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犯罪心理分析的相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在現代社會,女性正逐步走出家庭,走向社會。然而,女性在取得成就和地位的同時也出現了違法犯罪日趨增多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女性犯罪心理分析和防範措施》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女性越來越多的參與到社會各類事務中來,但是與此同時也導致女性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嚴重影響到了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基於此,本文主要針對女性犯罪者進行了心理分析,並提出了幾點防範措施。

  關鍵詞:女性犯罪 心理分析 防範措施

  作者簡介:瞿業,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

  中圖分類號:D9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1312-240-02

  在家庭和社會之間存在著一條重要的維繫紐帶,那就是女性,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心理特徵相對於男性來說,最突出的在於富於更多的情感,因此女性的神經系統興奮程度更高,在受到刺激時很容易產生各種敏感的反應。基於此,女性的犯罪現象要比男性少很多,不過一旦女性成為罪犯,將會造成極為嚴重的情節。最近幾年以來,女性犯罪行為逐漸增加,阻礙到了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研究女性犯罪心理,提出並落實有效的防範措施成為了現階段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女性犯罪的主要型別及特點

  一女性犯罪的主要型別

  1暴力犯罪。相比於男性來說,女性暴力犯罪的現象要少很多,不過隨著婦女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在社會活動中的參與範圍越來越大,女性暴力犯罪行為也在逐漸增加,特別是現階段女性故意傷害及殺人犯罪等問題愈加嚴重,而被傷、被殺物件則主要為丈夫,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被動性。2財產犯罪。相關調查資料表明,女性財產犯罪的概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主要表現為盜竊、貪汙及詐騙罪等,該類犯罪是女性犯罪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型別。3性犯罪。在整個女性刑事犯罪案件中,性犯罪的比率最為突出,並且嚴重腐蝕到了社會的正常有序發展。其主要特點為流動性、隱蔽性及依附性等,主要表現為聚眾淫亂、引誘或容留婦女賣淫罪等。

  二女性犯罪的具體特點

  1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具有被動性。雖然目前社會發展中強調男女平等,但是由於男權主義仍然在家庭關係中廣泛存在,家庭暴力問題的頻繁發生導致很多婦女無法再繼續忍受虐待,一部分女性並沒有通過法律形式維護自身權益,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女性犯罪的主體具有年輕化、高文化程度的特點。有調查研究發現,女性犯罪的特點越來越趨近於男性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的犯罪在逐年增加,而且女性犯罪存在年輕化的特點。3女性犯罪的手段具有明顯的欺騙性。由於性別差異,女性在實施犯罪的過程中通常都不會直接採用暴力手段,而是通過詐騙、投毒以及盜竊等方式來達到犯罪目的。4犯罪行為具有一定的依賴性。由於女性受到生理條件的侷限,在體力上弱於男人,因此在社會中是一類較為弱勢的群體,所以很多女性犯罪人多會為男性犯罪人進行踩點或者為其提供更多的犯罪工具,犯罪行為具有明顯的依賴性,經常會出現在一些團伙犯罪當中。

  二、女性犯罪心理的形成因素分析

  一家庭因素

  1一部分女性在家庭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明顯的人格缺陷。相關部門研究發現,在一些家庭關係比較緊張,甚至是在一些關係破裂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性格都存在冷漠、陰鬱等特點,而很多少女為了逃避家庭帶來的不愉快,過早的在社會中游蕩,想要從中尋找更多的安慰,不過由於其在社會中接觸了很多不良因素,最終導致犯罪心理的形成。2家庭暴力可以說是家庭美滿生活的腐蝕劑,同時也破壞社會穩定發展的一顆定時炸彈,很容易造成婚姻的破裂,子女在此時會受到嚴重的傷害。而在農村,發生家庭暴力的概率要比城市高很多,由於農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特別是在這些家庭中的女性沒有直接的經濟收入,地位較低,受到丈夫的打罵是經常的事情。一部分男性由於受到男權主義的影響,認為丈夫永遠要比女性地位高,可以隨便打罵妻子,甚至於一些女性覺得在遭受到暴力虐待之後是一種家醜,難於對外人啟齒,因此一旦這種傷害超出婦女的忍耐底線,她們都會直接通過傷害或者殺害的方式來反抗丈夫,從而形成犯罪。

  二社會因素

  1社會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我國傳統的觀念中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而且儒家文化中推崇女性要“三從四德”,千百年來壓制著女性的自由發展,導致很多女性的心理遭受到長期以來的壓制。2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傳統觀念遭到了徹底的顛覆,逐漸開始塑造現代新型女性,導致很多女性產生了強烈的“高消費”慾望,很多女性的“拜金”行為明顯,她們為了獲得更多的金錢和財富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3外界傳媒的不良誘導也是女性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一些黑色反動的、黃色淫穢的文化傳播,直接影響到了女性正常人格的塑造和形成。

  三個人性格因素

  從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自身因素來看,通常可以分為不良心理、變態心理以及精神疾病症狀等三個大類。其中不良心理主要表現為情緒遭受長期的壓抑而變得暴躁,產生較強的報復心,還包括較強的貪婪慾望及明顯的自私心理等。另外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進一步刺激了社會的整體消費水平,一些婦女為了貪圖享受、為了獲得更多的物質利益,逐漸產生了嚴重的貪婪心態,導致其愈加愛慕虛榮,使得其為了儘可能的滿足自身產生的畸形需要,不惜採取犯罪手段來謀取利益。此外,還有一部分女性在剛開始時通常都處於被害狀態,但是由於不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權益,維權意識淡薄,逐漸在後期從被害者的身份轉化為害人者,伴隨著其強烈的報復慾望最終發生犯罪行為。

  四個人生理因素

  在女性犯罪中最為常見的型別為性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女性個人生理因素的影響。首先,與男性相比,女性的青春期變化要早一到兩年,體內的雌性激素分泌量多於男性的雄性激素,因此會過早的對異性產生更為敏感的體驗。其次,生物學上認為,當女性在處於月經期、懷孕期以及絕經期等各個生理週期時,會直接對其生理狀況及心理狀況產生影響。除此之外,一部分女性還會由於植物神經的紊亂,導致大腦皮層失調,很容易產生心煩易怒的情緒,一旦受到不良刺激,將會大大增加女性犯罪的機率。

  三、女性犯罪的防範措施

  一加強女性心理知識的教育力度

  女性犯罪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家庭的正常生活,並且會給社會的穩定發展造成極大的危害,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反思。因此,應該將加強女性心理知識的教育力度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首先,要加強對女性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力度,通過開設一些專業課程及相關講座等,推廣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刊櫥窗等各型別的宣傳媒介,營造女性心理健康知識教育的良好氛圍。另外,還要加強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諮詢及治療機構的建設,在市場機制的促進下,促進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並不斷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隊伍。要充分的認識到,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離不開人的努力,因此提高教育團隊的素質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在保證數量的同時,針對現有的教育工作人員,大力開展相關的專業知識及必要技能的培訓工作。最後,還應該不斷完善女性心理健康的測評制度。通過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財力,積極創造條件,做好女性心理健康測評工作,不斷的從資訊反饋中尋找問題、改正問題,確保心理教育工作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二加強女性思想水平的認識程度

  一方面,要重塑婦女的傳統觀念。中國儒家文化自古以來推崇女性應該“三從四德”,限制了女性的自由發展。隨著新時代發展過程中帶來的變化,女性婚姻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一大部分女性犯罪就是因為在處理家庭婚姻矛盾時發生的,因此如何正確解決家庭矛盾已經成為了這些女性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所以,現階段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倡導女性自尊、自立、自強的精神,在遭受到家庭暴力的破害時,在面對社會中出現的各種誘惑時,一定要保持冷靜,通過正確的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另一方面,一部分女性的生活態度過於消極,而改變這些女性的思考方式也是一個重要任務,幫助女性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確立新的生活目標,有利於降低女性犯罪行為的發生。

  三對女性犯罪個體進行心理治療

  針對女性犯罪個體,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進一步加快相關心理矯治機構例如勞教所、戒毒所以及監獄等的建設,同時要做好犯罪個體的心理治療工作。由於現階段在刑罰執行的過程中,很多機構沒有深刻的認識到心理治療的重要性,嚴重缺乏專業的心理治療人員,針對這種狀況可以加強與大專醫學院校以及醫院等的合作力度,配合社會力量來做好女性犯罪個體心理治療工作。另外,我們要不斷的更新和借鑑現階段心理科學的相關知識與原理,根據我國女性犯罪個體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應用,儘可能的起到改善女性犯罪心理治療的效果。在這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女性犯罪個體的心理治療並不是特殊的治療,其與一般心理治療的本質是一樣的,在治療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把她們當作犯人來看待,而是應該將其作為病人,尊重她們的人格,與他們友好溝通,建立融洽的治療氛圍,增強她們的自我整合能力,改變她們的心理結構,使其逐漸對其生活方式感到滿意,從而改善女性犯罪個體的心理狀態。

  四、總結

  總而言之,女性犯罪需要得到社會各界長期的關注。本文主要針對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女性犯罪心理進行了分析,因此女性犯罪的預防措施難免會受到一定的侷限性,因此在實際研究工作中一定要更加全面、更深層次的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的預防並減少女性犯罪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魏穎.試論女性犯罪的成因及預防控制.法制與社會.20098.

  [2]肖興政,郝志倫主編.犯罪心理學.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3]吳海燕.女性犯罪的特點、原因與對策.中外企業家.20082.

  [4]王海燕.女性犯罪心理研究現狀及趨向.政法學刊.20051.

  [5]王金玲編.社會轉型中的婦女犯罪.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王駿.新時期女性犯罪原因論.鄂州大學學報.20041.

淺述大學生心理疏導的方法論文
淺析農村學生心理健康的論文
相關知識
女性犯罪心理分析的相關論文
大學生心理分析的相關論文
從眾心理分析的有關論文
女性犯罪心理淺析論文
女性犯罪心理淺析論文
探析心理除錯的相關論文
探析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
淺述心理素質的相關論文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的相關論文
國際市場行情分析的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