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的數學手抄報圖片
製作一些數學的手抄報可以讓我們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校園中有些學生便是如此。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五年級的數學手抄報圖片,希望對你有用。
五年級的數學手抄報設計圖
數學手抄報資料
由難化簡即數學
數學在很多人眼裡也許是一門很難的學科,幾何、行程、數論……這僅僅是幾大板塊的名字,在這短短的兩個字間包含了許許多多的內容,怎樣才能理解它們呢?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注意,我講的不是一個笑話。有一個數學家,因為枯燥的數學使他厭煩,所以決定換一個職業。他再三考慮,選定了一個職業:消防員。於是,這個數學家就去參加了消防員上崗的訓練班。經過一個月的訓練,這個數學家掌握了滅火的各種技巧和方法。最後一節課,教官進行了消防員上崗前的最後一次考核。數學家通過了筆試,到口試了,教官問了數學家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如果你發現一個商場著火了,你會怎麼做?數學家對答如流,說了一連串救火方法。教官見他第一個問題回答得很順利,便問了第二個問題:如果你到了商場門卻發現沒有著火怎麼辦?
數學家回答:“我會先點火,再救火。”故事講完了,再次宣告,這不是笑話。就是通過這個不起眼的小故事,我受益匪淺。我想那先點火,再救火的方式是許多人沒想到的,雖然放在這個小故事中無好處,但如果把這種方式用在一些數學難題上,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這就是數學思維吧。把沒學過的轉化成學過的,把不會的轉化成會的。你會發現許多難題就是一些簡單問題的變形題。只要掌握了這樣的數學思維方式,加上紮實的基礎,數學其實很簡單。
還有一點我覺得對於學習數學也必須要知道,學習數學找到方法很重要。你模仿老師的例題,花幾個小時做百道甚至更多的題目,你自己不懂,還不如用五分鐘,記熟解題思路更有效,你只盯著書本,花幾個小時,記百個甚至更多的公式或定理,你自己不思考,還不如用五分鐘,多鞏固方程、線段圖、表格等解題工具的使用方法。寫了上面這一大串文字,其實我並不是否定做題目和記公式的作用,而是想說明方法可以使人事半功倍,又快又好地完成學習目標。做題目和記公式不能少,但如果只做書上的東西不分析,那樣不僅會學得很累,效果也不會很好。只要花幾分鐘去整理老師講的內容重點,做一個小結,每種題型基本都有一條思路,思路疏通了,題目也就會做了。如果老師沒有講方法,也要學習自己整理。在理清思路的同時,要找到一種最簡便、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解題工具。每道難題自己都要想一想,看看有沒有進展;每個公式自己都要改一改,瞧瞧有沒有發現。數學其實很有趣。
數學,一門的確枯燥卻不乏樂趣的學科。它沒有語文的背景充分,沒有英語的過分死板,數學其實很神奇!
中國近代數學歷史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中國近代數學的研究才真正開始。近現代數學發展時期這一時期是從20世紀初至今的一段時間,常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標誌劃分為兩個階段。
中國近3年留日的馮祖荀,1908年留美的鄭之蕃,1910年留美的胡明覆和趙元任,1911年留美的姜立夫,1912年留法的何魯,1913年留日的陳建功和留比利時的熊慶來***1915年轉留法***,1919年留日的蘇步青等人。他們中的多數回國後成為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為中國近現代數學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其中胡明覆1917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成為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數學家。隨著留學人員的回國,各地大學的數學教育有了起色。
最初只有北京大學1912年成立時建立的數學系,1920年姜立夫在天津南開大學建立數學系,1921年和1926年熊慶來分別在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建立數學系,不久武漢大學、齊魯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陸續設立了數學系,到1932年各地已有32所大學設立了數學系或數理系。
1930年熊慶來在清華大學首創數學研究部,開始招收研究生,陳省身、吳大任成為國內最早的數學研究生。
三十年代出國學習數學的還有江澤涵***1927***、陳省身***1934***、華羅庚***1936***、許寶騄***1936***等人,他們都成為中國現代數學發展的骨幹力量。同時外國數學家也有來華講學的,例如英國的羅素***1920***,美國的伯克霍夫***1934***、奧斯古德***1934***、維納***1935***,法國的阿達馬***1936***等人。
1935年中國數學會成立大會在上海召開,共有33名代表出席。
1936年《中國數學會學報》和《數學雜誌》相繼問世,這些標誌著中國現代數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解放以前的數學研究集中在純數學領域,在國內外共發表論著600餘種。
在分析學方面,陳建功的三角級數論,熊慶來的亞純函式與整函式論研究是代表作,另外還有泛函分析、變分法、微分方程與積分方程的成果;
在數論與代數方面,華羅庚等人的解析數論、幾何數論和代數數論以及近世代數研究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果;
在幾何與拓撲學方面,蘇步青的微分幾何學,江澤涵的代數拓撲學,陳省身的纖維叢理論和示性類理論等研究做了開創性的工作:
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方面,許寶騄在一元和多元分析方面得到許多基本定理及嚴密證明。
此外,李儼和錢寶琮開創了中國數學史的研究,他們在古算史料的註釋整理和考證分析方面做了許多奠基性的工作,使我國的民族文化遺產重放光彩。
1949年11月即成立中國科學院。
1951年3月《中國數學學報》復刊***1952年改為《數學學報》***
1951年10月《中國數學雜誌》復刊***1953年改為《數學通報》***。
1951年8月中國數學會召開建國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討論了數學發展方向和各類學校數學教學改革問題。5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華羅庚的《堆疊素數論》***1953***、蘇步青的《射影曲線概論》***1954***、陳建功的《直角函式級數的和》***1954***和李儼的《中算史論叢》***5輯,1954-1955***等專著,到1966年,共發表各種數學論文約2萬餘篇。除了在數論、代數、幾何、拓撲、函式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史等學科繼續取得新成果外,還在微分方程、計算技術、運籌學、數理邏輯與數學基礎等分支有所突破,有許多論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同時培養和成長起一大批優秀數學家。
60年代後期,中國的數學研究基本停止,教育癱瘓、人員喪失、對外交流中斷,後經多方努力狀況略有改變。
1970年《數學學報》恢復出版,並創刊《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四年級好看的數學手抄報圖片