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導遊詞
浙江是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的發源地,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
篇1
莫干山,為天目山之餘脈,位於浙江省北部德清縣境內,美麗富饒的滬、寧、杭金三角的中心,系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因春秋末年,吳王闔閭派干將、莫邪在此鑄成舉世無雙的雌雄雙劍而得名,是我國著名的度假休閒旅遊及避暑勝地。
莫干山山巒連綿起伏,風景秀麗多姿,景區面積達43平方公里,它雖不及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 峻,卻以綠蔭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羅棋佈的別墅、四季各異的迷人風光稱秀於江南,享有 “江南第一山”之美譽。
莫干山素以竹、雲、泉“三勝”和清、靜、綠、涼“四優”而馳名中外。
“竹”,是莫干山“三勝”之冠,以其品種之多、品位之高、覆蓋面積之大列於全國之首、世界之 最。走近莫干山,只見修竹滿山、綠蔭環徑,風吹影舞、芳馨清逸,宛如置身綠幕之中。景區及外圍區 有連片竹林127平方公里,有詩云:“竹徑數十里,供我半月看。”莫干山所獨有的“黃金嵌碧玉”、 “碧玉嵌黃金”兩類珍貴竹種則以其獨特的花紋傾倒無數遊客。“雲”也極具特色,因時而異、變幻萬 千,動若浮波、靜若堆絮,站在雲海上餐霧飲露、枕雲席絮,令人有“遺世而獨立”之感。“泉”也是一勝,飛瀑流泉多達百餘道,可謂峰峰有水、步步皆泉。
“綠”是“四優”之一,樹綠、竹綠、草綠、山綠,如綠色的海洋,滿目皆翠。全山綠化覆蓋率高 達92%。“清”也是一大優點。若漫步於竹林或憩息於林蔭,或眺望於亭臺,或夜坐於別墅,處處清新 悅人、神舒膚爽。“涼”是避暑的主要條件,因莫干山地處一定高度,綠化覆蓋率高,且多流泉及儲水 量大的修竹,因此夏季氣溫較低,七、八兩月平均溫度僅24.1度,早晚尤為涼爽,最宜避暑。“靜”,谷幽境絕,宛如世外桃源。走出久被噪音圍困的圈子,莫干山能給你一個靜謐的天地。
莫干山雖以“清涼世界”而著稱於世,但實際其四季風景各有特色。春季和風陣陣,雲霧變幻,其 時春筍破土而出,各類山花爭奇鬥豔,到處是生機勃勃,一派繁榮景象。入秋,則天宇澄朗,山明水 佳,無處不桂香濃郁、楓林勝火、萬篁碧綠、秋意盎然。而冬季,則又是林寒澗肅,清靜無比,漫山瓊 花飛舞,銀妝素裹,更是一番動人景象。
莫干山風光嫵媚,景點眾多,有風景秀麗的蘆花蕩公園,清幽雅靜的武陵村,蕩氣迴腸的劍池飛 瀑,史料翔實的白雲山館,雄氣逼人的怪石角,野味濃郁的塔山公園,以及天池寺蹤跡、莫幹湖、旭光臺、名家碑林、滴翠潭等百餘處,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
篇2
鳳凰寺始建於唐代,元朝元年間由波斯伊斯蘭教大師阿老丁重建,大殿一明兩暗,都有收縮很大的攢尖頂,中間大殿的尖頂為八角形,兩側的尖頂為六角形,黑色筒瓦配以粉牆,是中國建築與阿拉伯建築的完美結合,沒有繁複的裝飾圖案,沒有穹隆圓頂,而有江南建築的典雅和簡潔。鳳凰寺擠在房海之中,要找到好的角度才可看見鳳凰寺的尖頂、粉牆烏瓦、鳳凰雙展翅的風姿。據史書載,這一帶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區,當地人叫它洋壩頭,顧名思義,是洋人居住的地方;宋、元時這一帶叫文錦坊,是織造杭錦的中心。鳳凰寺從地理位置看,南臨錢塘江,北連京杭大運河,又有海運之利,陸上海上絲綢之路互聯成網,在這裡麇集著很多外商,帶來了西方的宗教,建築了清真寺。宋、元以來,杭州陸海交通便利、物產豐富,名產絲綢和瓷器吸引來了世界各地商人,有的商人長期住駐,不少人在杭州娶妻生子,融入華人社會。中國有名諺語: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美麗的絲綢,精緻的瓷器,像梧桐樹的兩個枝幹,撐起了餘杭的半邊天。吸引來中亞、西亞客人,為天堂般的杭州添加了異域的色彩,注入了新的活力。
鳳凰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是我國伊斯蘭教四大古寺***另三處為:揚州的仙鶴寺、泉州的麒麟寺和廣州的獅子寺***之一,在阿拉伯國家中也享有盛譽。鳳凰寺即清真寺,以其形似鳳凰,故名。寺內大殿是最古老的建築。正殿沒有樑架。殿頂上起攢尖頂三座是宋代的遺物。中間一座上刻《可蘭經》文,相傳是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時設定的。寺內還儲存有阿老丁墓碑等阿拉伯文碑刻。遠在五代,杭州與阿拉伯國家就有友好往來。如今,這裡是杭州伊斯蘭教的禮拜中心。是中國沿海地區四大清真寺之一,又名“真教寺”。該寺的歷史悠久,它創建於唐朝***618—907***,到宋朝***960——1279***時被毀掉。1281年,元朝***1206—1368***著名伊斯蘭教人物阿老丁開始重修,明朝***1368—1644***,在1451—1493年期間再次擴建重修,最終形成鳳凰寺的建築群規模。1646年,清朝政府下令再次重建,成為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1929年由於市政建設拆除了該寺的寺門以及門頂上加建的五層木製望月樓,極大破壞了鳳凰寺的完整形象。以後該寺又經過多次重修。
宋時稱文錦坊,俗稱羊壩頭港。因其原建築群佈局似鳳凰形,故清道光十八年***1838***改今名。關於該寺的始建年代說法不一,據北宋苑祖述在南宋初年所撰《杭俗遺風》曰:“回回堂在南大街文錦坊地方,系回回教民聚眾禮拜之所,故一名禮拜寺。其堂四方壁立,高五六仞,迎面彩畫,有回教寺匾額,中間圓門,上造雞籠頂。”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載:“真教寺在文錦坊南,元延祜間,回回大師阿老丁所建”。清康熙九年***1670***重修真教寺碑記載:“寺創自唐、毀於季宋,元代辛巳年有大師阿老丁者,來自西域,息足於杭,瞻遺址而慨然捐金,為鼎新之舉,表以崇閎,繚以修廡,煥然盛矣”。
據上述記載,該寺可能始建於唐、宋時期,元延祜間阿老丁重建,明清時重修。1929年因改建馬路,拆除原5層塔式大門,使寺院地盤縮小。全寺面積約 2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3平方米。現存大殿中3組並排的後窯殿,據中國建築學家鑑別,中間一組為宋時所建,其餘兩組為元代增建,後由明代依原型重修。全用磚砌成,四壁上端轉角處砌菱角牙子疊澀收縮,上覆半球形拱頂,不用樑架,故稱“無樑殿”。殿中通面闊28.15米,以拱券門分隔成3大間,每間有半球形穹窿頂,穹頂建有3座中國式攢尖頂,中間為八角重簷,南北次間為六角單簷,筒瓦板壠,翼角起翹。殿內禮拜朝向牆砌有凹壁,壁面裝有精湛的明代木雕,鐫刻有書法精美的《古蘭經》文。朱漆貼金,富麗堂皇。殿後牆有青砂石制“經香臺”4座,兩側為雕竹節望柱,束腰刻有花草,構圖洗煉,刀法遒勁,當是元代遺物。殿中間為木製“經函”,雕刻阿拉伯文,工藝精緻,可能是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時設定,是我國伊斯蘭教藝術珍品。進正門,穿門廳,為1953年新建之禮堂。寺北牆內建有碑廊,存有阿拉伯文,波斯文碑石24塊,還存有明永樂,弘治敕諭碑以及清順治、康熙年間重修寺碑記等文物。該寺建築具有伊斯蘭教與中國建築風格相結合的特點,是中國和阿拉伯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篇3
西湖位於杭州市區西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總面積5.6平方公里,環湖一週約15公里,蘇堤與白堤把全湖隔為外湖、裡湖、嶽湖、西里湖和小南湖5個部分。
西湖風光秀麗,景色迷人,自古以來就是名勝。“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西湖三面環山,秦時西湖還是一個海灣,北面寶石山,南面吳山,隔水相對是伸出海灣的岬角。海潮帶來大量泥沙,日積月累,直至隋朝時將西湖與海水隔開,這種由古代淺海演變而成的湖泊在地質學上稱作“瀉湖”。
西湖風景優美,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極多。宋柳永有詞《望海潮》形容杭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重湖疊獻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可見宋時西湖盛況。
南宋畫院中的畫家馬遠、陳清波等,畫了許多西湖風景畫,這些山水風景畫的題名就是西湖十景的由來。清康熙帝南巡時題十景,勒石鐫碑成了名勝,一直沿用至今。十景為: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雙峰插雲、三潭印月、南屏晚鐘、雷峰夕照、麴院風荷、斷橋殘雪。
近幾年來,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景點的整修,1985年評選了西湖新十景:虎跑夢泉、龍井問茶、雲棲竹徑、滿隴桂雨、九溪煙樹、吳山天風、玉皇飛雲、寶石流露、阮墩環碧、黃龍吐翠。這新老十景的題名,使西湖充滿了詩情畫意。
西湖四時有花,四季景色不同,晨昏各異令人流連忘返。
杭州西湖如今已名聞世界,被譽為東方的瑞士。
猜您感興趣:
浙江旅遊解說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