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的教學反思
慈母情深選自著名作家樑曉聲的小說《母親》片段。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愛因斯坦曾說:教育是什麼,教育是當你把學校裡學的所有東西忘了之後剩下的東西。我想聽課也是如此,即聽課就是當你把課堂上聽的所有東西忘了之後剩下東西。這些東西才是最珍貴的,最令人感動的,最發人深省的。
上完《慈母情深》這節課,我想留給學生、留給聽課老師的是內心的跌宕起伏情感。在這節課上我的引導起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對“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這段話的引導,你看到母親的背是怎樣的背?在你的記憶當中,母親的背是怎樣的?轉過身來,你看到的是一張怎樣的臉?母親曾經有一張怎樣的臉?一雙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看到的是一雙怎樣的眼睛?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的眼睛是怎樣的?這樣的引導如細雨滋潤般的薰陶,讓學生髮自內心的領悟和感動,學生情動而辭發,受到感染並與作者樑曉聲產生共鳴,對自己母親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篇2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為了實現教學目標,不僅要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內容,更要關注文章是怎樣表達的。在閱讀教學中筆者認為應將引導閱讀、誘發感悟和指導練習這三項閱讀教學策略結合起來,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強調以讀為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朗讀、討論、交流的過程其實就是表達感受、互相啟發、豐富課堂、豐富文字、豐富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
整節課大致分為兩個部分:關注文章內容和關注文章細節表達。
《慈母情深》教學反思 - 白木子 - 白木子小屋在“關注文章內容”教學部分,我首先設計“課文圍繞《青年近衛軍》寫了哪些事?”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給學生搭起了一個整體框架印象。接著出示了檢查預習,既可以考察學生對文字的熟悉程度,又包含生字詞語教學,其內容還是整篇文章的大意,再次強化了 讀者對文字的關注,更是為關注細節表達悄悄做了鋪墊。在理解詞語上我力求方法多樣,有抓關鍵詞義,有聯絡生活實際的,有通過做動作理解的,有換詞比較的,應該是有效而紮實的。
篇3
我們經常說語文課堂要讓孩子多讀課文,以讀代講,以讀悟情,要真正把握好“讀”卻很難。在教學《慈母情深》一課時,我感覺這是以讀悟情的最好範例,但怎樣引導我卻一直沒有找到更為理想的方法。由於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文字淺顯易懂,我設計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在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一定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採取多種形式,讓學生能流利地朗讀全文。在學生讀通、讀熟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默讀課文,理清作者思路,勾畫出感人的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然後組織學生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有哪些感受和體會,還有什麼沒有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讀中再現情境,在讀中體會感情。
但是這樣的設計總是覺得少了點什麼,於是我找到了王崧舟老師的《慈母情深》教學實錄,他的課堂給我做了很好的如何起引導孩子“讀”的範例。儘管課文所描寫的情節與現在孩子們的生活實際相距甚遠,但王老師精心設計,抓住了一個切入點——“深”,整節課都引領著學生去尋找母親那濃濃的深情。
王老師用讀貫穿了整節課的教學,並讓讀成為了課堂的主旋律。他引領的“讀”,不是單一空白的讀,而是一種盤旋環繞,回覆上升的讀。王老師用富有感染力詩意般的語言,引導學生從讀準句子到理解詞義的讀,從感受母親工作環境惡劣到母親工作動作、神態的讀。一個“讀”字裡,把慈母的深情表現的一覽無餘。讓學生忘記了這是課堂,都忘情地跟著他不斷地做思維的舞蹈,享受其中。
從他的教學中,我受到啟發,將這種方法引入自己的課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不愧為名師,總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做法。同時,我也在思考,為什麼自己在備課時就沒有這樣的想法呢?究其原因,是自己對文字缺少敏銳的解讀能力,是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文化底蘊的缺乏。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廣採博取,不斷豐富、提高自己,使自己的教學更具藝術性。
少年王勃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