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運動對身體是有一定的好處,打羽毛球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不僅練習手眼身體的聯動,更是需要高度的精神集中。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打羽毛球的好處,一起來看看吧。
打羽毛球的好處
1、打羽毛球讓人“眼明手快”
打羽毛球能讓人練得“眼明手快”,原因很簡單,因為打球時雙方要經常觀察對手揮拍姿式和高速飛行中的羽毛球,眼睛緊緊追尋高速飛行的物體,眼部的睫狀肌就會不斷地收縮和放鬆,大大促進了眼球組織的血液迴圈,從而改善了睫狀肌的功能,長期鍛鍊就能提高人的視覺靈敏度和眼睛的反應能力。
對於普通的羽毛球愛好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和過度用眼的人來說,如果能堅持打羽毛球,視覺敏感度將會明顯提高。
2、打羽毛球強心又減肥
打羽毛球需要運動者在場地上不停地進行腳步移動、跳躍、轉體、揮拍,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因此,可以增加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鍛鍊者全身血液迴圈,增強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
據統計,大強度羽毛球運動者的心率可達到每分鐘160~180次,中強度心率可達到每分鐘140~150次,低強度運動心率也可達到每分鐘100~130次。
長期進行羽毛球鍛鍊,可使心跳強而有力,肺活量加大。同時,羽毛球運動也很適合減肥人士。
在羽毛球運動中,需要不停地運用手腕和手臂的力量握拍、揮拍,還要充分活動踝關節、膝關節、肩關節、髖關節等部位,所以對於全身肌肉和關節的鍛鍊是很充分的。
而且,你在撿球、接球的過程中,又會不斷地彎腰、抬頭,這樣,也使腰部、腹部的肌肉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堅持打羽毛球,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身體苗條了,肌肉緊實了,體力也好了起來。
羽毛球手腕發力要領
手腕發力反手與正手是很象的, 不過反手更強調手腕暴發力擊球. 很多業餘球友靠掄胳膊發力打正手球還能對付, 但到反手就行不通了. 可以說反手高遠打得好不好是檢驗是否會正確用腕力的標準.
與正手相同的是: 手腕暴發力完全由小臂揮動中肘關節鎖定小臂突然止動而把放鬆的手腕依慣性猛然甩出而產生.
與正手不同的是: 反手擊球后手臂沒有再向球網方向揮動的動作, 因為手腕發力已經完成. 曾見很多球友對練反手的一種方法不以為然. 即: 背對牆而站立, 身體離牆10-15 公分, 作反手擊高遠球動作. 這些球友問道: 離牆這麼近, 怎麼發力呀? 可見他們打反手也是主要靠掄胳膊發力, 所以打不遠.
大家不妨空手體會一下手腕發力的動作.
1 胳膊曲肘臺起, 手在胸前停住, 象作擴胸運動的起始動作, 手腕放鬆避免僵硬 擊球前的準備.
2 小臂向身側快速揮動直到手臂完全伸直, 此時小臂的運動會由於肘關節鎖定而突然停止但放鬆的手腕仍會繼續自然向前甩動. 小臂揮動越快則停得越突然, 手腕的甩動越劇烈. 這就是手腕暴發力的來源.
要注意兩點: 一是小臂揮動不要過猛, 否則易受傷; 二是手腕不要刻意用力以免手腕僵硬, 反而減低暴發力.
作完空手動作後再拿起拍子, 作同樣動作. 你會感到由於拍子的重量, 手腕向前甩動的力量大大增強.
1 準備動作, 拍柄底部對著來球, 曲肘準備發力.
2 小臂揮動發力,由於手臂伸直肘關節鎖定而使小臂突然停住. 此時放鬆的手腕由於慣性將拍頭猛然甩出 即所謂的鞭擊.
一個完整的擊球動作需要腿, 腰, 肩, 大臂, 小臂, 手腕, 手指的協調發力. 本文只是著重於論述產生手腕暴發力的一些關鍵.
幾點細節:一: 問: "如果手臂的制動完全靠肘關節, 那麼是否很容易受傷? 竟手持拍揮出, 慣性還是挺大的. 希望指點, 同時請回答正手殺球時的制動是否也同樣由肘關節來完成的?"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 回答如下.
反手小臂發力至手臂伸直的過程切忌以肘關節為軸用力, 這樣很易受傷. 正確的發力動作應類似推鉛球或拳擊中的直拳. 這與正手大力扣殺或打高遠球的動作不同. 若定要模擬的話, 反手的發力動作與正手的點殺類似. 正手點殺的範例可看1999年世錦賽決賽孫俊對陳峰那一場. 陳峰善用點殺, 尤其第一局4:1孫俊領先時, 陳峰後場起跳一個點殺, 乾淨利落. 使孫俊防守失誤, 雖球在孫俊伸拍可及的範圍 正手殺球時的制動也是由手臂完全伸直的瞬間肘關節的鎖定而將腰, 肩, 大臂, 小臂的動量最有效地傳到拍子上. 注意手腕一定要放鬆. 就象甩鞭子時的鞭稍, 僵硬的話是甩不響的.
二: 練習方法步驟
"甩腕子"人人都會, 但如何用在打羽球上則需解釋一番. 這對打過幾年球, 有了習慣錯誤動作的人尤其重要. 我在前兩帖中提出"用力伸直手臂, 鎖定肘關節制動小臂"的途徑便於大家體會甩腕的要領. 因為此動作能產生最大的甩腕效果.
最容易體會此動作效果的是打正手頭頂高遠球. 你應能體會到腰腿不用怎麼用力, 只要甩腕正確, 球就象得到額外加速一樣高高飛向對方底線, 伴隨熟悉你的對手極力掩飾的吃驚表情, 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反覆練習這一動作, 體會並熟悉甩腕要領.
下一步是練習如何在不同擊球方位時用伸直手臂的甩腕動作. 包括正手及反手. 注意改變習慣動作及心態. 比如說正手跨步接下手身後球. 這時的體位很難靠掄臂發力. 以往因不會伸直手臂甩腕, 習慣動作及心態都是肘略彎曲回一個網前球, 陷於被動. 現在應極力揮臂鎖肘甩腕, 力爭回高遠球到對方後場, 便被動為主動.
三: 打羽球用腕應是"甩腕子" 而不是"掰腕子"
業餘羽球友的難點就在於手腕正確的用法. 而恰恰是這一難點很少在教材及錄影中詳細論述. 往往是一帶而過, 使讀者不得要領. 我發前兩帖的目的就是希望對球友在這一難點上有點幫助.
簡單地說, 打羽球用腕是"甩腕子" 而不是"掰腕子". 只有這樣才能把臂力及身體其它部份的用力 有效地傳到拍上而不是抵消掉. 實現說謂的"鞭擊". 就這個意義上而言, "腕力強" 是個很大的誤導. 實際應說成"善用腕". 大家都知道臂力比腕力要強很多. 很多人打球時用力蹬腿扭腰, 聳肩掄臂, 掰腕壓腕. 倒也能打出正手底線到底線的高遠來. 但儘管體力不錯, 過一陣就不行了. 關鍵就在不會"甩腕子". 尤其遇上高手, 人家打高遠連腰都不用動. 則還沒開打就心虛腿軟了.
四: 腕力不是一定要肘關節鎖定才能發揮的.
等到甩腕動作足夠熟悉, 併成了習慣, 你會自然運用到擊球點無法讓手臂完全伸直的情況. 當然效果會不如手臂完全伸直的情況. 這就是為什麼雙打時高手們往往握拍很靠上的原因.
要注意兩點:
1、是小臂揮動不要過猛,否則易受傷。
2、是手腕不要刻意用力以免手腕殭硬,反而減低暴發力。
作完空手動作後再拿起拍子,作同樣動作,你會感到由於拍子的重量,手腕向前甩動的力量大大增強。
以下是實際應用:
1、準備動作,拍柄底部對著來球,曲肘準備發力
2、小臂揮動發力,由於手臂伸直肘關節鎖定而使小臂突然停住。此時放鬆的手腕由於慣性將拍頭猛然甩出。
羽毛球比賽的站位規則
單打
1發球員的分數為0或雙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2發球員的分數為單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3如“再賽”,發球員應以該局的總的分數來確定站位。若總分為15分單數,雙方運動員均應再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若總分為16分雙數,雙方運動員均應再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4球發出後,雙方運動員就不再受發球區的限制而自由擊到對方場區的任何位置,運動員的站位也可以在自己這方場區的界內或界外。
5在第三局或只進行一局的比賽中,當一方分數首先到達11分時,雙方交換場區。
雙打
1一局比賽開始,應從右發球區開始發球。
2只有接發球員才能接發球;如果他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觸及,發球方得一分。
①在發球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應該由發球方的站在右側的運動員發球,接發球方站在右側的運動員接發球;發球方得分為單數時,則應站在左發球區的運動員發球或接發球。
②每局開始首先接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
③上述兩條相反形式的站位適用於他們的同伴。
3任何一局的本方發球員失去發球權後,同時對手獲得一分,接著由他們的對手之一發球,如此傳遞發球權,注意,此時雙方4位運動員都不需要變換站位。
4運動員不得有發球錯誤和接發球的錯誤,或在同一局比賽中有兩次發球。
5一局勝方的任一運動員可在下一局先發球,負方中任一運動員可先接發球。
6球發出後就不再受發球區的限制了。運動員可在本方場區自由站位和將球擊到對方場區的任何位置。
7在第三局或只進行一局的比賽中,當一方分數首先到達11分時,雙方交換場區。
運動中預防腳扭傷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