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語文古詩五首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8日

  對於語文教師來說,在課前做好語文教師是精彩上課的前提!所以,下面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人教版,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人教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祖國古代文化的興趣。

  2.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3.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瞭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形式上各自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2.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設計1.

  漫步在古詩苑中,那豐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渺的意境、精煉優美的語言……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每一首詩,就像是一幅色彩鮮明的畫,一支美妙動聽的歌,一顆執著跳動的心;如同奔湧的熱血,稜角分明的臉龐。欣賞五首古詩,感受“這邊風景獨好”!

  設計2.

  先播放周華健的《朋友》,後講述友情是人生中寶貴的財富,也是許多文人墨客歌頌的物件。今天學的五首詩就是這樣的。

  合作學習——探究與交流

  一學習《雜詩》

  1.作者簡介

  王維約701—761,唐代詩人。字摩詰,河東今山西永濟西人。

  2.解題

  “雜詩”是指寫一些零星感想的詩。不只是說詩作偶然,還流露詩人來自生活、發於心底的情思。

  3.內容分析

  詩歌一開頭,詩人以近似講話一樣的語氣,不加修飾地表現了一個久住他鄉異地的人,一旦見到自己家裡的親友,便欲知家鄉事的分外急切的心情。那麼,身在異地的異客,最想知道什麼樣的事呢?最令詩中主人公親切懷念的卻是花窗前那枝梅花開了沒有。用梅花作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詩化了最普通的家務事,同時又體現了詩人獨鍾情梅花那種清高超脫的品性。全詩質樸平淡而詩味濃郁。

  4.小結

  詩人以白描手法來寫,於平淡無奇中簡潔而形象地抒發了遊子的思鄉之情。

  二學習《夜雨寄北》

  1.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

  2.內容分析

  一、二句:詩人從對方來信寫起,對方問“歸期”,而詩人只能以“未有期”作答,無奈之中轉而寫巴山秋水蕭瑟之景,寄託離別愁緒。

  三、四句:詩人在巴山夜雨中想象:終會有一天回家與親人重逢的,同時也道出了離愁別恨。

  這兩句詩是由當時的苦況所激發出來對於未來歡樂時光的憧憬,詩人想象日後與親人重逢,共話巴山夜雨的情景,不免因現在的形單影隻而感到孤寂與痛苦。用相聚的歡樂襯托出今夜的痛苦,曲折委婉,餘味無窮。

  3.小結

  這首詩抒發了遊人羈旅他鄉對親人的深切思念,作者把情與景緊密結合,把現實與想象結合,情景交融,虛實結合。構思獨特,耐人尋味。

  三學習《淮上與友人別》

  1.作者簡介

  鄭谷約848—約909,唐代詩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

  2.解題

  詩人在揚州與友人分手時所作。“淮上”即揚州,“別”在這裡不是送別,而是握別,即友人去“瀟湘”,詩人自己去長安。

  3.內容分析

  一、二句:交代與友人握別的時間、地點,表達彼此分別時愁上心頭的心情。

  三、四句:寫兩位好友在笛聲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風中傳來數聲笛聲,好像在說著別離時刻就要到來。離亭送別,愁緒萬千,情深酒酣,欲言又止,握手告別,特殊的環境,特殊的心情,情景交織,深切感人。

  4.小結

  本詩通過詩人與友人握別於淮上渡口情景的敘述與描寫,表現了友人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板書設計

  故鄉人說故鄉事

  雜詩 白描手法

  異張人心繫家鄉

  孤寂

  夜雨寄北 迴環往復

  思鄉

  依依惜別

  淮上與友人別 情景交融

  難捨難分

  四、拓展延伸

  蒐集關於友誼的名言

  友誼永遠是一個甜柔的責任,從來不是一種機會。——紀伯倫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華盛頓

  摯友如異體同心。——亞里士多德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愛因斯坦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 ——紀伯倫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複習舊課、檢查背誦

  二、合作學習——探究與交流

  一學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王勃與“初唐四傑”

  王勃約650—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2.內容分析

  首聯點出了送別之地和杜少府上任的地方。兩個好朋友即將分別兩地,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調。詩人出於對朋友的依戀和關心,借描寫兩個地方的地勢與風貌,在展現雄渾開闊的境界中隱含著依依惜別之情。

  頷聯寫勸勉友人,不作哀傷之別,同時也是自勉,既蘊含著作者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現了他曠達的胸懷。

  頸聯抒寫真摯的友情,勸慰杜少府不要為遠離朋友而傷感,因為山高水遠不能阻隔知己朋友的感情。

  語言形象凝鍊,飽含深情,富有哲理,一洗以往送別詩中的傷感,代之以豁達的感情,給友人莫大的安慰鼓舞。

  尾聯,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互勉。勸友人要心情舒暢的到任,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樣哭哭啼啼,沾溼佩巾。

  3.小結

  這是一首贈別詩,寫詩人對好友的慰勉,歌唱了真摯的友情,表現了詩人樂觀豁達的胸懷和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這首詩樸素無華,自然流暢,用質樸的語言寫壯闊的胸襟,於質樸之中蘊含警策,在豪語之中飽含關懷體貼,讀來親切感人。

  二學習《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

  2.內容分析

  首聯:直抒對二十三年來被朝廷“棄置”在“淒涼”之地的憤懣與蒼涼。點明自己在巴山楚水這荒涼之地度過了二十三年之久。

  這兩句是承詩人白居易詩尾“二十三年折太多”而來,詩中用“巴山楚水”概括他被貶之地,“二十三年棄置身”一句,飽含詩人無限辛酸,流露出他內心的憤懣不平。

  頷聯:借用典故,表達對亡友的悲痛和對歲月蹉跎的感慨。

  借用兩個典故,暗示因被貶時間長久和因人事變遷而產生的生疏、悵惘心情及對當時生活的不滿。表現了詩人十分複雜的心情。

  頸聯:以“沉舟”“病樹”自喻,表示堅信新事物終要取代舊事物的客觀規律。這聯突然振起,一改憂傷低沉的情調。

  尾聯:照應白居易贈詩一事,表示自己要振作精神,積極進取,同時也是激勵友人。

  此詩是詩人對二十三年來被貶生活的總結,也是詩人對友人贈詩的一首和詩。表達了詩人雖被貶多年,但仍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引用歷史典故貼切,是本詩的一個成功之處。巧用對比,將人生哲理寓於自然事物之中,創作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千古名句。本詩寫得起伏跌宕,沉鬱之中見豪放。

  3.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詩千年流傳,你是怎麼理解的?

  “沉舟”和“病樹”是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而“千帆”和“萬木”則比喻在他貶謫之後那些佳作得意的新貴們。這一聯本是劉禹錫感嘆身世的憤激之語,由於它客觀上包含著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其意義就不僅侷限於詩人的身世之感。白居易稱讚這一聯“神妙”,就是從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景、情、理相結合的角度來評價的。後來的欣賞者和引用者可以不必以“沉舟”和“病樹”相比,則只採取這一聯所表達的哲理來說明這樣一個道理:沒落的事物就讓它沒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要發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自然是無限美好的。現在人們賦予它新的意義,常用它來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三、拓展延伸

  課外學習白居易《醉後贈劉二十八使君》。

  附:

  醉後贈劉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的人

1.初一語文之古詩五首

2.初一上冊語文古詩十首

3.初一上冊語文古詩大全

4.初一語文上冊古代詩歌四首預習教案以及習題

5.初一上冊語文古詩練習題

初一上冊語文論語六則教案
初一上冊語文巨人和孩子教案
相關知識
初一上冊語文古詩五首教案
六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四首教案
初一上冊語文古詩手抄報
滬教版初一上冊語文古詩
關於初一上冊語文古詩手抄報的資料
關於初一上冊語文古詩手抄報的設計
關於初一上冊語文古詩手抄報的模板
關於初一上冊語文古詩手抄報的圖片
關於初一上冊語文古詩手抄報的素材
初一上冊語文往事依依教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