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王養蝦創業致富
蝦王養蝦創業小故事
比起夏日裡的水庫的寧靜,田地裡卻是格外熱鬧,在雙河街道金佛社群九組的千佛水庫壩下的田埂上,總能看見一個年輕人來回忙碌,他便是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周廷海,在他腳下的37畝田地裡,“安家”了一群龍蝦,它們不僅是周廷海的創業之源,也是他希望和奮鬥的力量。
放棄高薪走上養蝦路
白天戴著遮陽帽,穿梭在養殖基地,觀察魚和蝦的生長情況,搭配飼料,調節水質;晚上拿著手電筒,在池邊巡塘,這就是從事水產養殖的周廷海的生活。
26歲的周廷海,中等個子,帶著眼睛,文質彬彬,怎麼看也不像從事水產養殖這種髒活累活的人,但是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精神讓他走上了這條創業之路。
周廷海大學時在重慶科技學院學冶金工程,畢業之後,憑著他優越的條件在成渝釩鈦科技有限公司,謀得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
生活中,周廷海和朋友相約吃夜宵,夜宵中的龍蝦是他的最愛,愛屋及烏,空餘時,周廷海便在網上閱覽與龍蝦有關的資料,無意間得知,雖然湖北、江蘇一帶養殖龍蝦的比較多,西南地區處於“真空帶”,養殖前景廣闊。
工作一年後,周廷海感覺朝九晚五的生活與自己的理想相背離,他毅然放棄了穩定工作,於2013年3月走上養蝦路。
初次養殖以失敗告終
要想創業,談何容易,經驗、資金不足都是周廷海創業之路的絆腳石。他四處奔走集資金,磕磕絆絆地變成了龍蝦養殖戶。
剛開始走上養殖道路,周廷海眼裡的世界總是太小,匆匆投入38萬元,承包了37.5畝土地,僅憑著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和滿腔熱情,就開始做起了等著小龍蝦長成商品蝦上市的美夢。
現實是殘酷的,對環境的不熟悉以及對養殖技術的匱乏,僅僅半個月,周廷海的小龍蝦數量便開始每晚劇減,總體損失近八成。
看著大量的蝦苗死亡,周廷海只得乾著急,因為缺乏相關養殖技術,根本無從尋找原因。創業之路在短短一個多月後宣告夭折。
是繼續,還是放棄?心有不甘的周廷海勇敢選擇了繼續,可創業之初,幾乎傾盡所有,資金成了擺在他面前最大的難題。
一家人到處想辦法,東拼西湊、化零為整,最終湊到了八萬元,讓他從頭再來。
技術養殖賺第一桶金
“現在養了一年零三個月,本來二十幾萬就可以辦起來,我花了四十幾萬,走了不少彎路。”周廷海數著日子養殖龍蝦,一步一步摸索著前行。
2013年5月下旬,再次上陣的他吸取經驗教訓,並沒有匆匆的開始養殖,而是做起了職業捕蝦人,養殖田裡的蝦苗基本是他在田間捕捉的,這樣能夠儘早地適應環境。
他購買小龍蝦養殖方面的書籍,自學養殖技術,通過網路獲取更多的小龍蝦養殖的技術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周廷海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養殖技術——仿野生養殖技術,小龍蝦養殖的關鍵因素養草,造底,改底要做得一絲不苟。漸漸的,養殖田裡的龍蝦數量不斷增多。
幾個月後,周廷海的蝦長勢十分不錯,他估算著,再等一個半月,第一批蝦就可上市,賺得第一桶金。
可事與願違,他永遠記得7月2日那天,大雨磅礴,水庫裡的水通過水渠溢位,使地勢低處水流成河,養殖田連成一片。周廷海守在田邊,26個小時不眠不休也無力迴天,一夜之間損失近半。慶幸的是,精養池地勢較高,未受影響,周廷海鼓起勇氣,整治池子之後再次養殖。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年初,周廷海的龍蝦開始上市,中蝦可賣到22元/公斤,大蝦36元/公斤。
“去年一年比較累,今年輕鬆了不少,龍蝦一般3個月成熟,自我繁殖能力強,只要不下大雨,日子就相對比較輕鬆了。”周廷海告訴記者,現在的養殖田畝產量可達175公斤蝦,商品蝦今年預計產量達2噸左右。
“希望早點擁有一家自己的龍蝦餐飲品牌店。”談到以後的規劃時,周廷海與其他養殖戶不同,他沒有談到要擴大規模,成為區域龍頭,而是走供銷一體品牌之路。
剪火龍果剪出創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