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語文論語六則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論語》為中國的社會、政治和倫理的主要思想提供了基礎。那麼,語文教師該如何去講解好以下的論語六則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語文S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語文S版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端正的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2.學習文言字詞句的含義。

  3.熟練背誦並正確翻譯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文言字詞句的含義。

  2.熟練背誦並正確翻譯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設計1.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東漢將其列為“七經”七經:《詩》《書》《禮》《易》《春秋》《論語》《孝經》之一。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論語〉六則》主要記錄孔子教育思想方面的談話。孔子十分重視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學了這些語錄,對於我們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一定是大有裨益。

  設計2.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給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這些遺產需要我們去學習、繼承。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節選自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二、自主學習——預習與展示

  1.生字注音

  殆dài 論lún語 說yuè

  罔wǎnɡ 好hào 焉yān

  惑huò 逾矩yú jǔ 慍yùn

  2.詞語解釋

  1重點詞語

  說:愉快,高興。現在寫作“悅”。

  慍:怨恨,心裡不滿。

  君子:文中指道德修養高的人。

  知:這裡有理解、領會的意思。

  故:舊,這裡指學過的知識。

  矣:相當於“了”。

  罔:迷惑不解。通“惘”。

  殆:疑惑。

  好:喜愛。

  樂:愉快,快樂。

  三人行:幾個人在一起走。

  從:採納,聽從。

  有:通“又”,用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

  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

  耳順:大意為聽人說話,可以聽出其中隱而未露的意思。通常指能聽進不同意見。耳,聽覺。

  從心所欲:隨自己心意,想怎樣就怎樣。

  逾矩:超越法度。逾,超越,超過。矩,本指木工用來畫方形或直角的曲尺,這裡引申為法度。

  2通假字

  說:通“悅”,愉快,高興。

  罔:通“惘”,迷惑。

  有:通“又”,用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3古今異義

  朋:古義,同一師門的師兄弟;今義,朋友。

  可以:古義,可以憑藉;今義,表示許可或能夠。

  三:古義,虛詞,不是確數;今義,表示確數。

  4詞類活用

  溫故而知新形容詞用作名詞,分別指舊知識和新知識

  學而時習之名詞作狀語,時常

  3.作者名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人。春秋末期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把魯國史籍的《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傳“仁”的學說,認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並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孔子的學說成為2000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

  4.背景追溯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孔子的言論、事蹟和孔子的一些弟子的言行而成的。它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全書約12000字,共20篇,每篇又分為若干章,選取每篇首章中的兩三字為篇名,例如《學而》《為政》《公治長》等,內容涉及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道德修養等方面。行文以對話體為主,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

  三、合作學習——探究與交流

  1.學生朗讀課文

  1齊讀;散讀;個人讀。

  2點撥朗讀文言文的技巧。

  3結合語言環境讀準字音。

  4注意朗讀節奏,語速語調。

  2.討論、質疑、析疑

  根據課文註釋,理解課文,互相提問,互相解答。把討論後仍不能解答的疑難問題,提交全班同學討論。學生質疑、析疑結束後,老師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字、詞、句,供學生探究。

  1指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含義。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同“悅”,愉快,高興

  人不知而不慍怨恨,心裡不滿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惑不解;殆,疑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愛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愉快,快樂。這裡的意思為“以它為樂”

  不逾矩超越法度

  2分別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學過的知識進而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做老師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幾個人一同走路,這裡面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有所成就,四十歲掌握了知識而不迷惑。

  3.反覆朗讀直至背誦,並檢查學生背誦情況。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我們大致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在《〈論語〉六則》中,每條語錄都滲透著孔子的教育思想,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合作學習——討論與展示

  一深層理解

  1.學生朗讀、背誦、討論、賞析

  2.組織學生在文中指出相應的句子

  1從文中找出關於學習方法和態度的句子。

  【點撥明確】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學習要經常溫習

  “溫故而知新”在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過程中,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思要結合,要辯證地對待學思之間的關係

  學習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提出了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要隨時隨地向人學習,擇善而從

  2課文在學習方法方面強調什麼?在學習態度方面又強調什麼?

  【點撥明確】歸納:學習態度強調要謙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與複習。

  二朗讀文句,拓展創新

  1.學生朗讀分齊讀、散讀、個人朗讀。

  2.1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並說明理由。

  2課文中有些話已昇華為成語,試著把它們找出來。

  3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還不夠,結合課文說說,並闡明今後的打算。

  三、拓展延伸

  課文中,孔子教給了我們很多學習方法,你還知道哪些好的學習方法呢?請介紹給大家。

  1.思路對比學習法,即課前進行預習,以自己的思路去分析理解。課上,保持精力高度集中,認真聽老師講解和分析,將老師的分析同自己先前的分析理解加以對比,將對比後的結果總結、歸納,看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有哪些需要改進的。

  2.善借老師智慧學習法,即悉心洞察老師備課和講課的過程,藉助老師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水平。

  3.全面學習法,即把所要讀的材料從頭到尾反覆閱讀,直到熟記為止。

  4.學習方法有多種多樣,我們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成績。

的人

1.初一語文論語六則的教案及原文

2.初一語文上冊《春》的教案和原文

3.初一夢溪筆談二則的教案及原文

4.初一語文《夏》教學設計及原文

5.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論語

初一上冊語文臺階教案
初一上冊語文古詩五首教案
相關知識
初一上冊短的英語故事
初一上冊政治論文
七年級上冊課文論語的讀後感
七年級上冊課文論語的讀後感
七年級上冊課文論語感悟作文精選3篇
初一上冊學生評語
初一上冊學生評語
初一上冊散文詩兩首
初三上冊第十三章物理教案
初一上冊語文論語六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