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控制流程的目的
為達到質量要求所採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稱為質量控制。產品質量控制的目的是什麼。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你們喜歡!
一、對於新客戶開發的重視程度不夠。既然該客戶的訂單量比較大,具有開發價值,對於前期的試單產品,應作好相應的訂單評審工作,確定生產工藝路線及要求。
二、未嚴格執行檔案要求做好產品的首檢與抽檢工作。首檢的目的是通過產品的首件確認,在無質量異常的情況下投入批量生產,防止不良發生。而抽檢是確定工序的穩定性,通過抽檢進一步掌握產品的質量動態,並根據其波動情況對生產工藝進行適當調整,最終保證產品質量。
三、過程質量控制不合理。對於生產的產品質量控制由生產部門自行把握,極易出現質量失控狀態,並且未做好相應的監督、檢查工作。
四、對於發生的質量問題不重視。在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時,不僅沒及時進行原因分析,而且在後續的加工過程中也未採取任何的控制措施,同樣還是按習慣生產,結果導致第二次質量事故的發生。
五、人為的工作習慣、經驗不能作為生產操作的標準和依據。如果僅靠習慣和經驗做事,走不出習慣和經驗的人,其生產的產品質量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質量控制7個步驟
質量控制大致可以分為7個步驟:
***1*** 選擇控制物件;
***2*** 選擇需要監測的質量特性值;
***3*** 確定規格標準,詳細說明質量特性;
***4*** 選定能準確測量該特性值或對應的過程引數的監測儀表,或自制測試手段;
***5*** 進行實際測試並做好資料記錄;
***6*** 分析實際與規格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
***7*** 採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當採取相應的糾正措施後,仍然要對過程進行監測,將過程保持在新的控制水準上。一旦出現新的影響因子,還需要測量資料分析原因進行糾正,因此這7個步驟形成了一個封閉式流程,稱為“反饋環”。這點和6Sigma質量突破模式的DMAIC有共通之處。
在上述7個步驟中,最關鍵有兩點:
***1*** 質量控制系統的設計;
***2*** 質量控制技術的選用。
質量控制主要程式
1. 監督工廠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及時制訂或修訂並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遵守生產紀律。
2. 督促工廠認真搞好文明生產,特別是保持良好的生產秩序,合理地配備工位器具,保證生產通道暢通。綠化環境,防止汙染和灰塵。加強現場管理,大力推行“6S”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
3. 監督工廠做好生產前的準備工作,合理安排生產作業計劃。
4. 督促工廠組織好裝置維修工作,保持裝置的技術狀態良好。修理後的裝置要達到的質量標準。要搞好工裝,確保工、卡、量、刃具的精度質量。
5. 做好材料、物資供應的質量管理。嚴格入庫物資的檢查和驗收,對不合格和不符合同規定的物資,可退貨或拒收。加強物資保管,防止損壞、變質。提高服務質量,保證供應及時。凡是由物資部門統購包銷的產品,物資部門要對物資、材料的質量負責到底。
6. 運用體系檔案對質量活動進行監督檢查並儘量統計各類資訊。不合格因素***不合格指不符合規定的要求,分為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項***總是會或多或少地被發現,重要的是被發現的不合格因素是什麼性質的。如果是一般的不合格,它對最終產品的質量影響不大,這種不合格因素是比較容易糾正的;如果是嚴重的或是帶有系統性的不合格,則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因為它會影響體系的正常執行,使最終產品產生缺陷或報廢。故而質量體系中設定了對質量活動的監督檢查,以便及時把不合格因素清理出來,並查明其產生的原因,積極採用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把不合格因素徹底解決,以防止再次發生。當發現不合格時,就要對其進行控制,而且要求分析原因,舉一反三,防止再發生同樣問題,這就是糾正措施。在制定糾正措施的基礎上,對可能引發出此類不合格的因素***人、機、料、法、環、測***要規定出約束條件***體系檔案、標準等***,以確保這些因素的波動不超出約束條件的範圍,這是預防不合格的基本內容。對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跟蹤檢查,實施閉環歸零管理,從而使生產過程的質量得到提高。即使如此,一些因素還會有波動,而且對引發波動的原因不可能一次就認識得很全面、很準確,這就需要在過程監控中不斷地找出原因,發現一個,消除一個,使波動向著零的目標不斷接近。
7. 督促工廠改進包裝質量。要根據產品特點,制訂包裝標準,嚴格按標準進行包裝和檢驗,產品包裝不合格的必須返工。要不斷改進產品裝潢,達到美觀大方。
產品退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