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鴨產蛋期飼餵管理技術要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6日

  種用蛋鴨飼養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儘可能多的合格種蛋,在此基礎上才可能有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並且孵出的雛鴨質量較好。下面一起來看一看種鴨產蛋期飼餵管理技術吧!

  種鴨產蛋期飼餵管理技術

  產蛋初期

  產蛋初期飼料喂量的增加應遵守循序漸進的步增加原則。一般母鴨群在21-22周齡開始產蛋,產蛋後應根據公母鴨的體重情況按每隻鴨每週5-10g幅度增加供料,以促使鴨群儘早達到5%的產蛋率。而在生產實踐中,一些養殖戶為片面追求提前開產***有的種鴨在135天左右就開始產蛋***、初產蛋的蛋重和產蛋高峰的提前等,在產蛋初期迅速增加飼料喂量,有時到25周齡已達到了最大喂料量,這樣勢必影響整個產蛋期的經濟效益。首先,開產過早,加之初產蛋過大,容易造成母鴨的脫肛;其次,種鴨的體成熟和性成熟不一致,尤其是公鴨,雖然有性慾,也進行爬胯,但其精液品質較差,一般受精蛋孵化率較低。

  產蛋前期

  在產蛋前期的產蛋上升期,喂料量應迅速增加,以誘導鴨群儘早達到產蛋高峰期。在產蛋高峰到來之前的2-3周要使喂料量達到最大值,若推遲增加料量常會使產蛋損失2%-3%。此時菇四查母鴨的產蛋率是否達到高峰。其方法是採取試探性加料法:每隻鴨再增加5-l%料,連喂4天后觀察產蛋率的變化,若產蛋率提高,則按增加的飼料量喂下去,如產蛋率沒有變化,馬上恢復到原來的喂料量,此法可多次使用。

  產蛋高峰期

  在生產實踐中,為使產蛋高峰期如期到來,產蛋前期的最大喂量一般要比本品種鴨產蛋高峰期所需喂量高出10%-15%。在整個產蛋高峰期一般不要減少飼料喂量,始終保持最高水平。但在產蛋高峰到達後必須將高出的10%-15%喂料量減去,否則將易造成種鴨過肥,尤其是公鴨會爬胯困難或不願爬胯,母鴨也會因過肥導致產蛋率下降。高峰期後的減料要結合產蛋周齡、產蛋率、蛋重等,在產蛋率不再上升後2周就要著手減料,一般是在31-32周齡開治,此時蛋重應也以上,減料的幅度可以大一些。每隻鴨只均耗料減少10-15g左右,通過2周時間,使種鴨的喂料量穩定在所需最大喂料量後,採取恆料飼餵。

  產蛋後期

  肉用鴨在48周齡以後,產蛋率開始以每週1%-2%的速度下降,由於此肘母鴨已完全達到體成熟,而且蛋重相應保持穩定,母鴨對營養的需求開始減少,若此時不減少賠料量,勢必造成脂肪的沉積,使母鴨體形過肥,導致後期產蛋率急劇下降,造成飼料的浪費。因此從48周齡開始應隨著產蛋率的下降而逐漸減料。減料也可採取試探性減少法:即每隻鴨日平均耗料減少結,連喂4d。若此期間產蛋率下降幅度較大,應立即恢復原料量;若下降正常,證明減料正確,應按減料後的科星飼餵。此法每10天重複一次,一般情況下,產蛋後期的種鴨日喂料量為高峰期喂料量的80%-85%。

  鴨的自然交配方法

  大群配種將公母鴨按一定比例合群飼養,群的大小視種鴨群規模和配種環境的面積而定,一般利用池塘、河湖等水面讓鴨嬉戲交配。這種方法能使每隻公鴨都有機會與母鴨自由組合交配,受精率較高,尤其是放牧的鴨群受精率更高,適用於繁殖生產群。但需注意,大群配種時,種公鴨的年齡和體質要相似,體質較差和年齡較大的種公鴨,沒有競配能力,不宜作大群配種用。

  小群配種將每隻公鴨及其所負責配種的母鴨單間飼養,使每隻公鴨與規定的母鴨配種,每個飼養間設水欄,讓鴨活動交配。公鴨和母鴨均編上腳號,每隻母鴨晚上在固定的產蛋窩產蛋,種蛋記上公鴨和母鴨腳號。這種方法能確知雛鴨的父母,適用於鴨的育種,是種鴨場常用的方法。

  大棚養鴨技術

  塑料大棚的環境特點

  普通鴨舍冬季養鴨,其舍溫的主要來源是鴨體散發的生物熱。外界溫度低,鴨舍保溫效能差,鴨體散發熱較多,這樣不僅會使鴨的採食量增加,嚴重時會造成鴨的死亡。加上普通鴨舍投資較大,增大了飼養成本,風險也較大。塑料棚室養鴨可以很好地保留鴨散發的生物熱,還可利用太陽射人的光能轉換成熱能來升高室溫,在冬季使用有一定優勢,同時其投資省,又可利用射入的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殺菌,能增強鴨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促進鴨的骨骼發育,刺激食慾,促進消化,也可促進雛鴨的體溫調節機能的發育,其養殖優越性不言而喻。但由於塑料棚透氣性較差,飼養中常會造成舍內溫度及有害氣體含量過高,因而採用塑料大棚時,必須合理設計,考慮必要的通風換氣和輔助調節設施,以保持棚內環境處在鴨生長的最佳小氣候狀態。

  塑料大棚的設計及技術要求

  塑料大棚應建在地勢高燥、陽光充足的地方,應儘可能避開高大建築物和樹林,附近應有自來水源或清潔水源,又有電源線路,且必須交通便利而無干擾,背風向陽又不窩風,棚架最好為東西走向。塑料大棚的結構要求如下。

  大棚屋面的坡度

  當太陽光與塑料薄膜間的夾角為90°時,透光率最高。根據我國冬至正午太陽光入射角在21°33′-26°33′的具體情況,塑料膜與地面間的夾角應在63°27′-68°27′。這樣的坡度,對屋面全部是用塑料膜覆蓋的,養鴨用棚室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棚室的高度

  塑料大棚在設計時的高度一般應達到2.5m左右,這樣既可有利於飼養人員的操作,又有利於舍內的通風換氣。

  棚室的朝向

  在設計大棚時,一般主軸為東西軸,坐北向南,這樣有利於太陽光向舍內的直射,有利於充分利用太陽光能。

  塑料膜材料

  鴨用塑料棚室使用聚氯乙烯膜較為適宜,塑料膜的厚度應在0.08-0.12mm。

  通風換氣口的設定

  棚室的排氣口應設在大棚的背風面,並要求在高出室頂50cm的排出口設防風帽。這樣既可防止冷風的灌人,又有利於通風換氣順利進行。棚室的進氣口應設在兩邊山牆處。排氣口的大小應根據所養鴨數而定,如採用地面平養肉鴨的溫室***如20m長,5m寬,飼養後期肉鴨1000只的溫室***,可設定面積為25cm×25cm的背風面排氣口和室頂排氣口各5個。

  塑料大棚的技術性能和環境調控

  塑料棚室是一個接近封閉的特定環境,其環境條件各因子都有著自己的特殊變化規律。棚室內肉鴨飼養能否成功,一方面取決於棚室環境諸因素對肉鴨的影響程度,另一方面取決於肉鴨適應能力及人工調節棚室環境的能力。瞭解肉鴨對棚室環境條件的要求和適應能力,熟悉和掌握塑料大棚飼養肉鴨前後的環境因子的一般變化規律和人為調控方法,是搞好塑料大棚養鴨的基礎。

  大棚的保溫性與溫度調控

  塑料棚室的熱量一方面來源於太陽的輻射,另一方面來源於鴨體散發的生物熱,據實際生產測定,養鴨後大棚內溫度比棚外氣溫高5-13℃,但塑料大棚若不採取保溫措施,室內晝夜溫差為10-15℃,這種晝夜溫差太大對肉鴨飼養是有害的。因此,必須合理設定保溫裝置,提高室內溫度,縮小晝夜溫差。從某種意義上說溫度管理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肉鴨飼養的成敗,因此正確選用合理的塑料大棚結構的同時,要採取一定的保溫措施,要通過通風口大小的調節及蓋、卷保溫簾來調節室溫,要給棚溫室配備“被”和草簾。夜晚要把紙“被”蓋在塑料膜的表面;當室外氣溫很低時,還要在紙“被”外加蓋草簾,必要時可關閉背面通風窗。白天當室外氣溫升高時,需將草簾和紙“被”捲起來,固定在大棚頂部,中午12:00至下午14:00可開啟通風窗通風降溫。

  塑料大棚的溼度特性與排溼

  空氣溼度大是塑料大棚養鴨的主要特點。大棚空間小,透氣性差,在不注意通風時,氣流將相對穩定。在白天溫度較高時,蒸發量較大,大棚環境又相對密閉,不易和外界空氣對流,因而常會出現室內溼度過高的現象。夜間、陰天、特別是在溫度低時,空氣的相對溼度甚至處於飽和狀態,這種高溼條件對肉鴨的飼養是有害的。大棚內的溼度主要來源於肉鴨排出的糞便和呼吸等水汽的蒸發,尤其是白天採食、運動時,其代謝率高,呼吸頻率快,且糞便也較集中在白天排洩,因而白天鴨棚溼度將高於夜晚。要降低棚內的溼度,除在選擇棚址時注意地勢外,還要注意適時通風換氣。通風最好選擇在白天,因為白天室內的鴨代謝率高,排糞多且潮溼,同時白天氣溫較高且鴨的散熱量較大,此時通風換氣不致使棚溫突然下降。另外,飼養中還應及時清除鴨排出的糞便,採用墊草飼養的大棚,應及時更換墊草。只要合理調節,就能控制好溼度。

  塑料大棚的空氣條件與有害氣體的排除

  塑料大棚常呈密閉狀態,如不加強通風換氣,則棚內H2S、NH3、CO2等氣體濃度將遠遠大於空氣中的含量,這就會影響肉鴨的正常生長。有效控制通風換氣的時間和次數是塑料大棚養鴨管理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在不影響室內保溫的前提下,在設計時應按最大通風量設計。使用時可根據需要選用合理的通風量,通風量的大小主要由肉鴨的適應程度決定,白天可適當多些,成鴨比雛鴨多些。

  塑料大棚的透光效能與光照管理

  塑料大棚飼養肉鴨的優越性在冬季氣候好、太陽普照時尤其明顯,但此時也會由於太陽光向棚內直接照射而造成強度過大,特別是在晴朗的中午,更使照射強度大增,這雖有利於提高室溫,但也會由於照度過高而造成鴨的啄癖出現。因此,大棚養鴨照度高時要作遮陽處理。採用遮光措施時,為了在冬季能使陽光透入室內來提高室溫,可在棚內離塑料膜幾十釐米處搭一草簾遮光;冬季不可在室外遮光,以免影響棚內溫度,但在夏季採用大棚養鴨時,為了防止棚內溫度過高,就必須在室外進行遮光處理。同時冬季由於日照時間短,特別是陰天,僅有的自然光不能滿足肉鴨的採食時間與夜間取暖的需要,甚至不便於飼養人員觀察,因而必須補充大棚內的光照時間。


火鴨商品鴨的飼養管理技術介紹
斑嘴野鴨養殖技術詳細介紹
相關知識
種鴨產蛋期飼餵管理技術要點
山雞產蛋期飼養管理技術
肉牛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雛雞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_雉雞的飼養注意事項
仔兔幼期飼養管理技術
豬場產房的飼養管理技術
肉鴨有什麼飼養管理技術
結球甘藍播種管理技術要點
菊花栽培管理技術要點是什麼
肉鴿養殖管理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