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時遭遇凍傷如何處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在登山中,你可能會遭遇大風、酷寒、缺氧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身體可能會凍得失去知覺,當你摘下手套時可能發現手指發黑,這時你很可能遇了登山常見傷痛——凍傷。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凍傷是人體長時間處於低溫中發生的身體損傷,凍傷對肢體造成的傷害不亞於燒傷。

  凍傷最容易發生的部分是肢體的末端,比如手指、腳趾、鼻尖等部位。在低溫環境下,這些部位處於血液迴圈的末端,也最容易遭受傷害。

  當你感到寒冷時,身體會自動縮減肢端的血液供應。來源:《登山進階》,[美]馬克·休斯頓&凱茜·柯思麗

  凍傷是一個逐漸發生的過程,最初可能很輕微,但你放任不管它就會逐漸加重。

  凍傷最初是面板呈現紅色並伴隨刺癢感,進一步凍傷會變白且麻木。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患處會變幹發硬,最終變成壞死的黑色,不加處理就會造成肢體壞死或者造成永久傷痕。

  凍傷需要趕快處理,也需要專業的處理方法,在將患者送到醫院之前,你還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做,為進一步的治療爭取時間。

  凍傷處理第1步:撤離

  下撤是凍傷救助的當務之急。凍傷都發生在天氣惡劣的低溫環境,撤離到穩定的溫暖環境是處理的第一步。

  快速下撤——下撤是救援的關鍵。撤離的要求是抵達房屋、大本營等穩定溫暖的環境。如果沒有及時下撤,患處在惡劣環境中會繼續惡化,氧氣含量降低也會加深凍傷程度。

  保護凍傷部位不受到進一步損傷,儘快下撤。來源:《登山進階》,[美]馬克·休斯頓&凱茜·柯思麗

  避免二次凍傷——一定要下撤到安穩的環境再繼續處理。

  如果某個隊員的一隻腳被凍傷,應該繼續讓它保持被凍住的狀態,因為一旦解凍,傷者就無法行走。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否則,患處會出現“二次凍傷”,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如果身體某個部分在解凍之後又被凍住,那麼壞死的組織層可能會擴散到再度凍住的那一層上。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當你下撤到足夠溫暖的環境,就可以準備進行凍傷處理了。

  處理第2步:服用止疼藥

  當你下撤到安全地帶後,就可以開始凍傷處理,該過程會伴隨劇烈的疼痛,因此你可以考慮服用止疼藥減輕即將到來的疼痛。

  處理會有劇痛——在營地進行凍傷處理時,隨著知覺的恢復,被壓抑的劇痛也會伴隨而來。所以提前服藥可以避免一些痛苦。

  止疼藥——在到達營地後,進行處理之前,可以服用一些布洛芬或者阿司匹林作為止疼藥。

  如果傷者對布洛芬或阿司匹林不會過敏,可以服用這些藥物。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服藥之後,凍傷處理的第三步是最為關鍵的,那便是進行復溫。

  最關鍵步驟:復溫

  復溫是凍傷救援最重要的一步,關係到救治成敗。如果傷者下山即可到達醫院,復溫應該由醫生進行,如果條件有限,那就應該轉移到大本營後對傷者進行復溫。

  水溫判斷——復溫時,水溫的把控極為重要,最好是採用溫度計,將水溫控制在40-42攝氏度。若沒有溫度計,也可以由隊友先測試水溫:

  判斷水溫的標準是手浸入其中會感到熱,但是可以忍受。來源:《登山手冊》作者:克雷格·康納利

  復溫方法——水準備好之後,讓患者躺下,將患處浸泡在41℃左右的溫水中。浸泡時,患者嘗試活動手指腳趾及其它凍傷部位。之所以採用溫水,是因為水的傳熱較為恆定。

  將患處浸泡在40-42攝氏度的溫水中。讓患者躺下來,把凍傷部位抬高。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水溫控制在40-42攝氏度,切不可更高。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錯誤復溫方法——復溫只能採用溫水,由於人在凍傷情況下沒有知覺,如果採用高溫沸水或者火烤等辦法恢復溫度,凍傷部位會受到更大傷害。

  火烤是最容易想到的復溫方法,但這種方法屬於在加重傷情。

  嚴禁火烤,以免致區域性面板及軟組織壞死。來源:《高原地區凍傷32例救治體會》,付永亮等著,載於《人民軍醫》2001年44卷9期

  水溫也會影響救援成敗,水溫控制在40-42攝氏度是1937年起大量動物實驗與臨床研究的資料結果。如果採用高溫沸水,效果會適得其反。

  1947年富爾曼Fuhrman和克里斯蒙Crismn以動物實驗成功地再次證明42℃溫水快速融化復溫,對實驗性凍傷有良好效果。其後又有許多實驗和臨床材料支援溫水快速復溫的效用。來源:《區域性凍傷的急救與治療》,作者姜在福等,載於《人民軍醫》,1980年第3期

  “摩擦生熱”的道理深入人心,也符合日常經驗,但在凍傷救援中,也不要使用雪搓、手搓的方法施救。首先,這樣產生的熱量是極低的,其次還會傷害已凍結的脆弱組織。

  復溫效果判斷——復溫的時間約為20分鐘,效果以面板顏色轉換為準。

  浸泡至凍區組織軟化,面板顏色轉化為潮紅為止,時間約20-30分鐘。來源:《MEBO治療中、重度凍傷41例臨床體會》,黃耀斌等著,載於《中國燒傷創傷雜誌》,2005年

  復溫是失溫救援的關鍵,也是化險為夷的步驟。當面板開始復甦時,會伴隨劇烈的疼痛,同時也會有水泡出現,此時,要謹慎對待這些水泡。

  水泡的出現往往會伴隨一定的知覺恢復,是復溫的一種標誌,它們的出現代表的是傷患處恢復的開始,面對這些水泡,不必過分驚慌,正確處理即可。

  回溫的過程中,傷者的面板表面往往會出現水泡。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避免挑破水泡——針對水泡,不用擅自將其刺破,簡單消毒處理後留給醫院醫生去處理。水泡是凍結結晶的真皮組織,如果自行挑破很容易發生感染。

  復溫之後的患者,傷處會出現水泡,或者面板恢復血色。這是並不代表了救援結束,復溫後的面板非常容易感染,還需要送到醫院進一步就醫。

  最後一步:儘快送醫

  在進行關鍵的復溫之後,更重要的是儘早送醫處理。接下來患者需要在無菌環境下消除水泡,並且對傷處進行消炎處理。

  在送醫途中,隨時保持凍傷部位的清潔乾燥,使用無菌繃帶包紮凍傷部位,同時服用抗菌抗炎藥物。傷後保暖使用寬鬆織物,避免摩擦面板。

  水泡應該用消毒劑輕輕洗淨後,再用消毒敷布蓋住。來源:《登山聖經》,美國登山協會著

  撤離,服藥,復溫,送醫,遭遇凍傷之後保持冷靜,有序處理,便可轉危為安。

  寫在最後

  凍傷是一種會造成嚴重後果的傷痛,復溫是救援最為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步驟。凍傷處理,遵循以下步驟:

  下撤溫暖安全地,二次凍傷不可取。

  提前服藥止疼痛,復溫劇痛有準備。

  溫水浸泡緩復溫,沸水火烤留遺恨。

  及時送醫莫驚慌,傷愈復出返山野。

  凍傷是寒冷中的插曲,也極有可能治癒,不留傷痛,重返山野。

如何踏出攀登雪山第一步
登山防衝墜的基本注意事項
相關知識
登山時遭遇凍傷如何處理
韌帶扭傷如何處理的正確方法
外陰損傷如何處理有哪些方法
跳舞大腿拉傷如何處理
在滑雪場受傷如何處理
左胸肌肉拉傷如何處理
游泳時鼻子進水如何處理
面板被太陽晒傷如何處理
燙傷如何處理才好
釣魚時脫鉤跑魚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