一般都是灰階2ms到灰階5ms,黑白5ms,選購引數的時候,請詳細的檢視下,這些引數下的LCD,無論玩遊戲還是辦公,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出現拖影動態模糊等等狀況了。 2:對比度 關於對比度這個東西,是最容易被廠商和商家來當噱頭宣傳的玩意了,這一點我很是看不過的。 對比值,指的是顯示器畫面中所能呈現的最暗的黑色畫素和最亮的白色畫素的對比值,比值的演算法就是最亮白色畫素指除以最暗的黑色畫素值,所得到的數值就是顯示器的對比度。 由於顯示器背光技術製作工藝的發展和瓶頸問題(主要執行黑色畫面的時候會出現光線洩漏的問題),目前的廠商為了提高這個對比數值,就我所知,目前最為流行的就是改背光電路的電路驅動或改進導光板的光線分佈,由此來提高顯示器執行最亮畫面或者最暗畫面的時候的亮暗對比值,在黑色的時候顯示器通過IC驅動演算法轉換,把背光燈光量減少2分之一左右,由此來達到低亮度背光,而RGB等等高亮度的時候,自動轉換成高亮度背光,以此來達到動態對比的效果 這個就是廠家最喜歡賣弄的東西,但是很多廠家往往在賣弄這個技術的時差很少注意到了導光板,IC驅動和其他諸如色溫色差等等技術的“相容性”,往往在動態對比的時候,色溫色差等等出現了偏差,亮度一變,這時候就出現了畫面色彩極度不均勻的失真情形,比如一處地方的色彩渲染很亮,一處地方的色彩渲染卻很暗等等這個是目前值得顯示器廠商改善的東西對比度的引數而言 奉勸大家不要被所謂的3000:1,5000:1甚至是8000:1等等給迷住了雙眼,雖然說這個東西能夠有效的改善色彩還原的豔麗程度等等,但是這個東西其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亮度,色彩度大的時候,會加速眼睛的疲勞度,不僅僅起不到保護眼睛的作用,甚至有的時候還比CRT顯示器更加的影響眼睛,所以一般的LCD選購來說,800:1,1000:1或者動態2000:1等等那些都綽綽有餘了,並且1000:1和動態3000:1,10000:1等等的時候,至少從我的肉眼從無法區分幾者太大的差異,所以這裡請大家不需要太過相信那些廠商或者JS的話,對比度越高越好,當然也不是否卻這個東西,比如說遊戲的時候,超高的對比度對於還原色彩帶來更強的畫面震撼還是很不錯的。就個人來評價動態對比而言,我不太接受它,畢竟這玩意有太多需要解決的了。但是市場上普遍的顯示器都是賣弄這個東西,也不得不的接受,至少這東西能從數字上給大多的人帶來一些心理上的好處,呵呵,不是麼? 3:面板 關於面板,這個東西的重要性,不需要我說了吧?面板的效能普遍決定了一款顯示器的對比度,顏色數,響應時間,色彩的豔麗程度等等,這裡可以毫不含糊的形容,面板就是決定一款顯示器效能最重要東西。所以很多人都在追尋這個顯示器是哪個面板,那個顯示器是什麼面板等等,可是在這裡,其實很多人忽略了一個東西,這個就是LCD的驅動IC,關於這個我瞭解的並且多,也不太深入,但是我可以簡略的形容下,大家都知道LCD是通過IC接受LCD傳輸來的畫面資訊,然後通過內部的驅動演算法把數字訊號模擬輸出出來,最後通過介面來顯示到顯示器上,這裡就不得不涉及到一個轉換上的問題,那就是實質上畫面上的轉換色彩等等實現都是通過IC驅動晶片的支援和傳輸來實現的,即使8bit(16.7m)有16777216種顏色而 6bit(16.2m)只有 262144種顏色 ,但是如果IC驅動晶片只支援6bit的轉換,即使你的面板能達到8bit的色彩能力,通過IC轉換出來的色彩也是6bit的,而並非8bit的,所以說驅動IC是和麵板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這也是往往很多顯示器廠商喜歡通過廉價的16,2m面板以驅動插值銳化改善的方法來提高畫面的鮮豔程度,這個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最後就是提下可視角度的問題。 這個是目前的LCD有待普遍發展的,普通的TN面板的LCD,可視角度一般為160左右,而價格昂貴的的PVA面板則可以達到接近180這個數值,很多時候買顯示器的也很追求這個東西,其實我覺得必要性不是那麼大,還是以自己的需求為主,一般垂直/水平可視角度160左右的就可以滿足個人的遊戲等等的需求了。如果是追求和家人一起看電影,或者想通過大螢幕給自己帶來震撼,有米的情況下去買個24寸以上的PVA面板的也無可厚非。 廠商改善這些東西其實也就是從LCD的IC電路上的電壓,驅動掃描頻率,驅動通道數等等方面,這些專業的東西不是我所擅長的,所以就不說了,快2點半了,明天上午還有一節資料庫的課,那我就睡了,遺憾的是沒做作業,瀑布汗..回頭看看,感覺這個帖子寫的比較雜亂無章了,見諒了,以後也不會修改了。。因為畢竟對這方面瞭解的太少了。

嘉立創 www.sz-jlc.pw

建議, 液晶, 顯示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