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腫瘤科護理相關論文
護理工作是以人為工作物件的特殊職業,存在和潛在著許多法律問題。隨著醫療法規的不斷出新,人們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牽涉到護理人員的訴訟案件呈上升趨勢,給護理人員帶來一定的壓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腫瘤科護理相關論文,供大家參考。
腫瘤科護理相關論文範文一:優質護理服務在腫瘤科的應用效果觀察
摘要: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在腫瘤科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152例腫瘤患者為研究物件,採用隨機數字表法分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6例,對照組患者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SAS、SDS評分。結果 觀察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總生活質量評分82.22±4.10、70.06±4.75、87.71±7.03、89.15±4.95、79.88±8.74、73.70±8.65、護理滿意度98.68%均明顯高於對照組;SAS、 SDS26.3±4.2、24.8±5.3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結論 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維護良好護患關係。
關鍵詞:腫瘤科;優質護理;生活質量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於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也日益增高。目前,單純以疾病為核心的護理模式已遠遠難以滿足患者需求。為改變以往護理模式,以開展優質護理模式為契機,我科有效調整和改進傳統護理模式,使其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強調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和整體性護理措施。現將我院腫瘤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取得的效果彙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腫瘤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2例患者,其中男84例,女68例;年齡15~82歲,平均年齡51.3±6.5歲;住院時間6~72d,平均住院時間10.5±d。其中食管癌12例,腸癌28例,肺癌24例,乳房癌38例,胃癌23例,其他型別腫瘤27例,所有患者均經病理學或組織細胞學證實。採用隨機數字表法將選取的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型別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干預:①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當給予熱情接待,介紹病室環境、主管醫師、主管護士,同時詢問患者一般資料,並對患者進行評估,根據患者情況制定有針對性、合理的護理措施;②護理人員應當在患者進入病房前對病房進行整理,保持病房乾淨、整潔,溫度和溼度適宜,為患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使患者能夠儘快消除陌生感,融入病房環境,減輕負性情緒;③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詳細講解腫瘤的發生機制、臨床症狀、治療方法、常規護理操作等,同時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耐心講解,從而可使護患間的透明性得以保持,使護患矛盾發生率得以降低;④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由於面對新的環境、病痛的折磨、各種檢查、治療方法的困難,導致腫瘤患者常常出現各種消極、恐懼、悲觀的負性心理,特別是老年及惡性腫瘤患者,常常認為採用各種治療往往是無效的,甚至部分患者已經出現放棄治療的念頭,此時給予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護理人員應當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及時瞭解患者心理變化,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並講解採用治療的有效性、重要性,可採用讓治療療效顯著的患者現身說教,讓患者重樹信心[1];⑤告知患者如何轉移疼痛及疼痛控制的重要性,如採用讀小說、看電視、聽音樂、聽故事等方法轉移精力;⑥患者出院時應當指導患者需與醫務人員保持聯絡,有任何問題及時諮詢或入院就診,同時告知家屬如何做好正確的家庭護理。
1.3 觀察指標 ①採用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30[2]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包括: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②採用自制問卷調查表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問卷共100分:評分≥80分為滿意;評分60~80分為一般滿意;評分<60分為不滿意;③採用焦慮量表SAS和抑鬱量表SDS對受術者心理狀況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生活質量、SAS、SDS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滿意度等計數資料用[n%]表示,採用SPSS16.0軟體分別進行t檢驗和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比較 觀察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總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於對照組P<0.05或P<0.01,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70例,一般5例,滿意度98.68%明顯高於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SAS、 SDS評分比較 觀察組SAS、 SDS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優質護理的開展是為了使醫院護理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患者併發症發生率有效降低,住院時間縮短,從而使患者痛苦減輕,治療費用降低,醫療資源利用率提高。這對於我國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服務要求和醫療資源相對不足二者之間矛盾的緩解具有重要意義[3]。
目前,臨床護理模式正逐步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進行轉變,優質護理著重對人的整體性和社會性進行了強調,而不再侷限於觀察和護理患者的生理指標[4]。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在對疾病進行護理的同時,應當對患者綜合情況掌握,同時注意患者心理、情緒變化,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尤其是腫瘤科患者,大部分患者治療具有療效差、療程長、預後差以及病情易反覆等特點,給患者心理、精神以及經濟上均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導致患者容易心理失衡、情緒低落,甚至喪失生活的信心,此時護理人員應當根據其心理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完善的心理疏導方案,灌輸正確的治療知識,進行死亡教育,告知患者患病不等於死亡,使在正確對待疾病,同時告知患者治療的有效性,同時動員患者家屬積極參與給予患者人文關懷,營造良好的家庭支援系統,對患者主動關心、理解,從而使患者能夠以平穩的心態積極接受治療[5]。
本文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通過積極有效的優質護理服務,生活質量各項評分、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於對照組,且SAS、 SDS評分明顯低於對照組。由此可見,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維護良好的護患關係。
參考文獻:
[1]段盈芳.優質護理服務在腫瘤科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4,71A:30-31.
[2]Bjordal K, de Graeff A, Fayers PM, et al. A 12 country field study of the EORTC QLQ-C30 version 3.0 and the head and neck cancer specific module EORTC QLQ-H&N35 in head and neck patients. EORTC Quality of Life Group[J]. Eur J Cancer, 2000,3614:1796-807.
[3]戴萍,趙鶯柳,陸惠瓊,等.優質護理服務在腫瘤科的應用效果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1:38-39.
[4]張瓊.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腫瘤內科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1:82-83.
[5]王偉.優質護理服務在腫瘤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9:208-209.
腫瘤科護理相關論文範文二:腫瘤科化療患者早期PICC應用與護理
摘要:本文探討腫瘤化療中最常用的靜脈輸液導管PICC的臨床應用和護理關鍵措施,具體闡述和分析了針對適宜症的正確置管方法和注意事項等。
關鍵詞:腫瘤;化療;PICC;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526201212-0236-02
對腫瘤進行藥物治療中,通常採用多種化療藥物聯合化療方案。一般來說,根據化療藥物的作用,毒副作用及人體恢復間期,將一個化療療程通常要分成數個週期,每個週期通常為21d或28d,整個療程通常為8~12個月。由於化療藥物對血管刺激性大,可導致化學性靜脈炎和靜脈周圍炎,藥物外洩,會造成組織損傷壞死常見表現為:輸液部位疼痛→逐漸加重→區域性腫脹→紅斑水皰→硬結→潰瘍等。如何保護腫瘤化療病人的外周血管,那麼就必須選擇適合的血管通道器材,為腫瘤患者輸送化療藥物,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逐漸被腫瘤化療臨床應用。
1 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腫瘤患者89例,所有腫瘤患者診斷均須行化療、中長期靜脈輸液、靜脈高價營養等。其中男63例,女26例,年齡28~76歲,平均年齡43.5±3.6歲;其中腦腫瘤17例、肺癌18例、胃癌18例結直腸癌15例,乳腺癌17例、淋巴性腫瘤3例;其中需要缺乏外周靜脈通路的患者18例,需要靠導管輸送胃腸外營養的患者28例。
2 PICC術前準備
置管材料選用美國BD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單腔導管,內徑0.64ram,外徑1.35ram。矽膠材料,柔軟,彈性好,全程可放射顯影,使用時,可確認導管及其尖端位置,總長度為65cm,可據個體及治療需要的尺寸進行預先修剪,導管上以釐米做的刻度標記使得修剪導管既準確又容易。所有患者在進行PICC穿刺前經診斷和確認均為PICC適應症,由醫生與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並與醫生協商其每個患者的必要性,瞭解和無明確患者無任何禁忌症和進行必要的穿刺前評估。PICC穿刺的靜脈選擇的原則要以靜脈為首選,其次肘正中靜脈,第三選擇頭靜脈;另外,導管尖端位置要以液體和藥物的型別、患者輸液療程、藥物的PH和滲透壓以及液體流速和體積來確定。對患者上腔靜脈、鎖骨下靜脈置管對進入血管中的藥物將被迅速稀釋,這是由於上腔靜脈、鎖骨下靜脈的高血流量和高流速會增速藥物稀釋速度;上腔靜脈從預穿刺點沿靜脈至右胸鎖關節在向下至第三肋間;鎖骨下靜脈從預穿刺點沿靜脈至胸骨體表的位置然後再減去2cm的。對於肘部靜脈血管條件差、穿刺部位已有感染或損傷以及乳癌術後患側臂靜脈的患者要慎用PICC導管。
2.1 穿刺前評估:對患者的治療方案療程、藥物特性、用藥方式進行確定;患者面板、靜脈評估靜脈壁解剖、相關的組織結構、穿刺點選擇以及既往輸液史,並提示患者提前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
2.2 PICC靜脈選擇:表潛外周靜脈,走行順直,阻力小;靜脈穿刺排序:貴要靜脈>90%、肘正中靜脈、頭靜脈、大隱靜脈、股靜脈;柔軟、粗直、有彈性,面板完整有彈性,充盈、易觸及、易固定,無靜脈瓣。
2.3 PICC體表定位:穿刺點與導管尖端預計距離:從與穿刺點沿靜脈走向量至右胸鎖關節再向下至第三肋間隙約35-40cm;PICC操作時要拍X光片確認導管尖端位置:上肢貼在體側時,導管尖端應位於上腔靜脈內,第二肋間隙水平;上肢外展90度時:導管應位於上腔靜脈骨,第三肋間隙水平。
3 PICC術後護理
3.1 術後評估:每次給藥和輸液前確定導管是否通暢,使用注射器回抽,避免反覆抽吸,見回血後方可使用導管。每班觀察區域性情況。每天輸液時觀察重力滴數至少一次應>80滴/分,如發現重力滴數減慢、不滴等情況立即尋找原因,及時處理,及時報告。每週更換透明敷料、輸液接頭、肝素帽是否按要求執行。
3.2 術後衝管:必須使用規格10ml及以上的注射器衝管。輸血、血製品、脂肪乳、 TPN 、卡汶、萬汶、706代血漿等後或連續輸液12小時以上、抽回血、採血、輸液結束時,用20ml生理鹽水脈衝衝管。
3.3 術後封管:使用20ml生理鹽水脈衝衝管後,用肝素鈉溶液1~2ml正壓封管當剩餘0.5~1ml左右時邊推注注射器邊撤注射器。
3.4 術後採血:採血時用間歇性回抽的方法,切忌使用暴力持續性回抽,採血結束用10ml以上的生理鹽水衝管,衝管時一定要脈衝式,以保證導管內正壓狀態,防止回血引起導管堵塞。
3.5 術後換藥:換藥時間:置管後72小時,如敷料有卷邊、鬆動、潮溼、穿刺點感染、出血、滲血時及時更換。更換敷料必須嚴格無菌操作技術,透明貼膜應在導管置入後第一個72小時更換,以後每週更換1次或在發現貼膜被汙染或可疑汙染、潮溼、脫落或危及導管時更換。所有透明貼膜上應該清楚地記錄更換敷料的時間,記錄導管長度及常規;導管脫出<5cm可繼續使用,脫出導管>5cm應考慮拔除。
4 術後常見併發症及處理
4.1 區域性滲血、血腫及靜脈炎
0:無滲出;
Ⅰ:24h內無菌紗布8層2cm 2或棉球一個外觀可見血漬,乾燥;
Ⅱ:24h內無菌紗布8層2cm 2或棉球一個被滲血浸透;
Ⅲ:無菌紗布8層2cm 2或棉球一個被滲血浸透,並從透明敷料邊緣滲出;
Ⅳ:穿刺處滲血不止,必須壓迫止血。
區域性滲血的分度表1-1,由PICC置管引發的靜脈炎又分:機械性靜脈炎、化學性靜脈炎和細菌性靜脈炎。靜脈炎分度表1-2。
0:沒有症狀;
Ⅰ:輸液部位發紅,有或不伴疼痛;
Ⅱ: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
Ⅲ: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條索樣物形成,可觸控到條索狀的靜脈;Ⅳ: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條索樣物形成,可觸控到條索狀的靜脈>1英寸,有膿液滲出。
處理:抬高患肢、熱敷,外用藥物:可使用如意金黃散、硫酸鎂外敷以及喜療妥等,也可進行理療方式如:紫外線。
4.2 導管堵塞:導管堵塞可分為:血凝性導管堵塞和非血凝性導管堵塞兩種。PICC使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出現此問題,可用導管再通導管堵塞12h之內時間越短越好,但如已超過12h,也可繼續再通。一旦發現導管堵塞可以開啟延長管夾水止卡,旋轉三通,使10毫升空注射器與導管管腔相通,回抽10ml注射器針栓至8~9ml刻度,以使導管管腔內形成負壓;旋轉三通,使3ml注射器與導管管腔相通,在負壓作用下,溶栓劑進入導管管腔;旋轉三通,關閉導管管腔,讓溶栓劑在管腔內停留一段時間,以便發生作用,用10ml注射器抽吸約3ml血液,以確定導管暢通,棄去回抽的血液;用10ml注射器以“脈衝”方式沖洗導管,使用20毫升生理鹽水,遵循規範的沖洗方式。
5 總結
PICC較深靜脈而言穿刺更加簡便、安全,且穿刺成功率較高,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進行反覆穿刺的痛苦,而且導管維護方便,對於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命質量,為腫瘤化療患者提供了一條安全有效的靜脈治療通路,而護理人員掌握PICC置管技術及PICC的常見併發症,重視對腫瘤患者的宣教導管的維護,可以有效延長導管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 李淑君,包金英,方亮等.腫瘤患者臨床化療的全方位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誌,2011,1722:2721-2723
[2] 陳越如.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臨床應用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誌,2011,305:672-673
[3] 楊旭女.化療患者PICC應用中常見併發症的護理[J].現代實用醫學,2008,206:491-492相關文章:
臨終患者的心理護理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