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十八式特點
陳式太極拳在我國武術歷史上已有多年,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介紹
陳式太極拳是太極門派中起源最早的,當今有不少人將陳式太極拳作為養生運動,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陳式太極拳十八式。
一、外似處女,內似金剛
中華武術,門派繁多,僅拳術就有幾百種。各門派都有其獨到之處,歸納起來,不外乎是內外兩家。 外家拳多以拳打腳踢為主,竄蹦跳躍,騰挪閃戰,攻防含意較為明顯,讓人一看便知是武術。
陳氏太極拳則別具特色,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以內氣催動外形,上下相隨,連綿不斷,以腰為軸,節節貫串,不丟不頂,圓轉自如,輕輕運轉,默默停止。
其攻防內涵都是藏與內,一般不會外露,這樣往往會讓人誤認為此拳像摸魚一樣,而不像武術。
特別是老架一路,以柔為主,要求周身放鬆,不用僵力,主要是鍛鍊下盤功夫,使足下生根,轉髖靈活,疏通氣血,練就充足的內氣,意到氣到,氣到勁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撐。
使身體內外各部建起鞏固的防線,形成一身備五弓的蓄髮之勢。這樣,不遇敵則已,若遇勁敵,則內勁猝發,如迅雷烈風,故外似處女,內似金剛,此為陳氏太極拳的一大特點。
二、螺旋纏繞的運氣方法
大家見過頭頂碎磚、脖纏鋼筋等,這是硬氣功的運氣方法。內氣運到頭頂上,頭能將磚碰碎;運到脖頸上,能將鋼筋纏繞起來。 陳氏太極拳結合力學和經絡學的理論,採用螺旋纏繞的運氣方法,以小力勝大力,以弱力勝強力。
這個動作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千斤頂,其卻能將幾頓的貨物頂起來,有種四兩撥千斤的感覺。
所謂太極拳蓄髮相變、引勁落空、借力打人、以四兩撥千斤,皆是螺旋勁所起的作用。故《拳論》講:“虛籠詐誘,只為一轉。”
從經絡學上來講,經絡是指佈滿的人體氣血通路,源於臟腑,流於肢體。臟腑經絡氣血失和,則神機反常而生疾病;和則氣血流暢而強身延年。
太極拳結合經絡說,以拳術與導引吐納為表裡,拳勢動作採用螺旋纏絲式的伸縮旋轉,要求“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氣宜鼓盪、氣遍身軀”,內氣發源于丹田,以腰為軸,節節貫串,微微旋轉,使腰隙***兩腎***左右抽換。
通過旋腰轉脊,纏繞運動,佈於全身;通任、督兩脈,上行為旋腕轉膀,下行為旋踝轉膝,達於四稍,復歸丹田,動作呈弧形,圓活連貫,一招一勢,承上啟下,一氣呵成,導致氣血迴圈,此為運勁***即運氣***。
它區別於用勁,這種系統的運氣方法是符合經絡學說的道理,也是其它拳法和體育運動所少有的。
陳式太極拳十八式動作名稱
一、太極起勢
二、金剛搗碓
三、懶扎衣
四、六封四閉
五、單鞭
六、 白鵝亮翅
七、斜形
八、摟膝
九、拗步
十、掩手肱拳
十一、高探馬
十二、左蹬一跟
十三、玉女穿梭
十四、雲手
十五、轉身擺蓮
十六、當頭炮
十七、金剛搗碓
十八、收勢
陳式太極十八式分解動作講解
第一式起勢
1.並腳站立;2.開步***提-開-落***;3.兩臂前掤;4.屈膝按掌。
第二式金剛搗碓
1.右轉鬆沉;2.左轉前掤;3.右轉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虛步前合-起-落;8.提膝舉拳;9震腳砸拳。
第三式懶扎衣
1.旋腰十字;2.提膝按掌;3.出步切掌;4.右轉茶壺。
第四式六封四閉
1.纏腰搭腕;2.下捋左轉上棚;3.右轉按掌收腳。
第五式單鞭
1.纏手抽絲;2.提膝出步;3.轉體擊肘;4.迴轉搭腕5.步分手。
第六白鵝亮翅
1.左轉交掌;2.上步插掌;3.跟步分掌。
第七式斜形
1.左轉砍掌;2.右轉提膝3.出步推掌4、馬步合掌5.弓步摟推6.右轉開掌7.鬆合轉正。
第八式摟膝
1.鬆沉前合2.收腳提掌。
第九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2.上一步;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
第十掩手肱拳
1.左移開掌;2.右移蓄拳;3.蹬腿轉腰頂肘發拳。
第十一高探馬
1.旋腰下合分掌;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
第十二左蹬一跟
1.收腳交掌;2.開腳開掌;3.提收腳交拳;4.蹬腳開崩拳。
第十三玉女穿梭
1.合分掌右轉虛步;2.手腳提震;3.收腳交掌;4.蹬腳開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腳轉體捋掌。
第十四雲手
1.掤掌出腳;2.叉步左雲-出步右雲;3.叉步左雲-出步右雲;4.叉步左雲。
第十五轉身擺蓮腳
1.轉體提膝;2.出步推掌;3.弓步下捋;4.旋腰擺蓮。
第十六當頭炮
1.撤步前棚;2.右轉後捋蓄拳;3.左轉發拳。
第十七金剛搗錐
1.右轉後捋;2.左轉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虛步前合-起-落;5.提膝舉拳;6震腳砸拳。
第十八收勢
1.開掌捧氣;2.按掌沉氣;3.直立收腳。
練陳式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一、貴用意,尚行氣,戒用力
陳式太極拳重內不重外,重意不重形,重氣不重力。練習和運用纏絲勁,首先要培植和運用內氣。
要用意念引導內氣在肢體中作螺旋形迴圈運轉。有少許的意念就行,不要強纏硬扭。
如果過分注意外形的纏扭,則易導致氣血滯澀,使肌肉、關節甚至內臟受損,應像陳鑫說的“輕輕執行,徐徐停止。意念運以微細,毋使波瀾忽興”。
由此可見,練習纏絲勁一定要注意適度原則,切忌傷到自己。
二、腰為樞紐,手足相隨
纏絲勁以腰脊命門穴為樞紐,上通手指,下通足趾。行功時,身體同側手足的纏法一般相同:右手如是順纏,右足一般也是順纏,右手如是逆纏,右足一般也是逆纏。左側手足也如此。
比如“白鶴亮翅”式,右側手足都是由收勁順纏轉為出勁逆纏,左側手足都是由收勁逆纏轉為出勁順纏。
陳鑫曾說:“腰是上下體之關鍵。腰以上氣往上行,腰以下氣往下行。”又說, “上面手如何運,下面足如何運”,“中間有腰隨手足運,上下一氣貫通”。
三、順逆出入,迴圈無間
太極拳行功, “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手足運動,要畫圈旋轉,不走直線,不走回頭路。
纏絲勁從順到逆。從逆到順,從收到出,從出到收,迴圈無間。下圈如是順纏,上圈則是逆纏:下圈如是收勁,上圈則出勁。反過來也是如此。並且從始至終,纏絲勁一刻也不能丟失。
陳鑫詩云:“陰陽無始又無終,來往屈伸寓化工,此中訊息真參透,圓轉隨意運鴻蒙。”
四、吸蓄呼發,純任自然
人的呼吸對內氣的運轉和纏絲勁的收放起著引導和推動作用。吸氣可以引導內氣從手足四梢向丹田回收,此時多為收勁纏絲呼氣可以引導內氣從丹田向外發放。通向手足,此時多為出勁纏絲。
但是,初學太極拳的人,首先要注意呼吸自然。開始,只要做到每一動作的起點是吸氣、落點是呼氣就行了,在拳勢執行的中間過程,呼吸要純任自然。隨著功夫的增長,纏絲法與呼吸就會逐步協調起來。
太極拳的總體特點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將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力。
太極拳的八種勁:掤***用於化解或合力發人***,捋***用於借力向後引力***,擠***對下盤的外掤勁***,按***對上盤的外掤勁,或作反關節拿法***,採***順力合住對方來力,或作拿法***,挒***以側掤之勁破壞對方平衡***,肘***以肘尖擊人***,靠***以肩膀前後寸勁擊人***.太極拳是一種技擊術。其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全面性
太極拳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是一種具有漢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人體本身有關的問題,包括古典文學﹑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體現東方文學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競技觀。
適應性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並不難學,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極拳鬆沉柔順﹑圓活暢通﹑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特點,既可消除練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勁,又可避免肌肉﹑關節﹑韌帶等器官的損傷性。既可改變人的用力習慣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當和呼吸不當引起的胸悶緊張﹑氣血受阻的可能性。
太極拳球體感的練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