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論文範文
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一種培養人的教育活動,是貫徹落實“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要舉措,有效促進了學生的知識獲得、技能掌握和情感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更推動了高校與社會和諧關係的構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實踐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論文
一、、“三尋找”社會實踐活動的教育意義
1.1“三尋找”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更加關注身邊的傳統知識。由雅克·德洛爾任主席的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指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是教育的四大支柱。教育應圍繞這四種基本學習加以安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大學生通過體驗自己學習和工作上的成功與不足,進行自我反思,不斷地完善自我,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設計開展的“三尋找”社會實踐活動充分考慮到在校大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了解社會、關注身邊的事物。廣大同學來自祖國四面八方,各自家鄉的地域差異很大,建築和傳統各有千秋,廣大同學利用寒暑放假回家、走訪親友及社會實踐的機會,關注身邊的歷史建築,關注周圍的傳統生產、生活物品並予以收集。改變了以往相當一部分學生“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心態。廣大學生黨員和學生骨幹也以此項活動為載體,積極爭先,做到表率,充分發揮到頭作用,深入社群、鄉村、工廠,瞭解生產的方法、生活的故事和地區發展歷程。
1.2“三尋找”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更加關注身民族的歷史。三尋找藏品徵集活動在全校師生的積極參與下,從2010年到現在共徵集到藏品一千餘件,照片二千餘張。藏品範圍涵蓋廣泛,主要有中國古建築保留下來的磚、瓦、門窗、雕塑,有收藏價值的與建築和人們生活有關的傳統生產生活物品;一輩建築師、設計師的草圖、手跡原稿等,鄉土建築有價值的線索等等。在藏品中有很多都具有深厚的歷史價值,例如:錦州義縣慶豐門城牆遺址磚,據考證興建於遼代,距今約600多年的歷史;普蘭店出土漢代墓葬用磚,距今約2000年;清末時期藥鋪的舊窗框,見證了歷史的發展,同時更是社會發展印跡的代名詞;出自於朝鮮的青銅鼎,具有特色的地方文物,估價大約2萬餘元。
1.3“三尋找”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更加關注歷史建築的保護。在“三尋找”社會活動實踐過程中,廣大青年學生通過收集古建築物構件、探訪古建築物歷史和拍攝古建築物照片等方式親身體驗了中國古建築神奇的建造方式和麵臨的困難。校團委通過組織學生撰寫心得體會等方式瞭解到當代大學生保護古建的急迫心情。這也實現了廣大青年學生從單純的在書本上了解古代建築到主動保護古代建築的轉變。
二、“三尋找”社會實踐活動的啟示
2.1充分引導精心設計。歷年來學校對於“三尋找”實踐活動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在組織上週密部署,工作上精心實施,活動中注重宣傳,使“三尋找”真正成為學生第一課堂的延伸,在實踐中發揮育人的功能。為了進一步深化活動成果,還於每年製做“三尋找”活動展板、《建大青年》“三尋找”專刊,並召開“社會實踐活動總結、交流與表彰大會”,通過學生自我教育提高學生對文化追溯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從而激發更多學生以積極熱情的態度投身於此項活動中去。
2.2廣泛宣傳表彰先進。近年來,組織各學院積極籌備“三尋找”社會實踐活動,各級學生組織多次召開“三尋找”社會實踐動員,講解“三尋找”活動方案、成果要求及獎勵機制,充分激發了廣大青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參與範圍廣泛。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每次活動結束後都開展“三尋找”活動的表彰大會。表獎在藏品徵集活動中的優秀組織單位和積極參與的同學,近年來共表彰了8個集體,200餘名同學。
2.3齊抓共管形成合力。通過校團委統一組織,各學院積極申報,集中考評的方式開展“三尋找”活動,且每年都在大學生俱樂部舉辦“尋找歷史、尋找建築、尋找傳統”藏品徵集作品展覽,吸引了全校萬餘人次師生前來參觀,受到了廣泛好評。這些藏品現在大部分存放在“尋找歷史、尋找建築、尋找傳統”大學生社會實踐成果展廳中,另有部分珍貴藏品將收藏到學校建築博物館中。還對“尋找歷史、尋找建築、尋找傳統”藏品徵集活動中表現優秀的組織單位和積極參與的同學進行相應的表彰和獎勵。幾年來,“三尋找”活動受到廣大青年學生的喜愛,已經呈現出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參展作品水平越來越高、教育意義越來越深的態勢。廣大青年學生已經開始自發瞭解家鄉的風俗和民族的歷史,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三、結語
開展的“尋找歷史、尋找建築、尋找傳統”活動充分體現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關注民生、瞭解歷史和保護古建的作用,加深了同學們對歷史的認識,瞭解了家鄉的傳統文化和舊時期的民族風情,同時也懂得了保護歷史遺蹟的重要性。“三尋找”社會實踐活動使同學們在尋找珍貴藏品的同時感受歷史、感受傳承、熱愛環保、熱愛生活,相信這項活動也一定會在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社會實踐論文
1企業對人才職業核心能力的需求分析
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2013年的大型畢業生洽談會上,236家企業進入我校招聘,經分析:236家企業的招聘需求量達5957人,而企業的需求中對學生的溝通能力、資料應用能力、資訊處理能力等職業核心能力提出要求的達到了83.2%。筆者對錄用我校畢業生的20家企業進行了調研,資料顯示:企業對學生評價較低的是學生的創新能力、與人溝通、協作能力和吃苦精神;而企業錄用人才最看重的素質排名前三位的是:人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學習能力。企業調研資料告訴我們:社會對人才的職業核心能力需求較高。正像大眾汽車公司職業培訓部的邦加爾德所說的:“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技術發展速度極其迅速的時代,企業和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必須著眼於未來,迎接伴隨技術發展出現的挑戰。這講究要求從業人員具備一種直到今天還未被人們普遍瞭解的自我重塑和自我適應的技能,那就是核心能力。”
2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是有效的途徑
2.1當前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種類
2.1.1專業技能型的社會實踐活動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課程比例設計較高,除了課程中設計的實踐之外,還有實訓周、實訓月以及畢業前的頂崗實行等專業實踐安排。
2.1.2非專業技能型的社會實踐活動
1有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目前,在高職院校中,有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團委牽頭組織進行的各級各類校內社團活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和社群服務等。
2學生個體的自發社會實踐活動。高職院校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群體比例高,自發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的學生較多,他們多數利用學校周圍的有利條件,利用個人的業餘時間廣泛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2.2社會實踐前後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變化分析
筆者對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後的學生代表進行的調查顯示:在同一崗位上實踐3個月以上的學生,他們的溝通協作能力、資訊處理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革新能力等職業核心能力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學生認識職業核心能力的角度和深度也有較大的變化。實踐後再接受職業核心能力訓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幅度提高。企業需求和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告訴我們: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是行之有效的途徑。
2.3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2.3.1缺乏科學的設計高職院校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根據分類不同,分別由校團委、學生處學工部、教務部門、二級院系等不同部門進行組織,多數側重於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和社會調查等內容,實踐專案缺乏科學的統籌;實踐過程中缺少專門的職業核心能力提升指導,更沒有有效的評估和反饋機制,學生完全靠個人領悟去完成實踐任務,出現溝通協作、創新革新等問題時,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去解決。
2.3.2沒有專業的指導實踐活動,學生重視技能操作訓練,忽視職業核心能力的歷練在如火如荼的全國職業技能競賽氣氛的帶動下,高職學生對待技能操作課程的態度也從表面認知到高度重視。他們希望通過大賽脫穎而出,他們能夠一絲不苟地進行技能操作的練習,可在練習過程中,指導老師和學生都忽視了競賽需要的人的氣質、溝通、創新等核心能力的歷練。最終真正能夠脫穎而出的是那些“綜合素質”高,即與人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職業核心能力突出的學生。
2.3.3缺少評估與反饋實踐活動中學生重視課外活動的參與,輕視活動收穫的總結與提升。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數是高考的“失敗者”,他們更急於在學習之外的領域中找到被認可的途徑。所以,高職院校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較高。調查顯示,有意願主動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中,75.33%的學生願意自行尋找個人感興趣的企業和崗位,而不願意接受學校和家長的硬性安排;在社會實踐目的的調查中,97.26%的學生選擇社會實踐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以這樣的目的為出發點,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過分關注金錢的收入情況,根本無心關注個人職業核心能力的提升,不進行總結,更談不上提升。
2.4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意義
2.4.1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是學生個體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職場上,勞動者既要處理人機關係,也要處理人際關係;既要具備硬技術,更要具備支援硬技術的軟技能;既要適應今天的工作,也要為明天的發展做好準備。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職業核心能力的儲備是關鍵因素。學生具備較好的職業核心能力,可幫助自己適應更高層次和更好崗位的選擇,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具備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
2.4.2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是高職院校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的需要溫家寶2007年9月7日在大連考察職業教育時指出:“教、學、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學才是真學,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職業教育最大的特徵就是把求知、教學、做事和技能結合在一起。職業學校的教師不僅要培養孩子們的求知,而且要培養思想道德,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科學規劃設計,通過第一、第二課堂的有效訓練,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符合高職教育的要求,是高職院校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辦出高職特色的有效途徑。
2.4.3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是滿足企業人才需求的需要。人力資源是企業的根本發展動力。由於職業核心能力具有普遍適用性,員工職業核心能力強的話,企業可在產業調整和轉型過程中避免人才短缺的風險。
2.5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的對策
2.5.1構建第二課堂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科學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統籌規劃第二課堂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原有的社會實踐專案的作用,利用軍事訓練、社會服務、科技發明等專案鍛鍊學生的觀念與道德,實現提升職業核心能力意識的內化,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與創新革新能力。利用“三下鄉”、“四進社群”等專案讓學生了解社會、國情、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利用勤工助學、社會調研等活動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除了原有的統籌專案外,逐步探討將學生的自主課外獨立實踐納入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研究中。高職院校應統籌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構建第二課堂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科學體系,將職業核心能力理論深入滲透到每一項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讓社會實踐活動切實成為職業核心能力提升的有效載體,讓職業核心能力貫穿社會實踐活動的始終,使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大幅度提升個人的職業核心能力。
2.5.2加強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發揮第一課堂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主陣地作用將提升職業核心能力的設計思路與專業實訓、專案計劃有機結合。請專業教師在指導學生專業技能訓練過程中,全面滲透提升職業核心能力的要求。將技術技能考核與職業核心能力考核並舉,實現一手練“技能”,一手練“能力”的雙贏局面。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學生社會實踐中提升職業核心能力的指導作用。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在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承擔著“引路人”的職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地中,全面滲透職業核心能力的價值和意義,實現學生對職業核心能力認識的提升。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組織者的培訓,提升組織者的職業核心能力水平和專業水平。無論哪個職能部門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都安排職業核心能力訓練老師對團隊的組織者進行全面的培訓,讓團隊在完成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全面貫徹職業核心能力的訓練,讓每一項社會實踐活動都成為提升職業核心能力的有效載體。
2.5.3加強對社會實踐活動提升職業核心能力的科學評價加強對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職業核心能力專案提升的考核是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升職業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目前,多數職業核心能力訓練專案沒有考核,所以,學生的意識和重視程度明顯不強。我們可借鑑美國巴克教育研究所的“6A”法則即:真實性、嚴謹性、應用性、實踐性、諮詢性、展示性對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提升職業核心能力訓練進行科學評價。對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全過程的評價與反饋,使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切實提高職業核心能力。
2.5.4營造社會實踐的公益性環境,在社會大環境中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目前,社會對職業核心能力的認識程度還不高,企業在接受學生實踐的過程中也缺乏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提升的設計和指導。在全社會範圍內營造公益性社會實踐的氛圍,以高職學生人人“有才能、有可能”為目標,借鑑德、英、美、新、港、臺等地的實踐經驗,轉變社會對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從課程教育的“書本式”學習轉移到實踐學習的“實戰式”學習中,在社會大舞臺上歷練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
大學社會實踐論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