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儉以養德主題演講稿
儉以養德”正是要告誡大家做到儉樸節約,純真樸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於儉以養德主題的演講稿3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9班劉媛媛。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儉以養德》。
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曾言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有致遠。”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同樣以節儉來提高自身修養,他在生活上堅決反對奢侈浪費。有一年,他被貶黃州,俸祿減少,這給生活上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了渡過困境,他不僅辭退了身邊所有的僕人,而且還給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詳細的開支計劃。他把所有的收入都集中起來,然後將這些錢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這樣“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度過了難關。古人尚如此,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的我們是否更應該躬身自問“今天的我們是否繼承了“勤儉節約”傳統美德?”
在物質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人們的節約意識卻越顯淡薄,社會上甚至出現了一種比闊鬥富的不良之風。有的人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有的人則認為,反對鋪張浪費不過是刮一陣風,“風頭”一過,照樣可以山珍海味肆意揮霍。
而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儉以養德,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責任和信仰!我國當前社會資源緊缺,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利用好自己身邊現有的資源。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味沉迷於奢侈浪費、大手大腳之中,不去珍惜和展望現有資源的長遠設想,那麼這個國家或民族就已經悄悄地走向自毀滅亡之路了。節儉不僅是在倡導一種作風,引領一種文明風尚,更重要的是彰顯一種民族精神,這需要我們每位同學積極參與,共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助力添彩。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節儉習慣的養成需要我們從細節入手--出入教室寢室做到節約用電;進出洗手間做到節約用水;平時作業做到節約用紙;一餐一飯做到不浪費糧食,合理規劃自己的生活費,合理分配和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以自身的行動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使勤儉節約理念真正轉化為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將勤儉的美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謝謝大家!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中州大學經濟貿易學院20XX級物流管理1班的甘道祥,今天很榮幸能作為學生代表在莊嚴的國旗下發言。上週四,也就是10月31日,是由聯合國確定的“世界勤儉日”。該節日的確立旨在號召人們勤儉節約以共同應對日益嚴重的資源危機,進而促進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勤儉”之於每一箇中國人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中華民族自古就是勤勞節儉的民族,無論是“勤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古訓,還是“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如影隨形,無不說明勤儉需要時時刻刻銘記,更需要點點滴滴做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至今仍被人們吟唱,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中華民族從未忘記“勤儉”的千古美德,然而時至今日,我們是否仍然秉承著先輩們的訓誡呢?我們是否跟從了別人的車輪而忘記了自己原來也可以走的路?
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家庭條件越來越好的現在,追求時尚和潮流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但,盲目追求時尚會使同學們在人生之路中迷失方向而不思進
取,不分輕重。一味追求潮流,卻往往把自我丟掉了。我們是學生,儉樸大方就是學生該有的美,讓我們在潮流生活的雜亂中返璞歸真吧!勤儉是一種品德的修養,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無形的記錄下來。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理應勤儉,在物資富足的時候同樣不能忘記“勤儉”,看似關乎物資,其實關乎精神,勤儉也不僅關乎空間,更關乎時間,當你有條理的做事時,你的生命在延續,正如儉以養德的古訓和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每一點的節儉都是地球生命的延續,我們的生命也因此而精彩。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以勤奮踏實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培養自己的高尚品質。讓我們銘記這句話,“勤以修身,儉以養德”,努力做一名勤儉節約、品質高尚,勤奮踏實,全面發展的當代大學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3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和大家共同討論一下儉以養德這個話題,儉以養德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諸葛孔明的《誡子書》中,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
質樸,勤勞,勇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其中勤儉節約開創了先人的智慧,推動了一個時代的發展,濃縮了一個底層社會的靈魂。勤勞致富,儉以養德是一個不變的真理。
勤儉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德行,是一種風格,更是一種生活習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水平提高了,溫飽問題在很多人心中已然不是問題了,於是,越過困苦後,質樸的依然質樸,勤儉的依然不變,維樸的品德依然節約,可這些人的下一代已經開始走向更高的生活。互相攀比已成風氣,奢侈的包裝豪華的享受風靡幾乎所有富二代,他們不曾知道在生活的另一個角落,有一群困苦的人連飯都沒有吃,衣服沒有穿,他們的孩子買不起課本讀不起書。這真是一種“積極向上”,你李寧他耐克我阿迪的一直追趕著......,可見在他們心中已經不知道了勤儉節約,也就失去了一種品格。他們沒了爸爸媽媽的援助後什麼都不是。說到這裡,讓我想起了一個人,在知青下鄉的那個政策下,蒙篾了很多人,也造就了一部分人,其中當下的副就是在這股“熱潮”中漲起來的,他生活積極向上,學習刻苦認真,工作一絲不苟,與人友善等等。他有這些優良品格與當年知青下鄉的困苦磨礪不無關係。是勤儉造就了他,造就了他的品質。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個人要有番作為,必定會讓他的人生旅途遭遇很多的坎坷,也就是說必先讓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求啥都不得,開始痛定思痛,當他經歷這些艱難困苦以後,知道了生活的不易,心裡素質,毅力,德行,操守都達到了一定的境界,然後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冉冉誕生。經歷過這些後,樸素的品質也就不期而遇了,勤勞的德操,高尚的品質也就如約而至了。
古有鑽木起火,今有到處可見的全自動化裝置,領悟生活,生活在於創造,而靈感的來源於實踐,這就要求我們不斷的參與有欠缺的生活。打個比方,如果在坐的各位家中都有洗衣機,洗衣服的問題已經沒有了,那麼我們就不會想著不要洗衣服這事了,
也就不會萌生出創造一個機器人出來。問題是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在勤儉的環境中領悟生活的欠缺,有時間間靜下心來想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
創造也是一種高尚的品德,消除人間煩勞,帶給人類福音。
我現在所處的環境是大學,身邊的朋友來自不同的地方有大城市的偏遠農村的家裡經濟窘迫的富裕的,物質價值關在每個人的腦海中大相徑庭。有的視金錢如糞土,任意揮霍。並不是他看透了這個世界達到了這樣的境界,而是一種奢侈,一種追求物質享受的外在表現。他們不懂的錢的來之不易。而有的人與他們恰恰相反,他們就像公益廣告裡珍惜每一滴水一樣的珍惜每一分錢,因為他們瞭解金錢的來之不易,這種價值觀的朋友幾乎的都是來自農村的,他們受父母和環境的影響,很多都會選擇去做一些勤工儉學的鐘點工,他們和他們的父母一樣勤儉,節約,樸素。但我能深刻體會到他們對待要好的朋友很關心,思想更正經,總之,在他們身上能感受到像一個農民一樣的友好,有一種鄉村文化。他們樸素的態度決定了他們交友也很樸素,從而更真更深。
質樸,勤勞,勇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其中勤儉節約開創了先人的智慧,推動了一個時代的發展,濃縮了一個底層社會的靈魂。勤勞致富,儉以養德是一個不變的真理。
看完“”的人
1.世界糧食日主題講話稿
2.以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為題的演講稿
3.關於環保主題演講比賽稿
4.關於環保的演講稿最新3篇
5.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演講稿
關於感恩心態的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