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對學困生心理弱勢的情感關懷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3日
一、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學困生是如何發展成為“心理弱勢學生”的?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失敗的經驗,排除智力、生理的因素,學困生是由於一次次的失敗經驗累積成挫折感、自卑感而外界又無法給予他適當的關注與疏導而導致的學習動機、行為、情趣、興趣等的失調或缺失,從而最終形成了學習困難。學困生與優等生一樣承受著繁重的課業負擔與心理負擔,他們除了要承受升學的巨大壓力,老師的嚴厲要求,社會就業的嚴峻形勢,家長望子成龍(鳳)過高期望所帶來的挫折感、無助感外,還要承受家長粗暴指責,師長刻意忽視,同學們諷刺、挖苦的自卑感與屈辱感。在這樣沉重的心理負荷面前,學困生很難保持心態平衡。學困生這種失衡的心態若得不到有效地調適與改善,很容易產生諸如消沉悲觀、無聊厭煩、冷漠麻木等負面的情緒以及一些諸如敵視、攻擊他人或封閉自己內心的心理偏差,成為“心理弱勢學生”。
當然,學困生心理弱勢的形成原因,應該把它作為一個系統進行分析,既有學生本身意志、情感等個性心理品質的影響,也有學校、家庭、社會一類的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們把外界有意或無意、或隱或現、偶然性或習慣性做出的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的言行稱之為“精神傷害”或“心理虐待”。在這兩類因素中,我認為學困生的形成更大的原因在於後者。外界對學困生的孤立與歧視,侮辱與貶低,忽視與冷漠,很容易使學困生形成三類心理障礙:自卑、焦慮、冷漠、逆反的情感障礙;偏執、攻擊的人格障礙;脫離群體的交往障礙,這使學困生往往處於心理弱勢。
二、被世界遺忘的角落——學校教育對心理弱勢學生的學業疏忽與情感漠視。
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教育不是選拔適合教育的物件,而是讓教育適應每一個受教育者。在一些學校的辦學理念中,提到了“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等話語,但真正能把學困生教育與尖子生選拔“一碗水端平”的,比較少。對尖子生、特長生追時加點,因材施教,寄予厚望;對學困生,揭開“扶危濟困”的面紗,仍舊是一種任其自然的“放羊式”管理,只盡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義務,而沒有切實負起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的責任。我們的學校或教師因各種原因將這些學生排除在我們的教育視野之外,對他們所提的要求是不影響老師上課,“不做壞掉整鍋粥的老鼠屎”。
教育對學困生“弱勢群體”的遺忘,實際是公平原則的缺失。對他們的學業疏忽與情感漠視,使這些學生在求學的初始階段就親歷了教育的不公,品嚐了他最崇敬的人的歧視。若他們長大以後,以德報怨尚好,若他們形成了反抗、敵視的心理,我們又怎能肯定他們不會將這種歧視與不公帶向社會、帶向他人?教育對學困生“弱勢群體”的遺忘,也是教師師德錯位的表現。“心理弱勢學生”最需要我們老師的關懷與幫助,但他們卻得不到,因為一些老師認為,他們的價值能更好地體現在成績優良的學生身上,而不是那些“需要花大力氣,卻未必會有小收穫”的學困生身上。當然,這裡面還有教育制度的原因存在,但我認為更大的責任在於教師。叩問教師,除了學校,你讓我們的學生到哪裡去尋找尊重與愛?到哪裡去尋找溫情脈脈的微笑與發自內心的感動?因為學校是盛產美德、真誠與溫情的地方。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其首要問題是關注每一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在表現中體現自身的價值,而這核心理念在優等生身上貫徹並不難,關鍵是如何在學困生身上得到落實。
三、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對“心理弱勢”學生如何進行情感關懷?
據上所述,學困生心理弱勢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外界“情感虐待、情感缺失”,而這兩者的實質是一種心靈孤立和精神遺棄。教育者應該自省,應該懺悔。面對教育的“弱勢群體”,我們教育者應該悲天憫人,對“心理弱勢學生”施與人性的溫暖與情感的補償。
1、愛的補償
我們知道,學困生在其學習、生活過程中,更多的是失敗的體驗,是消極的情感。無論是社會、家庭、還是學校,有時把他們基本的心理需要例如愛的需要無情地扼殺了。這雖然不是我們教師的本意所為,但傷害確實已經造成。現在一些學校的做法是,利用“鐵腕”政策管教學生,一旦收不到應有的成效,便想方設法驅逐他們,把教育的責任推向家庭與社會。我覺得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自始至終缺少對學生愛的投入,我們教師充當了“救火兵”,充當了“教育警察”,卻忘了要去充當“愛心大使”。根據統計學中的“邊際效用”,假如我們把一份關心與鼓勵給予“心理弱勢學生”,他們的心理滿足程度是100個單位,而把同樣的一份關心與鼓勵給予優等生,他們的心理滿足程度可能只有一個單位。這就告訴我們,在教育中,有意識地把關懷與愛心的“陽光雨露”灑向“心理弱勢學生”,教育成效的增加值將會大大提高。學困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老師愛護他,同學們關心他,他們是最容易被感動,最容易滿足的。
學困生“心理弱勢”的形成,總是伴隨著愛的缺失,錯誤已經造成已無法挽救,若我們還任錯誤一直髮展擴大下去,就是一種對社會、對家庭極不負責任的表現,是一種“教育無能”。
2、賞識補償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學困生總是一差百差,教師總是被其不良的學業矇蔽了眼睛,再也看不到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這是一種人性光芒的扼殺。世界上通才、全才少之又少,相反,對人類有巨大貢獻的偉人,可能只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才華,而在其他方面,可能往往連常人也不如,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古今中外都有。陶行知先生的話說的好,“你這糊塗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瓦特,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每個學困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由衷地賞識它、挖掘它,學生的自尊就自然而然地被喚醒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利用好對學生的賞識,這無疑是有巨大的教育效果的。
賞識學困生,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其一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統計學來講,學生的智力水平相差不遠,但卻有強勢智慧與弱勢智慧之分,即“智慧多元化”。例如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好些,但交際能力可能差些,相反,也有可能。學困生教學要挖掘他們最大的發展潛能,而不是磨平他們的稜角與鋒芒,或許這又涉及到教育制度、考試製度的問題,但若在基礎教育中已把他們的個性潛能齊刷刷地剪平,要讓學生今後有所發展是不可能的。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不甚理想,但可能其它方面卻是優等生難以企及的,若這種潛能被成績這座大山遮擋了光芒,或許,我們就是扼殺了一個可能會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才。其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困生的學業落後對其一生來說,可能只是暫時的,也與今後的生活幸福感構不成正比,如果我們教師能找準他們情感的缺口,教育得法,每個學生都會有所發展的;但他們心理上的陰影,卻可能是永久的,教師若引導不當,很可能讓學困生一生都難以擁有心理健康。
但願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能夠在工作中對學困生這個弱勢群體以更多的情感關懷,使他們也能健康地茁壯成長。
用幽默增強教育效果
做臨界生成功心理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失敗的經驗,排除智力、生理的因素,學困生是由於一次次的失敗經驗累積成挫折感、自卑感而外界又無法給予他適當的關注與疏導而導致的學習動機、行為、情趣、興趣等的失調或缺失,從而最終形成了學習困難。學困生與優等生一樣承受著繁重的課業負擔與心理負擔,他們除了要承受升學的巨大壓力,老師的嚴厲要求,社會就業的嚴峻形勢,家長望子成龍(鳳)過高期望所帶來的挫折感、無助感外,還要承受家長粗暴指責,師長刻意忽視,同學們諷刺、挖苦的自卑感與屈辱感。在這樣沉重的心理負荷面前,學困生很難保持心態平衡。學困生這種失衡的心態若得不到有效地調適與改善,很容易產生諸如消沉悲觀、無聊厭煩、冷漠麻木等負面的情緒以及一些諸如敵視、攻擊他人或封閉自己內心的心理偏差,成為“心理弱勢學生”。
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教育不是選拔適合教育的物件,而是讓教育適應每一個受教育者。在一些學校的辦學理念中,提到了“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等話語,但真正能把學困生教育與尖子生選拔“一碗水端平”的,比較少。對尖子生、特長生追時加點,因材施教,寄予厚望;對學困生,揭開“扶危濟困”的面紗,仍舊是一種任其自然的“放羊式”管理,只盡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義務,而沒有切實負起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的責任。我們的學校或教師因各種原因將這些學生排除在我們的教育視野之外,對他們所提的要求是不影響老師上課,“不做壞掉整鍋粥的老鼠屎”。
教育對學困生“弱勢群體”的遺忘,實際是公平原則的缺失。對他們的學業疏忽與情感漠視,使這些學生在求學的初始階段就親歷了教育的不公,品嚐了他最崇敬的人的歧視。若他們長大以後,以德報怨尚好,若他們形成了反抗、敵視的心理,我們又怎能肯定他們不會將這種歧視與不公帶向社會、帶向他人?教育對學困生“弱勢群體”的遺忘,也是教師師德錯位的表現。“心理弱勢學生”最需要我們老師的關懷與幫助,但他們卻得不到,因為一些老師認為,他們的價值能更好地體現在成績優良的學生身上,而不是那些“需要花大力氣,卻未必會有小收穫”的學困生身上。當然,這裡面還有教育制度的原因存在,但我認為更大的責任在於教師。叩問教師,除了學校,你讓我們的學生到哪裡去尋找尊重與愛?到哪裡去尋找溫情脈脈的微笑與發自內心的感動?因為學校是盛產美德、真誠與溫情的地方。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其首要問題是關注每一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在表現中體現自身的價值,而這核心理念在優等生身上貫徹並不難,關鍵是如何在學困生身上得到落實。
三、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對“心理弱勢”學生如何進行情感關懷?
據上所述,學困生心理弱勢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外界“情感虐待、情感缺失”,而這兩者的實質是一種心靈孤立和精神遺棄。教育者應該自省,應該懺悔。面對教育的“弱勢群體”,我們教育者應該悲天憫人,對“心理弱勢學生”施與人性的溫暖與情感的補償。
1、愛的補償
我們知道,學困生在其學習、生活過程中,更多的是失敗的體驗,是消極的情感。無論是社會、家庭、還是學校,有時把他們基本的心理需要例如愛的需要無情地扼殺了。這雖然不是我們教師的本意所為,但傷害確實已經造成。現在一些學校的做法是,利用“鐵腕”政策管教學生,一旦收不到應有的成效,便想方設法驅逐他們,把教育的責任推向家庭與社會。我覺得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自始至終缺少對學生愛的投入,我們教師充當了“救火兵”,充當了“教育警察”,卻忘了要去充當“愛心大使”。根據統計學中的“邊際效用”,假如我們把一份關心與鼓勵給予“心理弱勢學生”,他們的心理滿足程度是100個單位,而把同樣的一份關心與鼓勵給予優等生,他們的心理滿足程度可能只有一個單位。這就告訴我們,在教育中,有意識地把關懷與愛心的“陽光雨露”灑向“心理弱勢學生”,教育成效的增加值將會大大提高。學困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老師愛護他,同學們關心他,他們是最容易被感動,最容易滿足的。
學困生“心理弱勢”的形成,總是伴隨著愛的缺失,錯誤已經造成已無法挽救,若我們還任錯誤一直髮展擴大下去,就是一種對社會、對家庭極不負責任的表現,是一種“教育無能”。
2、賞識補償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學困生總是一差百差,教師總是被其不良的學業矇蔽了眼睛,再也看不到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這是一種人性光芒的扼殺。世界上通才、全才少之又少,相反,對人類有巨大貢獻的偉人,可能只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才華,而在其他方面,可能往往連常人也不如,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古今中外都有。陶行知先生的話說的好,“你這糊塗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瓦特,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每個學困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由衷地賞識它、挖掘它,學生的自尊就自然而然地被喚醒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利用好對學生的賞識,這無疑是有巨大的教育效果的。
賞識學困生,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其一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統計學來講,學生的智力水平相差不遠,但卻有強勢智慧與弱勢智慧之分,即“智慧多元化”。例如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好些,但交際能力可能差些,相反,也有可能。學困生教學要挖掘他們最大的發展潛能,而不是磨平他們的稜角與鋒芒,或許這又涉及到教育制度、考試製度的問題,但若在基礎教育中已把他們的個性潛能齊刷刷地剪平,要讓學生今後有所發展是不可能的。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不甚理想,但可能其它方面卻是優等生難以企及的,若這種潛能被成績這座大山遮擋了光芒,或許,我們就是扼殺了一個可能會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才。其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困生的學業落後對其一生來說,可能只是暫時的,也與今後的生活幸福感構不成正比,如果我們教師能找準他們情感的缺口,教育得法,每個學生都會有所發展的;但他們心理上的陰影,卻可能是永久的,教師若引導不當,很可能讓學困生一生都難以擁有心理健康。
但願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能夠在工作中對學困生這個弱勢群體以更多的情感關懷,使他們也能健康地茁壯成長。
做臨界生成功心理的指導者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