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課文原文及課後練習答案
學完初中語文每一篇課文後,都需要同學們去完成相應的課後練習,為幫助大家檢測《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課的課後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同學們學習。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課文原文
對於上面這個問題,你是怎麼回答的呢?要是你選擇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對了。因為圖形B是惟一一個僅由直線構成的圖形。
不過,也許有人會選擇圖形C。因為非對稱性圖形只有C一個,所以會被認為與其他圖形不同。確實如此,這也是正確答案。答A也是可以的。因為A是惟一沒有角的圖形,所以A也是正確答案。那麼,D又怎麼樣呢?這是惟一一個由直線與曲線構成的圖形,因此D也是正確答案。換句話說,由於看圖形的角度不同,四種答案全部正確。
“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①,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地根深蒂固②。事實上,若是某種數學問題的話,說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是對的。麻煩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並不像某種數學問題那樣。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非只有一個,而是多種多樣。由於情況的變化,原來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現在往往不靈了。正因為如此,如果你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後,就會止步不前。因此,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然而,尋求第二種答案,或是解決問題的其他路徑和新的方法,有賴於創造性的思維。那麼,創造性的思維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這樣回答的:“富有創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①地汲取②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從古代史到現代技術,從數學到插花,不精通各種知識就一事無成。因為這些知識隨時都可能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創意③。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在六分鐘之後,也可能在六個月之後,六年之後。但當事人堅信它一定會出現。”
我對此完全贊同。知識是形成新創意的素材④。但這並不是說,光憑知識就能擁有創造性。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知識。創造性的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併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恆⑤地進行各種嘗試。
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約翰·古登貝爾克⑥。他將原來毫不相關的兩種機械——葡萄壓榨機和硬幣打製器組合起來,開發了一種新形式。因為葡萄壓榨機用來從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積上均等加力。而硬幣打製器的功能則是在金幣之類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來。有一天,古登貝爾克半開玩笑地自言自語道:“是不是可以在幾個硬幣打製器上加上葡萄壓榨機的壓力,使之在紙上打印出印花來呢?”由此組合就是印刷機和排版術。
另一個例子是羅蘭·布歇內爾①。1971年的一天,布歇內爾邊看電視邊這麼想:“光看太沒意思了。把電視接收器作為試驗物件,看它產生什麼反應。”此後不久,他就發明了對戰型的乒乓球遊戲,從此開始了遊戲機的革命。
不過,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是否存在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呢?
某心理學專家小組以實際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與不從事此類工作的人為物件進行了調查研究,並得出如下結論:“富於創造力的人,認為自己具有創造力;缺乏創造力的人,不認為自己具有創造力。”
認為“我不具備創造力”的人當中,有的覺得創造力僅僅是貝多芬、愛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亞他們的,從而進行自我壓制。不言而喻②,在創造的宇宙裡,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是光輝燦爛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便是他們,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如此非凡的靈感③。相反,這種非凡的靈感,往往產生於這樣的過程: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反覆推敲④,逐漸充實。
由此看來,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主要根據之一是,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即使他們不知道將來會產生怎樣的結果,但他們很清楚,小的創意會開啟大的突破口,並堅信自己一定能使之變為現實。
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首先要堅信這一點。關鍵是要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不滿足於一個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運用所得的知識;一旦產生小的靈感,相信它的價值,並鍥而不捨①地把它發展下去。如果能做到這些,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課後練習答案
一、熟讀課文,探究下邊的問題
1、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於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這篇課文卻提出與之相反的觀點,要求我們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為什麼非常重要?
2、創造性思維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貝多芬、愛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亞才具備創造性思維的看法,為什麼不對?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此題意在幫助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1、只有認識到事物的正確答案往往不止一個,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我們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進步。
2、第一問。創造性思維必需的要素有:①淵博的知識。②運用知識去不斷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細小的想法,並鍥而不捨地使之變為現實。
第二問。因為“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不是偉人名人才有。***引導學生聯絡他們自己的體會來談。***
二、本文主要論述什麼問題?作者為什麼從“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談起?關於創造性思維所必需的要素,為什麼到篇末才給出全部答案?
此題意在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並瞭解課文結構上的特點,把握作者的思路。
第一問。主要論述怎樣才能擁有創造力的問題。
第二問。因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個問題很具體,生動形象,又富於針對性,極易引起讀者興趣。
第三問。關於創造性必需的三個要素,經過課文逐層論述,最後才給出答案,這合乎“分→總”這種思維規律,便於讀者理解和把握。
三、議論文常常用設問句。設問是一種無疑而問、自問自答的修辭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導思考,突出某些內容,使文勢有變化,起波瀾。例如課文第四段末尾提出設問:“那麼,創造性的思維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引導讀者去思考,然後作者又對此作了回答。請從課文中再找出幾個設問句,仔細體會這種修辭方式的表達作用,並且思考一下怎樣才能用好設問句。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設問句。
設問句是常用的句式。課文中除題幹中舉到的以外,還有:“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是否存在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呢?”在本文中,它們的作用除了題幹提到的以外,還有在結構上起承接、過渡的作用,使文章結構緊密,條理清楚。至於怎樣運用設問句,要根據具體的內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處。
四、把課文的最後一段抄在本子上。並選取這段中的某一個觀點,舉出生活中的一兩個事例來證明它。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聯絡生活,進一步掌握課文主旨。
這段的觀點很多,學生可以隨意選取一個,舉例加以證明。
小學數學教育案例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