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優秀論文
初中語文教育是我國當前初中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中考考核中分值最高的科目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初中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
摘要:由於受到學校教育教學資源的不足、教師自身教學素養水平參差不齊以及升學率考核評比等原因的限制,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依舊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教學模式單一、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素質教育實施存在“表面文章”等。所以主要以初中語文教學為研究物件,從改變教師教學模式、改革課堂內容安排方式、培養學生多方面發散性思維、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為加強初中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的融合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
關鍵詞:語文教學;素質教育;解決辦法
引言
在素質教育實施的過程中,由於學校教育教學資源不足、教師自身教學素養水平參差不齊以及升學率考核評比等因素的限制,加之很多學校不能從實踐以及理論層面上真正的瞭解素質教育的內涵,只是憑藉教師自己所片面理解的素質教育來教育學生,使得初中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相融合的具體實踐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內涵、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及如何加強初中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融合為基本內容,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1初中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內涵
1.1初中語文教學的內涵。
初中語文教學與小學的語文教學是完全不同的,通過六年小學語文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漢字、句型等方面的知識,而初中的語文教育則是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學習與知識的掌握,注重的是語文綜合全面的學習[1]。教師在此過程中不僅僅是學科基礎的鞏固者,更是學科理論知識拔高的構建者。而學生在此過程中也不再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被動的接受者,學生更多是轉變被動學習的知識接收方式,在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教學的同時,學會獨立的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本質,提高思維的活躍能力,培養合作創新精神。
1.2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是黨和國家提出的全面綜合性的教育方針,目的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獨立意識,提高其綜合素質,為祖國建設發揮更有力的作用[2]。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僅堅持“三個面向”,還需要受教育者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努力在學習與實踐中實現自身價值;樹立正確的目標,並不斷為之努力奮鬥。
2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出現的問題
2.1教育教學模式老舊。
“填鴨式”教學只會讓學生更加感覺到語文學習的枯燥乏味,無法提起學習興趣,而教師也會因為學生對語文這一科的黯淡反饋而使其下一步的教學難度加大,由此惡性迴圈。然而,這種“填鴨式”教學帶來的後果是,在短時間內的考試中學生確實會取得相對良好的成績。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之前沒有理解只是死記硬背過的知識點很快就會被遺忘。通過調查結果現實,百分之八十五的學生表示不喜歡這種教學模式,並表示自己很難真正理解知識點的真正意義。這種單純的將知識結論告訴學生,並要求他們死記硬背知識點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是現階段很多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通病。
2.2忽視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成為了課堂的主導者,學生被動的跟隨老師的思維而去學習,這使得原有的學生狗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被忽視。在課堂上,教師通過概括知識點,然後學生記憶知識點為教學的主線,在此過程中沒有給予學生任何提問問題的時間和機會,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長時間被忽視,就會使得學生失去對理解知識的興趣,降低學生對知識點的概括能力,這對學生的長遠發展都產生了不利影響。
2.3教材內容與現代社會脫節。
時代的進步,我們的初中語文教材也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這種改變並不是指刪減優秀的文章內容,大篇幅的加入現代內容,而是改變傳統的以培養學生文學素養而強行加入的大部分中外名著選讀。這部分內容雖然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但是卻與現在時代發展的趨勢不能相互融合,這使得學生長久的生活在文學作品中而與現代社會脫節,不利於學生的思想跟隨現代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3加強初中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融合的措施
3.1打破傳統教學模式。
打破過去的“一言堂”課堂教學,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育質量,是素質教育更好融合的必由之路。要豐富教學方法,增加語文學習的趣味性,不要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3]。倡導全面、和諧的發展教育。將語文知識與現代化相結合,自由探究、相互合作的學習。學校和老師要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念,促進教學過程中的民主化與適應性。學生與教師共用講學案,老師使用的教案同時也是學生的學案。講學稿以學生的自學為主線,按照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來設計,充分加強課前、課中、課後的聯絡。
3.2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是整個授課過程中的主要角色,因此教師要善於改變過去“主導者”的角色,轉變為“指導者”,指導學生進行積極的“發散性思維”學習。一方面要倡導“無講臺”,即打破焦點,打破中心,打破以教師為主的模式,轉而成為多焦點、多中心,成為不斷變化多的焦點和中心,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另一要倡導破除“三面黑板”的觀點,即剝奪教師的黑板霸權,為學生活動提供廣闊的舞臺,鍛鍊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要勇於在課堂提出自己的問題團體與見解。日本著名教育家麻山吉優夫曾說過“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是教師所無法替代的,一旦出現教師主導課堂的教學現象,這就表明其教學成果必然不能實現理想的目標”。也只有讓課堂主體迴歸學生,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3.3完善教材基本內容。
在初中語文教材內容設定方面,刪除部分名人名著選讀,新增一定比例的能夠體現現代化發展內容趨勢的文章題材,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增加適量的時尚短文,以此滿足初中生的個人興趣和愛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增進語文教學與現代化發展之間的距離,避免語文教學與現代社會脫節。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生活的聯絡,增進學生學習的現實感。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初中語文教學和素質教育依舊存在存在問題,將素質教育合理的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仍然需要改進,要通過更多的理論實踐與磨合才能達到真正的融,而這個過程則離不開學校以及語文教育工作者堅持不懈的創新與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初中語文教學會向素質教育不斷地邁出堅定地步伐。
參考文獻
[1]崔百靈.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2:96-98.
[2]何興亞.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情感讀本,2015,05:43.
範文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教育心理學的運用
摘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師如果能夠將教育心理學的知識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就能夠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挖掘語文教材 精心設計 教學環節 構建積極的氛圍
初中語文這門學科具有極強的創造性,它有著蓬勃的朝氣與生機,與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有著很大的契合度。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與業務能力,與時俱進,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並對初中生的心理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認真學習心理學理論,將自己的研究所得與理論相結合,從而促進初中語文順利實現有效教學。在我們的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要求教師對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心理需求,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教育心理學的原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對學生的意志進行鍛鍊,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人生。我們都知道,如果學生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那麼他們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就能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尤其是在現階段的學習生涯中,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好的發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那麼,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運用教育心理學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筆者談一談自己的思考與感悟。
一、對語文教材中的教育心理學內容進行充分的挖掘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也是最主要的參與者。在課堂中,學生所進行的主要活動就是學習,很多學生會在學習方面遇到困難,也會滋生煩惱。初中語文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當學生有心理變化時要能夠及時發現,並採取適當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我們的教材中有很多適合拿來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的內容,教師可以加以利用為學生構建一種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圍,以促進學生知識的學習。當運用教育心理學時,教師要對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進行深入挖掘,並結合初中語文的學習特點,以教學實踐為出發點,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鑽研,研究新課程標準,使教材中的教育心理學內容得到更好的發揮。如七年級下冊的《孫權勸學》一文,它是一篇以對話為主的文言文,篇幅雖小,但卻有著精煉的文筆,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培養他們鍥而不捨的釘子精神,促進學生正確人格的塑造與形成。在學習該文時,我將訓練目的定為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認真閱讀文章,並仔細揣摩三人之間的對話。筆者還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古代三人論學”的情境,讓學生自己對文章內容進行改編,並分組上臺表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都深刻地體會到了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的用意,因而他們的思維深度與廣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拓展。最後,由教師對文章中的人物性格以及語言特點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感受本文中的人文內涵,培養他們的個性。
二、對初中語文的教學環節進行精心設計
在對教育心理學進行運用時,教師要對教學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穫,產生美好的學習體驗,並使他們的心理得到良好的塑造,獲得健康的成長。我在教學中經常採用以下幾種方法來設計教學環節。
一引導學生感悟作品,樹立精神榜樣
為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心理,教師可以在學習一些與英雄人物、英雄事蹟等相關內容時,引導學生精心感悟文章內涵,使學生受到英雄精神的薰陶,增強學生的心理體驗。如學習《蘆花蕩》這篇課文時,筆者就引導學生對課文中描寫“老頭子”的動作、神情、語言等內容進行仔細品味。學生經過自己的品讀與思考、想象,很自然地就對英雄先輩產生了一種敬佩之情。最後由教師對學生的品讀進行點撥,使他們的情感得以昇華,對同胞抱以無限的深情,對日寇則滿懷仇恨。
二合理利用事例,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心理引導
教師還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內容與事例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塑造,從多方面對學生實施恰當、合理的引導。如進行《木蘭詩》的學習時,因為這篇文章所描寫的是一位代父從軍的女子故事,主要說的是花木蘭勇敢善良的品質。教師可以結合花木蘭的一些例項,立足於木蘭當時所處的年代,對人物的心理進行深入剖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還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場“我來說木蘭”的小型演講,讓學生來評一評,從中挖掘花木蘭潛在的心理品質,從而使學生受到啟發,幫助他們塑造健康的心理。
三為學生創設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心理情境
從心理學的範疇來說,人的心理是很容易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的,因此,教師可以將心理教育融入其中,結合所學內容為學生創設一些與此相關的情境,使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學習《皇帝的新裝》時,我讓學生分組對課文進行改編,並利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重新詮釋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故事中各個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刻了,還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始進行自省:我在某些事上的做法是不是也很愚蠢?我有揭露虛假的勇氣嗎?我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嗎?從而在不斷的反思與自省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了很好的鍛鍊,也塑造了他們誠實、善良的品格。
三、構建積極的課堂心理氛圍,優化課堂心理環境
構建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優化課堂心理教學的環境,需要教師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中對學生心理教學不重視的想法或者定式思維,重新審視師生間的關係,擺正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將自己始終放在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的位置上。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放鬆,這樣師生才能一起向著既定的教學目標前進。另外,在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在心理上感受到平等,從而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保護。在此平等的基礎上,來對學生開展心理教學,使學生接近心育目標。心理學研究表明:只要誘惑足夠強大,任何道德的束縛都將土崩瓦解。可見,只有真正的心靈昇華,而不是約束,才能使人生具有光明前景。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開發學生心智的基礎。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立足現狀,認真研究與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念,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質。
讀懂學生內心掌握教育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