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話養生
進入大暑節氣,天氣酷熱,人們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因此大暑養生是重點。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因人而異,安度酷暑
老年人要防心臟病。三伏天降雨增多,氣壓偏低,是心臟病的高發期,老年人尤須注意保護心臟。在此期間要保持精神安靜平和,不生氣、不發怒。夏季天熱,重在養心,所老年人可以多練練琴、棋、書、畫等,以使心態清靜、心曠神怡。要做好防暑降溫,可吃些綠豆湯、綠豆粥等清淡飲食。綠豆湯是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時常腹瀉者,均可放心食用。還有荷葉、西瓜、蓮子、冬瓜、薏仁等也具有很好的健脾清熱解暑作用,是老年人的夏日食療佳品。大熱天老人運動以早晚散步為好,避免消耗過大而出現意外。中午應睡個午覺,以恢復體力。
中青年要預防疲勞過度。三伏天出汗多,消耗大。天熱又影響食慾,再加上睡覺晚,起得早,而工作量卻不因天熱而減少,相對的就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極易出現疲勞過度。故中青年上班族在三伏天要保證每天6~8小時的睡眠,飲食注意營養,早餐要吃好,可吃些魚、雞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否則身體入不敷出,影響健康。
兒童要防脾胃病。中醫認為兒童為“純陽”之體,加上大暑季節天氣悶熱,小孩普遍喜歡吃冷飲,喝冰鎮可樂、汽水等。由於兒童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脾胃功能還不健全,過食冷飲會使胃腸道內溫度驟降,區域性血液迴圈減慢,從而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調,影響胃腸對營養的吸收,嚴重的還會出現胃痛、腹瀉等脾胃疾病,影響生長髮育。
2、抓住時機,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醫的一個重要特色。中醫認為某些冬季常發或特別嚴重的病,在夏季雖然不發作,但是其致病因素***中醫稱之為宿根***仍然存在,只是由於夏天天氣炎熱,機體陽氣充沛,沒有立即發作而潛伏在體內,一旦到了冬季天氣寒冷便會發作,所以在夏天,尤其在三伏天抓住有利時機,乘體內陽氣充沛,肌膚腠理開洩之際,辨證施治,內服中藥或選取穴位敷貼,使藥物比較容易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直達病處,故冬病夏治往往可以達到預防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的最好效果。適合冬病夏治的疾病包括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各種關節炎症、慢性腹瀉、凍瘡等。
此外,在大暑季節還可以通過膏方調補體質,冬病夏治。一些多發於冬天或在冬天病情加重的病症,如上所述的慢性氣管炎、哮喘、關節炎等慢性病等,以及平日工作勞累,雖無確切病症,但常感身體不適,力不從心的亞健康人群都適宜在三伏天採用膏方來調補治療。
3、大暑養生,重在養心
大暑時節氣候炎熱而生機勃發,陽氣最為旺盛,陽氣外發,氣血執行亦相應地活躍,根據中醫四季養生的原則應重在養心。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靜心養生。大暑高溫酷熱,易動肝火,常常會覺得心煩意亂、食慾不振、急躁焦慮等,我們稱之為“情緒中暑”。此時宜心態清靜,俗話說“心靜自然涼”,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可採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納涼法”等法調整情緒,想象自己處於大自然之中,綠樹搖曳、飛泉直下,使你心曠神怡、心平氣和。二是選擇一些藥食同源,具有清心降火,養心安神的食物,如:茯苓、麥冬、菊花、金銀花、荷葉、大棗、蓮子、百合、小米、冬瓜、苦瓜、西紅柿、西瓜、香蕉、蘋果等食用。三是要調整起居,保證充足的睡眠,中午應小睡會兒,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則抵抗力差。
4、三伏養胃,健脾除溼
大暑季節正直三伏天,暑氣較重,酷熱會導致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嚴重時有胸悶,噁心,四肢無力等,舌苔常比較黃膩,中醫認為舌苔黃膩代表溼熱之氣較重,中醫稱之為暑溼證,要清暑利溼,健脾養胃。可吃些清熱消暑,芳香化溼,健脾養胃的食物及藥物,如薏仁、白扁豆、粳米粥以養脾胃,或輔以香砂養胃丸以健脾助消化,還可服用藿香、荷葉、佩蘭等,或用藿香正氣丸***水***,醒脾化溼,這樣三伏天人體就比較舒服了。此外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的藥物,如五味子等,以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5、溼熱交蒸,嚴防中暑
大暑時節保養不當很易中暑,其症狀常常是全身乏力、頭昏心悸胸悶、出虛汗、四肢麻木、口渴噁心等,遇到這種情況不能慌亂,首先避開悶熱環境,轉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然後採用各種辦法幫助身體散熱,補充水分好好休息,再喝點淡鹽開水、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但對於嚴重中暑者還需送往醫院治療。此外,三伏天溼熱交蒸,細菌、病毒繁殖快,面板病發病也增多,如溼疹、癢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注意面板的清潔衛生,屋內要多通風,坐公交車後要洗手。此節氣細菌繁殖極快,易致食物中毒,如出現腹痛,腹瀉、膿血便等,要儘快看醫生。
大暑節氣話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