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語文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
六年級下冊語文《我最好的老師》教學的目標之一是讓同學們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為大家整理了六年級下冊語文《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供大家參閱學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六年級下冊語文《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1
《我最好的老師〉,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老師懷特森先生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本文的文章結構清晰簡潔,語文樸實。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要理解本文的主旨並不是一件難事。我究竟要通過這30分鐘的課堂教會學生什麼?這是我拿著書本一直向自己提出的一個問題。最終,根據課文的寫作特點,把教學目標制定為: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教學難點:學習本課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圍繞學生的關注點“懷特森到底是什麼樣的老師”、“他為什麼是最好的老師”引領學生走進課文,走近主人公,抓住關鍵點“當我讀到*** ***,覺得懷特森先生是位*** ***的老師”,引導學生去揣摩人物心理,想象課堂場景,換位思考表達。通過抓住“人”展開教學,進而引導學生通過三個層次理解“為什麼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最好的老師”:瞭解懷特森先生的特點;角色轉換,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教學方法的真正用意;通過前後情感衝突,讀懂“我”對懷特森先生的讚揚,體會獨立思考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的重要,並讓學生恰當地表達了自己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從而讓學生真正走進了文字,走近懷特森先生那充滿“冒險”的課堂,從而感受到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風格。並在本節課的結尾讓學生感言讚美、寫學習感言的方式,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容為一體,歷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凸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靜下心來,回頭看,課堂缺少了語文味。雖有帶著學生一起感受懷特森先生的人格魅力,但是沒有和學生一起沉下心研讀課文,咀嚼課文的重點詞句。從而對於學生的語文能力並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再者,讓學生說說有關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書本、敢於創新的故事這一環節時,應該引導學生不僅從曾經的閱讀中尋找這樣的事例,而且可以從自己身邊入手。這樣既讓學生進一步明白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這一道理,又為本課的難點找準突破點,為學生的寫法進行指導。最後,讓學生寫幾句自己的學習感言,旨在讀寫稽核,發展學生語言能力。但最終因時間短,倉促地將本環節改為課後的作業作為本節課學習的延續。
作為語文教師,拿起語文書,靜下心來讀,沉入課文讀,找準問題的切入點,讓學生語文能力在課堂上得到有效提高,這就是本次教學給我最大的啟示。
六年級下冊語文《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2
《我最好的老師》是以“科學精神”為主題編排的。在前四篇課文學習的基礎上,同學們對科學精神和四篇課文的寫法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作為這篇獨立閱讀課文我主要就是繼續引導學生自主理解科學精神的含義,比較理解本篇課文的寫法。這是教學本篇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在本節課的處理上,我採用最多的方法是以讀促講,讀中悟情。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課上通過默讀、放開聲音讀、指名讀、老師引讀等方式引導學學生多讀課文。這樣在反覆閱讀的基礎上,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就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教師不需要又過多的講解,讓學生做到無師自通。 另外,在突破重難點時,首先我盡全力還原了課文中的內容,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作者的氣憤,與課文題目間的矛盾,為後面環節的開展做好了鋪墊。隨後,又設計了一個遊戲,作為課的深化與延伸。讓學生明白科學精神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用科學的態度去思考問題。進而再去運用本課的寫法,進行練筆就會變得輕鬆些。 教學環節中在突破重點時,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還是不足,學生對懷特森老師態度轉變的過程理解還不夠,如果針對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談一談,開啟孩子的思維,效果或許會更好。這的確都是我在今後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努力和完善的。 在這次的“同課異構”中,自己從中收穫了很多,不論是成功還是不足,這都是經驗。不期望這是一次成功的課例,如果能給老師們提供一些反面的教訓,使大家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少走彎路,也值了。
六年級下冊語文《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3
一、抓住了“這算什麼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衝突的線索進行教學。“水嘗無華,相蕩既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靈光。”於是,在這堂課上就抓住了“這算什麼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衝突,設計了兩個主要的板塊:欲揚先抑感受“氣憤”和峰迴路轉深感“佩服”。在學習中,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臺,讀找體會重點詞句,轉換句式,拓展寫話,接受和建立新的價值觀。學生的感情變化是在品位和咀嚼課文的重點詞句中自然發生的。這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在三維目標的融合中,情感既是教學內容又是教學結構,既是教學目標又是教學手段。可以融入情感這一磁場中的有知識,有能力,有過程、有方法、當然更有態度和價值觀。在學習中,帶領孩子們層層剝筍似地深入體會懷特森先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給學生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方式和人生導向。尤其是最後的拓展訓練,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載體,事實上也是學生們對懷疑主義這一價值觀是否真實有效建立的一個檢驗和展示。從這個意義上說,拓的是課文的意蘊,展的是課文的內涵。
二、自主、探究學習的學習方法,通過讀來理解感悟文章。
圍繞這“這算什麼老師——我最好的老師”兩個層次展開的。從內容上看圍繞中心的句子較為明顯,《語文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時,緊緊抓住這個文章的文眼來進行,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教學時,是輕分析,重感悟,讓學生自主閱讀。熟讀中不斷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悟表達方式、獲得情感的體驗。讀後又讓學生自由談體會和感受,學習作者是“怎樣表達”的,做到時時刻刻進行切實的語言訓練,又時時刻刻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但是值得我改善的地方還更多。
1、課堂上的評價語言貧乏單一。在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時我經常在重複學生的回答,而沒有及時對學生說的話進行適當的評價,錯過了許多課堂上有價值的生成。
2、指導朗讀形式單一,學生讀得不夠充分,主要是因為教師引導不到位。
3、對學生缺乏信心,老是怕學生說不出來,就自己代替學生說出答案。我們要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4、沒有做到關注每一個學生。課堂上只是留意舉手的學生而忽視了班裡的“弱勢群體”,沒有有更多的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
總之,這節課我在課堂上和學生的學習還算順利。教學目標基本上是完成了。但是,更多的細節方面我還要注意。
六年級下冊語文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