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巖過程中如何掌握重心
在我們攀爬過程中,重心的掌握很關鍵,對於攀巖者來說,重心就是基礎,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重心如何掌握,供新人學習。
我常常看到教新人兩手拉直,屁股往下,重心落在腳上,而後扭腰抓點。他們常常對新人說:兩手伸直後比較省力,兩手鎖定時比較耗力。--今天我們就從這裡開始。
當然,他們的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可是為什麼兩手鎖定會比較耗力點,兩手伸直後會比較省力呢?個人認為那是因為兩手伸直後使腰的活動範圍較大,而兩手鎖定時腰的活動範圍較小,而腰,更多地在承受著人的重心移動。
重心--我的理解為人或物在某種狀態某個空間內的中心點,一般來說,人的中心點應該在身體的腰部,當人直立時重心往左,人往左傾,重心往右,人往右傾。因為這個時候中心點已經偏離直立,所以人會傾斜。同樣,物以球為例,當球在靜止不動時,重心在球心,重心往左,球往左,重心往右,球往右。人的重心如球的重心一般而二,重心決定移動的方向。我們回到我們的話題:攀爬時重心的轉移。
在巖館時常會有人在下面喊著:重心,趕快移重心!而上面攀爬的人卯足了勁也無法體會,看得下面的人恨不得自己替代正在攀爬的人來完成這個動作。我在觀察很多人攀爬的時候,注意的不再是動作,而是重心,重心看不到,摸不著,卻實實在在地存在著並能夠感覺得到。
當你開始靜心注意看高手攀爬同樣一條線路時,你會驚奇的發現,不論他們的動作是否一樣,但是他們的移動中都存在著一種肉眼無法看到,但精神能夠感受到的力量,仔細注意並思考這種力量,慢慢地你就會發現一種共性,他們都是弧線運動。而這種弧線運動正是每個人自身就已經存在並共有的運動--重心移動。可以想像:當攀爬中靠手的力量往上拉的時候,重心移動是直線或是斜線的運動,這個時候主要是手臂發力把身體上拉。
而攀爬中手臂打直側身擰腰發力時,這個時候你可以發現你的重心隨著腰的擺動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時經歷了一個弧度往上的過程。當你在攀爬了一段時間後如果你仍然僅僅知道側身是重心的移動,會比較省力卻並不知道為什麼的時候,你已經到了第一個瓶頸期,因為你還沒有真正想清楚重心在側身中的移動軌跡。
現在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突破這個難題:
前面我已經說過:人的重心如球的重心一般,重心在球心,重心往左,球往左,重心往右,球往右。於是我們將這套理論搬到攀爬上來,人要攀爬,首先要能夠理解攀爬就是在轉移自己的重心,球,無論它怎麼運動,球心與球面的距離總是不變的,好似一個圈,當半徑不變的時候,無論怎麼畫圓,軌跡總是相同的。我們把它放在巖壁上來看,我們總是左手右腳或是右手左腳的在巖壁上,不管是什麼人,身高是多少,那麼在靜態過程中他在巖壁上移動的範圍不會超過他的手點或腳點距離,因為手點與腳點已經決定了攀爬中你移動時一個隱形的圓的半徑大小,也就是重心的移動範圍。而攀爬過程中重心的軌跡是以圓形還是線形移動,直接決定了手臂的省力與耗力的多少。
當你能夠體會到這一點的時候,建議你可以去抱石,一方面增加更多的技術動作訓練,一方面可以去觀察高手攀爬。觀察高手的攀爬又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學習動作,二是觀察重心。這裡我把重心放在學習動作後面,是因為動作用肉眼就能夠看到,且自身能夠直接仿做的,而重心是要靠心去體會的,能不能領悟要看個自的造化了。
在抱石的時候,除了往上的移動之外,還有往左右兩側方向的移動。這個時候的重心移動從平面的圓轉到了立體的圓軌跡。重心的轉移從平面到立體,每做一個動作之前,人的重心在哪裡,重心將要如何運動,平面、立體、三維,一個動作分解後會發現重心的轉移是立體的,真的太奇妙了!在每個動作之間,重心的移動需要兼顧以巖壁平面平行的人的重心半徑和以巖壁到人的重心半徑。類似於一個球,球心到球面除了上下左右存在著半徑之外,同時存在著前後等多方位的半徑。或者可以解釋為有一個圓心,以同等的半徑,它在球面的任何兩點之間都是弧度的軌跡,而我們的重心移動與球面上兩點之間的弧度運動軌跡又是極其相似並有所重疊的。我非常慚愧於我僅僅能夠體會中其中奧妙之一二,卻因為文字的匱乏而無法用語言來表述。
攀爬到一定的時間,當你可以把任何一個動作都能夠用重心來考慮的時候,毫無疑問,讀線的能力會大大地增強,並且會提高每一次動作及出手的準確度,節約更多的手臂力量。熟練應用你的腰,學會思考重心的移動,在你的攀爬生涯中必定能感受到那種無法言語、神祕而又實在的力量。
攀巖的基本技巧
1、儘量節省手的力量
所有攀爬者應該具備手臂、手指、指尖及腰腹力量。手臂力量相對很有限,在攀登過程中,應儘量用腿部力量,來節省手的力量。
2、控制好重心
控制重心平衡是攀巖過程中最關鍵的問題,重心控制得好就省力,反之,就會消耗許多不必要的力量。
3、有效休息
在攀登路線中肯定是有些地方簡單,有些地方難,要想一口氣爬完全程比較困難,所以想爬得高一些,應該會有效地進行休息。
4、主動學調節呼吸
初學者往往忽略這一點。攀爬一條路線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從一開始就應該主動去調節呼吸,而不應該等快堅持不住了再去調整。
如何緩解攀巖時手部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