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基本素質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7日

  不少中小學生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詞的能力是相當強的,但是讓他唱曲譜卻感到困難,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培養學生的音樂基本素質的方法。

  培養學生的音樂基本素質的方法

  一、從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說起

  數年前筆者在一次聽初中一年級的音樂課時,看到教師先唱do-re-mi,讓學生自己接著唱:mi-re-do,全班學生竟然都唱不準這三個音。這使我感到驚訝。後來,對一所中學兩個初三畢業班學生逐個進行視唱能力的測驗中,發現能夠用唱名唱準C大音階從do到高音do八個音的學生的比例甚低。同樣,對多所中學的數百名初中學生的視唱能力測驗中,也得到“大部分中學生不能唱準C大調音階”的測量結果當然 ,這不能說明所有的學校和班級都是這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中學生連音階還唱不準呢?顯然,這不可能達到能夠“視唱簡單的樂譜”的要求。

  不能說這些學生都是“音盲”或“音高感不強”,因為他們在課上、課下唱許多歌曲時音準是沒有問題的 ,他們在模仿唱流行歌曲時,連相當難的音程也都唱得非常準,說明他們的音高感是相當好的。在實際音樂教學中,學生普遍喜歡唱歌詞,不喜歡唱歌譜,許多熟悉的歌曲若讓學生唱譜,就感到很困難。這說明學生們用 “唱名”來表示音高的這種觀念始終沒有培養起來,即缺乏使用“唱名”來唱曲調的能力。

  二、識譜教學中學生用“唱名”來唱曲調的重要性

  如果從心理的角度對識譜視唱的過程主要是音高的訓練進行分析,視唱有三個心理過程:第一是視覺反應的過程,即用眼看樂譜識別音符的過程;第二是聽覺反應的過程,即從聽覺的印象中“檢索”出相應的音高的過程;第三是動作反應的過程,即指揮發聲器官或其他動作器官進行唱或奏的過程。當然,這是我們對視唱過程的心理分析,這三個方面是一個不能分開的過程。

  上述三個方面當中,視覺反應第一個過程基本上屬於智力的範疇,與其它過程相比較,它對學生來說是比較容易掌握的。無論是線譜教學時,讓學生掌握音位第幾線、第幾間唱什麼?,還是簡譜教學時,讓學生掌握音符的唱名1-2-3唱do-re-mi,這些都屬於知識方面的快速反應,對於中小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來說並不困難,稍作說明和練習就能夠掌握。動作反應第三個過程的前提是聽覺印象第二個過程是否已經熟練地建立起來,如果已經建立了“聽覺的快速反應”,那麼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動作反應也是並不很困難的,那是屬於對發聲等器官的控制問題。

  上述三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對中小學生來說最難以掌握的是熟練的“聽覺反應”,因為,首先它要求音高的高度準確性,否則就“走調”了,再則,音準觀念的獲得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反覆練習才能獲得。

  這個獲得用“唱名錶示音高”的觀念,在我國一些發達的城市的音樂教育理論中,稱為識譜教學中的“唱名音程感”的訓練。“唱名音程感”是識譜能力的基礎。“唱名音程感”的訓練是識譜教學的十分重要環節。

  因此,在他們的小學音樂教學中,要求在識譜教學的初期或準備階段,即小學一、二年級必須進行充分 的“唱名音程感”的練習,使學生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牢固地掌握“唱名音程感”,為此,要求小學一、二年級的唱歌教學中大量進行“唱名模唱”和“唱名背唱”。要求在一、二年級音樂教學中將所有所學的歌曲的歌譜全部要進行“唱名背唱”。牢固地、熟練地掌握了使用唱名錶示音高的能力,對於以後中、高年級和初中 的識譜教學是十分有利的。

  三、學生普遍缺乏“唱名音程感”的原因

  現代學生的音樂經驗的獲得,大部分在音樂課之外。從幼兒開始,在家庭、在校內外各種場合,他們聽過大量的音樂,積累了豐富的音樂經驗,建立起對音樂各種要素的聽覺印象。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量聽到的音樂是歌唱聲和樂器聲,除了在音樂課上,幾乎接觸不到“唱名”。如果 在音樂課上我們很少進行“唱名”的練習,那麼,學生們不掌握“唱名音程感”就是很自然的。

  學生普遍缺乏“唱名音程感”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的音樂教學中用“唱名”進行歌唱的練習不夠。我們的音樂教學必須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唱名音程感”的訓練,以使學生打好識譜技能的基礎。這一點,對學習線譜或簡譜來說是完全一樣的。

  四、訓練“唱名音程感”的最好方法

  如何使學生獲得“唱名音程感”?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唱唱名。也就是在歌唱教學中多唱歌譜。具體來說 ,就是在低年級教歌時的“唱名模唱”,各年級的“唱名背唱”和經常使用“唱名唱歌”唱譜。

  練習使用唱名,可以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結合歌唱等音樂實踐活動進行的方法;另一種是專門訓練的方法 ,即使用聽音聽辨、視唱視唱練習曲的方法。對於普通音樂教育的中小學音樂課來說,主要是採用結合音樂實踐活動的方法,也就是說,在學習唱歌、演奏器樂等過程中,進行“唱名”練習。在豐富多彩的音樂 實踐活動中順帶地進行“唱名音程感”的訓練,這是一種自然的、符合兒童特點的方法,要儘量少用甚至不用專門訓練的方法,因為它容易變成枯燥的、機械的技術操練,學生沒有興趣,效果也不會好。即使稍作一點短時間的專門練習,也必須帶有遊戲性,以保持興趣為前提。

  五、訓練“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期

  訓練“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時期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當然在幼兒時期也是很好的。這個時期的兒童在聽覺的辨別力和記憶力方面都是發展得最快的階段,牢固地掌握音高感,對這個階段的兒童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在小學低年級進行“唱名音程感”訓練的時候,不必使用樂譜。因為,不用樂譜只用聽唱的方法學習“唱名”,減少了學習識譜的難度,使兒童集中於聽覺方面的學習充分利用最佳期,識譜的視覺反應訓練,留待以後中年級開始逐步進行。這樣的安排是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髮展規律的。

  但是,在我們的實際教學當中,對於低年級音樂教學中“先不用譜,多唱唱名”這個既有重要意義、而又簡單易行的方法,還有不少教師未予以應有的重視。當然,我們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教學改革實驗,但是面對我們大面積音樂教育水準偏低和音樂教育研究薄弱的現狀,學習借鑑發達城市現成的經驗是必要的。

  六、各年級唱歌教學中都要注意“多唱歌譜”

  在低年級沒有牢固地建立“唱名音程感”的班級,在中、高年級,初中階段怎麼辦?唯一的辦法是結合唱歌教學等,有意識地進行“多唱唱名”的“唱名音程感”訓練。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必要的“補課 ”。這種“補課”訓練同樣必須採用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法。中學生的能力和興趣與小學生不同,但也不能採用成人的、專業的那套方法。在許多中學音樂教學中,忽視青少年的特點,採用成人化的、專業化的方法我們應注意避免。

  即使在低年級進行了較好的“唱名音程感”訓練的班級,也還要進行“多唱唱名”的練習,因為每個教學班裡學生個體有差異,即使已經掌握的也需要複習鞏固。

  器樂教學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唱名音程感”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凡是進行器樂教學的教學班,學生的識譜能力大部分都得到發展。在對大量學生進行識譜能力測驗時證明,凡是班上識譜能力量強的學生都是在課餘學習樂器的學生。

  在實際唱歌教學中怎樣將唱歌譜和唱歌詞相結合起來學習唱歌,這是唱歌教學方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具體方法的設計,要考慮各年級學生的識譜能力和歌曲的難易、長短、熟悉程度等因素。根據這些情況,靈活運用,經常變換,相機行事,循序漸進。切不可因為強調“多唱歌譜”而違背了“唱歌教學首先必須把歌唱好 ”“通過唱歌教學進行音樂審美教育”的原則。

  如果我們在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認真地進行“模唱唱名”和“唱名背唱”的練習,使學生比較牢固地確立“唱名音程感”,那麼在以後音樂課的識譜教學中將會進行得比較順利而有效,相信就不會陷於本文開頭所說的到了中學仍“唱不準音階”的困境了。

中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方法有哪些
個人禮儀的核心是什麼
相關知識
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基本素質
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基本素養
如何培養自己的職業基本素養
音樂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
如何在欣賞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
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聽力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
數學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範文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