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農曆幾月幾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2日

  相傳七夕節起源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你知道七夕節農曆時間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七夕節農曆時間,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七夕節農曆時間

  2017七夕節農曆在七月初七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晒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各地七夕習俗

  江南

  江南的刺繡女孩會在夜晚月光下,將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面上,藉助水的表面張力將針託浮,在月光照射下,針周圍會出現水波紋,哪一個波紋最複雜,就會繡出最好的作品,有時針上穿有紅絲,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詩人林傑的詩《乞巧》說:“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西南

  染指甲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年輕姑娘們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傳說這樣可以年輕美麗,對未婚女子而言還意味著找到如意郎君。

  膠東

  膠東地區則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婦女們穿上新裝,歡聚一堂、盟結七姐妹;少女們則製作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稱巧餅,用來祭祀織女。

  廣東

  在廣東,人們六月便開始準備,把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裡等待發芽。臨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鵲橋,還會製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七夕之夜,人們在廳堂中擺放八仙桌,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和女紅巧物。

  閩南

  在閩南,當地人把織女稱為“七孃媽”,是保護孩子平安的神。閩南的習俗在七夕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紅糖糯米飯以驅蟲防瘟疫。

  七夕情人節食俗

  吃麵條

  另外這一天有吃麵的習俗,這一天往往跟中國的24節氣以外的三個雜節氣,一個雜節氣就是三伏,還有一個是暑九,還有一個南方的雷雨。大家都知道頭伏餃子,二伏面。而且吃麵意味著挑壽,面挑得越高,人就越長壽。還有為織女擺貢。

  麵條可以做,抻面最好,它象徵著巧,而且象徵你以後的性格能屈能伸,特別是能男孩子抻面或者給丈夫抻面,而且具有韌性,說明你出去做人也要有韌性,你的事業才能夠成功。丈夫的夫本來就是天字出頭叫夫,丈夫為天,妻子為地,面抻出頭上,天就為夫,就可以闖出一番事業。另外闖蕩出來,還要祝福婆婆公公健康長壽。

  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如今浙江的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七夕這一天,人們還會用麵粉製作各種小型物品,放到油鍋裡煎炸後稱“巧果”。晚上還會在打掃乾淨的庭院裡,擺上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家中親友圍坐在一起。

  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考究者還會使用“巧果卡子”的木製模具做出來各式各樣的巧果,如魚、花生、桃子、籃子、蓮蓬、老虎、獅子等等。製作時只需將調好的面拽成小塊塞進印模裡,小號的用手指肚、大號的用手掌根壓實與卡子一般平,然後小卡子抓住一端、大卡子握住把兒,用力將另一端磕向案板便可做出各種形狀和印著吉祥圖案的“巧果”麵糰,接著經過烙烤或油炸後便可食用。吃時,若嫌乾燥膩味,不妨喝幾口王老吉,有助於預防上火。

  蠶豆

  很多人不知道,七夕節還與分豆結緣。每年七月初七,各家各戶都要分食蠶豆,謂之“咬鬼頭”,取驅邪的意思。“分豆結緣”是福州七夕節特有的風俗。此俗緣出郊區,後傳入城中。節日裡福州人相互贈送蠶豆,並在七夕夜月光下分啃蠶豆談天說地,以作結緣紀念。七夕成為促進家人和睦、朋友緣深、鄰里友好相處的“結緣節”。平日,小孩、鄰里之間難免會磕磕碰碰,蠶豆一分,積怨便煙消雲散了。
 

七夕男孩送女孩什麼禮物好
七夕節的簡介
相關知識
七夕節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節農曆幾月幾號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有什麼習俗
七夕節是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節在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節是陽曆的幾月幾日
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日
中秋節農曆幾月幾日
除夕農曆是幾月幾日
幾月幾日七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