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讀書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在《道士塔》一文中,作者餘秋雨表達的是對王道士深深的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王道士為了一己私利忘情的賣掉了祖國的珍寶,換來的只不過是幾塊銀元,幾件他國的使者隨身攜帶的商品而以,他賣掉了在他的眼中,對他而言的瓶瓶罐罐,他賣掉而不僅僅是這些,他不知道這些文化古物對自己的國家產生了多大的影響,還有祖國的將近一半的歷史。

  王道士,這個人物雖不是名垂青史,但他卻留在了作者心中,留在了世人心中,他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不顧後果的成為了遺臭萬年的千古罪人。他只是個沒有接受過教育,沒有文化的人。如果王道士是一個腹中充滿著知識的人的話,他也會仔細的去鑑賞這些在人們心中所謂的古董,也不會犯下這個令世人唾棄的千古罪名。 然而他只是個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的人。

  難道只是一個王道士的錯嗎?當地的官員那?那些有文化的人那?當發現那麼多文化遺產時不可能不為之所動容。最後卻聽信別人的讒言,相信一個外國人的話,一車車批發給了西方列強。

  八國聯軍侵華後,那些西方大國至今還驕傲的陳列著那些所謂的“戰利品”,那些古代的字畫那些古董,那是老祖宗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卻在別的國家博物館裡。明明是自己家的東西,卻要買門票隔著保安系統去看一眼。這是一種恥辱!

  我恨,我恨王道士的無知,恨西方列強的貪婪,恨腐敗的清政府,恨當時愚昧的中國人,把中國最寶貴的文化財富葬送在了那一代!

  現在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失去的不可能再回來。我們只能用我們的雙手我們的思想創造新的文化財富,去超越以往,國家富強,可以讓新的“奇蹟”永存我土!

  篇2

  餘秋雨的心裡埋藏著中國的文化。《文化苦旅》是他親身經歷後寫下的著作。在他的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本書有沉重的歷史氣味,蒼老有力的文筆。他說:“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沉甸甸的《文化苦旅》,滿盈盈的思想積澱。土黃的書皮,便已讓人聞到苦澀的味道。

  最讓我感慨的是《道士塔》那篇文章,正如所說,中國近代史,更是一部血淚史,而敦煌莫高窟,更是其中一個較為鮮明的例子。只有失去才能喚起人們的珍惜。

  曾經有一個叫莫高窟的地方,它安靜的沉眠於那片土地,而一個姓王的道士的到來,打破了它應有的沉寂,他發現了古人留下的精美壁畫,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門戶,但他全然不知。而他卻將這些壁畫送給了來自西方的“和尚”,賄賂給那些不信佛的官員,在賄賂給更高的京官,而那一個個滿腹經綸的文官又為何在他們滔滔的奏摺中對莫高窟隻字不提,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認識這片佛教聖地。而外國學者卻充分認識到其不可估量的巨大價值。他——王道士,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在一個道士眼中,那些莫高窟中的石像更不比所謂的天師與靈官,那些來自西方的“遊客”將它一卷一卷,一車一車的帶走,那些人想不到,那些他們視為無價的珍品,文化的精華的字畫竟然在那個道士手中成了換來銀元的交易品。在那個道士一筆又一筆的“小買賣”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這樣被揮霍掉了,而他也萬萬沒有想到,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買賣卻幾乎葬送了一個國家的文化。但是如果沒有這些掠奪者,或許那些文物就得不到人們更大的重視。誰又能意識到它的珍貴?喚起我們的文化記憶呢?餘秋雨說:“我好恨!”難道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

  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更恨!文獻的膠捲可以從外國買來,越是屈辱越加緊研究。這些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雖然我沒去過敦煌,但些圖片,資料,我能感受到她的美。08年的“飛天”舞蹈,更讓我享受到無法表達的美。

  這是誰的錯呢?是王道士?還是外國學者?還是就是我們自己?是自己沒好好保護,沒意識到它的珍稀,拱手相讓,讓它在歷史的長流中流逝?深究這些已沒多大意義,文化對於一個國家的作用難以估量。我們要做的是加強文物保護,弘揚我們的中華文化,併發揮它們的積極作用。

  篇3

  在《道士塔》一文中,作者餘秋雨表達的是對王道士深深的恨,而我,從中看到的是當時中國的弱。

  20世紀初,中華民族的瑰寶莫高窟由一個做了道士的農民王圓籙掌管。可是,這個王道士卻嫌壁畫太暗,將它用石灰刷白;他又砸碎古樸的中座雕塑,重新堆塑上幾個怪里怪氣的塑像;他還將發掘出的文物送往京城的各個官員家中。當那些為敦煌文物慕名而來的外國冒險者想用大量的金錢換取它們時,王道士竟然也只收取極少的貨物,甚至還會把文物主動送給這些外國人。

  看完這個故事時,我真恨這個王道士,他就是個賣國賊,可是再仔細想想,又覺得他很可憐。王道士是個沒有文化的農民,那時候的農民根本吃不飽飯,可以賺到點零碎銀子是很不容易的,更別說接受教育了。當時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文物有多麼珍貴,即使王道士他知道,但在吃不飽飯的情況下,他也一定會把文物賣掉的,因為他要吃飯,要活下去。畢竟,像朱自清那樣“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的有氣節的人是少數。而“塗牆砸像”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是王道士個人的審美觀與敦煌壁畫完全不和造成的。因為當時的中國農民都讀不起書,沒有接受過什麼教育,他不知道這些壁畫也是一種美,這些文物有多麼的珍貴。

  王道士不是可恨,是愚昧,是可悲。可恨的是當時中國是個弱國。弱國,國民吃不飽穿不暖;而強國,國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弱國的大部分人上不了學,而強國,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教育;弱國,就是內部人心渙散,而強國,則是所有人團結一心。“王道士”是一個民族的悲劇!

  經過幾代中國人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邁上民族復興的道路。毛澤東、周恩來帶領人民打跑了日本鬼子,併為新中國的富強奮鬥一生;科學家錢學森放棄了美國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回國報效祖國;馬雲建立了淘寶公司,不僅使我們的購物生活更輕鬆,還使許多人實現了“做老闆”的願望。再回到我們的身邊,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老師、司機、農民、消防隊員還有環衛工人……他們都正在為中國能成為強國而奮鬥著。假如中國是一列火車,14億人就是火車上的零件,少了一個火車就會減速,零件多了火車則會跑得更快。

  周恩來曾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我們現在要為中華之富強而讀書,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
 

道士塔讀書隨筆
關於夏洛的網讀書筆記
相關知識
道士塔讀書心得
關於道士塔讀後心得體會精選範文八篇
道士塔讀書感悟
道士塔讀書隨筆
古典文學浮士德讀書心得筆記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_《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心得
每週一讀護士讀書心得
護士讀書心得精選3篇
論語讀書心得交友之道3篇
讀書心得護士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