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斷文言實詞詞義的方法與技巧
正文言實詞是文言文的主體,是閱讀文言文的關鍵,也是翻譯文言文的核心。因此,在積累常見實詞,掌握其基本義的基礎上,正確推斷它在文中的含義尤為重要。
1,形訓推斷法:即通過字形結構分析來解釋詞的本義。
A,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
B,若少屈,冀得一歸覲***1998年高考***
A句“造”的義符為“辶”,聯絡下文“袁所寓之法華寺”,就可推測與處所關聯的詞義應是“到、去”的意思。B句“覲”為形聲字,義符為“見”,聯絡下文推斷為“拜見”之義。
2,聲訓推斷法:***通假推斷法***找到通假關係,用本義去解釋借義。
A,甲兵頓弊而人民日以安於佚樂
B,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A句“頓”與“鈍”讀音相近通假,“鈍”的含義是“不鋒利”,那麼“甲兵頓弊”就是“甲弊兵鈍”,意思是“長期放棄戰備,鎧甲破弊,兵器也不鋒利了。”B句“要”與“邀”同音通假,推斷“要”的意思是“邀請”。
3,句式推斷法:藉助對仗句和互文修辭推斷詞義。
A,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優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C,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D,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A句既是對仗句又是互文辭格,藉助“用”推斷出“以”也作“被任用”講。B句依據“慎”推斷出“敬”也作“謹慎”講。C句藉助“竭”推斷出“殫”也作“盡、竭盡”講。D句中藉助“愈”推斷出“彌”也作“越、更加”講。
4,詞性推斷法:根據詞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詞性,根據詞性進而推知它的實詞詞義。
A,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B,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C,變姓名,詭蹤跡
D,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
A句為對仗句,“據”對“擁”,“固”與“地”相對,“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詞,那麼“固”也是名詞,據此推斷“固”為“險固的地方”之意。B中藉助“良”推斷“勁”應為形容詞,進而解為“硬的、強有力的”。C句中藉助“變”推斷“詭”應為動詞,解為“隱蔽”。D句中藉助“戴”將“腰”解為“腰上佩戴著”。
5,語法結構推斷法:根據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多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定語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由副詞充當。由結構推斷詞性,進而推斷詞義。
A,楚王貪而信張儀
B,信義著於四海
在A句中“信張儀”是一個動賓結構,因而推斷“信”作“相信”講;在B句中“信義”是句中主語,推斷“信”是名詞,作“信用”講。
6,聯想推斷法:通過課文中有關語句中的用法,互相比照,確定其實詞的含義。
A,金人曳出,擊之敗面***1998年高考***
B,使老弱女子乘城***2001年高考***
在A句中,我們聯想到《口技》中“曳屋許許聲”,《送東陽馬生序》中“當餘從師也,負篋曳屣”,還有成語“棄甲曳兵”中的“曳”都是“拖、拉”的意思,進而推斷這句中的“曳”作“拉”講,省略了賓語“之”。在B中,我們聯想到《氓》中“乘彼詭垣,以望復關”,《涉江》中“乘鄂渚而反顧兮”,兩句中的“乘”都是“登”的意思,進而推斷此句的“乘”作“登”講。
7,語境推斷法:***“因文定義”法***語境可分為內部和外部語境,有些句子中的實詞義可藉助這些語境來推斷。
A,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B,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A句聯絡全篇及背景看,漁工水師雖知石中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記載下來,因此這句中的“言”可推斷為“記載”之義。B句中聯絡下文“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的事實和經驗教訓,就可推斷出“人事”就是“人的作用、人的主觀努力”之義。
8,代入推斷法:僅適用於選擇題。把詞義代入原文中去理解,通過比較考查,推斷出詞義的正確判斷。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000年高考***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審於何得此絹審:知道
C,自放驢,取樵炊爨樵:打柴
D,後因他信,具以白質信:使者
可把各解釋代入原文中,文意貫通,解釋準確即為正確判斷。A項把“省”釋為“探望”,根據上下文意和平時的“省親”類比,推斷A正確。B項把“審”釋為“知道”,根據上下文意和平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審”類比,推斷B正確。D項把“信”釋為“使者”,根據上下文意和平時的“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類比,推斷D正確。C項把“樵”釋為“打柴”,關鍵看是名詞還是動詞,從“取樵”這一動賓式看,“樵”應是名詞“柴”,所以本題選C。
虛詞使用中易被忽視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