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有什麼顏色
瑪瑙也作碼瑙、馬瑙、馬腦等,是玉髓類礦物的一種,那瑪瑙的形成過程是怎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瑪瑙是怎樣形成的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瑪瑙的形成
瑪瑙的歷史十分遙遠,大約在一億年以前,地下岩漿由於地殼的變動而大量噴出,熔岩冷卻時,蒸氣和其他氣體形成氣泡。氣泡在岩石凍結時被封起來而形成許多洞孔。很久以後,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矽的溶液凝結成矽膠。含鐵岩石的可熔成份進入矽膠,最後二氧化矽結晶為瑪瑙。
瑪瑙的形狀
常呈緻密塊狀而形成各種構造,如乳房狀、葡萄狀、結核狀等,常見的為同心圓構造。顏色不一,視其所含雜質種類及多寡而定,通常呈條帶狀、同心環狀、雲霧狀或樹枝狀分佈,以白色、灰色、棕色和紅棕色為最常見,黑色、藍色及其他顏色亦有。條痕白色或近白色。蠟狀光澤,半透明至透明。貝殼狀斷口。摩氏硬度7,密度2.6-2.7g/cm³。
呈不規則塊狀,近扁圓形、圓柱形***為加工工藝品的多餘部分***。紅色、橙紅色至深紅色及乳白色、灰白色。條痕白色。半透明。表面平坦光滑,玻璃光澤;有的較凹凸不平,蠟狀光澤。體輕,質硬而脆,易擊碎,斷面可見到以受力點為圓心的同心圓波紋,似貝殼狀。具鋒利稜角,可刻劃玻璃並留下劃痕。無臭,味淡。迅速磨擦不易熱。以質堅、色紅、透明者為佳。
瑪瑙的名字來歷
古代蒙古人看到瑪瑙的顏色和美麗的花紋很像馬的腦子,就以為它是由馬腦變成的石頭,所以梵語稱它為“馬腦”。
“瑪瑙”早期被書寫成“馬腦”,最早見於後漢安世高所譯的《阿那邠邸七子經》一書。南北朝時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稱:“馬腦,梵雲遏溼摩揭婆”、“色如馬腦,故從彼名”。唐代高僧慧琳著《一切經音義》解釋稱:“‘阿溼縛’***Asmar-***者,此雲‘馬’也,‘揭波’者***-garbha***,腦也。
”還有說法稱,三國時期曹丕同父親曹操北征烏桓,當地的人進貢瑪瑙酒杯一隻,曹丕見酒杯紅似飛霞,晶瑩剔透,便揮筆寫下《馬腦勒賦》,並在序中說:“馬腦,玉屬也,出西域,文理交錯,有似馬腦,故其方人固以名之。或以繫頸,或以飾勒。餘有斯勒,美而賦之。命陳琳、王粲並作。”
有學者分析認為:說瑪瑙出自西域,是因為當時我國所開採者數量有限,大多來自西域、印度、波斯、日本等國的貢品,這些貢品常常是人們認識這種寶貝的重要途徑。自佛經傳入中國後,翻譯人員考慮到“馬腦屬玉石類”,於是巧妙地譯成“瑪瑙”。由於佛教傳入中國,對中華文化產生深遠影響,“瓊”和“赤玉”等名字也逐漸被“瑪瑙”所替代。
瑪瑙的化學成份
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由於與水化二氧化矽***矽酸***交替而常重複成層。因其夾雜氧化金屬,顏色可從極淡色以至暗色。用鐵、鈷、鎳等鹽類,任它們自然滲透於矽酸凝膠中,能人工製成"瑪瑙",天然瑪瑙可能亦是在相似情形下生成的。
瑪瑙的顏色
瑪瑙石有自然色的,也有後加工染色的。瑪瑙的自然色很豐富常見的有如下幾種顏色:
***1***紅瑪瑙:紅是瑪瑙的一種主色,一般瑪瑙呈褐紅色、醬紅色、黃紅色。有些瑪瑙顏色表現不均勻,像南紅瑪瑙,其內部就有紅色的點。
***2***藍瑪瑙:以淡藍色為主,色較深時透明度較差,有時在藍色瑪瑙中分佈一些其他色彩鮮豔的紋帶。
***3***綠瑪瑙:天然產出的綠瑪瑙少見,優質者更為罕見,價格也相對提高。
***4***紫瑪瑙:紫色瑪瑙較為少見,紫色有深有淺,其中以葡萄石最多,這類瑪瑙質地較粗,常常為半透明狀,但內蒙狼血瑪瑙紫色較為細膩。
***5***黑瑪瑙:以黑色為主,微帶青色或灰色,多數為半透明狀。
***6***白瑪瑙:呈乳白色或淺灰色,常與無色透明狀瑪瑙構成同心紋狀、條帶狀。中間常有石英夾層。
***7***灰瑪瑙:為深灰色、淺灰色或青色,有的具有不明顯的同心條帶,內部常有石英夾層或砂心。
***8***黃瑪瑙:通常為淡黃色、橘黃色、褐黃色及淺黃色,有時與粉紅、淡紅、淡灰色瑪瑙夾層構成美麗的紋帶。
後期染色的瑪瑙通過紅外光譜就能鑑定。
綠洲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