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歷史名茶六安瓜片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六安瓜片,中國歷史名茶,中國十大歷史名茶之一,簡稱瓜片,產自安徽省六安。唐稱“廬州六安茶”,為綠茶特種茶類,名茶。明始稱“六安瓜片”。下面是。

  六安瓜片的歷史淵源,多年來許多茶葉工作者尋根溯源,略有所獲。較為可信的傳說有二:

  一是說,1905年前後,六安茶行一評茶師,從收購的綠大茶中揀取嫩葉,剔除梗樸,作為新產品應市,獲得成功。資訊不脛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聞風而動,僱用茶工,如法採製,並起名“封翅”***意為峰翅***。此舉又啟發了當地一家茶行,在齊頭山的後衝,把採回的鮮葉剔除梗芽,並將嫩葉、老葉分開炒制,結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見絀。於是附近茶農競相學習,紛紛仿製。這種片狀茶葉形似葵花籽,逐稱“瓜子片”,以後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說,麻埠附近的祝家樓財主,與袁世凱是親戚,祝家常以土產孝敬。袁飲茶成癖,茶葉自是不可缺少的禮物。但其時當地所產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滿意。1905年前後,祝家為取悅於袁,不惜工本,在後衝僱用當地有經驗的茶工,專揀春茶的第1-2片嫩葉,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質俱麗,獲得袁的讚賞。此時,瓜片脫穎而出,色、香、味、形別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飲品者的喜嗜,逐漸發展成為全國名茶。

  六安瓜片製作方法

  六安瓜片的採製技術,與其他名茶不同。春茶於穀雨後開園,新梢已形成“開面”,採摘標準以一芽二、三葉為主。鮮葉採回後及時扳片,將嫩葉***未開面***、老葉***已開面***分離出來炒制瓜片,芽、莖梗和粗老葉炒制“針把子”,作副產品處理。

  六安瓜片炒制分生鍋、熟鍋、毛火、小火、老火五個工序。

  毛火:用烘籠炭火,每籠投葉約1.5公斤,烘頂溫度100℃左右,烘到八九成幹即可。揀去黃片、漂葉、紅筋、老葉後,將嫩葉、老片混勻。

  小火:最遲在毛火後一天進行,每籠投葉2.5~3公斤,火溫不宜太高,烘至接近足幹即可。

  老火:又叫拉老火,是最後一次烘焙,對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響極大。老火要求火溫高,火勢猛。木炭窯先排齊擠緊,燒旺燒勻,火焰沖天。每籠投葉3~4公斤,由二人抬烘籠在炭火上烘焙2~3秒鐘,即抬下翻茶,依次抬上抬下,邊烘邊翻。為充分利用炭火,可2~3只烘籠輪流上烘。熱浪滾滾,人流不息,實為我國茶葉烘焙技術中別具一格的“火功”。每烘籠茶葉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烘籠拉來拉去,一個烘焙工一天要走十多公里。直烘至葉片綠中帶霜時即可下烘,趁熱裝入鐵筒,分層踩緊,加蓋後用焊錫封口貯藏。

  相關事件

  周情繫六安瓜片深受讚譽的“國禮茶”

  1975年的深秋,我們的周恩來徘徊在生死的病痛邊緣。一天,沉痾在身的突然問醫護人員:“有沒有六安瓜片茶?我想喝點六安瓜片茶!”當週喝著工作人員找遍京城大小商場才覓得的六安瓜片沏的熱茶時,他回味良久,神情凝重地對醫護人員說:“謝謝同志們,我想喝六安瓜片,是因為想起了戰友們,想起了葉挺,喝到了六安瓜片茶,就好像見到了他們……”

  2007年3月26日至28日,胡錦濤主席訪問俄羅斯期間,將充分體現中國茶文化“清、靜、雅、和”的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綠牡丹4種名茶,作為“國禮茶”贈送給俄羅斯領導人。

抱著老虎喊救命歇後語的答案
水滸傳楊春的性格怎樣
相關知識
十大歷史名茶六安瓜片簡介
歷史名將項羽生平簡介
歷史名將姜維生平簡介
歷史名將韓信生平簡介
歷史名人完顏宗弼簡介
歷史名人順治皇帝簡介
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歷史名人潘安的故事
中國大歷史名言
大唐歷史上張皇后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