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的歷史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江郎指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家、散文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程莊鎮***人。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江郎才盡: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出處】鍾嶸《詩品》。

  【釋義】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年少時以文才著稱,晚年詩文無佳句。後比喻在安逸享樂中才思枯竭。

  江郎才盡的【歷史典故】

  江淹是南朝時的一位詩人,他出身貧窮,從小失去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艱苦,以砍柴為生。他每天忙於砍柴,根本沒時間讀書。後來,在13歲那年,他在去山上砍柴的途中拾到一頂大官戴過的貂皮帽子。貂皮很珍貴,可以賣不少錢,這樣就可以買好多米、面、油、鹽等。江淹高興地把帽子拿回家,母親看了也很高興,說:“孩子啊,咱撿到這帽子是好事,是個好兆頭,以後你一定能做大官。要好好把它留著,將來做了大官你好戴它。”聽母親這麼說,江郎打消了原來的想法,把帽子好好地收藏起來。

  從此後,他開始刻苦讀書,一心想將來當個大官。他一邊砍柴,一邊默默背書。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進步很快。不幾年工夫,寫起文章來下筆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如《別賦》、《恨賦》等都得到了好評。

  當時,有個叫檀超的人,喜好才學,讀了江淹的詩,讚不絕口,還特地去拜訪江淹,並請江淹到他家去做客。江淹見檀超熱情好客,性情豪放爽直,又不拘禮節,從心裡很敬佩他。於是,兩人成了意氣相合的好朋友。檀超賞識江淹的才華,逢人便講,言辭不免有些過頭,近似為其吹噓。這樣,江淹的名聲漸漸大起來,也成了有名的詩人。

  不久後,他受到了建平王劉景素的賞識和提拔,在南兗州做了官。但是沒想到,不多時,他便被一名犯了罪的縣令誣告,被捕入獄坐了大牢。這真是福到禍也至。幸虧後來劉景素給他洗清了冤情,出了獄,又提升他做了官,與劉景素一起去鎮守京口。

  後來劉宋被齊朝取代,江淹和檀超又做了史官,負責編寫歷史。不久,一個襄陽人發掘出一座古墓,裡面有一面玉鏡和一些竹筒。竹筒上的古體字沒有人認識,有人提議說,讓江淹來看看。後朝廷派人把竹筒拿給江淹看。江淹一看,這是西周時候的鐘鼎文,當年他為了當大官還苦學過這種文字。江淹看了一會兒,明白了其中的內容,寫的是周宣王時候的事。看後,他給來人講著,周圍聽的人很驚訝。一下子傳開了,江淹認識西周時候的文字,從此,名氣更大了。於是,朝廷更加看重他,他的官也越做越大,最後官至樑朝的光祿大夫。光祿大夫就是皇帝的顧問,以後又被封為醴陵侯,有了千畝良田,成了豪門貴族,過起了養尊處優的生活。

  他不再讀書、寫字、做詩、寫文章了,有時寫首詩,也大不如從前,才華沒有了。這時候,很多人都替他惋惜,說“江郎才盡”了。

  江郎才盡的【成長心語】

  江淹早年為當官,拼命用功讀書,有了學識,能寫出好文章,動人的詩篇。但當了大官,名利皆有,心滿意足,盡享榮華富貴,不再刻苦用功,常年不看書、寫詩,這樣,他的才怎能不盡呢?正所謂:“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古往今來,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有勤奮刻苦的精神,在這方面留下的美談也是舉不勝舉。勤奮是通往成功的階梯,只有勤奮學習才能精於學業,反之,貪玩懶惰就會荒廢學業。

  

江郎才盡的歷史典故
淡泊明志典故
相關知識
江郎才盡的歷史典故介紹
江郎才盡的歷史典故
江郎才盡的歷史典故
牛郎織女的歷史典故
夜郎自大的歷史典故出自哪裡
夜郎自大的歷史典故介紹
關於江郎才盡的典故
江郎才盡的典故
江郎才盡的成語故事
孟子不盡信書的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