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黨性教育活動感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9日

  黨員黨性教育活動是黨員提高黨性和自身修養的重要活動,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黨員黨性教育活動心得體會,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因工作關係,前些年曾多次到韶山,但以走馬觀花居多。上週五,帶領全所在職黨員、幹部職工赴韶山開展黨性教育活動,內容十分豐富,體會也更深刻。特別是參觀毛澤東同志遺物館後,心靈得到洗禮。

  以小見大的算盤、與楊開慧共用的檔案箱、兒子的衣服、壽桃圖書籤、送給毛澤連的舊皮箱、吉姆轎車、小餐桌、家庭開支賬本、茅臺酒、游泳褲、詩詞手稿、單腿眼鏡、滿江紅唱片、英語卡片、手抄古詩紙條、口罩、持槍證、沙發、臨終前的中山裝、73個補丁的睡衣、難以再修的皮拖鞋……800件遺物,涵蓋主席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一代領袖大愛、大智、無私、無畏的光輝一生。

  無情未必真豪傑,人格魅力綻芬芳。偉哉,毛澤東!!!鄧文

  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我看到毛主席在關於開展土地和人口狀況調查時提出: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沒有正確的調查研究也沒有發言權。我理解這口號包涵了兩個層次的問題:一是重不重視調查研究,二是善不善於調查研究。

  中央提出:建立健全調查研究制度,省部級領導幹部到基層調研每年不少於30天,市、縣級領導幹部不少於xx天,領導幹部要每年撰寫1至2篇調研報告。這些要求很實在,關鍵是自覺執行、督促落實。自己作為一箇中層幹部,深知在日常工作中調查研究做得很不夠,今後應多談心談話,多瞭解職工群眾的思想、工作狀態,讓職工所思、所想、所喜、所憂表達出來,並儘可能吸收到所的各項工作決策中。利用多方式科技服務,深入農業農村一線,瞭解科技需求,有針對性開展科技創新和服務工作。金龍新

  我是唱著《火車向著韶山跑》、看著《我愛韶山的紅杜鵑》長大的。因參觀學習或者工作需要,曾去韶山多次。這次單位活動,我又有新的感悟。那天的天氣和我的心情一樣晴朗,以前坐老式的車走老式的國道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到的韶山,那天坐著空調車跑著高速很快就到了,感嘆祖國基本建設變化之大。來到巍峨聳立的韶峰腳下,站在高大的主席銅像前,心潮澎湃,肅然起敬。毛主席為了中華民族的事業,嘔心瀝血,奮鬥了一生,可他自己卻生活簡樸、嚴於律已,我看到了他簡陋的木板床、有13個補丁的睡衣……還有他對親人的嚴格要求,三年困難時期女兒在學校吃不飽,他卻不肯多留女兒吃一餐飯,多給女兒一點零食……這樣的偉人,怎不叫人敬仰、叫人懷念?!

  我默默站在主席銅像前,抬頭看著主席的笑容,我想對主席^:您在那邊過得好嗎?您和先烈們打下的江山,如今日益強大美好,請您放心安心。我舉起了自己的拳頭,再次宣誓:永不叛黨!朱雅玲

  6月9日,所黨支部組織了一次意義深遠的黨性教育活動——韶山行。面對雄偉壯觀的毛主席銅像,敬獻花籃並深深三鞠躬,重溫入黨誓詞,感到個人是如此渺小,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革命是如此的聲勢浩大、震撼人心,毛澤東的人格魅力將永垂不巧!

  參觀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偉人用過的每一件物品都深深打動著我們的心。其艱苦樸素、心繫群眾的高貴品質是我們每一位共產黨人心中不滅的燈,永遠照耀我們前行。

  範文

  6月10日,我有幸與42位同事一起,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革命聖地——井岡山,參加了為期5天的黨性教育培訓。

  培訓期間,我認真聆聽了xx教授講的“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課程,重溫了從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曆經兩年零四個月的井岡山革命鬥爭史,瞭解了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正確道路,培育出了凝聚中華民族之魂的井岡山精神的艱苦奮鬥歷程,對“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敢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現場體驗教學中,我們參觀了茅坪八角樓、龍江書院、會師廣場、黃洋界、烈士陵園、革命博物館、毛澤東舊居等革命遺址。每到一處就有老師專門講解,帶我們一次次回顧當年在四面白色政權包圍之中的湘贛邊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帶領中國工農紅軍和井岡山人民在最艱苦的年代艱苦奮鬥的歷史,感悟革命先輩們面對敵人的重重封鎖、堅持革命必勝的信念。數以萬計的革命先烈前仆後繼,英勇奮鬥,同國民黨反動派展開殊死的鬥爭,讓我們深刻領悟到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井岡山精神是偉大而永恆的,是中華民族精神在革命鬥爭中的錘鍊和昇華。

  此次培訓,我們重溫了井岡山革命鬥爭的歷史,緬懷了革命先烈。理論指導實踐,要發揚井岡山精神,還需將井岡山精神貫穿到以後的實際工作中去,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做忠誠、乾淨、擔當的合格黨員,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不斷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和信念上的堅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當前,我局面臨改制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敢闖新路這個傳統。艱苦奮鬥、敢闖新路,這是井岡山精神永葆生命力的法寶,是經過實踐檢驗顛撲不破的真理,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過去我們工程局承建的專案基本是疏浚吹填等水工專案,現在逐步涉足到公路、房建等專案。作為新專案的參與者,我們面對著新的課題,面臨著新的考驗,我們只有依靠群眾,緊密團結我們的職工,立足工作實際,共同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與工作能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敢闖新路,不斷地理清工作思路,解決新問題,開啟工作新局面。

  培訓雖然結束了,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革命的後繼者,井岡山精神卻在我的心裡生根發芽,發展壯大。在革命精神的指引下,我將認真對照黨章,審視自己,從自身做起,時刻保持黨員的先進性,腳踏實地幹好本職工作,將“井岡山精神”融入到工程局發展各項工作中去。

  黨員黨性教育活動心得

  7月9日-13日,人事處組織中心各處室及下屬事業單位到東北抗聯幹部學院,開展為期五天的幹部職工黨性教育暨職業道德教育專題培訓。此次培訓以“重走抗聯路”為主題,以東北抗聯史和抗聯精神為主要內容,通過現場教學和理論講解兩種方式為我們還原了當年抗聯所經歷的苦難,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抗聯精神和楊靖宇等英烈敢於擔當、勇於犧牲的的民族氣節。

  一、緬懷英雄事蹟

  7月9日下午我們參觀了東北抗聯黨性教育事蹟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和一段段生動形象的現場模擬教學短片,為我們再現了抗聯感人的歷史畫面。我彷彿穿越時空,看到了抗聯軍民在在中華民族處於危亡的歷史時刻團結一心,面對殘忍暴虐、窮凶極惡的日本侵略者永不屈服,在殘酷、複雜、險惡的環境中展開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楊靖宇將軍是抗聯英雄的典型代表,他的英雄實際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上就學習過,震撼了我幼小的心靈。1932年,楊靖宇將軍受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仍不屈服,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的英勇和頑強讓日軍頗感困惑:“楊靖宇自陷入重重包圍以來,被切斷食物來源。這些天他究竟是怎麼生存的?”為解疑惑,他們對遺體進行了解剖檢查,看他的胃腸裡究竟有什麼。經解剖,他的胃腸裡一粒糧食也沒有,見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樹皮和棉絮。在場的日軍也都覺得不可思議:中國竟有如此威武不屈的人!正是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一批共產黨人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的堅定信仰振奮了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軍民一心、同仇敵愾,最後贏取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二、重溫抗聯史

  接下來的幾天通過理論課程的講授,我們對抗聯時期的歷史進行了系統性的學習。東北抗日聯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英雄部隊,他們在艱難困苦的環境裡堅持了長達十四年的鬥爭,有效地牽制了數十萬日偽正規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這十四年中,將士們在缺衣少糧、零下40°的山區打游擊戰,他們吃的是樹皮、棉絮和草根,穿的是草編鞋,卻將足跡遍及東北的每個角落,游擊戰爭、地下抗日活動從未停過。東北抗聯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抗聯魂,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忠貞報國、矢志不渝。據史料記載,在十四年間,東北抗日聯軍先後有一百四十多位師級以上指導員在這片黑土地上獻出了他們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三、重走抗聯路

  對抗聯史的系統學習激發了我重走抗聯路的激情和期待。當天我們從學院出發,經過2個多小時的徒步抵達奶頭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紀念館,感受了抗聯路的一小段路程。那天的日照很足,有些同志出現了身體不適的狀況,但是我們互相攙扶、堅定前行,沒有一名同志掉隊。這也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在當年那種艱苦的條件下抗聯將士們的處境之慘,生活之苦、戰鬥之殘酷真的很難用語言進行描述,也很難讓我們感同身受!

  四、堅定理想與信念

  在烈士陵墓前我們全體成員站在黨旗下重溫了入黨誓詞,這一次宣誓意義非凡,讓我更堅定了作為一名黨員就要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黨,奉獻給祖國和人民。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是英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不僅如此,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國家公職人員,更要認真體會和踐行抗聯精神中蘊含的最樸實最核心的愛國主義精神,在這個和平的年代依然要發揚前輩們不畏險阻、百折不撓,堅貞不屈、勇於獻身的愛國情懷。

黨性教育活動心得感悟範文
黨性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黨員黨性教育活動感悟
黨性教育活動感悟範文
黨員學習教育活動總結材料
黨員學習教育活動記錄_社群黨員學習教育活動記錄
黨員學習活動簡報_教師黨員學習教育活動心得
黨員學習教育活動記錄表
黨員學習教育活動登記表
農村黨員學習教育活動總結報告
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動員會上的講話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