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
數學是不少學生路上的攔路虎,震懾力十足,而更好學習方法則更為重要,那麼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有哪些呢?
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複習
接受一種新的知識,主要實在課堂上進行的,所以要重視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跟住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下課之後要及時複習,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去問,在做作業的時候,先把老師課堂上講解的內容回想一遍,還要牢牢的掌握公式及推理過程,儘量不要去翻書。儘量自己思考,不要急於翻看答案。還要經常性的總結和複習,把知識點結合起來,變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大量做題是必可避免的,熟練地掌握各種題型,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數學成績。剛開始做題的時候先以書上習題為主,答好基礎,然後逐漸增加難度,開拓思路,練習各種型別的解題思路,對於容易出現錯誤的題型,應該記錄下來,反覆加以聯絡。在做題的時候應該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集中注意力,這樣才能進入最佳的狀態,形成習慣,這樣在考試的時候才能運用自如。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考試的時候,大部分的題都是基礎題,只有少數幾道題時比較難的題,所以我們要調整好心態,鼓勵自己,在做題的時候認真思考,不要浮躁,在考試之前做好準備,做一做常規的題型,不要為了趕時間而增加做題速度,要有條不紊的進行。
興趣是最佳的引路人,如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一、巧設懸念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特別強,強烈的好奇心是引發興趣的重要來源。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利用學生好奇心,巧設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做好鋪墊。新課標指出,教師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學時我注重從教材內容出發,以組織有趣的數學競賽或講述生動的小故事等方法來引入,如在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學中講到《6加幾》時,我就用一個懸念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咦,老師忽然聽到了一片歡笑聲,哪裡傳來的呢?哦,在這裡,孩子們趕緊開啟書本找到他們吧!”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而且能夠引人入勝,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競爭性情境,引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攀比心較強,可利用學生這一特點激發其學習興趣。我們不妨把孩子們的攀比心引導改為正常競爭。在課堂中設定一個競爭的情境,利用學生自尊心、自我表現欲、榮譽感強,好勝不服輸的心理特點,在教師的引導調動下,創設一種適合學生的競爭氣氛,積極參與到競爭學習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低起點,突重點,散難點,重過程,慢半拍,多鼓勵。”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讓孩子們來個創先爭優。如在講課堂練習時可設定闖關遊戲,小組強大等。
三、創設故事性情境,喚起學習興趣
小學生非常愛聽故事。小學數學的教學可以引進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通過講故事激發其學習興趣。教學時要善於捕捉這一心理特徵,結合數學內容編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如:小貓釣魚,小猴子吃香蕉,豬八戒吃西瓜等。教師要從兩個方面做好故事與教學的融入。一是用故事匯入新課,激起學習的興趣,有趣的故事,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學生探索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取,從而促進學生的認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諧、穩定地發展。如在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的過程中,講述了小猴子吃香蕉的故事,小猴由於貪吃,把媽媽留給他做午飯和晚飯的香蕉在中午的時候就全部吃掉了,於是小猴不得不吃完香蕉後去尋覓晚餐,在路上它看到了兩棵香蕉樹,一棵有香蕉,一棵沒有香蕉,這時候樹爸爸說話了“小猴呀,你必須算出這裡一共有多少個香蕉才能把他們摘走!“你們能幫幫小猴嗎?”學生的探索慾望及其強烈,一雙雙小手舉了起來,正確列出了算式。在彙報時提出問題:你是怎麼想到的呢?怎樣計算呢?新課就在故事留下的問題中開始了。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讓他們懂得應該幫助有困難的人,樂於助人是一件快樂的事。在列式解答後他們有了成功感,情緒也十分高漲,隨著小猴的行走路線慢慢前行……學生很自然的將自己融入到故事情境中,作為了故事中的一個角色,創設故事式的問題情境,激起他們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二是在故事情境中練習,提高解題興趣。布魯納說得好:“ 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適度的練習是鞏固新知,培養學生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思維的必要手段。在解題方法上基本同於課堂上的新授,或是在基本題上的拓展與延伸。如果只是機械的出示習題,按部就班地解答,對於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來說是很枯燥的,往往會引起反感、厭學的情緒。將練習寓於故事情節中,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通過實踐操作,調動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特別好動。教師切忌“一言堂”,學生容易感到疲勞、厭倦,聽不進、記不住、效果差。而讓他們親自動手做一做、畫一畫……學生積極性就高,教學效果就好。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們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動這一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的課堂應該增加一些實踐操作來活躍教學,讓我們的學生真正的“動起來”。如:有這樣一道題目,“小朋友們排成一隊,小明前面有6人,後面有4人,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許多學生很快做出6+4=10。此時不能馬上說這個答案是錯誤的,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來演練一下,把小明叫到講臺上來,再找6個人站在他前面,4個人站在他後面,讓小朋友們自己數一數一共有多少人?這時,學生興趣盎然,還須加1,把小明給忘了。一個難點就這樣解決了。
五、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慾
由於數學學科的特點,很多同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到畏懼,枯燥,乏味,對數學沒有興趣。提到數學就頭疼。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於創造條件,用數學感染學生,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
1、創設情景教學,激發興趣
小學生以具體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動,結合這個特點教師應該想法設法在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去吸引學生,他們一旦被吸引,往往會去積極思考。例如:在教小學一年級的“小貓吃魚一課”時,教師給每個學生帶一個蘋果。上課時教師可以說:“今天老師給同學們獎蘋果吃”然後依次把蘋果分給學生,每分一次問學生“給xxx一個老師手裡還剩幾個?”讓學生數。直到蘋果分完。最後問學生:“老師手裡有沒有蘋果了?”學生回答“沒有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輕輕鬆鬆的認識“0”這個數字了。
2、開展動手操作,引發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上課時,小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一般能維持15--25分鐘,時間一長,注意力便會分散。低年級學生集中注意的時間則更短。根據兒童的這種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要想持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必須間隔一段時間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動手操作能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相關的動手操作練習。使所有的學生都有動手操作,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感知知識。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上課時,小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一般能維持15--25分鐘,時間一長,注意力便會分散。教師應該讓位於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讓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主動掌握知識,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生動局面。學生親自動手,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活動。他具體形象,便於認識,易於促進興趣,有利於理解掌握知識。例如:教學《認識立體圖形》時,我給學生提供了大量實物素材乒乓球、皮球、魔方、茶葉筒、積木塊、各種包裝盒等。先讓學生觀察這些物體,摸一摸,玩一玩。然後問學生:“這些東西你們認識嗎?那這些東西里有沒有形狀相同的呢?”隨即對學生提出要求:“那請你們每個小組的同學共同合作,把形狀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學生馬上動手操作,進行分類。各組分完後,組織學生交流:“你們小組把物品分為幾類?是怎麼分的?”並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所分物體的不同形狀給它們起名字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然後讓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形狀的物品,它長什麼樣?引導學生動手摸一摸、滾一滾,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它們的特徵,幫助了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建立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表象。動手操作,既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又使學生享受到通過動手操作自己獲取知識的樂趣,從而更樂於學習數學新知識。
3、遊戲教學,提起興趣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曾指出:“遊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動,不管年齡性別,人們總是喜歡遊戲的,假如在讀書的時代,我們也能化讀書的活動為遊戲,那麼讀書不是會變得更有趣,更快樂,更有進步了嗎?”低年級兒童往往繼續表現出學前兒童所具有的那種對遊戲的興趣和運動的要求,他們能一連幾小時地玩,卻不能長時間地、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在教學中,我經常組織學生通過靈活多變的遊戲活動來學習數學知識,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注意力長時間地穩定在學習物件上來,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學《立體圖形》時,我先後設計了猜一猜、摸物體等遊戲。學生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長、正方體的認識是一個難點,由於長方體的得形狀種類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於是我設計了猜一猜的遊戲,讓一部分學生閉上眼睛,另一部分學生把眼睛睜開,然後同時翻動長方體和正方體,讓學生說出有什麼變化?通過這個遊戲,使學生明確了,正方體不論怎麼翻動,我們看到的結果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利用正方體的這個特點,來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通過遊戲活動,學生較容易地學到了這個知識。
又如:在學習了“10的分與合”後,為了避免學生枯燥,機械的讀背。我運用了《找朋友》這種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記憶。我首先讓每個學生在1——10中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數貼在自己的胸前,然後請他們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同學做朋友,並在遊戲的過程中,學會了一首兒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既幫助學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讓學生在快樂的遊戲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我經常採用的遊戲活動有猜謎、奪紅旗、開數學醫院、摘蘋果、開火車、接力賽等。學生們在感性直觀、輕鬆自如的遊戲中,感知了抽象的數學的理念,其樂融融,教師又何樂而不為。
4、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興趣。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傳統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多表現為單維性,即從抽象的數學文字到抽象的數學公式,顯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更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記憶。而如果利用多媒體就能以鮮豔的色彩、優美的圖案、動聽音樂和喜聞樂見的動畫形象再現客觀事物,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長期吸引學生注意力,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我在製作課件時,經常運用學生比較喜歡的卡通形象,如喜洋洋與灰太狼、貓和老鼠等。學生在自己喜愛的動畫片中學習知識,思想始終是處於高度興奮之中,掌握的也比平時要好。
又如在學習《平移與旋轉》一課時,我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不同物體的動態的運動過程,學生們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一邊看一邊用手比劃物體的運動方式,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了新知識。
5、鼓勵學生多聯絡生活
聯絡生活其實就是注重數學的實用性在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這個特點,聯絡實際。利用生活例項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讓他們認識到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並不神祕。例如:在教“豐富的圖形世界”這一課時,引導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讓他們找出圖案,並找出其中隱含的數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讓學生體會到我們身邊處處有數學。比如“打折銷售”這一課,可以舉身邊“清倉處理”,“打折甩賣”的例子給學生街是其中的數學知識。
6、正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鼓勵學生上進
經常鼓勵學生,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肯定,是引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學生都有自尊心,教師要懂得尊重他們,關愛他們,對差生也要耐心引導,積極鼓勵。
7 、課外拓展,鞏固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不僅僅是教課本知識,同時要注重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展。如講到“時鐘認識”這一節時,不及要讓學生認識鐘錶的時、分、秒,還要讓他們看時間,會換算時、分、秒。又如講到“圖形認識”就要讓學生多觀察周圍生活並得出結論。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利用各種有效教學手段,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樂於學習,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而掌握知識,增強技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積極地遊弋於數學知識的海洋,才能品味學習數學的情趣,才會有展示自我數學能力的慾望。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年級的成長日記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