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範文參考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一份優秀的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為機械企業地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寫好發展戰略規劃後就要嚴格執行貫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機械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範文,以供大家閱讀。

  機械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篇1

  為學習借鑑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建設的先進理念和管理運作經驗,提高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招商引資及專案建設成效,5月12~17日,縣委副書記、縣長 ,縣長助理、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郝傳寶率領有關鄉鎮、部門及企業主要負責人等一行10人,赴 等地,行程約3800公里,先後深入10家汽車配套製造及紙質包裝知名企業,重點圍繞汽車配件製造和紙質包裝工業及其企業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考察,在廣尋商機中學習了發達地區成功企業關於招商引資、民營經濟和外向經濟的先進經驗。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總體成效。一是感悟了先進,受到了鞭策。通過專題座談和聽取介紹企業發展模式、工藝裝置、產品設計、經營管理、專案推介、市場銷售等情況,實地參觀企業廠房及生產線,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機械加工產業的思路,對於引進和新辦汽配企業、主動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學習借鑑發達地區園區科學運作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我們應把差距化為潛力,把壓力轉為動力,進一步明確發展戰略及對策。二是推介了,尋求了合作。通過介紹縣情,推介的區位、資源、產業和政策優勢,表明縣委、縣政府發展經濟、打造誠信政府的堅強決心,激發了客商來投資考察的熱情和意向。通過拜會二建總部,約見二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蔣瑩和二建鋼結構公司總經理王劍平,對於尋求互惠雙贏、共謀發展的切合點,以進一步謀求投資合作機會,具有重要意義。本次招商考察還對掌握新線索、尋找新專案、鞏固招商成果、吸引客商前來考察投資等具有重要意義,部分企業負責人表示將派員來考察和實地論證。三是得到了啟示,堅定了信心。地帶專業加工企業擁有的一流技術、產品、管理和服務等,增強了我們學習借鑑其先進生產技術、園林式工業園區建設、規範化管理模式、開放式管理理念、科學質量管理體系的勇氣和決心,堅定了外出招商、心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我們應學習借鑑先進企業在引進外資、資本運營的方式方法,從思想、精神、方法、制度、機制學起,大膽創新體制創新,登高望遠,善待機遇,只爭朝夕,以開闊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贏得發展先機,著力提升汽車零部件及其相關產業水平。

  二沿海先進企業的發展特點

  1、經濟實力雄厚。瑞安市仙橋包裝實業公司是市三大外資集團之一,也是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家外資集團;煌盛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複合管生產行業唯一一家以鋼骨架聚乙烯複合管及排水管道研製、銷售為主體的無區域、跨行業集團公司,下屬9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合計註冊資本達5億元;中國·江南控股集團為國家無區域、跨行業集團公司,下屬15家子公司,總資產8.2億元,集團涉及閥門、皮革、房地產、礦山開採、物流等五大產業;江南閥門有限公司隸屬江南控股集團的核心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閥門行業重點骨幹企業、百家誠信企業示範單位、全國民營500強企業、市泵閥協會會長和中國閥協副理事長單位;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汽車行業十強企業,資產總值超過140億元;蘇州新協力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下屬9家實體制造企業,主要生產經營人造板裝置、不鏽鋼工業模板、電子線路板裝置、鑄造機械、工控電氣等工業裝備和最終產品。

  2、生產能力強大。瑞安仙橋包裝實業公司佔地33300㎡,建築面積20000㎡,固定資產3500萬元,年產瓦楞紙板3300萬㎡、擁有3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和4個造紙基地;煌盛集團有限公司佔地32000㎡,年銷售產值突破10億元,公司設有華東、西南成都、西北新疆3個管道生產基地,擁有鋼帶增強聚乙烯PE螺旋波紋管、HDPE螺旋波紋管生產線15條,年生產能力達3萬噸以上,年銷售額2億元;中國·江南控股集團公司佔地90000㎡,年產值25億元以上;玉環振華精鍛齒輪有限公司佔地20000多㎡,建築面積15000多㎡,是生產汽車後橋差速器齒輪空調壓縮泵齒輪及各種傘齒的專業製造企業,年製造能力達250萬臺套。吉鑫祥叉車製造有限公司佔地100000餘㎡、廠房35000㎡,專業製造1-10噸內燃平衡重式叉車,1-3噸蓄電池平衡重式叉車及其他各種物流搬運機械與裝置;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院設在臨海,在臨海、寧波、路橋和上海、蘭州、湘潭建有6個汽車整車和動力總成製造基地,擁有年產30萬輛整車、30萬臺發動機、變速器的生產能力;二建集團有限公司有廠房36000㎡、室外重鋼生產線28000㎡、室外堆場14000㎡,鋼結構年加工能力達8萬餘噸,在湖北宜昌投資控股設立的宜昌鋼結構有限公司有廠房面積25000㎡,室外堆場18000㎡。

  3、自主創新能力強。一是自主研發水平強。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數億元建立了吉利汽車研究院,具備較強的整車、發動機、變速器和汽車電子電器的開發能力。二是工藝裝置先進。仙橋包裝公司擁有全自動電腦控制瓦楞紙板生產線2條,全自動高速水印開槽機17臺、膠印機6臺、生產配套及檢測裝置60臺套等;吉鑫祥叉車公司擁有大型火焰離子切割機、剪板機、數控折彎機等下料成形裝置、叉車流水線2條、拋丸除鏽生產線、噴塗油漆生產線各1條;新協力公司生產的短週期貼面生產線特別適合傢俱板和強化複合地板的貼面,生產線由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及人機介面控制,熱能供給方式為導熱油或蒸氣;二建集團公司擁有國內外先進裝置200餘臺,具有國內一流H型鋼和箱型樑柱生產線。

  4、企業管理水平現代化。一是企業文化理念先進。煌盛集團公司“立足管業、精誠合作、科技創新、永續發展”;玉環振華齒輪公司將“質量第一,客戶至上”作為經營理念;吉鑫祥叉車公司立志“打造全球最好的叉車”的企業宗旨,始終堅持“持續改進、追求卓越、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讓使用者滿意”的質量方針;江南控股集團秉承 “在位要受控,升遷靠競爭,屆滿要輪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等理念;二建集團公司秉承“安全質量是建築企業的立身之本”。二是人才隊伍強大。江南控股集團現有中、高階專家和技術人員216人;吉利集團公司現有技術人員1600餘人及院士、外國專家、博士、碩士、高階工程師等達300名以上;二建集團公司擁有高階工程師和經濟師、一級專案經理、註冊建造師、註冊結構師等各類中高階專業技術人員100多名。三是殊榮業績卓有成效。仙橋包裝公司先後獲全國鄉鎮企業庫明星企業稱號、國家一類瓦楞紙箱產品生產許可證等;煌盛集團公司先後通過質量體系、環境體系、特種裝置壓力管道製造許可等認證;江南控股集團公司取得國家核承壓裝置設計、製造資格許可證;吉利公司擁有產品的完全智慧財產權,吉利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溫家寶給予“江南閥門滴油不漏”的高度讚譽;二建公司在全國建築行業首家通過質量體系認證,參建或承建國家、省、市重大專案建設工程獲“魯班獎”、“鋼結構金獎”等多項殊榮,為省首獲國家建築最高獎項“魯班獎”且獲獎最多的施工企業。

  三沿海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特點

  1、區域塊狀經濟龐大。位於沿海的台州市玉環縣北靠寧波港,南連灣,擁有大量汽車零部件專業生產加工企業。這些企業依託整車龍頭帶動,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已建成門類齊全、種類繁多的零部件配套體系,主要產品包括柴油機、汽油機、汽車飾件、車橋、車架、減振器、制動器、膜片離合器等。其中,玉環振華精鍛齒輪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汽車、農用車後橋差速器齒輪、“信旺”牌系列差速器齒輪和空調壓縮泵齒輪;玉環縣恆新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擁有金屬鍛造、內外圓磨、車床、衝壓、滾壓、液壓、壓鑄等生產裝置100多臺和抗拉試驗、磁力探傷等檢測裝置,主要生產汽車懸掛及轉向拉桿總成、前軸總成、各種車用橡膠製品和衝壓件、分離軸承、中間軸承、漲緊器等;玉環縣澳隆汽車配件廠專業生產各種型號汽車制動調整臂,生產的“澳隆”牌汽車制動調整臂品種多達600餘種;玉環飛龍汽車配件廠主要生產轎車、微型車離合器壓板總成、部分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玉環得鑫五金閥門廠是一家國內著名的以研究生產給排水成套裝置為龍頭產品、實行多元化經營的大型閥門製造企業,成為全國閥門行業中生產水力控制閥規格最多,品種最齊,功能最大的骨幹企業;玉環楚門巨翔汽車配件廠是一家專業生產汽車輪芯、後橋短軸、半軸、球頭、控制臂、轉向拉桿等汽車零部件的企業。

  2、縣域經濟發展後勁足。地處東南沿海的市瑞安市倚山面海,陸地面積1360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12個鎮19個鄉,共有村民委員910個、社群居委會24個、居委會37個。全市人口112.5萬、耕地面積47.2萬畝、海塗19萬畝、林業用地8萬畝。改革開放以來,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是中國政府批准最早對外開放的縣級城市和中國綜合改革試驗區,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居全國第21位,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70億元、財政總收入46.3億元、工業總產值79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15.5%、5.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4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36元,分別增長10.5%和9.5%。其縣域經濟發展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投資環境引力強。瑞安市是國家級汽摩配生產基地、塑料薄膜產業基地、印刷包裝及醫藥機械全國產銷基地、全國聞名的精細化工生產基地,將在2010年建成現代化中等城市,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主要社會經濟招標達到目前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二是產業結構層次高。形成汽摩配件、機械電子、塑料製品、鞋類、精細化工、紡織服裝等六大支柱產業,19種產品在全國市場佔有50%以上份額。三是體制機制靈活。引進一名高階職稱或碩士以上人才,市政府給予5-7.5萬元安家補助,設立“傑出人才貢獻獎”、“英才伯樂獎”重獎科技人才,實施人才居住證制度。

  二、可供借鑑的成功經驗。地區經濟發展勢頭猛,民營企業實力強,園區建設手筆大,城市建設起點高,品牌資源優勢強,在考察中開拓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一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企業要通過自主創新形成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都離不開自主創新。企業只有不斷促進工藝創新和產品創新,加速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才能開發出成本低、有較高使用價值的新產品,創造出消費者對該類產品的新需求,保持其競爭能力。吉利公司憑藉靈活的經營機制和持續的自主創新,連續6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 連續4年進入中國汽車行業十強,被評為首批國家“創新型企業”和首批“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是“中國汽車工業50年發展速度最快、成長最好”的企業。新協力公司憑藉其技術和經營管理實力,承接從單機制造到成套裝置供貨、整廠設計、裝置安裝、工藝指導、技術諮詢、人員培訓、協助客戶銷售產品以及售後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二完善質量保證體系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因素。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質量、環保保證體系及售後服務體系,形成有序的質量管理網路,才能確保產品效能優良、質量可靠,信譽良好,以誠信、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業界的認可和信賴。玉環振華精鍛齒輪公司不斷健全市場調研,工藝設計,生產製造,到售後服務全過程的質量保證體系;吉鑫祥叉車公司擁有完善的可靠性檢驗檢測裝置和華東地區最大的叉車標準實驗場;二建集團公司所承建的工程一次交驗合格率達100%。三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是企業發展的潛在動力。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佔有率,需要精良的生產裝置,嚴密的測試手段,完善的管理體系。發達地區先進企業大都擁有全套精密檢測及模擬實驗裝置,在機械零部件生產製造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有生產裝置齊全、效能可靠、選材優質、輻射能力強等特點。煌盛集團公司生產的鋼絲網骨架聚乙烯複合管為省雙高環保節能型產品,具有更高的耐壓效能和優良的柔性,更適用於長距離埋地用供水、輸氣管道系統。四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是企業發展的有力保障。人力資源是企業自主創新的中堅力量。加強自主研發專業隊伍建設是根本。吉利控股公司投資數億元建立了北京吉利大學、海南大學三亞學院、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超過4萬人;吉利集團投資建立的汽車工程學院及附屬院校有200多名汽車車輛工程碩士、博士和EMBA學員帶著研發專案和管理課題在讀。五塑造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理念。先擁有文化優勢,才能擁有競爭優勢、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創新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永恆主題。成功的企業需要優秀的企業文化支撐。建立充滿活力的企業文化,並使之有效地實施執行,才能不斷提高員工素質,持續改進的質量管理體系,使企業快速健康發展。仙橋包裝公司始終保持“以市場為契機、以創新為動力”的精神氣慨;蘇州新協力公司把“民營、科技、實業”作為三面旗幟。六明確企業經營戰略目標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企業發展需要制訂一系列具有全域性性和謀劃性的對策,並且進行科學有效的實施和管理,才能全面發展並向集團化方向奮進。江南控股集團在技術、營銷、服務、管理等領域不斷更新辦法開發出更新、更好的產品;吉利公司以先進技術、優質產品和細微服務,努力實現“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讓吉利汽車走遍全世界”。到2015年,吉利汽車將擁有15個系列42款整車、汽、柴油兼顧的8個系列發動機、7個系列手動、自動變速器,將在海外建成15個生產基地,實現2/3外銷的目標。

  三、工業園區建設及機械加工產業與發達地區相比存在的差距。一創業條件先天不足。我縣建立大規模的工業園區難度相對較大,缺乏大都市的有效輻射,經濟發展的外界推力相對不足,既無科研院所,又無大專院校,人才配備條件和科技創新能力相比薄弱,沒有“三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缺乏。二園區建設速度不夠。工業園區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工業園區小而雜,配套設施不完善,規模檔次低,帶動作用不明顯,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難、企業對優惠政策和低廉要素成本的依賴性較強、外圍服務業發展滯後、研發機構及隊伍缺乏、土地瓶頸因素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園區發展。三汽車配套產業叢集框架還未形成。一是總量小且市場輻射能力弱。年永安車橋公司汽車零部件產業總產值為2.2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銷售收入1.9億元,同比增長26%,生產車橋4.2萬臺,同比增長29%,上交稅金460萬元,同比增長10%;年1-4月,實現總產值1.2億元,同比增長29.8%,實現增加值4069萬元、銷售收入9672萬元、利稅338萬元。預計年實現總產值2.8億元,生產車橋6萬臺,銷售收入過3億元。二是產品結構亟待調整。零部件企業大多處於零部件供應鏈的中低端,高水平、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不多,缺乏整車製造企業,汽車零部件企業規模偏小,增長質量和效益還不理想,產品以專用件、結構件居多,高附加值重要零部件尚無生產,配套渠道單一,市場應變能力較弱。三是自主開發能力較弱。制度、管理、技術創新力度不大,企業自主開發能力不強,核心競爭力較弱,產品科技含量偏低,缺乏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品牌的企業及產品,尚不能實現整車與零部件的同步開發。

  四、幾點啟示

  一汽車配套產業發展要夯實基礎。汽車工業產業關聯度高、規模效益明顯、資金和技術密集,如何加快汽車產業的發展對工業經濟意義深遠。整車市場的激烈競爭,迫使企業通過轉嫁零部件價格的方式降低成本,這無疑對生產汽車零部件的企業帶來壓力,但也促使零部件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對在技術開發領域起步較晚的我縣汽車工業來說,加快汽車配套體系建設,提高自主開發能力,打造汽車自主品牌顯得更為迫切。目前,應把握機遇,加快調整汽車零部件產業及產品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迅速擴大規模,增強汽車工業發展實力。一是加強汽車配套產業規劃引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培育汽車產業叢集,以汽車製造為核心加強配套產業的規劃,學習借鑑汽車零部產業集中的及柳州、玉林、桂林、南寧等地區的發展,結合我縣實際儘快編制汽車零部件發展規劃,增強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產品的能力,建設可為中高檔乘用車配套的汽車零部件體系。重點汽車零部件企業也應結合實際制定發展規劃,加大自主招商,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國內零部件企業和優質零部件供應商合作,通過合資合作,引入有較強實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二是構建共性技術服務平臺,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汽車零部件研發測試中心、汽車科研、開發、試驗、檢測基地,支援現有重點零部件企業聯合區內外高校、科研單位等,以組建股份制汽車行業技術中心等方式,形成對汽車工業關鍵、共性技術的開發創新平臺。促進產品結構調整,加快配套發動機、懸掛系統、制動系統、驅動橋的研發和生產,加快油電混合動力電拖裝置、微轎柴油機、柴油機廢氣再迴圈、低地板大型客車專用車橋、變速器等產品的研發。三是加快產業整合,提高市場競爭力。通過改組、兼併、參股、租賃、股份制等產權組織方式和市場化運作模式,整合縣內汽車零部件現有資源,提高企業專業化水平,為大企業、大集團提供關鍵零部件及配套產品。加強與國內外名牌企業合資合作,打造知名品牌,有步驟、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拓市場,延伸汽車產業鏈和輻射範圍。

  二招商引資要有新舉措。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招商引資工作,在吸引大公司方面有新突破,投資質量和總量方面有新突破。一是夯實招商基礎,健全專案生成機制。1、集思廣益策劃專案。鼓勵各鄉鎮及縣直單位積極謀劃專案,多渠道收集專案資訊資料,加強前期調研、論證和修訂完善。2、廣拓渠道對接資訊。建立外來投資客商資訊庫、招商專案庫和外來投資企業庫,加強與各地、省直各部門招商網站及招商引資資訊的對接。3、搶抓機遇對外宣傳。利用各種平臺大力宣傳介紹我縣發展戰略、行業規劃、投資環境、優惠政策、招商專案,不斷增強招商後勁。二是把握招商重點,創新質量招商機制。1、發揮龍頭企業的支撐作用。積極培育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採用多種方式,對其上下游配套企業進行重組、改造,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關企業集聚,引導各種資源和要素向龍頭企業集中,發揮龍頭企業的“領頭羊”作用。2、打造一批知名企業。加大品牌推介力度,引導企業開展形象和品牌策劃與宣傳活動,著力提升企業對外知名度和美譽度。3、重點引進戰略投資者。以商招商,積極引進具有先進管理理念和資本運作能力的集團公司,與縣內龍頭企業聯合重組擴大經營規模。鼓勵引導建設製造中心、生產加工基地及分支機構、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和採購中心等。三是運用招商策略,完善資訊處理機制。1、加強對招商資訊的及時捕捉。及時掌握國家巨集觀經濟政策和經濟動態,瞄準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強化專案資訊對接。2、加強對招商資訊的鑑別分析。客觀把握工業產品的技術、裝備、工藝流程、市場前景、上下游產品、相關配套、環境保護等要素,對專案的投資能力、經濟社會效益、產業前景、落地可行性等進行理性分析和研究。3、加強對招商資訊的持續跟蹤。對獲取投資線索的專案主動上門拜訪,與企業共同探討和解決問題,把握投資方向,增強企業投資信心,促成企業的投資意向,百折不撓地盯緊在手專案,全力促使專案落地。

  三園區建設要有新手筆。學習高起點、大手筆規劃建設工業園區的經驗,建好示範園區,逐步完善園區的城市化功能,建立靈活高效的園區管理機制,擴大工業園區單體規模,把有限的生產要素集中到最具優勢的地方和效益最高的方面,提高工業園區檔次水平。一是統籌推進園區服務體系建設。1、規劃產業集聚環境。探索構建社會服務體系的新機制,借鑑沿海發達開發區的管理模式,科學規劃生產加工、三廢處理和生活服務三大功能,支援園區建立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發中心、質檢中心、職工培訓中心、物流中心和汙染治理等相統一的服務體系,提升園區服務功能。2、搭建園區融資平臺。加快發展金融、資訊和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強與城市建設投資公司、擔保公司聯絡,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招商銀行、商業銀行聯動。3、建立中介服務機構。建立健全專業代理、商標代理、律師、經濟師、會計師、評估機構、企業諮詢、職業培訓機構、廣告策劃等中介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二是統籌規劃和諧園區建設。1、構建園區建設與資源利用的長效機制。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條件,加快產業集中區交通、電力、給排水、汙染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實現園區現有資源、國有存量資產保值增值。2、構建工業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長效機制。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通過清潔生產、資源節約、汙染治理和淘汰落後等手段,探索實踐發展迴圈經濟和生態型工業,加強對廢舊物資回收利用和叢集汙染綜合整治,降低企業治理成本。3、構建工業園區之間交流合作的長效機制。推動磷化工產業叢集示範建設,發揮磷化工產業叢集在產業升級、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的示範引導作用,把產業叢集發展和科學規劃園區有機結合,組建優勢產業資訊網站,加強主體廠和配套企業的資訊溝通,進行跨地區資源整合、功能互補、人才互動、經驗交流,加強園區之間的要素整合,防止重複建設。

  四民營經濟要有新發展。年,巨集觀經濟政策調整為民營經濟發展和低成本擴張帶來新機遇,應鼓勵民營企業大力加強互助合作,調整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改善產品結構,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一是建立適合市場需要的現代企業制度。鼓勵民營企業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進民營企業由個體業主制、合夥制逐步向公司制、股份制轉型。加快企業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加快由傳統的管理模式向現代企業管理方式轉變。二是加強資本運作力度。加快股份制企業發展步伐,鼓勵企業直接上市或買殼、借殼上市。通過購併、資產重組等手段,擴大增量,盤活存量。對建設專案實行企業化管理,建立股份制的專案業主公司,明確權利、責任,建立財政貼息制度,把一部分財政撥款或財政信貸轉為對重點專案建設的貼息資金。鼓勵中小企業間的金融互助,探索在行業協會或商會的基礎上建立企業信貸協會或金融互助協會。三是提升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從戰略、制度、機制、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加強管理創新,營造企業內部創新文化。抓好企業品牌建設,推進企業智慧財產權和專利戰略,通過自主研發、併購、產學研科技合作,獲得自主智慧財產權。通過合作方式利用外部人才,或者通過併購獲得所需人才和相關技術專利,在核心產業關鍵技術領域形成一批技術骨幹。重視牽頭人、領軍人才的發掘與培養,通過公開選拔、招聘、再培養等方式,引進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培育一支專業研究人才隊伍。

  五、幾點建議

  1、出臺支援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一是在縣內建立配套供應體系,鼓勵縣內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縣內零部件產品,對縣內配套率企業給予一定資金獎勵;二是允許汽車零部件企業在稅前預提技術改造費和產品研發費,鼓勵企業積極研發新產品;三是對填補縣內空白的零部件產品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專案給予優先支援,並對相關專案引進人員予以一定資金獎勵;四是通過成立工業投資公司、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成立信用擔保公司等多種形式,籌措資金解決中小零部件企業發展資金問題。

  2、制定專題招商的長遠招商活動規劃。一是選擇合適的城市設立駐外機構,依靠在外商會和社團組織,鼓勵各種中介機構按照市場化的方式進行招商;二是落實“按專案給土地,按效益給優惠”的政策,為山區和條件相對較差的鄉鎮開闢外商投資工業區,實行單獨統計、稅利分成,鼓勵鄉鎮招商引資;三是鼓勵現有企業增資擴股。

  3、建立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拓展市場服務領域,建設商品市場和工業產品專業市場。

  4、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實現新突破,鼓勵“企業找科技”,積極聯絡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或國內外知名企業;鼓勵支援建立技術開發中心,扶持、培育一批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5、鼓勵民營企業向園區聚集,引導民營企業走規模化發展之路;興辦管理培訓機構,對民營小企業提供管理培訓、技術培訓等;實行“優化發展環境工作考核制”和“妨礙經濟發展環境責任追究制”,消除一切發展民營經濟的羈絆;鼓勵支援社會各界發展民營經濟,鼓勵參與城鎮經營、基礎設施建設、農業開發、旅遊開發等社會公益事業和新興服務業,鼓勵民營企業參股、控股、收購、租賃國有企業、集體企業。

  機械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篇2

  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的裝備部門,是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基礎,也是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服務的重要行業。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將發展裝備製造業作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跨入新世紀,浙江機械工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把機械工業培育成為全省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促進現代化建設,是"十五"期間浙江機械工業的戰略任務。

  一、浙江機械工業現狀

  "九五"期間,浙江機械工業持續較快發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發展成為全省工業第一大產業

  至XX年末,全省機械工業擁有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非國有企業下稱"規模以上企業"4673個,職工總數萬人;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億元,工業增加值億元,銷售收入億元,利稅總額億元,其中利潤總額億元。在全省工業中,機械工業企業數佔32%,工業增加值佔27%,利稅總額佔%,利潤總額佔%。

  二在全國同行的地位穩步提高

  "九五"期間,浙江機械工業發展較快,在全國機械工業的地位不斷提高。機械工業系統經濟總量在30個省市區中的位置: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由1978年的第15位、1990年的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利稅和利潤總額由1990年的第7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工業增加值居第4位;出口交貨值居第2位。

  三湧現了一批特色優勢產品

  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了一批"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競爭力較強的特色優勢產品。其中空分裝置、工業汽輪機、電除塵器和氣力輸灰裝置、餘熱鍋爐、真空獲得與應用裝置、平面磨床等產品處於全國同行的"排頭兵"地位,其控制系統均已運用高新技術進行改造,實現了機電一體化;摩托車、船用齒輪箱、工業鏈條、手動葫蘆、電能表、低壓電器、中小型軸承、水錶、密封件等機械產品,雨刮器、萬向節、方向機、制動器、機油冷卻器、汽車儀表、起動電機等汽車和摩托車零部件,在經濟總量上居全國前茅;發展了車削中心,數控機床、pc控制鍛壓機床,加工中心等一批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機械;開發了幹法脫硫、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等一批具有較大發展前途的新興產品。

  四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加大

  XX年,全省機械工業系統完成出口交貨值70億元,其總量是十年前的20倍。出口交貨值佔系統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1978年的%提高到%。一大批機電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手動葫蘆、電動工具、緊韌體、柴油機、拖拉機、軸承、汽車配件、電工材料、儀表、低壓電器、手工具等產品出口額均超過1000萬美元;有61家企業出口交貨值達XX萬元以上,其中17家企業出口交貨值超億元。

  五形成了一定特色的區域經濟。

  區域特色經濟是構成浙江機械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形成了以專業市場和專業化生產協作為依託,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特的發展格局,形成了較大的區域經濟規模和較明顯的競爭優勢。較突出的有台州的摩托車、樂清的低壓電器、金華和永康的電動工具、慈溪和紹興等地的中小型軸承、永嘉的泵閥、溫嶺的中小型水泵、玉環和瑞安等地的汽車摩托車配件等。《1》《2》《3》《4》《5》《6》《7》《8》

  二、機械工業跨世紀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十五"時期,是建成較為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重要時期,也是機械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關鍵時期。

  一機械工業發展的國際經濟背景

  世界經濟全球化:國際投資和貿易進一步自由化,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國際分工日益深化,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即將加入wto,國內市場進一步溶入國際市場。跨國公司將從向我推銷機械產品為主,轉變為資本、技術、分銷等全方位的市場進入,進一步採取合資控股直至興辦獨資企業的方式,達到左右我國機械產品市場的戰略目標。面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競爭激烈化的影響,我省機械工業需要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更多地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發展,分享開放型經濟的成果。

  產業發展高技術化:世界興起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浪潮,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大大加快,產品生命週期明顯縮短,科技貢獻率明顯提高。隨著資訊裝備技術、工業自動化技術、數控加工技術、機器人技術、先進的發電和輸配電技術、新型材料技術和新型環保裝備技術等高新技術成果廣泛應用,機械產品不斷高技術化,高新技術含量成為機械產業競爭取勝的關鍵。充分吸收和運用世界新技術革命成果,加快我省機械工業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發揮後發優勢,勢在必行。

  生產要素集約化:生產要素越來越向大公司大集團集中,規模經濟效應越來越明顯。一方面,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使得跨國公司加強了技術壟斷和市場主導作用。另一方面,眾多的專業零部件廠掌握了先進技術,實現了某個領域的生產專業化和要素集約化。如此形成了大公司大集團與眾多專業化中小企業相互依託、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而浙江機械工業的一大弱點就是專業化程度低、規模不經濟,在與跨國公司的競爭中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迫切需要改變"小而全、大而全"的現狀,發展大公司大集團和"小型巨人"企業,壯大產業規模,提高集約化程度。

  市場需求多樣化:隨著經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社會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國際機械工業由少品種、大批量為主的生產模式向多品種、大規模的生產模式轉變。由此帶來企業產品開發方式、生產組織形式、企業管理體制、技術裝備手段、營銷形態等全方位的改變。浙江機械工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適應多樣化需求和個性化使用者的要求,大力發展為提高產業國際化水平服務、為提高國民經濟裝備水平服務、為提高農業現化化水平服務、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服務的新型、優質機械產品。

  二機械工業發展的國內經濟背景

  機械產品的市場需求特別是高技術、新領域的需求不斷擴大。"十五"期間,國家繼續實施增加投資、擴大需求、促進發展的巨集觀經濟政策。以技術創新為特徵、以產業升級為目標的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進一步加大,為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創造了需求基礎;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為農業機械發展拓寬了路子;實施西部地區大開發戰略,為機械工業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空間;在更大規模和更高層次上發展開放型經濟,有利於利用外資發展機械工業,擴大機電產品出口。"十五"時期是我省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現代化建設需要現代化的裝備,優化機械工業結構、推進機械工業現代化是我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機械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篇3

  據悉我國煤炭行業“十一五”期間將新建煤礦規模3億噸左右,將對工業結構進行調整,大力整合、改造現有煤礦、關閉小煤礦、淘汰落後的生產能力,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和現代化大型煤礦的建設,這為我國礦山機械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一、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重要作用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物資基礎。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煤炭資源分佈面積約6多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6%。根據第三次全國煤炭資源預測與評價,全國煤炭資源總量5.57萬億噸,煤炭資源潛力巨大,煤炭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一。已查明資源中精查資源量僅佔25%,詳查資源僅佔17%。

  探明儲量達到122億噸。其中可開採儲量1891億噸,佔18%,人均佔有量僅145噸,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國務院制訂的《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4-22》草案指出“要大力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堅持以煤炭為主體,電力為中心,油氣和新能源全面發展的戰略”。鑑於我國“多煤、貧油、少氣天然氣”的特點,在今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能源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中佔7%左右。24年煤炭佔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的7%以上,在我國能源結構上佔主要地位,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根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求,煤炭消費的趨勢將有明顯上升。在煤炭消費使用者的構成中,電力、冶金、建材、化工4個行業煤炭消費量佔煤炭消費總量從199年的5%提高到24年的84%,其中電力佔51.8%,冶金11.64%,年佔27%提高到24年的51%,將近增長一倍。

  二、我國煤炭工業發展現狀

  進入21世紀,我國煤炭工業快速發展,2年全國產煤9.9億噸,21年產煤11.4億噸,22年13.8億噸,23年16.67億噸。24年全國產煤19.56億噸,佔全國一次效能源生產總量的74.3%,當年煤炭銷售量為18.91億噸,佔全國一次效能源消費總量的65%,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一些企業開始跨地區、跨行業的產業聯合,煤、電、化、路、港、航產業鏈開始形成,形成了一批在國內領先、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大集團,如神華集團、山西焦煤集團、兗州礦業集團等。我國煤炭產量急劇上升,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煤炭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基石。煤炭工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我國的煤炭產量已是世界第一位,是煤炭生產大國,現在我國煤炭工業已具備了設計、施工、裝備及管理千萬噸露天煤礦和大中型礦井的能力。現代化綜採裝置、綜掘裝置和大型高效露天剝、採、運、支成套裝置在大中型煤礦大量使用。同時,我國煤炭開採技術裝備總體水平低,煤炭生產技術裝備是機械化、部分機械化和手工作業並存的多層次結構。技術和裝備水平低。全國煤礦非機械化採煤6%。大中型國有重點煤礦裝備水平較先進,但裝置老化程度較大;小型礦井生產技術裝備水平極低,煤礦生產工藝落後,作業人員過多、效率低。保障煤炭供應是國家加強煤炭工業巨集觀調控的重點之一,挖掘煤炭生產潛力,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設,是重要措施。為此,只有大幅提高大中型煤礦產量,才能在保障煤炭穩定供應的前提條件下,遏制小煤礦發展和淘汰小煤礦,完成煤炭生產結構優化調整。1998年12月以來,國家對煤炭產業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關閉了五萬多處小煤礦,淘汰了一批落後的生產能力,通過巨集觀調控,煤炭生產形勢好轉,供求關係趨於平衡。目前我國煤炭生產企業2.5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的企業約佔6%左右,25年計劃關閉2多家小煤礦。

  三、我國煤炭工業存在的問題和與國際先進產煤國家的差距

  1、我國煤炭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我國煤炭企業的突出特點是,規模小、效率低、安全狀況不好,產業集中度低。據煤炭行業統計資料分析,22年國有重點煤礦佔52%,國有地方煤礦佔18%,鄉鎮煤礦佔3%。按井型劃分,大型礦井佔32%,中型礦井佔18%,小型礦井含鄉鎮煤礦佔48%。24年,全國約有煤礦2.5萬處,95%以上的小煤礦,礦井年產能力不足3萬噸的礦井約佔4%,煤炭產業的集中度只有15%,遠遠低於世界主要產煤國家的水平。國際先進的產煤國家,煤炭產業規模集中化,世界排名前1名的大公司,依靠核心競爭力,做強做大,提高了全球煤炭產業的集中化程度。23年1大煤炭公司的煤炭產量約佔全球產量的18.81%,有5家公司的煤炭產量超過1億噸,其中排名第一的皮博迪公司達到1.83億噸,力拓公司達到1.43億噸,美國前4家企業的煤炭產量佔本國煤炭總量的46.9%。

  2、我國煤炭裝備落後,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缺少大型成套裝置.我國煤礦生產基礎薄弱、國有煤礦連續緊張生產的礦井佔總數的近5%,礦井主要生產裝置嚴重老化,超期服役的佔3-4%,部分鄉鎮煤礦裝置簡陋、生產條件差,有的根本沒有機械裝置,僅為人工開採,不符合有關煤炭法規要求,當前我國資源破壞和浪費嚴重。部分煤炭企業存在著“採厚棄薄”、“吃肥丟瘦”等浪費資源現象,全國煤礦平均資源回收率為3-35%左右,資源富集地區的小型礦井資源會回收率只有1-15%。據煤炭行業統計資料分析,22年我國國有重點煤礦採煤機械化程度為77.78%,綜合採煤機械化為62.98%,掘進機械化程度為81.15%,綜合掘井機械化程度為15.3%,地方國有煤礦機械化程度更低。當前全國採煤機械化程度僅為42%,除國有大中型煤礦採掘機械化程度達到75%之外,大多數煤礦生產技術水平低,裝備差、效率低。特別是鄉鎮煤礦,基本上是非機械化開採。24年鄉鎮煤礦產量佔我國煤炭總產量的39%。對不適宜用放頂採煤的5.5米以上煤層,要採用一次採全高是最合理有效的採煤方法,但目前國內沒有相適應的高產高效的綜採成套裝置。而國外美國久益JOY公司、德國德伯特DBT公司和德國艾剋夫Eickhoff公司,都具有成熟的高煤層一次採全高的高產、高效綜採成套裝置。神華集團引進的成套裝置年產突破185萬噸,工作面長度突破3米,最長的工作面已超過4米,工作面總裝機功率已超過5kw。而國際先進的產煤國家,煤炭生產呈現出大功率重型化、自動化、集約化、按照環保的特點。國外先進的採煤裝置向大功率、重型化發展,裝置儲備係數大、執行可靠性高。DBT德國德伯特、JOY美國久誼和Eickhoof德國艾剋夫等採礦裝置公司都製造出具有自動化功能的產品。美國聯邦2號礦在工作面實現了跟機自動移架。澳大利亞Batana煤礦實現了自動割煤和跟機自動移架。特別是資訊科技在煤礦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先進煤礦廣泛採集工作面裝置執行引數和環境安全檢測資訊,在工作面集中顯現並通過乙太網傳輸到地面計算機,實現遠端運輸和故障診斷。運輸系統、供電系統和通風系統均無人值守。實行集中遠端操作、視訊監視,輔助有專人巡視。井巷佈置集約化,生產系統和環節少、實現了生產高度集中。通常是一礦、一井、一面生產。有些先進的長壁工作面每班只需6人,其中採煤機司機2人,維修工1人,機頭集中操作工1人,另外2人替換休息。高度重視工作環境的改善和人體安全防護。實現計算機監測安全資訊,監測探頭遍佈整個礦井。液壓支架具有跟機自動噴霧和移架自動噴霧功能;採煤機上方安裝導風板,減少煤塵進入人行空間。採煤機執行的下風側幾乎無人作業。

  3、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多我國煤礦安全生產方面,重大瓦斯事故多發,煤礦事故的總死亡人數達到了高峰,24年我國生產約2億噸煤,事故死亡約六千人,這幾年煤炭產量大幅度增長,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還是下降的。由1994年的5.59人下降到24年3.8人,美國生產約1億噸煤死27-31人,百萬噸死亡率約為.39;波蘭百萬噸死亡率為.9;南非百萬噸死亡率為.13;俄羅斯百萬噸死亡率為.34。我國百萬噸死亡率是美國的約1倍,俄羅斯的約1倍,印度的約12倍,大大超過煤炭先進生產國家。據有關專家講,礦井安全檢測儀表,安全裝置均在設計中作了考慮,多數事故都是礦井管理問題,真正因裝置問題而發生事故較少。先進產煤國家依靠大型、強力綜採技術裝備已經完成從普通綜採機械化向礦井高效集約化和自動化生產的過渡。高產高效煤礦的建設不僅提高煤炭生產效率,實現煤礦集約化生產,併為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監測、監控創造條件,從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先進產煤國家安全生產上十分重視,不僅有健全的安全生產法規體系,還有嚴細的生產安全措施,嚴格的煤礦生產准入制度,而且實現了計算機監測安全資訊,監測探頭遍佈整個礦井,保證了安全生產。

  四、煤炭工業發展對礦山機械裝置的需求

  1、我國煤炭工業發展趨勢

  據煤炭行業發展規劃相關內容,“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新建煤礦3億噸左右,其中投產2億噸。國家將在“十一五”期間,對煤炭行業的工業結構進行調整,大力整合、改造、關閉小煤礦,同時適度加快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設,開工一批現代化大型煤礦、置換落後的生產能力。“十一五”期間煤炭行業現代企業制度要進一步得到完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基本形成,到21年要形成5-6個億噸級生產能力的特大型企業集團,5-6個5萬噸級生產能力的大型企業,產量將佔全國煤炭總產量的6%左右。通過新建和老礦井技術改造,全國將建成3處高產高效礦井,高產高效的礦井產量將佔全國總產量的5%左右。“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建設神東、晉北、晉東、蒙東東北、雲貴、河南、魯西、晉中、兩淮、黃隴華亭、翼中、寧東、陝北等13個大型煤炭基地,這些基地的儲量,佔全國儲量的7%以上,作為煤炭供應規劃和建設的核心。初步預測全國煤炭需求量:21年為25-27億噸、22年為3-32億噸,均佔能源需求量的6%以上。據相關部分統計,24年國有重點煤礦原煤產量9.22億噸,超過其核定生產能力5%以上,煤炭生產能力嚴重不足。經測算,到22年,新建和在建的國有煤礦的生產能力約為7.1億噸。如果屆時中國小煤礦的產量仍保持目前的6億噸,按需求預測的高階方案,未來2年中國需新增煤礦產能17億噸,年均85萬噸;按需求預測的低端方案,未來2年中國需新增煤礦產能13億噸,年均65萬噸。

  2、對礦山機械裝置的需求

  “十一五”期間,煤炭工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將明顯提高。國家將建成14個高效安全現代化礦井,國家將加大對煤礦建設專案的支援力度,已先後有17個煤炭建設專案,由國家開發銀行出具貸款承諾,還將1多個高檔普採工作面升為綜採工作面,1多個普採工作面升為高檔普採工作面。這樣,中國大型煤礦採掘機械化程度將達到95%。中型煤礦的機械化程度將達到8%以上;大型煤礦國內先進水平裝備率達到2%,國際先進水平裝備率達到6%,中型煤礦國內先進水平裝備率達到1%,小型煤礦機械化、半機械化程度達3%以上。據此分析,煤炭需求的急劇增長,上述煤礦採掘機械化指標還會有所突破,這為煤礦裝備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1井下綜採重點裝置

  我國煤炭開採9%以上的井工開採的,井工開採佔煤炭開採的主導地位。為迅速提高我國綜合裝備水平,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採取跨越式發展模式。在“十一五”期間應以日產2.5-3萬噸年產1萬噸左右的綜採成套裝置國產化為突破口,全國實現綜採成套裝置國產化,推動我國礦山機械工業的發展。

  預計從24年到22年,每年新增綜採工作面成套裝置為3套、普採工作面成套裝置5套,每年裝置更新量約為現有的基數的六分之一。粗略估算,21年採煤成套裝置年需求量將達到5臺套左右。高產高效綜採技術的核心是井下工作面綜合機械化採煤輸送裝置,主要有采煤機、刮板輸送機、液壓支架和帶式輸送機。急需開發研究的電牽引採煤機:裝機總功率為2kw左右,供電電壓為3.3KV、採高範圍為5-6m,生產能力達3t/h左右。

  重型刮板輸送機:輸送能力3-5t/h,鋪設長度25-4m,鏈速1.4m/s,裝機功率3×7或2×1kw,供電電壓為3.3KV。

  液壓支架:最大工作阻力12KN,立柱最大缸徑ф48mm,支護高度6m,架間距1.75-2m,支架降移升時間8-12s,採用電液控制系統。

  大型帶式輸送機:裝機功率15-4KN,電壓3.3KV,頻寬≥1.4m,帶速≥5m/s,運量≥5t/h,距離5m以上,託輥壽命5萬小時以上,減速器壽命7萬小時以上。

  2井下綜掘裝置

  我國目前綜掘機械化程度比較低,僅為12.81%,遠遠跟不上綜採機械化的發展,其中掘進機雖有較大的發展,但整體技術水平仍比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

  需研究開發先進的掘進機:其截割功率3kw以上,截割斷面最大可達42m2,經濟截割硬度達f12,可靠性要求,齒輪壽命在2h以上,軸承壽命在3h以上,力爭整機掘進1米無故障。

  同時要結合我國國情和煤礦實際工礦,開發研製集切割、裝運、行走、錨杆支護、機載、除塵等功能為一體的掘錨聯合裝備機組,可大大提高掘進速度。

  3全自動刨媒裝置

  我國薄煤層儲量約佔總儲量的21%左右,但是由於煤層薄,作業空間小,工作條件惡劣,薄煤層高產高效開採技術一直是我國煤炭工業研究探討的重要難題。刨煤機作為一種“淺截深、多迴圈”的採煤裝置,是實現薄煤層高產高效的有效途徑。提高薄煤層機械化水平加快薄煤層資源的開採進度,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提高礦井整體生產能力,同時,也有利於保障煤礦的安全生產。開發研製大功能、高強度、高效率、緊湊型的全自動刨煤成套裝置勢在必行。全自動刨煤成套裝置採高.6-1.8m,主要包括刨煤機、配套刮板輸送機、薄煤層液壓支架、順槽轉載機、破碎機等產品。我國目前主要從德國DBT進口主機——刨煤機及配套刮板輸送機,由北京煤炭機械廠配套薄煤層液壓支架,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公司配套轉載機和破碎機。到目前已進口六套鐵法2套、晉城、西山、陽泉、大同各1套。開發研製的全自動刨煤成套裝置:其生產能力1噸/小時,鋪設長度25-3米,適應煤層厚度.8-2米,適應煤質硬度F≤3.5,適應煤層傾角≤25度,功率2×4kw刨頭部分、刨煤方式為雙速混合式,上行速度.88米,下行速度1.76米,刨深≤12毫米,上行9毫米,下行3毫米、下鏈牽引,牽引鏈38毫米D級,刨煤機採用智慧控制系統,能自動監視故障性質和位置。

  4礦井提升裝置

  目前我國約9%的原煤是靠井工開採的,礦井提升裝置是井工開採的咽喉裝置,它不僅關係到礦井的產煤量,而且直接影響到人身和整個礦井的安全。我國煤炭產量到22年將達2-32億噸,估計每年需新增大型、特大型礦井提升機約3臺套,考慮到更新改造,綜合估算在“十一五”期間平均年需各類提升機15-18臺套,其中大型和特大型約佔2%,中小型約佔8%,每年新增提升機產值5.4億元左右。開發研製適用於年產1萬噸的特大型礦井提升裝置,其規格為6×4、7×4多繩提升機、最大拖動功率單機為6KW、雙機為2×4KW、最大提升速度14×16米/秒,整機使用壽命為25年。

  採用恆力矩、恆減速液壓控制系統:採用計算機數字控制自動化執行,提升速度及容器位置的監控全由電氣自動檢測、反饋、調整。實現提升機的全自動化監控執行。

  5露天礦井開採成套裝置

  露天開採佔我國煤炭總開採量的1%左右。露天開採與井工開採相比具有煤炭資源利用率高,開採成本低,作業現場和工作人員更加安全等優點。所以,發展露天開採更有其井工開採無法相比的作用和意義。大型露天礦裝置從設計、製造到使用的技術性強,世界各國都爭相把最先進的技術成果用在大型露天礦裝置上,因此發展大型露天礦裝置可以帶動機械、電氣、液壓、資訊等行業的發展,推動和促進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當前世界露天礦開採特點是:高度集中化開採與集約化經營;開採工藝的多樣化;企業管理的計算機化與智慧礦山;合理充分利用資源,重建生態環境保持可持續發展等幾個方面。在我國大型煤炭基地建設總體規劃方案中,神東、晉北、蒙東東北、雲貴、黃隴華亭、陝西等基地都建有大型露天煤礦,僅霍林河、伊敏河、勝利、平朔哈爾烏蘇2萬t採選專案中16-45m3礦用挖掘機市場需求量就可達3-5億元;哈爾烏、武家塔、馬家塔採選專案等需大型拉鏟15-2億元,又比如對半連續開採工藝裝置僅蒙東要建7個5萬t級煤炭基地,建設一批保證勝利一二三號、百音花、伊敏河、寶日希勒一號和二號等超過千瓦噸級大型露天煤礦,加上神府、哈爾烏蘇和原有五大露天煤礦的改建及二、三期擴建,移動式、半移動式破碎站需求量在4-6臺套之間,要求移動式半移動式破碎站的生產能力達到每小時2-4噸碎煤,最高達到每小時6噸碎巖。在上述煤礦建設中對礦用卡車的需求量,估計,“十一五”期間需1t級礦用車在25輛左右。當前需要開發研製鬥容28m3、45m3的大型機械式正鏟,鬥容7m3、9m3、1m3臂長約為1m的大型拉鏟,降低電能消耗17%,減少機械零部件應力載荷約3%,提高零部件使用壽命,使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開發研製鬥輪挖掘機,爭取與國外合作製造36m3大型鬥輪挖掘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開發研製移動式、半移動式大型破碎站,其生產能力4-6-8t/h,破碎物料強度≤15Mpa,給料粒度15×15×15-25×25×25mm,排料粒度≤35mm,立機形式新型雙齒輥破碎機中心距15-18mm,輥長25-4mm,功率2×3-2×5KW。開發研製頻寬2m的大型帶式輸送機,功率3×14KW,運輸量12t/h,半固定式單機長882m,移置式單機長527m,在-45℃低溫下能正常執行。爭取與國外合作,開發研製載重17-36t的大型電動輪自卸車,並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6煤炭洗選加工裝置

  煤炭清潔洗選加工技術是資源綜合利用的基礎,是提高煤炭熱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保障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需要,煤炭洗選加工業在政策扶持、科技進步、市場拉動、投資增加和環保要求的推動下,呈現出快速發展、總體推進、擴量提質、增效降汙的可喜局面,原煤入洗比例不斷提高。到24年末,全國共有年入洗3萬噸及以上的選煤廠2餘座,設計能力7.5億噸以上,原煤入洗量為5億噸左右。25年,全國原煤入洗能力將突破8億噸,入洗量將達到6億噸,入洗比例達4%,根據煤炭工業規劃,到21年原煤入洗率達5%,原煤入洗量提高到11億噸,煉焦煤全部入洗,動力煤入洗率達到4%以上。據此計算,每年將新增8-1萬噸原煤入洗,按4萬噸規模洗選煤廠計算,每年將新增25座大型洗選煤廠,加上現有洗選煤廠的技術改造每年約需洗選煤裝置25套左右,洗選煤裝置的發展潛力很大。為適應煤洗選加工的要求,應開發研製單機處理能力為1-2m3/h的新型浮選機,其主要引數能夠實現自動控制。開發研製篩子面積≥28m3的高可靠性大型直線振動篩。開發研製入料粒度25-4mm、處理能力為3-4T/h的高效液壓動篩淘汰機。開發研製篩籃直徑≥1.4米,處理能力≥3T/h的大型臥式振動離心脫水機和4m2高效精煤壓濾機、處理能力≥35T/h的沉降式離心脫水機等高效脫水裝置。開發研究並解決3-4萬噸/年的大型選煤廠的集中控制和智慧化管理技術與裝備,實現選煤的全過程的主要工藝引數,煤炭灰分、水分、發熱量、懸浮液密度、入料濃度、流量、旋流器壓力、跳汰機床層厚度、鬆散度、浮選加藥量、耙工濃縮機溢流水的濁度、皮帶輸送機的煤流量等指標的線上檢測、實現跳淘機、浮選機、重介旋流器、壓濾機等主要分選裝置單機自動化控制系統和選煤廠全廠的綜合自動化控制系統。公務員之家

  另外,隨著煤炭工業大力發展和推廣潔淨煤技術,煤的焦化、液化、氣化等二次轉化裝置也必將得到迅速發展,開發研製大型煉焦裝置、大型煤液化容器,大型煤氣化爐勢在必行。

  為此,礦山機械企業要抓住目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深化改革之機,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加快礦山機械企業改組、聯合、兼併、破產、重組和股份制改革的步伐,組建以礦山機械製造企業為主體,有煤炭生產企業入股、科研院所參與的大型礦山工程裝備集團,如中國煤礦工程機械裝備集團、太原重型機械集團煤機有限公司等,形成具有製造和開發能力、工程成套能力、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實體。把企業建成具有市場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現代化礦山工程企業集團,努力向煤礦提供成套裝置,減少使用者的風險,為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個人職業生涯管理規劃報告範文
機械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範文
相關知識
機械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範文參考
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範文
石化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範文
農產品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範文
軍工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範文
紡織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範文
公司經營戰略規劃範文_企業發展戰略規劃書
個人未來職業生涯發展戰略規劃範文
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範文
銷售個人職業發展方向規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