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功效和作用
白芨是白芨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高20~50釐米,葉4~5枚,基部互相套疊成莖狀,中央抽出花葶。那麼你想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跟你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白芨的簡介:
白芨是白芨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高20~50釐米,葉4~5枚,基部互相套疊成莖狀,中央抽出花葶。總狀花序具數朵花;花紫色或淡紅色,直徑約5釐米,由3枚萼片、2枚花瓣和1枚特化的脣瓣組成;脣瓣3裂,上面有縱褶片;雄蕊與花柱合生而成合蕊柱,合蕊柱頂端有一個花葯,前上方有一個柱頭凹穴。地下有粗厚的根狀莖,如雞頭狀,富粘性,含白及膠質,即白及甘露聚糖、可供藥用,有止血補肺、生肌止痛之效,也可供作糊料。白及屬共有6種,均產於東亞。
白芨的功效
白芨具有較好的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功效。隨著現代藥理學的研究不斷深入,發現其對結核桿菌,腫瘤細胞等有明顯抑制作用。臨床發現,還對常見病有較好療效。用於內外出血諸證及癰腫、燙傷、手足皸裂、肛裂等。其假鱗莖為名貴的止血材料,抗桿菌,真菌,治療咳嗽。對陰虛咳嗽、肺熱咳嗽、百日咳、肺結核咳嗽以及其它難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治療鼻竇炎。球莖含白及膠質、澱粉、揮發油等;藥用,有收效、補肺止血、消腫等作用,外敷治創傷出血、癰腫、燙傷、疔瘡等;花美麗,栽培供觀賞。
白芨的作用:
補肺,止血,消腫,生肌,斂瘡。治肺傷咳血,衄血,金瘡出血,癰疽腫毒,潰瘍疼痛,湯火灼傷,手足皸裂。
①《本經》:"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痱緩不收。"
②《別錄》:"除白癬疥蟲。"
③《藥性論》:"治結熱不消,主陰下痿,治面上皯皰,令人肌滑。"
④《唐本草》:"手足皸拆,嚼以塗之。"
⑤《日華子本草》:"止驚邪、血邪,痢疾,赤眼,癥結,發背,瘰癧,腸風,痔癭,刀箭瘡撲損,溫熱瘧疾,血痢,湯火瘡,生肌止痛,風痺。"
⑥《本草圖經》:"治金瘡不瘥,癰疽方中多用之。"
⑦ 李杲:"止肺血。"
⑧《滇南本草》:"治癆傷肺氣,補肺虛,止咳嗽,消肺癆咳血,收斂肺氣。"
⑨《中國藥植圖鑑》:"治矽肺。"
白芨的選方:
婦女陰脫。用白及、川烏藥,等分為末,薄布包一錢,納入陰道中,覺勝利內熱即止。每天用一次。
疔瘡、腫瘡。用白及末半錢,澄水中,等水清後,去水,以藥攤厚紙上貼於患處。
跌打骨折。用白及末二錢,酒調服。
刀傷。用白及、煅石膏,等分為末,灑傷口上。
冬季手足皸裂。用白及粉加水調勻,填入裂口。患處不能沾水。
湯火全國各地。用白及粉調油塗搽。
重傷嘔血。每日服白及末,米湯送下。
肺、胃出血。治法同上。
白芨的美容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