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語老師個人教學活動反思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學校是培養“跨世紀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的基地。下面,小編在這給大家帶來高一英語老師個人教學活動反思範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參考!

  1

  本學年我擔任高一年級三個班的英語教學,並且所使用的教材都是課改後的新教材,對我們有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反覆揣摩教材和努力向資深的老師們學習後,對高一英語教學有了更多的反思。

  反思之一:外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

  談起英語教學的實際效果,我們的英語教師都有深切的體會。中國城市的孩子們,尤其是鄉鎮的孩子常常從小學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直到大學,學習英語的時間近十年,而最終大多數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麼?可能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語在中國只能算是foreignlanguage***外語***而不是secondlanguage***第二語言***。這是長期以來,一向被我國中、小學教師所忽視的一個問題。

  外語教學有著與第二語言教學完全不同的自身的特點,中國學生學習外語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我們要問:儘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與世界的交往越來越多,英語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然而我們的學生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是對外語感興趣的,有強烈的自我動力的;他們儘管一週有4--6節的外語課,總數加起來,但是4--5個小時,這點時間的外語接觸夠嗎?在45分鐘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說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餘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學生在初、高中階段6年中只學習12本英語教材,而他們課外英語閱讀量又有多少?我們盡能夠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說讀寫的操練樣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就應是明白的,說到底,我們中、小學的英語教學至今大多數仍隨著升學考試指揮棒在轉,跳不出“應試教育”的模式。

  反思之二:多媒體應用,及網路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當我們還在費力地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當我們還在吃力地翻看字典編寫教案的時候,我們沒見過“金山詞霸”能如此簡單的查詢英文單詞,自動給出發音,中英文對照的例句及同義詞和反義詞;我們沒見過“Word”能如此奇妙的修改文章,它能夠自動查出英文拼寫錯誤和語法錯誤,幫忙自動修改錯誤。在你寫完一篇英文作文之後,能夠自動為你計算字數,自動顯示你的作文等級;我們沒見過“聽霸”中如此豐富的英語聽力教學功能,它能讓學生聽道地的名人演說,觀看原版好萊塢電影片段,進行搞笑的聽力遊戲,在電腦上和老外應對面練習英語對話;我們的英文教師中更有相當一批人沒見過國際網際網路上如此眾多的英語教學網站和如此豐富的英語教學資料。你想寫論文嗎?你想查詢教案例項嗎?你想了解英語教學新動向嗎?你想明白英語課堂教學遊戲嗎?這些都能夠簡單地在國際網際網路上找到。

  能夠想見,資訊時代的到來對我們外語教師提出了怎樣的挑戰。國際網際網路在全球的普及使得網路英語成為現代英語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英語教師觀念落後,知識老化,教學手段陳舊是擺在教育戰線面前的嚴峻現實。

  反思之三:英語教師急需更新觀念,學會使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

  學校是培養“跨世紀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的基地。“跨世紀人才”是指懂得外語和電腦操作的人。“複合型人才”是指懂外語,會使用電腦,又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學生能夠在電腦上隨時查詢學習中遇到的生詞和問題,所有這些電子詞典都具有查詢方便,快捷並能拷貝到你所需要的檔案中。有的字典還帶給發音指導和測驗功能,幫忙學生在很短的時間裡記住更多的單詞。

  電腦的普及和使用,使得每個學生的知識源發生了質的變化。原先學生的知識主要是來源於課堂、教師、書本,而電腦將學生和世界資訊知識庫連線了起來。教師和學生同在浩瀚的英語世界海洋裡漫遊,真是趣味無窮!這樣強烈的文字、圖象和音響效果,會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習成為學生自我的需要和樂趣。用電腦作為教學手段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減輕教師勞動強度,更增加教學的拓展性、科學性和嚴謹性。電腦為教師和學生打開了世界世紀之門,帶給了最新的資訊和知識,為隨時掌握世界最新資訊創造了先決條件,課堂教學再也不會枯燥無味了。

  2

  引言

  高一新生正處於心理和生理的迅速發展階段,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特定時期。他們渴望獨立,卻又有較重的依靠心理;他們精力旺盛,而潛力水平又較低;他們有必須的自覺性,卻易衝動,易受暗示,表現出較差的自制力。由於生理髮展迅速而自我意識發展不平衡,容易動感情,常常為一些小事而激動,行為帶有衝動性。

  對於高一新生來說,英語學習的具體困難在於:

  ***1***初、高中英語知識目標和潛力目標的差異使高中新生對高中英語學習有一種陌生感。

  ***2***漢語言的語法結構規律及表達方式,漢語言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都對英語學習構成干擾。

  ***3***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不同,在新的環境下需要時間來適應而同時發現自己成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被新的現實所否定,再加上思維定勢,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必需的意志和韌性,對學習喪失信心。下面是作者在教學實踐中提高高一學生英語學習潛力的一些經驗:

  一、重視過渡,從思想上幫忙學生適應變化

  在初中階段,英語教學側重句型教學,講簡單的語法,詞彙量要求不多。高中英語教學則要求學生掌握必須的閱讀技能,加強閱讀量,同時,語法知識更復雜、更系統,詞彙量也大大地增多。這些變化對於剛踏入高中大門的學生來說,一時是很難適應的。有些初中時的佼佼者一時適應但是來,成績下滑,學習興趣就逐漸減弱。因此,高一教師一開始就要加大感情投入,給予學生細心的指導,讓他們從思想上、心理上理解新的學習節奏。教師在教學中應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能儘快擺脫困境,適應並喜歡高中英語,以嶄新的面貌,信心十足地投入高中英語的學習中。

  高中教材資料豐富,知識容量大,並在初中的基礎上注人了超多的語法點、知識點,使句子結構更為複雜,同時側重提高閱讀潛力且加大詞彙量和閱讀材料的份量,加上教師對重難點資料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題型也不可能全面講細和鞏固強化,學生一下子難以適應,教師要個性注意學生這方面的苗頭,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英語的教學。

  為此,教師要認真學習和比較初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全面瞭解初高中英語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和需要鋪路搭橋的知識點,透過摸底瞭解學生大致水平,利用上半學期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系統複習,及時給學生彌補初中的缺漏知識,要結合例項,採取與初中比較的方法,給學生講清高中英語資料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讓學生了解到初中英語與高中英語教學資料、方法及難度差別。在適當的時間可請高年級學生談體會講感受,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少走彎路,儘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

  二、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高一是初中與高中學習的轉折點,為了讓高一學生在短時間內適應高中的英語教學,教師務必教會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學習。

  第一,培養學生的學習潛力,使他們學會學習。授人以魚,只解一日之飢;授人以漁,足食終身之魚。學校教育重要的不在於教學生多少知識,而在於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潛力、實踐的潛力、終身學習的本領。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注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他們主動參與研究學習方法,培養其成就感。

  其次,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善於學習在預習中學習。透過預習,學生能夠自己先解決課文中較容易的問題,對難點也已做到心中有數,在課堂上就能集中精力與老師互動,用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新課時,要善於找出與以前所學知識相當或有各種聯絡的資料,對於其中的易混點、疑似點要善於分析比較,弄清細微差別。在設疑中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自始至終帶著疑問進行鑽研,力求發現、總結、歸納出具有代表性的語言表現法或文章的脈絡,從而實現知識的積累。

  三、在教學中化解教學難度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可設計由易到難的不同梯度的任務目標,並想方設法分解教材中原有的難題,為學生修建坡度適宜的臺階,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體驗成功。這樣,基礎好的學生能“如履平地”,基礎差的學生也能夠“拾級而上”。例如,Unit4的Reading部分是小說片段,描繪了兩個人應對突如其來的洪水驚恐萬狀,爾後為了逃生所做的一系列的反應的故事情節。這段文字缺少上下文的支撐,敘述凌亂繁雜,不靜下心來讀,往往會不知所云。

  筆者在教閱讀課時,注意分解較難的教學任務,將其拆分成若干較易達成的目標,各個擊破,改教材中的Pre-reading,Reading和Post-reading三個步驟為pre-reading,Fast-reading,Careful-reading和Post-reading四個步驟,並根據學情由易到難設定問題,使臺階較為平緩,便於學生到達目標。Pre-reading的問題儘量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Fast-reading的問題是學生能夠根據課文資料迅速作答的導讀性問題;Careful-reading的問題往往與課文的細節有關,要求學生仔細核對相關資訊;Post-reading的問題則通常是一些概括性的或擴充套件性的問題,用於鍛鍊學生的分析、歸納潛力和創造性思維,鍛鍊他們的語言組織潛力。本套教材中的聽力題有難有易。為了讓學生有效的進行聽力訓練,聽力題的設定不宜太難。在教學中,務必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調整教材中難度較大的聽力題,調整的方法有:聽力訓練前,針對材料的資料進行提示性提問;改回答問題為填單詞完成句子等。

  四、結合課文,拓充教學材料

  筆者為學生帶給必要的輔助材料,使教學目標更加具體,教學任務更加明確,幫忙學生抓住關鍵,克服表達上的困難,拓展知識,提高潛力。主要注重補充以下幾方面的材料:

  1、單元要點及學習指導。提前將計劃教學單元的交際專案要點、語言知識要點、閱讀課所需準備的問題和相關的練習整理列印,學生人手一份。這些材料能幫忙學生掌握單元的重點和難點,有利於他們的預習和複習,還為他們在課堂上的口頭訓練和筆頭訓練帶給了支援。同時也節省了超多的板書時間,留出了時間組織課堂活動,到達了新教材大容量授課的要求。

  2、所需詞彙及話題材料。新教材每單元以話題為中心組織材料。每個單詞都有很多的與話題相關的Speaking課堂活動。如果學生沒有豐富的詞彙,或對話題範圍內的知識不熟悉,就很難參與其中。在課堂上及時給學生帶給一些與話題有關的詞彙、對話,讓他們應對新課胸有成竹;還可根據學生需要和教學資料,適當地補充相關的連結,例如作者介紹、作者的其他作品賞析和相關資料的文章等,讓學生拓寬知識面,每位學生在每堂課上都有話能說,有詞可用。

  如歸納詞彙:Unit5的WarmingUp,部分要求學生分辨不同種類的音樂,談論它們之間的區別,並描繪自己所喜愛的音樂的特點。學生對音樂這個話題並不陌生,但用英語來談論音樂,他們感到為難,不明白哪些詞能夠拿來應用。為了便於學生表達,筆者帶給了以下詞彙讓他們選用:classical,pop,folk,rockandroll,light,piano,dance,solomusic,symphony***音樂的種類***;light,relaxed,happy,sad,heavy***給人的感受***;cheerful,livelymelody***歡快的曲調***;strong,slow,soft,***音樂節奏***等等。有了這些詞彙的幫忙,學生很快就投人到話題討論中,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心思考問題,組織語言,課堂氣氛顯得十分活躍。

  小結

  高一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過渡時期,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時期。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才是終身受益的。在課前可要求學生先預習,找出語言點;課後整理總結筆記,並發現重點難點。只有透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自學潛力的提高還取決於學生課外超多的獨立的閱讀和綜合訓練。此時,教師就應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要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潛力和用心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這不僅僅能促進課堂教學的優化,而且也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

  作為一名新教師,為了能很快地挑起高一英語教學重任,我時刻注意持續進行高一英語教學反思。前幾天作為新教師,我上了一堂彙報課,資料是高一英語必修2中的unit4Wildlifeprotection——Warmingup的部分。本來彙報課的好處是要展示我的課堂常規潛力和教師基本素質。但是,在這堂課當中我傾注了更大的精力力圖能在課堂上體現出我對於英語新課程的理解和探索。

  新課程所倡導的資料之一便是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但限於時間、硬體條件和教材資料等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們所能做的研究性學習課題十分之有限。鑑於這堂課的主題——野生動物保護,我認為十分值得與學生一齊來進行一次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和實踐。在授課之前,我便向學生布置了一次課題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定一類瀕危野生動物作為研究物件,針對其特徵、生活習性、生存現狀等展開調查。學生最終的調查成果要求製作成為幻燈片的形式,結合文字和圖片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並且每一小組都應由一名學生對本組的課題進行全英文的講解和說明。

  學生對於本次任務的參與度之高,也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他們做了超多的調查和研究,透過上網、剪報、翻閱雜誌等方式蒐集了不少十分有價值的資料。學生的組內分工也十分明確,彙總後的資料交由精通電腦的學生一一錄入電腦製成精美的幻燈片,並且選派了口語流利的學生上臺作最後的成果展示。作為代表上臺陳述的學生的敘述也顯得相當有條理,將野生動物的特點、習性和現狀一一介紹之後,自己得出了結論即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在這整個流程當中,我只是扮演了指導者的主角,所有的資料蒐集、錄入、製作和展示都是由學生自己來主導完成的。這就是我對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詮釋和實踐探索。從中我也意識到,平時我們對於學生的主動性學習潛力是大大地低估了的。作為教師的我們總是有這樣的思維定勢,不敢放手也不願放手讓學生一試,認為給學生的太多自主空間,就是對他們的放任,其最終結果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然而當我真的放開手,才發現學生的潛能是如此之大,只但是這其中的一大部分還未被我們發掘出來罷了。看來不定時的進行高一英語教學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不停地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進步。由此,我聯想到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多做一些大膽的嘗試,對於學生各種潛力的發展來講,似乎會有更大的

  好處。這些潛力是亟待著我們教師去開發和培養的,如若長期無視之,久而久之也就荒廢了事,那真是作為教師的一種悲哀了。

  在學生講述之前,我先介紹了兩種珍稀野生動物的狀況,之後再由學生小組介紹成果。而在學生的每一段落陳述以後,我都會對其資料作簡短的評述和總結。這樣的處理是為了構建師生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再以教師的角度進行點評,讓學生體會到建立在平等好處上的共同學習和探究的樂趣。

  然而研究性學習的部分並不是到那裡為止就戛然而止了,在我想來一堂完整的研究性課程它的外延就應衍生到課堂之外去。切實做好了課後的反饋和經驗總結的研究課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如果缺失了這一部分,那麼所謂的研究也只但是是一個空架子罷了。因此,課後我透過量表的形式對學生的反饋進行調查。主要是針對研究學習的效果、參與性、合作學習的滿意度等方面展開學生個體自評、小組互評以及教師點評等幾項調查。這樣一來,研究性學習滲透到了課前、課內以及課後三個環節中去,能夠做到目的明確、貫穿始終。我想這一部分的探索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

  如何在英語課堂中體現人文關懷也是我一向在關注的問題。之前閱讀了一些文章,也作為新教師參與了學校的校本培訓,透過語文教研組的評課活動開始關注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問題。由此我開始高一英語教學反思,反觀英語教學,對於語言本身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於人文性的關注。我自愧在此之前,甚至沒有想到過這樣的問題。對於語言工具性的偏重,而忽視人文關懷會使得我們的英語課堂缺乏語言教學應有的文化氣息和人文背景,這樣的課堂可想而知是索然無味的,因帶了更多的功利意味,試問又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喜歡上英語課呢?在此後的教學中我開始嘗試做出一些改變,在教授語言的同時也在教授著一種文化。

  在野生動物保護這堂課上,我的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透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倡導學生從自身做起來保護野生動物。我認為這種情感的產生不能是教師灌輸而得的,而就應是學生由課堂習得的過程中自己感受到的。那裡就存在著一個如何引導學生的問題了。在這個教學環節上,我設計了一條明晰的主線:首先透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介紹使學生對於野生動物現狀有了明確的認識,即數量不斷減少。之後引發了學生的討論——為什麼野生動物的數量會逐年減少?討論結束後,我播放了一段極具震撼力的視訊,表現了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殘殺。學生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衝擊,談論感受的時候自然地提出了要保護野生動物的話題。這樣一來,我便順理成章地匯出了另一個討論的話題——怎樣來保護野生動物呢?此時的學生已經漸入佳境了,一個個都有了想要表達的想法和觀點,討論的熱烈程度也開始升溫。於是,我適時的引導學生認識到了這樣一個關係——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緊之後我的話鋒一轉,反問學生,人類是否真正做到了把動物當成好朋友呢?我隨之丟擲的是一幅幅人類殘殺動物的慘景圖片,在血淋淋的現實面前學生再次受到震撼。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如同朋友,當我們的朋友受到殘害的時候,就如同在殘害我們自

  身。因此保護動物就等於是在保護人類自己。最終,師生達成了共識——要保護動物。在這個引導的過程中,我並沒有高唱主旋律,而是透過課堂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自覺”。我以為,我們課堂人文性的表現,就應是讓學生在言語習得的過程中產生心靈的共鳴。如果能牢牢抓住學生心靈上那一點微弱的火花,適時地燃起一場“大火”,那樣我們英語課堂的人文性便能夠真正張顯出來了。

  我以為,這堂課之所以差強人意,是由於我對於課堂教學的研究性和人文性方面的探索所做出的努力。當然這其中的瑕疵也尚有不少。結合各位老師的指導,以及我自己進行的高一英語教學反思,我想自己在以下方面尚有待改善:

  首先,是對語言的關注不夠。借用王小慶老師的話來說,“語言的課堂,它的本真是要求用語言尋找好處,在語言中尋找好處。因此,課堂內諸因子,都要歸結到語言本身。這堂課,雖是WarmingUp,但仍要關懷後續的閱讀文字,關懷學生的語言使用,這是外語課堂中我們萬不能迴避的問題。從對學生的研究性成果的評價來看,對語言的關注稍欠豐富——雖則我們的關注,能夠隱蔽而深遠。”我們也曾探討過這個問題,王老師向我指出在學生展示成果之後,我只對學生研究的資料做出了評價,但是對於學生語言的本身仍缺少關注。我事後回想,覺得的確如此。我們所有的教學手段最終的目的還是要服務於語言的習得本身的。假如我能在評價當中適時地引導學生對語言的關注,那麼就能在不動聲色之時,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習得語言的知識和結構了。樓慧華老師給我提出的意見是,在這堂課中缺失了學生對話的參與度。的確,學生個體的發言並不能代替對話的效能。假如能鼓勵學生熟練運用對話進行討論,不僅僅是創設了良好的情境,是能夠培養起學生譴詞造句和語言運用的潛力。說到底,這還是對語言的關注度不夠所造成的。

  另外一點的不足之處,也是我深以為憾的就是教師語言的問題了。回顧這堂課從頭到尾,我的學生表現出了良好的素質和語言潛力。相形之下,我的教師語言就亟待加強了。尤其在課堂的收尾階段,師生的情緒到達了致高點,這時我的語句在組織上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凌亂不堪了。要做到盡善盡美就需要在自身素質的提高方面下一番苦功了,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斷充實自我,提升自我也是務必做的。作為一名新教師,我要學習和提高的地方還很多很多,當然我也會努力去做到的。

  在這次的高一英語教學反思的最後,我想談的是一名教師的課堂控制潛力。聽課的老師指出在整個課堂的表現中我是親和的,但是顯得“勢”不足。對於他所指的“勢”,我私下以為是指教師的“場”吧?一個強“勢”的教師,就應是充滿了人格魅力的,也就是能夠抓住學生的全部注意力,牢牢吸引學生目光的教師。而我作為女教師,個性是青年教師,更多地是試圖在課堂上體現自己的親切,而有時候這種情緒,尤其是在本課的後半段時明顯是不適合的。那麼就要求教師用自己的“勢”去帶動學生走進他為學生創設的情境中去了。但此時親和的我情緒上的突然變化顯得有些突兀,反而不那麼自然了。如何體現出自己的“勢”呢?在這個問題的把握上,我想我需要做更多的思考,這也更加需要時間和閱歷的積澱吧?

  4

  常常聽到老師抱怨:才講的語言點學生又忘了,這個語言點講過多少遍,結果還是記不住,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這種現象十分普遍。一方面,講得太多,學生無法全部記住。有時語言點多達幾十個,而且好多語言點都是來自字典、資料,甚至連我們老師也無法記住,怎樣可能要求學生記住呢?畢竟學生要學的不只是英語一門功課。另一方面,學了之後不用或者不明白怎樣用。時間長了自然就忘了。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戰場,不透過聽、說、讀、譯來鞏固效果,是不能掌握所學知識的。下面是我自己針對這個問題在英語教學方面的一些反思。

  一、用心參與課堂活動

  我們此刻使用的高中英語教材主題貼近現實生活,重點強調學生動口動手,而不是死記單詞和語法規則。課堂上要求學生要聽從老師的指揮,用心參與對話、討論,發言,要敢於開口,不怕出錯,珍惜課堂上的每一分鐘,不放棄每一次用英語交流的機會。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大膽實踐,才能提高交流潛力。我們要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上全面發展,聽說領先。主要以訓練聽與說的潛力為主,以後逐步加大閱讀和書面表達訓練。

  二、英語學習要重視句子和文章的朗讀背誦,以培養語感

  學英語記單詞很重要,但機械記憶的單詞量再大,也不會真正提高英語水平。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句子比單詞重要,記句子比記單詞划算,要養成背句子的好習慣,因為句子中既包含了發音規則,又有語法資料,還有詞的具體用法。學過的課文要高聲朗讀,精彩段落和文章要讀透背熟。朗讀也是提高口語的辦法。學英語語感很重要,而朗讀、背誦,多聽多說有助於培養語感。透過超多的朗讀背誦,我們的語感構成了,這時候我們的語音語調就更標準,常用句子就能脫口而出,說英語就更自信;在閱讀文章時就能輕易地找到上下文關聯的感覺,體會到英語文字的美。

  三、英語學習要重視複習

  英語知識點多,需要超多記憶。很多同學抱怨,說自己的記性差,記了又忘了。最好的辦法是反覆地聽,反覆地讀,課文中的語言點、詞彙在錄音帶中不斷被重複。這跟我們提倡朗讀是一個道理,聲音對大腦的刺激有助於記憶。英語首先是一門聲音,我們要多運用耳朵和嘴巴,要超多進行聲音的輸入與輸出。其次要經常複習,要合理地安排複習時間。首先要及時複習。遺忘的規律是:前快後慢,先多後少,記憶後最初遺忘得較快,以後逐漸減慢。針對這一規律,學習新知識後應及早加以複習。其次在複習中要多嘗試回憶,背誦。嘗試著回憶與識記交替進行,印象會更深刻一些,同時也明白了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哪裡,複習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四、英語學習,跟任何知識的學習一樣,以自學為主

  要讓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語言學習不是老師講會的,而是自己練會的。我們的英語教學是精講多練,講練結合,以練為主。有些同學聽力不好,只有一個辦法:堅持聽,每一天5-10分鐘,而且長期聽,必須會有效果的;閱讀潛力要靠超多的閱讀來提高,詞彙量的積累和文化背景知識的豐富也是在閱讀中完成的。

  總之,要把握時機,提高聽說潛力;要擴大詞彙量,提高閱讀潛力;要學好語法,提高讀寫潛力;要勤練習,提高寫作潛力。

  5

  經過一年高三的洗禮,今年又重回高一,感慨良多。回首高考的目標,回想起高三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經過,回憶起高三學生“很想提高但又力不從心”的痛苦,身在高一的我不覺常常反思:為了高三能有質的飛躍,我們高一時該讓學生學會什麼?因此,在這半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去探索。很幸運的是,孫教授的及時來訪給了我很多的啟發,他的觀點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因此,我從中收穫良多,他的話給我們的教學指出了一條很可行的路。下面結合孫教授的講座,談談我對高一教學的一些反思。

  2010年1月6日,很榮幸地,我們學校邀請了上海外國語學院的孫劍斌教授來到學校給我們全體英語科組的老師做了一個講座,主題是“建立中國學生英語學習新流程”。在他的講話中,他主要給我們講了兩大方面的資料:“英語教與學的困惑與困境”與“英語教學的對策”。孫教授的講話重心,用他的話要說,就是“站在高考的角度,談高一學生的學習”。孫教授的講話對我們的啟發很大,因為他的推薦都是針對一般的甚至是中下層的學生,尤其適合我們學校的實際狀況。

  ***一***英語教與學的困惑與困境

  孫教授首先說出了我們一線教師的心聲:老師上課很辛苦,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我們教師已經想盡了我們能想的辦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被髮揮得淋漓盡致了。但是,儘管如果,應對基礎差的學生,我們還是無能為力,效果不明顯。因此,我們就要探究問題究竟在哪裡?為什麼學生的英語總是提不高呢?就應怎樣教呢?下面就是孫教授給總結出來的一線教師的困惑與困境:

  1、音標:學生不會讀,沒有潛力自己拼讀新單詞。

  2、單詞:教師在困惑:該分散教還是集中教?

  3、語法:學生對句子結構的把握很薄弱,原因是從小既不重視也不訓練,包括小學語文都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再教句子結構了。連漢語的句子結構都不會,要學好英語的主謂賓又談何容易呢?

  4、聽力:高考聽力越來越難,甚至有個別大學四、六級的題目,而學生的聽力時間越來越少,所以聽力的提高十分緩慢。

  5、閱讀:學生的最大問題是閱讀速度太慢,理解潛力薄弱。

  6、口語:由於高考不怎樣考口語,口語基本上被很多人忽略了。

  7、寫作:用中文的思維寫英語。

  ***二***高中的英語就應怎樣教?高一的英語就應教什麼?

  有很多專家提出了很多英語學習的理論:聽說讀寫,齊頭並進;閱讀領先;聽力領先;口語領先;讀聽領先;詞彙領先;語法領先、、、、、、而孫教授個人認為就應“讀聽領先,既讀又聽,既聽又讀”。

  1、學好一門語言應先了解什麼?孫教授認為,高一一入學的新生,我們就就應告訴他們:中英文之間存在著兩種語言文化背景;兩種語言民族習慣;兩種語言表達規律。所以,由於中文的思維和英文的思維不一樣,高一的學生首先要明白明白兩種文化的不同,然後從一開始就用英文的正常的思維來學英文,不要總是以中文的思維來學習英文。

  反思:本學期開學我們沒有做到的東西就是:沒有去介紹中英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強調中英文化的不同思維方式和語言特點。所以,在下學期,這一課我認為需要補上。畢竟,“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有了這個基本認知後,高一的學生就要從最基礎的東西學起,所以即使到了高中,他們實際上還要補很多學英語必須要掌握的東西:音標,詞類,基本的句子結構。再次從基礎學起。

  2、音標:很多學生,尤其是差生的最大的困難是記不住單詞,記不住單詞是因為不會讀單詞,不會讀單詞是因為不會音標。雖然是高一的學生,但實際上在我們這樣中等的學校,中等的學生裡面,沒有幾個人完全掌握了音標,大部分高一學生的音標水平基本上等於零。所以,我認為,高一的學生入學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學音標,目標是基本上每人都能夠自己獨立地把書本上大部分的新單詞拼讀出來。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音標不是一兩節課就能夠教會學會的東西,學習音標需要在會讀的基礎上超多地練習,到達熟練的程度,到達一看到音標就能夠不費力地拼讀單詞的程度。

  反思:而我們本學期的實際是:我們確實有花時間去學習音標,但是隻是用了兩三節課的時間,用孫教授的話說是“正學了一點點,才有點入門,可老師又不教了”。事實就是這樣,由於著急課本講不完,音標只能是蜻蜓點水式地學了一下,個別學生有了點進步,能夠勉強拼讀單詞,大部分都還不行。此刻到了期末,學生就應又忘得差不多了。

  3、單詞:學會音標後下一步就是超多地記單詞。記單詞是一件很需要下工夫的事,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必須要付出努力。但是,怎樣才能夠讓付出的努力有收穫呢?孫教授提出“極限單詞程式記憶法的六個步驟”:

  1***.音節拼讀,準確讀詞。***記音節***

  2***.連詞成句,朗朗上口。***記讀音***

  3***.手指中文,看中讀英。***3-5遍***

  4***.音形結合,分析拼寫。***找規律***

  5***.念英拼詞,快速默寫。***看中文***

  6***.畫框訂正,分析錯誤。***要總結***

  這種方法的最根本之處在於學生必須要會讀單詞。聽說經過了不少人的實踐,都覺得這種方法很有效果。極限單詞記憶法的五個原則在於“1.兵貴神速:每個單詞只讀一遍;2.拼讀準確清晰;3.自然集中注意;4.注意力快速擺動轉移;5.限制聯想”。總之,孫教授認為,記單詞的祕訣在於“不要在一個單詞上花太多時間,而要在一個單詞上多次花時間。”

  反思:這種方法我們以前都沒有試過,以後或許能夠做一些嘗試。

  4、詞類:孫教授認為高一就要讓學生學習十大詞類,不能等到高三才學習,那時已經太晚了。本人很贊同這個觀點。學生在學習單詞的時候就要搞清楚單詞的詞性,然後明白什麼詞能夠放在句子的什麼位置,例如,定語的用法和位置,介詞的位置,狀語的位置等。只有把這些詞類的基本用法搞清楚才有可能寫出的句子。

  反思:本學期我們沒有時間去講詞類,但也從來沒想過在高一就講詞類。所以,孫教授的這個推薦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高一下學期能夠看看有沒有時間去講詞類。

  5、句子:有了單詞後,學生要學的就是句子結構,也是我們教學中最重要的地方。沒有句子,就沒有文章,就談不上學習英語。所以,在高一階段,學生務必學習五種基本句型,而且務必要過關。在這方面,孫教授給了我們一點推薦。孫教授認為,英語的句型簡化後實際上只有兩種:be句型和do句型。然後就是把句子擴充套件,把各種句子成分新增到基本句型裡面,把各種詞類用在句子裡面,從而組合成高階的句子。

  反思:我個人很贊同孫教授的觀點,所以我堅持在高一上學期務必要教五種基本句型,也推薦備課組長統一要求全級教授五種基本句型,因為沒有正確的基本句子,到後面的從句等高階句型學生就很難學下去。所以,這個基礎必須要打好。而在本學期中,雖然我們也教了五種基本句型,但我相信還不是很到位,有的學生還是沒有掌握好,所以,句子結構這個方面也需要在後面的學習中不斷地鞏固。

  6、語法:孫教授認為,給高中生講語法,不要把他們當高中生,要用最簡單的詞彙,不要出現生詞。他主張的語法教學法是“道可道,十分道:正反向語法拓展訓練——由易到難,由難到易”並且根據學生常犯的錯誤,孫教授推薦“時態分離教學”,“時”為“過去、此刻、將來、過去將來”;“態”為“一般、進行、完成、完成進行”。分開教學有利於學生清楚地掌握時態。

  反思:孫教授的說法裡面,令我們恍然大悟的是要用最簡單的詞彙教學生語法。如果單詞的意思又不懂,語法又是新學的,那麼學生肯定很費勁。另外一個讓我們恍然大悟的是,孫教授提到:我們小時候學語文的時候,都是老師給我們字,我們自己寫詞語,片語,然後讓我們自己造句;但是反思一下我們此刻的英語教學,我們從來沒有給學生機會自己造句。通常我們都是直接給學生句子,或者是給中文讓學生翻譯成英文,從來都沒有給學生機會造自己的句子。這就有可能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因為老師給的句子不必須都和他們的生活相關,會令學生覺得這些英語他們都用不上。當然,讓學生自己造句會是一個很費時的過程,而且老師無法檢查學生的句子對錯與否,所以,讓學生自己造句是一個很有建設性的做法,但是需要經過必須時間對學生加以訓練。

  7、閱讀:閱讀潛力是學生的弱項,主要原因在於詞彙量低,閱讀速度慢,還有就是自身的背景知識缺乏等原因導致的閱讀理解潛力低下。針對初級階段的學生,孫教授在講座上給我們介紹了“如何以爬的姿勢飛行?透過非機械性重複迅速提高閱讀速度”的胡敏的十遍讀書法,具體做法是:

  第一遍;通篇快速瀏覽,捕捉全文大意。

  第二遍:總結形容詞和名詞的搭配。

  第三遍:總結動詞和名詞的搭配。

  第四遍:總結大副詞與動詞、形容詞的搭配。

  第五遍:查詢帶介詞的短語。

  第六遍:體會英文語序,注意英漢比較。

  第七遍:研究句子開端,追求表達變化。

  第八遍:透析句子之間聯絡,學會運用銜接手段。

  第九遍:把握段落過渡手段,領會文章嚴謹佈局。

  第十遍::汲取語言精華,摘錄文章亮點。

  我個人認為,這種方法只能是在初始階段能夠嘗試,因為它很費時。總的來說,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潛力,還是要靠學生多看多讀多練。正如中文裡的一句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覺得英文也是這樣,所謂見多識廣,讀多了,不僅僅在閱讀速度上有幫忙,在文章的理解上也會有幫忙。

  ***三***孫教授的推薦

  要學好英語,需要我們教師去創設一個好的語言環境,需要把學生沉浸在英語的環境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理解這個外來的語言。因為“沒有幾百萬字的輸入無法學好英語。語言的習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超多的“輸入”。一個由漢語武裝起來的頭腦,沒有幾百萬字英文的輸入,即使要到達一般水平也難。絕大多數的英語學習者正是由於缺少了這一環節,所以停留在一個無奈的水平上。”所以,孫教授推薦:

  1、在班級設立英語圖書角,讓學生定期閱讀英語圖書,能夠定期讓學生寫讀後感。圖書角的圖書原則上要“趣、易、薄、多”。

  2、多讀報紙,例如ChinaDaily等國內著名的報紙,因為報紙上的東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會喜歡讀。

  3、有了必須的基礎後,讓學生堅持讀一本英文原著,因為一本英文原著裡面包含了所有的高考詞彙,出現所有的高考語法。

  4、多讓學生接觸英文,能夠在課間時間聽聽英文歌,聽聽英文故事,不用挑剔學生聽的資料是什麼,只要學生喜歡,只要學生聽的是英文,目的就到達了。

  5、有條件的學校要多讓學生閱讀電子圖書,充分利用學校的電腦機房。因為在網上讀英文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學生自己翻字典,利用電腦的網路字典,幫忙學生閱讀,而且學生能夠閱讀自己喜歡的閱讀材料。這樣既能夠節省學生的時間,又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當然,這些推薦都需要學校給予支援。孫教授期望在進行這些措施的同時學校能夠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下面是學生學習成績評估範圍、權重和方式:

  1***期中期末考試成績25%

  2***課外學習任務完成狀況35%

  3***課堂表現30%

  4***出勤率5%

  4***努力程度5%

  方式:教師評定、學生自評、學生互評

  學習策略的培訓

  結束語:孫教授的這次講座,給了我們很多的指引,引發了我們對於高中教學,尤其是高一英語教學的思考。這天,我正身在高一,我正在對高一的英語教學不斷地反思:從長遠的人生學習的角度,從中期的高考角度,和從短期的期末考試的角度,學生究竟需要學習什麼,我們究竟就應教會學生什麼?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每位為人師者反思的問題。
 


新課程下高一英語教學反思總結
學生個人考試後的反思
相關知識
高一英語老師個人教學活動反思範文
高一英語老師個人工作總結優秀範文
三年級英語老師個人工作總結優秀範文
初中英語老師個人教學工作述職總結
小學英語老師個人教學工作總結
最新小學英語老師個人教學反思
英語老師個人教學反思優秀範文
四年級語文老師個人教學工作總結範文精選
教師個人教研活動計劃範文
高中英語教師個人教學工作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