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小編為你帶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1

  第一條原則:父母以身作則。這是老生常談,但是還要談。子女身上反映出來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問題。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師,如果父母親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範作用,自然無法要求子女,父母親的話也就沒有權威。中國父母對子女最普通的要求是,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如果你在城市家庭做調查,絕大部分好學上進學生,都出在家庭的父母本身熱愛學習。這不是說父母一定要天天讀書。學習可以是各種不同的文化愛好,熱愛戲劇、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歷史、熱愛科技等等,父母和父母的朋友圈子都有愛好、有文化品位和追求,子女就比較能夠發展起上進心。

  當然,許多父母本身教育程度不高,但子女也同樣好學上進,這類家庭往往父母言傳身教、為人正直、勤奮,有良好的道德,使子女明白好好學習是自己的準則。好學上進,本身是一種追求。有調查顯示,子女問題比較多的主要是四大類家庭,第一類是父母文化教育程度太低,而家庭又非常富有,那些農民暴發戶;第二類是高官子女;第三是父母衝突不斷或離異家庭;第四大類家庭,父母本人都不錯,可是工作太忙,只忙工作,沒有抽時間關心子女教育。

  西方人有句諺語,造就一個暴發戶只需要一天,造就一個貴族至少需要三代。中國人的諺語,富不過三代。現在全中國人的理想都是“暴富”。經濟富裕本身是好事,但缺失了文化追求與道德準繩的富裕環境,很容易使青少年迷失,失去上進的動力。

  第二個原則是:家長要學會保護子女。在處理子女教育問題上,有兩個錯誤的傾向,或者是完全偏袒子女,不信任學校和教師;另一個是完全信任學校,信任老師,不信任自己的子女。現在的孩子即是小皇帝,也是小奴隸。在學校裡壓力很大,學業壓力、考試焦慮、人際關係壓力、包括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的壓力,不可能個個同學都是學習優秀的學生,實際上大部分同學是學習一般的學生。到初中以後,少男少女還有體相煩惱壓力,體相煩惱,對自己的長相很在乎,對同學的評價很敏感,還有生理和身體迅速發育帶來的種種困惑與煩惱,等等。

  當子女與學校與老師發生衝突矛盾的時候,父母既不能無原則地偏袒子女,也決不能不問青紅皁白就站在學校老師的立場上批評子女。要替子女設身處地著想,要學會傾聽子女傾訴,實事求是地瞭解情況,如果確實是子女的錯,也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子女分析,如果不完全是子女的錯,更應該心平氣和地與子女交流,找出解決的方法。如果確實不是子女的錯,而是學校方面的問題,老師方面的問題,家長就應該積極想辦法解決,分擔子女的壓力,而不是與老師一起對子女施加壓力。兒童少年是未成年人,在心理上不成熟不健全是正常的,尤其需要家長的呵護。

  家庭和家長是子女健康成長的最後堡壘。簡單地說,家長要學習在學校的壓力下保護子女,學會維護子女的權利,不能夠事事都與學校站在同一個立場。許多反面的悲劇例子,導致學生走向極端行為的,許多都是因為家長不問青紅皁白跟著老師訓子女。

  第三個原則是:切忌嘮叨,學會傾聽,學習與子女平等交流。父母和子女之間總會有所謂代溝的。在初中到高中階段,是子女容易產生叛逆的一個階段、逆反的一個階段。子女生理髮育迅速,長成半個大人,個頭與父母差不多,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從各種媒體接受了很多資訊,有自己的主見,但也常常過分地自以為是。父母的那些說教也聽了10多年了,聽煩了。加上學業壓力大,這個階段的子女,一般都會非常討厭嘮叨的家長。

  要學會傾聽子女,學習與子女平等交流。如果子女到了中學階段還願意有什麼事都與家長交流,那家長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只要子女願意與家長交流,有什麼問題都能夠得到比較妥善地解決。

  許多家長忙於工作,忙於賺錢,不想聽子女的傾吐,認為那是毛孩子雞毛蒜皮的事。這樣就喪失了了解子女、引導子女最重要的一個渠道。

  第四個原則是:對子女多鼓勵,少批評,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多一點寬容。少年兒童只有在鼓勵的環境中才能健康成長。

  第五個原則是:隨著子女的成長,給子女越來越大的自主空間,父母和子女雙方都要學會這一點。有些家長總是想控制子女、管制子女、設計子女。適當的控制是必要的。但隨著年齡增長,更多地是靠子女的自覺和自律,而且要給子女以自主的空間,要尊重子女自主的空間。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不僅孩子要解決青春期的困惑,父母也要解決好自己與子女關係上的困惑。父母親過分管制已經長大的子女,是許多子女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之一。過分的戀子情結戀女情結,是子女不幸福的重要原因。家長應該明白,子女的快樂和幸福,就是家長最大的幸福,如果子女對家長非常服從,但他/她自己不快樂,那麼家長還是失敗的。

  子女來到這個世界是家長的選擇而非子女自己的選擇。而來到這個世界以後,恰如金庸小說裡所說:“憐我世人,憂患實多”,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學生少年又有那麼大的壓力。所以,家長有責任創造條件使子女健康成長,而不是使子女完全成為實現家長願望和要求的機器。

  第六個原則是:對子女的學業要求,要實事求是,只要子女盡了努力,就決不能再苛求,還要學會為子女減壓。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適應目前這種學校教育的。有些孩子盡了努力,可是成績還不理想,家長要學會為孩子化解煩惱、分擔壓力。西方人說,壓跨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總是給孩子施加壓力,好了還要再好,一次考試就要達到什麼名次,這些都是沒有道理的,而且可能把孩子逼上危險的方向。

  家長應該懂得並記住,子女的身心健康、個性開朗豁達,比學業成績重要得多。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只有在父母慈愛而不寵愛、多幫助少施壓、多引導少管制、多鼓勵少批評、多寬容不苛責的家庭環境中,子女才能逐步發展健康的個性。

  第七個原則:要逐漸培養子女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是富裕地區、富裕家庭的一個問題,對子女成長和教育的重視絕對必要,對具體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案可以也應該精心設計。但千萬不要把孩子本身當作一個可以設計的物件。孩子是人,是生命,而不是工程師手中的一塊材料。在父母的引導和學校的教學之外之上,要給孩子自主的空間,要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想法、愛好,不要把孩子當作為學校製造分數的機器、為老師製造教學業績的努力,也不要把孩子當作為父母爭光的工具。沒有人能夠設計出愛迪生,沒有人能夠設計出愛因斯坦。人最重要的素質:好奇心、興趣與愛好、欣賞與追求美與和諧的能力、創造發明的能力、求智愛真的渴望,這些都不是他人能夠設計出來的。這些素質只能在一個平等、寬鬆、自由而又富於文化傳統的環境中自發生長。

  篇2

  一、相互溝通

  教育和培養子女的問題不是很快就能說明白的,它需要一個相當艱難、複雜、漫長的階段,然後通過這個階段不斷地總結出經驗教訓,採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只要你一直不斷努力、不斷的付出心血與代價,正確地對待每一件事情,它就會有好的結果產生。

  我並沒有刻意把孩子培養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關愛和教育並沒有省略。首先是學會相互溝通,學會如何培養父子之間的感情,學會如何跟他談心。不一定要談大道理,在這點上有的家長誤認為把大道理講給孩子聽就會有好的收效,其實未見得!孩子生下來天真無邪,高興的事就愛聽,不高興的事就會引起反感,甚至對你產生隔閡,以致無法溝通。這一點非常重要。我認為我的孩子如果喜歡我、貼近我甚至崇拜我了,這就獲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偶爾講點道理他聽不是不可以的,當然也不要得寸進尺,否則會全功盡棄。道理要講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捨棄。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後,自然要提出許多問題讓家長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長一定要認真解答,如果讓孩子失望了,他將越來越少提問,這時,隔閡開始產生,危機也就開始潛伏了。

  所有的孩子都有天生貪玩的毛病,我的措施是參入一起,陪他玩。無論是玩什麼遊戲,在玩的過程當中尋找機會達到教育和培養的目的。過去我很少打球,為了達到目的,我經常和孩子一起打足球、籃球、乒乓球等等。小孩與大人打球畢竟有一定差距,因此,當他快要失去信心時我常故意放他一馬;但當他開始得意時我又毫不手軟地擊敗他。他至少可以從中體會到勝利和失敗的滋味。這也是一種教育方式,不講大道理,讓他親身體會一些人生哲理。如果你單純去滿足他的高興他會認為勝利得來很容易;反過來老是讓他失敗他會失去競爭意識。從巨集觀的角度來講,小小球場與人生這個大“球場”的道理是一致的,簡而言之,凡是孩子感興趣的,哪怕對他沒有明顯幫助的事情,千萬不能輕易反對,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如何“順風扯旗”。當然,大道理誰都會說,做起來可就不是那麼容易。我自己煩躁時也常顧不上了。

  二、善於發現

  教育與培養是彼此不能分割的兩個部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特長和興趣。我是一個很愛音樂的母親,很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和我一樣這麼喜歡音樂,因此從他五歲時我就讓他開始彈鋼琴。在彈琴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他的長處,他具有與眾不同的音樂天賦。看來要著重;培養,首先不能讓他對鋼琴產生厭倦,更不能按我的一廂情願去強求他。所以當他不想彈琴的時候我並不批評他,只是找機會對他講述一些有關音樂的趣聞與故事,這時,“引導”應該是主要手段,一旦他對某個問題產生了興趣就馬上抓住不放,對他進行鼓勵與讚揚。雖說他彈鋼琴的進度非常慢,主要原因是停止的時間過長,最長達到半年以上,但他從來沒有產生過厭煩情緒。這也是一種成功。以後,他對音樂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了,我敢肯定,目前音樂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了。

  關於對孩子的興趣培養我沒少費心機,學鋼琴、打擊樂、羽毛球,包括語文、數學課外補習班等等,這些就省去不談罷了。

  除了發現孩子的長處外,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不足之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膽小,不敢接觸人,特別是接觸老師,這是一個很致命的缺點。人的一生中主要是與人打交道,不然你就會孤立,引起性格反常。再說一個人再有本領,如果不與人接觸就施展不了你的本領,你也就成了廢品。因此我必須設法培養和鍛鍊他。所有能鍛鍊他的大小場合,我都盡最大的努力跟他做工作,讓他去經受鍛鍊。談到這個問題上我要感謝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他們為我的孩子提供了不少機會,如“六一”兒童節的表演、班集體聯歡會表演,都沒少讓他參加。作為家長更是盡心盡力,為他借樂器、租車、搬東西、輔導等等,讓孩子得到了充分的鍛鍊。雖然不能與其他膽大的孩子比,但比起過去來大有進步。

  其次,孩子在做數學作業時顯示出了邏輯思維的不足,因此我在輔導的過程中反對死記硬背,強調過程的思維,哪怕結果是錯誤的,但方法一定要正確,思考問題首先要合乎邏輯。在小學的中,幾乎每個假期我都對他進行了這方面的誘導。同樣,比他人不足,比自己卻大有提高。

  當然,培養孩子不一定都是如此模式,要根據他的自身條件、個性、愛好,正卻作出各重不同的教育方式,這就是它餓複雜性。

  三、正確對待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但又都難免出現缺點與錯誤。如何對待孩子的每一點成績與每一個錯誤,是做家長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取得了成績應該表揚,犯了錯誤也應該批評,但表揚與批評的尺度很難把握。不鼓勵不批評是不行的,可鼓勵與批評過急了孩子的心態往往出現反常,究竟如何對待幾句話很難講清楚,我這裡只說說具體事例僅供參考。

  有一陣子,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錯,每次作業幾乎都是A+,為了鼓勵他,我們不僅讚揚了他,還買了很多他喜歡吃的、玩的、穿的,甚至還滿足了他提出稍過分的要求。結果期中考試令人很不滿意。通過這件事,我們逐漸學會了如何把握好分寸,該讚揚的還是要讚揚,但決不過分。 有一回我們無意發現他的作業本上有很多B,當時我很氣憤,但我冷靜一想,先別急躁,以免刺傷他的自尊心,效果相反。於是我很平靜地問他:“你的作業哪來那麼多的B呀,是不是又馬馬虎虎地做作業?”他作了一些解釋,儘管他的解釋明顯有點牽強,我也不必去揭穿,至少他知道自己是錯誤的,稍帶點指責也就算了,關鍵看他本人怎樣認識。我覺得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態度和學習過程,注重態度和過程最後必然會有好的成績。

  可能有人認為我對孩子的要求太鬆,其實不然,關鍵時該嚴厲的還得嚴厲。有一次我打聽到他們課外補習班連續三次被取消了,他卻撒謊說去上課,其實是打球去了。這次我毫不客氣,回家後我大發脾氣,惡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打球並不是壞事,主要針對他的撒謊方式。他很少見我發脾氣,因此覺得自己的錯誤可能犯得很大,有點害怕,我抓住這個機會,跟他談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他自然而然地都聽進去了,達那以後再也沒發現他犯類似的錯誤了。 總之,孩子有了一點成績家長不要過於高興;犯了錯誤也不要輕易發火,一方面要給孩子留有餘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錯時要抓住時機,理智地對他進行教育,具體如何正確對待還得看當時的情況而論。

  四、尋找出路

  提前給孩子指出將來的去向也會對孩子有一定幫助,讓孩子有一個奮鬥目標,知道自己該怎麼做。這方面我為孩子作了很大的努力。 前面已經介紹過,孩子在音樂方面有特殊的天賦,因此必須把道理跟他說清楚,幹別的事恐怕不是你的所長,你會失敗的。比方說你愛好體育,這我不反對,但當你打算從事體育職業時,會有什麼結果你自己非常清楚。孩子也有自知之明,一提到此事他從不反駁,他深知大人指出的道路是正確的,這個目標是不會改變的,只是怎樣落實到行動上而已。與普通的孩子相比起來,我的孩子每天要多做很多事情。利用每天中午、晚上和週末的時間練鋼琴、練打擊樂、學識譜、練視唱、聽音、記譜等等。雖說他感覺到壓太大,有時顯得很被動,但沒有找任何理由要求放鬆一點。其實我看在眼裡,同情在心裡,嚴厲依然掛在嘴邊。最後只能在週末的兩天中適當作一點調劑,帶他參加一點他所喜愛的活動,這樣他也不會感到那麼乏味了。

  近兩年來,孩子在不影響學習成績的前提下,掌握了一定的一技之長,這是用他的勤奮換來的一技之長。換句話說,他是用現在的痛苦去換取將來的幸福,這個道理他早已明白。他曾經對別的孩子說:你現在少玩就是為了將來能夠多玩。他這種意識的形成,家長肯定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因此大人的行為確實會給子女造成極大影響。由此可見:教育與培養是我們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篇3

  一、家長應幫助初一孩子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學習過渡。

  使孩子們做到:

  1、適應變化了的學習環境。初中不同於小學,突出表現為"三多":課多、書多、老師多。不少孩子感到不習慣,對功課應接不暇。家長要引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和精力,不要只重視班主任的課而忽視科任教師的課。

  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養成科學的作息守時、專注的讀書聽課、積極的勤學好問、獨立鑽研問題、自我驗收的習慣等。

  3、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中學的學習任務很重,學校把學習方法指導已列入教學內容,家長要積極配合。一般強調五個環節:① 預習 ② 聽課 ③ 筆記 ④ 複習 ⑤ 作業。

  4、明確智力上要"三過渡",初中一年級與小學高年級在智力培養上既有銜接又有發展,要完成三個過渡:一、在感知方式上,由以聽覺型為主轉變為以視覺型為主,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二、在記憶方式上,由以機械記憶為主轉向以意義記憶為主。三、在思維方式上,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要鼓勵孩子學會獨立地對學習材料進行綜合、判斷、推理,發展思維能力。

  5、加強意志鍛鍊。家長要使孩子在不斷進步、不斷成功的喜悅中增強信心。

  二、家長應幫助初二的孩子防止成績下滑。

  初二階段部分學生學習成績容易下滑,如果得不到及時指導,必然導致心理上的厭學情緒,引起學習上的惡性迴圈,那麼,初二學生的家長,應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防止成績下滑呢?

  1、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認識。初二所學知識的難度明顯比初一加大,功課有9門課之多,只完成每天作業、到考前才臨時突擊複習,是遠遠不夠的。家長應著重指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複習習慣:當天學的,及時複習;單元學的,整體複習;階段學的,系統複習。

  2、改進孩子的學習方法:知識是有規律的,初二的學生應該能夠認識到一些學習規律掌握恰當的方法了。家長對此也應該明確認識到掌握科學的方法比掌握具體知識更重要。

  3、排除孩子的學習困擾。有些孩子成績下滑是有多種原因的,心理因素是其重要的一方面。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和孩子仔細談談心,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及時疏洩不良情緒。

  三、初中畢業年級的家長,應盡的責任。

  1、對孩子進行全面透徹的瞭解。瞭解孩子在初三面對大容量的學習任務時的心理狀態,使其對學習充滿信心,勤奮刻苦,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談心、教育,並要多與老師聯絡。

  2、關愛、理解、支援孩子。初三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每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智力各異,學習成績有差異是必然的。家長要從實際出發,對孩子既要督促又不苛求。要鼓勵孩子制定出拼一拼能達到的目標,並協助他為之奮鬥。生活上關心他們的冷暖。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要關心他們的思想,當好孩子的大朋友。在孩子參加升學考試的前後都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做好穩定情緒的工作。在臨考前,家長自己也要保持一種輕鬆的情緒,不要過分地嘮叨,那樣容易加劇孩子的緊張情緒。在升學考試結束後,家長要及時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特別是對考場上發揮不好的孩子更應做好安慰工作。

如何教育孩子面對失敗
初一家長培訓心得體會3篇
相關知識
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初中生家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初中生家長教育心得感言
中學生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中學生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高中家庭教育心得體會3篇
初一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中學生家長教育心得體會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_家庭教育重要性感悟
家長家庭教育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