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1日

  申論範文閱讀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備考西藏公務員的考生想要在寫作上取得高分,其實很簡單,下面就由小編為了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尊重農民的選擇權

  一些地方之所以不尊重農民的選擇,很多時候就是出於自身利益,或者認為農民沒有多少文化,他們不會選擇,作不出正確的選擇。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農業農村有很多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糧食在連續12年豐收之後,也積累了一些矛盾和問題,農村改革亟待深化。中央農辦主任陳錫文指出,不能替代農民去選擇,要把選擇權給農民,讓農民自己去定。無論是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流轉還是農民進城不進城,都要讓農民自己選擇,黨和政府可以引導示範,但不能搞強迫命令,不能颳風、一刀切。***央廣網5月23日***

  中央農辦主任陳錫文說這些話,肯定不是沒有根據,而是有很強的針對性。近年來,不尊重農民選擇權的事時有發生。有的地方為了做大做強特色農業,強迫農民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有的為了提高城鎮化率,把農民趕進城裡。

  不可否認,有關部門這麼做,出發點是好的。如讓農民進城,讓農民過上市民的生活,不但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還可以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但是,所有農民都希望進城嗎?中國社科院釋出《中西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處境與對策》,其中的“中西部農民向城鎮轉移意願分佈”顯示:“很想”向城鎮轉移的農民工佔11.83%,“比較想”的佔21.73%,“一般”的佔17.45%,“不太想”的佔24.82%,“完全不想”的佔24.13%,約一半農民工不想進城,另外66.1%的農民工認為到了一定年齡就想回鄉。

  這說明城市的生活並沒有吸引所有的農民,讓農民過上市民生活只是有關部門的一廂情願。個人由於文化、習慣、認識等不同,對城裡的生活會有不同的看法,並不是人人都想進城。再加上現在的城市生活成本很高,農民一旦離開了農村、離開了土地進了城,就要承受很高的生活成本。城市過高的房價,也會讓進城的農民難以負擔。再加上農民進城後的就業、就醫、子女上學、養老保障等,目前還難以得到保障。有了這麼多的後顧之憂,一些農民對進城望而卻步。

  提高城鎮化率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進入城市有很多好處,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農民都喜歡進城;提高農業規模化是提高農業效益的一個好辦法,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可以提高農業規模化水平,但是並不是所有農民都願意把自己承包的耕地流轉出去,我們一定要尊重農民的意願,讓農民自己來選擇。

  一些地方之所以不尊重農民的選擇,很多時候就是出於自身利益,或者認為農民沒有多少文化,作不出正確的選擇。這種權力的自負和包辦思想,有時候即使為農民做了很多事情,也不會讓群眾滿意。

  選擇權是一個人的基本權利。當前農村很多矛盾都與不尊重農民的選擇權有關。有的地方不尊重農民意願,搞大拆大建,有的地方為了建設新農村,強行讓農民住進樓房,等等。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要推進現代化建設,這就需要政府要有大作為。但政府的大作為不是代替農民選擇,讓所有農民按照政府的意願來行事,而是在尊重農民意願的情況下穩妥作為。只有尊重農民意願和維護農民權益,把選擇權交給農民,不搞強迫命令,不一刀切,才會贏得群眾的支援。當然,政府部門在農民選擇上也不是無所作為的,可以示範和引導,讓農民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好處,從而作出正確的選擇。

  尊重農民不是一句空話,需要從尊重農民選擇權做起,而且這無論對政府,還是對農民來說,都很重要。

  二

  向不文明旅遊說“不”

  曾幾何時,一到旅遊旺季,某些遊客的不文明行為就會充斥於媒體的報道中,但處理結果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輿論風聲一過,那些劣跡就會被淡化和遺忘。如今,黑名單制度出爐,治理從“頭疼醫頭”變為有規可依。罔顧公共利益、只顧任性胡為的遊客將會感受到不小的疼痛。

  在種種旅遊不文明行為中,有的是因不熟悉環境和規矩、一不小心所致;有的是景區環境設施不配套、讓人不便甚至出現“三急”所為。但是,那些騎上牆頭的、攀上樹枝的,以及文物上“到此一遊”的手筆,很難用“不知道規矩”當理由。至於泡麵潑空姐、揚言炸飛機、盧浮宮泡腳等行為,想怎麼來就怎麼來,毫不顧忌影響和後果,就只能用“任性”來解釋了。而對待不文明旅遊行為,應該多管齊下,多種途徑糾正。一方面需完善制度,發揮其剛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宣傳,提升公民旅遊中的文明意識。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公共領域是大家的,倘若沒有基本的規矩和秩序,個人的權利和自由最終也無法保障。旅遊法規的的完善,正是給旅遊者設了硬性規矩。旨在創造一種外在的約束環境。對個人而言,不要掉以輕心,應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改掉不良習慣。對管理部門而言,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今後還應該展示執行制度的決心和行動,讓制度硬氣起來,作用發揮出來。

  當然, 真正告別旅遊“任性”,減少不文明旅遊行為,歸根到底要靠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孔子曾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自天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為本”。文明的環境,歸根到底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嘉言懿行與共同努力。而這不僅需要政府加大宣傳教育,培養公民的文明意識,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能夠自覺守“規”,自覺約束自身行為。

  隨著社會的開放,人們公共生活領域越來越擴大,對公共生活秩序要求也越來越高。少一點“自私任性”,多一些禮讓謙和,就會少一分無序的擁擠;少一點粗口、國罵,多一聲“對不起”“謝謝”,就會少一些無謂的衝突。應當把政策宣傳和法制教育結合起來,把道德教育和禮儀教育結合起來,把管理者的治理和個人的自覺結合起來,從內外兩個方面提升素質,讓崇尚文明成為風氣,讓旅遊成為涵養公共文明的重要平臺。

  三

  “好政策”滋養公民理性和德性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黨和國家的“政策好”是“社會好”的標杆和準繩,是“生活好”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證。人們普遍認為,某個歷史階段,社會之所以和諧穩定,發展迅速,主要是因為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制定得好,落實得好。只要把中央的“好政策”貫徹好,執行好,生活就會更加幸福,社會就更加和諧。可以說,人民群眾對各個領域具體“好政策”的出臺寄予了厚望。

  “好政策”符合人民意願。“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群眾公認的“好政策”,往往能夠“恰逢其時”、應運而生,登上歷史舞臺,發揮重要作用;往往能夠滿足當時人民群眾最為迫切的需求,推動社會發展。“好政策”既是送給群眾溫暖、福祉的“陽光”,又是涵養公民良好品性和素養的“土壤”。“好政策”不僅僅滿足人民意願,而且深刻影響黨風、民風、世風,影響公民內在的精神世界、心靈世界,滋養公民的理性、德性。

  “好政策”滋養公民理性。“理性”是一種冷靜理智思考分析問題,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科學審慎地處理問題的原則和態度。“理性”意味著不完全受感性慾望的支配,不意氣用事,不衝動盲從,不狹隘任性,不走極端;“理性”是科學的思維方式,崇尚“理性”是秉持科學精神的表現。公民理性是公民社會成熟的標誌之一。只有大多數公民具有了普遍的理性,大家才能合理表達訴求,通過正確的途徑解決矛盾,整個社會才能建立良好的公共管理秩序,保持穩定和諧的狀態。

  “好政策”滋養公民德性。“德性”是公民思想道德修養的水平,也是公民社會成熟的條件和標誌。政策是精神文明的旗幟和風向標。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會對公民的品德修養產生深刻而長遠的影響。“好政策”能把壞人變好。“壞政策”能把好人變壞。“好政策”能激發人性中至美至善的部分,抑制邪惡貪婪的部分。如一些領域“實名制”政策的推行,使人們習慣於對自己的言論、行為負責,培養了人們責任意識和規範意識。

  對於我國特殊國情而言,“好政策”意義重大。某些關鍵領域的“好政策”已成為了人民群眾期盼的“甘霖”“雨露”;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牽引機”、“助推器”和“加速器”。一個國家的基本制度比較穩固,而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某些政策調整的餘地和空間更大,也較為靈活,因此發揮政策的價值導向作用,涵養公民的理性和德性,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條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好政策”對公民的理性、德性具有春風化雨般的滋養作用。

重慶公務員申論範文
申論作文表達的答題技巧
相關知識
西藏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西藏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廣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黑龍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湖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新疆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江蘇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